通识教育视阈下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之探析*
2015-03-28张婷
张 婷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学部,山东 青岛266555)
思政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三观”塑造以及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质量,因此,对高校思政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调查表明,思政教育实效性还稍显不足。党的十八大等系列报告精神为高职思政教育改革提出了新任务,借鉴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将通识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研究成为教学改革的创新探索。作为培养“全人”的教育活动,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具有同样重要作用。二者虽然在课程设置目的、课程的性质与功能、课程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在教育本质、教育目标等方面具有一致性,能够在内容方面实现互通,在功能方面达成互补,在方法方面促成互鉴,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
一、通识教育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内在动力:高职思政教育的低迷现状
由于思政教育特有的体系特点,针对它的改革从未停歇,因为长期存在注重技能教育、轻视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教育,注重理论灌输教育、轻视行为引导教育,注重课堂理论教学、轻视课外实践教学,注重思政理论传授、轻视思政现实分析等瓶颈问题的原因,高职思政教育教学的效果欠佳。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不足,个别学生认为思政课程是“洗脑课”,存在较强的心理防御甚至抵触心理。据笔者在青岛市5所代表性高职院校的1097名学生中的问卷调查表明,在回答“如果不考虑学分因素,在通识课程和思政课程之间,你更愿意选择哪一类课程”时,只有17.05%的学生愿意选择上思政课程。在回答“你不喜欢上思政课程的原因是什么”(该问题可多选)时,有351人选择了“课程内容不喜欢”,占被调查人数之最。从该调查结果来看,思政课程的“自我改革”收效并不明显,需要转换方向进行深度改革。十八大以后,中央进一步加强了对高校思政课程的重视,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从知识的提升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付出、社会责任的担当、合格公民的养成,应是我国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深化改革的一个新方向。
(二)外在推力:高职教育发展的创新趋势
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要求:“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面对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二、通识教育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可能性分析
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存在内在与外在两个联系机制,使得通识教育融入高职的思政教育成为可能。就内在而言,二者在教育本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方面具有一致性。通识教育涵盖了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为思政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念指导。同时,思政教育也应该和能够承担起通识教育的重要使命,不断促进通识教育理念的渗透和推广。就外在而论,通识教育的优势有助于弥补和克服我国现有高职思政教育的不足,满足我国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深化改革的需要。
(一)内在联系机制
1.教育本质的同一性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挖掘和发展受教者的潜在能力。衡量一切教育活动的尺度,应以人的价值及人的教育的价值为核心。高职思政教育和通识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比较而言,更强调人的潜力挖掘和教育主体性的觉醒。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不以知识传递为要务,而以激发心灵、修为思想、践行道德为主旨。“把人类精神发展的成果转化为学习者个体的精神能力,据此得以超越自我有限的个别性获得普遍性的品质”[1],正是高校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本质所在。
2.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源自古希腊自由教育的通识教育,虽经历不同发展时期,内涵也有不同程度的演变,但其教育目标一直聚焦于促进身体、道德、智慧的和谐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印发的《意见》指出,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是“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可见,高校思政教育和通识教育都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教育内容的共通性
通识教育以“完整的人”的教育为核心。高校思政教育侧重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等素质的培育,而这些恰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内涵。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重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大学生也以是否为将来的职业所用为选择学习的标准。实用性、功利性思想弥漫,忽视品格、责任、爱心、忠诚、热爱等自视“无用”的有关职业素质及人文素养培养的课程。爱因斯坦曾告诫:专业教育下的人“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通识教育成为哈佛大学的智性选择。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曾指出:“大学的研究固然应该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大学教育也应当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对于一种最好的教育来说,还存在无法用美元或人民币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有创造性,还应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高校思政教育致力于大学生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内容的培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培育,在内容上与通识教育相契合。
(二)外在联系机制
1.通识教育能够为思政教育改革的内容创新提供支撑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及价值的多元化,大学生的思想日益呈现出价值冲突、理想信念缺失等特点,他们的自主意识普遍增强,但思想还处于幼稚期。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大、就业难等问题的存在,大学生普遍关注生存就业、恋爱婚姻等现实问题,现有的思政教育内容都比较“泛政治化”,对大学生的心理关怀和生活困惑问题关注不够,偏离大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教”和“学”之间没有实现“对接”。因此,大学生出现的对思政课程缺乏兴趣等问题就在所难免。通识教育由于关注学生的心灵、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自我意识、自我觉醒的建构,因而能够帮助学生解决自身的现实困惑和人生谜题,满足思政教育改革在内容方面的创新需要。
2.通识教育能够进一步丰富思政教育改革方法创新的需要
经过多年思政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大部分思政课程教师摒弃了“一块黑板一支笔、一本讲义一张嘴”的老一套的授课方法,课堂的教学互动逐渐活跃,教学效果有所提升。青岛地区5所高职院校1097名学生在回答“你不喜欢思政课程的原因”时,有204名学生选择了“教师讲授不生动”这个因素。传统思政课课堂的教学主体仍是教师,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把受教育者看成完全被动和理应服从的承受者,往往引起人们的心理反感和排斥”。[2]这种教学方法不符合高职学生“知、情、意、行”的认知规律,已取得的教学“实效”也只停留在课堂气氛“活跃”的“表皮”,并没有引起学生的思想触动,批判性思维普遍欠缺,更没有转化为学生行动的思想指南,所以说,真正意义上的“实效”尚未实现。通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模式,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在增强学生智育的基础上通过提问、启发、分析、推理、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提高他们的思考及判断能力,有助于弥补现有思政教育方式方法单一低效的“短板。”
3.通识教育能够帮助克服思政教育的实效“危机”
思政理论课程具有逻辑性强、自成一体、说理性明显等特点,加之各高校普遍“大班”制授课,教师对学生的个性问题不能及时跟进解决。在被调查的1097名青岛高职学生中,有200名学生认为思政课程“没用”,74名学生“不重视”思政课程,表现出听课动力不足的特点。由于难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导致思政课程教学效果较差,部分大学生出现道德滑坡、信仰危机、诚信缺失等现象,甚至发生了药家鑫杀人、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等恶性刑事案件。通识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作用的发挥,注重学生自我教育方法的开展,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高职生通过三年的养成教育,能够将思想理念、道德伦理等外化于实践生活中,实现“知”、“行”合一。
三、通识教育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主要条件
通识教育融入高职思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学校、教师的多方努力,也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条件支持。因篇幅所限,本文从学校的维度探析融入的主要条件及路径。
(一)理念条件:融入之基石
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在教育理念上侧重抓意识形态、轻人文关怀,在解决大学生成长烦恼和释放内心压力等方面“效力”有限,思政教育如果借鉴通识教育的理念,将“全人教育”的理念贯穿其中,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多在完整人格塑造、创新思维培育、育炼道德情操等方面投放精力,将有助于学生们实现从“以何为生”到“何以为生”的升华,通过科学、自然、人文等文理交叉、跨学科的学习弥补现有思政教育的不足。通识教育的本质是对高校教育的一种反思和对功利化教育的一种纠偏和超越,必将带动我国思政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即人之为人的教育。
(二)师资条件:融入之关键
思政教育改革需要理念、课程、师资、制度等多元要素的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特别是师资,师资的质量合格与否决定了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联姻”能否取得成功。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主体性教育的建立即主体性的觉醒,通识教育的意义在于学生经由通识教育的启发而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在通识教育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觉醒、自我转化显得尤其重要。学生的自我转化的前提恰是教师的自我转化,教师的转化是思政教育的关键,正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以往,我们多关注教师的知识水平、学历层次这些显性、可量化的指标,考察教师教学水平、学校的办学层次往往以排名次序为标准,教师们及学校在追逐名次的过程中,忘记了除了理性知识的传递,还有更重要的感性熏陶,忽略了只有爱才是教育真谛的道理。因此,高职的思政教师,不应仅将教师定性为一种职业,更应看作是一种挚业。从事思政教育的教师应有“三心”:同理心、爱心、灵心。第一,古人讲“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待生命成长中的大学生,作为老师应内化人文精神、心系学生,能够悲其所悲,乐其所乐,急其所急,苦其所苦,常怀同理心,与学生同体一身;第二,前苏联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作为大学老师要对学生们充满热爱与感谢,感谢他们在生命花开的时节来到大学读书,感谢他们将知识增长与生命塑造的任务交给学校及老师,唯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们才会有受教之心,才能终有教育之“果”。第三,思政教师还应有颗灵巧之心。陶行知先生“三颗糖”的教育事例告诉我们,教育学生要怀揣智慧,讲究方法,批评学生应“诚心和气,愉色婉言”,只有这样,教育的目的才能真正达到。心怀这三心,教师与学生间才能实现心灵互动、教学内容互动,最终实现“无形教育”。
四、通识教育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主要路径
通识教育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路径不止一个,因篇幅所限,本文主要探讨课程体系的重构路径。这里的课程体系既包括显性课程(第一课堂)教育,也包括隐性课程(第二课堂)教育,还包括网络课程(第三课堂)教育。该体系应贯穿整个三年学制,并应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和系统化设置。
(一)显性课程体系的重建
我国高职院校现有的思政课程体系是“2+1+N”的设计模式,具体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2门思政课程+1门“形势与政策”课程+N 门通识选修课。高职院校应扩展现有的思政课程到更广阔的历史、哲学、文化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核心、以思政课程、形势政策课程、军事理论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为支撑打造“2+X”的课程体系。如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核心可进行放射状的课程体系设计,可以开设中华传统美德、劳动纠纷与法律维权、人生规划与职业设计、校园交往与礼仪、应用伦理学、公民权利与依法治国等配套课程。
除此以外,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将其向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方向引导和渗透。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曾说:“在学习中不存在一种课程仅仅传授普通的文化知识,而另一种课程只传授特殊的专业知识”。应将“育人为本”贯穿于全部的课程当中,特别是在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中,曾将专业“技能”训练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偏离了教育“全人”而非“器物”教育的实质,正如杜威所说“任何教育如果只是为了传授技能,这种教育就是不自由的、不道德的”。通过科学的思政大课程体系的设置,引导学生建构认知体系和价值体系,促使学生“主体意识”的回归。
(二)隐性课程体系的再造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仅仅依靠第一课堂无法实现人的社会性、能力及个性的全面发展。由于第二课堂具备回归生活世界的本质特点,必然成为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与补充。特别是“修身伦理一类的学问,最应注意的,在于实行”[3],“只有在生活世界中,个体才能清晰地发现自己的品德缺失与伦理愿望,才可能找到切合个体自身德性发展的内在性依据及其在生活世界中的生成道路。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验证而流于虚空。”[4]高校思政教育不应是空洞的道德说教和禁令律例,应借助第二课堂平台,采取形式灵活、内容多样的教育内容,真正关切学生的成长困惑和生存压力,回归生活、融入生活,将社会实践作为形成知识和体验生活的重要方式,在生活实践中完成学生精神世界和生命质量的提升,实现转识成智,化智为行。
第二课堂的建设可采取隐性与显性教育“两手”结合的办法。隐性方面以文化建设为核心。以校园文化为主体,建设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为一体的立体文化。物质文化相当于人体的“脸”、精神文化相当于人体的“脑”、行为文化相当于人体的“身”、制度文化相当于人体的“心”。在营造“脸”“脑”“身”“心”等全方位校园文化时,应注意凸显高职特色,将校园文化的塑造与企业文化、行业文化、地域文化相结合,融合人文、科学、自然等多维元素于文化建设中。如将人文关怀注入物质文化的营造,寓教于物、寓情于物,陶冶学生的精神,净化他们的心灵。通过提炼学院办学理念,创作校歌、校训等精神活动,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价值和与校共荣辱的使命与担当。坚守“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建立健全学院选课、教师绩效考核等制度,注意听取学生意见及建议,在刚性制度中体现人文关切,才能真正实现思政教育的实效。在行为文化塑造中,要注重教师行为规范的完善。教师的身教言行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和人格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要发挥教职工的行为示范作用,给学生“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实践证明,积极健康、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性格的塑造、信念的形成、求知欲望的激发、情感的熏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显性方面的建设,可以通过开展常态化的名家讲座、心理咨询、普法宣传、参与劳动课程、深入企业实习等各类社团活动和劳动项目,使学生在意志品格、团队精神、责任意识等方面得到极大的锻炼和熏陶,促使他们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的全面发展。
除了对上述显性、隐性课堂进行改革及推广普及外,我们还必须对日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网络文化等第三课堂给予深切关注。它们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情操、思想意识等方面具有深刻的“渗透力”,迫切需要我们吸纳其中的优秀文化产品,如优秀的影视作品、充满正能量的微博、微信等进入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地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深度挖掘,使学生不仅获得“知”,更重要的是得到“情”“意”满足,实现思政知识体系到价值体系、价值体系到行为体系的逐步转化,真正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除了学校层面的条件外,通识教育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离不开政府的全力支持,国内外通识教育的成功做法验证了政府作用的重要性,有力的行政协调和雄厚的财政支持是二者融合成功的重要外部条件。除此以外,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师考核机制的转变等因素也是二者融合的必备条件,只有多方合力、多头并举,思政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才能真正实现。
[1]鲁 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
[2]刘新庚,罗雄,杨尚昆.思想政治课教育”战略制导型”方法体系创建刍论[J].重庆:探索,2007(6).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28
[4]侯惠勤.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