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山东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2015-03-28徐慧娟谭丕功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沼气废物粪便

何 云,徐慧娟,胡 啸,王 军,2,谭丕功,3

(1. 青岛理工大学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033;2. 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山东 青岛 266071;3. 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 青岛 266003)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山东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何 云1,徐慧娟1,胡 啸1,王 军1,2,谭丕功1,3

(1. 青岛理工大学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033;2. 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山东 青岛 266071;3. 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 青岛 266003)

以生态文明的视角,从养殖业和种植业两个方面阐明了山东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法规、生态环境、科学技术、宣传教育以及管理体制等阻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进一步提出加强政策及法律保障、攻坚面源污染防治、注重体制建设、强化技术支撑、加大宣教力度等推动山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生态文明;农业循环经济;现状;阻碍因素;对策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治理农业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近年来,农业集约化的推进及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农业废物产生量不断增大。农业废物随意丢弃、就地焚烧,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致使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弱[1],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受到制约。农业循环经济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应用循环经济理念,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物质的投入和废物的产生,以兼顾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山东省是我国农业大省,播种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8.82%,农业生态环境压力相对较高,因此,加快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程对于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1 山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1.1 养殖业废物再利用

目前,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为畜禽养殖废物,养殖污染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省年畜禽粪便产生量为1.89亿t、尿液产生量9 436万t,每公顷耕地粪尿负荷达到37.7 t,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 t以上,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不足40%,大量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直接排入农田,造成耕地污染,且畜禽粪便中高含量的致病微生物、寄生虫等有害物质以及堆放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有机酸、氨、醇类等有害成分,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目前山东省畜禽养殖废物再利用的主要方法有以下三种:

1.1.1 粪便肥料化

即粪便经过发酵后堆放还田,用作农家肥。粪便肥料相较于化学肥料有避免土壤板结、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农产品产量及经济成本低等优势。但是,不同畜禽的粪便特点不同,畜禽粪便利用率差异较大,因此,可根据不同种类的粪便特点,进行分类处理,选择营养成分高、含水量低、运输方便的粪便进行肥料化处理[2]。

1.1.2 粪便饲料化

即充分利用畜禽粪便中丰富的氮素、矿物质、纤维素等营养物质,将粪便用作饲料。目前,粪便饲料化的主要方式有直接喂养法、干燥法等。例如:鸡的吸收消化系统相对不健全,难以全部吸收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其粪便中的营养物质含量较高,因而可用鸡粪代替部分饲料喂养牛、猪等家畜。

1.1.3 粪便能源化

即通过直接燃烧、乙醇化利用、沼气化利用、发电利用等方式,使粪便中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目前,山东省粪便能源化方式应用最普遍的是沼气化利用[3],将畜禽粪便通过发酵产生沼气,用于农民日常做饭、取暖,该途径能有效缓解山东省农村地区燃料短缺与畜禽粪便得不到有效利用而污染环境的矛盾,但由于沼气工程一次性投入较高,且后期运行管理费用较高,在农村全面普及尚存在一定困难。

1.2 种植业废物再利用

据统计,2012年山东省农村地区粮食、油料、棉花以及糖类等农作物播种面积约1.09×107hm2,秸秆产出量为7.7×107t,居全国首位。但受收割习惯和秸秆还田等因素影响,实际可回收资源量约为6×107t,折合2.58×107t标煤,其中养畜利用2.5×107万t,占比为42%。目前山东省秸秆再利用的主要途径有以下三种:

1.2.1 秸秆肥料化

即收获秸秆后使其自然腐烂或者将其粉碎后进行堆沤,形成有机肥,同其他肥料一起还田,达到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增产的目的。目前,山东省农村现状为人均耕地面积小、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农田倒茬时间短,因此,秸秆肥料化困难相对较大。

1.2.2 秸秆饲料化

即利用秸秆粗纤维分解处理,提高其营养成分,供畜禽直接食用。该方法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紧密联系,达到农业与牧业相互促进、循环利用的目的,能有效缓解山东省畜牧业发展迅速与原料不足的矛盾。

1.2.3 秸秆建材化

即将秸秆用于生产墙体材料和木工板材[4]。秸秆板材化是通过高压机械设备将秸秆纤维与树胶混合物压制成型。秸秆板材制品具有高强度、耐腐蚀、不变形、不开裂、防火阻烧、美观大方及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山东省发展较快。

2 山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

目前山东省大力提倡生态农业,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也逐步受到重视,并取得了显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然而,随着山东省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农业废物量也在迅速增长,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存在诸多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目前,山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以及山东省颁布的《山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 《山东省农村能源建设管理规定》等法规。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地方法规和行业标准仍过于笼统,尚未形成完善的有关农业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法律法规体系,而且农业废物的管理办法大都缺乏针对性,相关法律法规严重缺失。

2.2 农业自然环境污染严重

据统计,我国有70%~80%的农药直接散落到环境中[5],山东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之一,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阻碍因素之一。一方面,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农药、化肥、地膜等的投入量不断加大,但这些物质不仅利用率低,还难于降解,对土地造成严重污染;另一方面,近年来山东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数量激增,但鲜有养殖场投资建设污水、粪便处理设施,污水、粪便排放量超过当地环境容纳能力。

2.3 农业科学技术落后

目前,山东省农业科技基础比较薄弱,农业科研资源力量相对分散,农业科研成果作用还不够明显,农业废物资源化利用方式简单粗放,多数龙头企业自主开发能力薄弱。相关研究表明,山东省沼气工程平均每日单位沼气设施产气量只有177 m3,而德国每日单位沼气设施产气量可以达到1 322 m3。山东省沼气工程多以小型家庭沼气工程为主,还停留在数量多、规模小、效益低的发展模式上,其规模及产生的效果十分有限。

2.4 宣教、管理体制不完善

充分的宣传和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农业循环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支撑,但目前山东省在农业循环经济宣传以及管理工作的人力、物力方面投入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农民对于治理环境污染、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不高,加之政府引导力度不足、农业废物利用专业技术人员(如沼气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主要靠农民主导。同时,由于环保宣传普及力度不够,农民处理农业废物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调动,山东省农业废物的资源再利用工作的推进受到制约。

3 推进山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政策、法律保障

政府、企业与农民各方的参与是农业循环经济相关法律实施的重要保障。山东省应根据国家基本立法,尽快完善地方法律法规,并加快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地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制定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的资金优惠政策,以充分发挥信贷政策的跳板效应,为农业废物处理处置项目的试点建设工作以及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山东省应结合自身农业废物处理处置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立法工作的推进,尽快完善农业废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山东省农业废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和处置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3.2 攻坚面源污染防治

山东省目前化肥、农药施用量较大,投入量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但利用效率不高,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6]。一是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等物质的投入,尽可能提高其利用效率。宣传推广对环境负荷影响小的农药和化肥,并配合实施区域农业化肥总量控制措施,鼓励将发酵粪便等作为肥料使用,提倡资源再利用。二是建立专门的机构回收农业地膜,并对农膜回收予以资金补贴,倡导建立残留农膜回收农示范田,以点促面,逐步建立完善的农膜回收与再利用机制。

3.3 注重体制建设

目前山东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尚处于初期,体制的完善对其具有引导性作用。一方面,地方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并积极引导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并将其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形成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应积极推动农业管理体制的改革,遵循新型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建立有效推动其发展的管理体制,完善农村地区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建立科学的农业循环经济评估体系,保证农业循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3.4 强化技术支撑

科学技术是保证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兼顾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效屏障,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依据不同地区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水平,完善当地农业科技促进机制,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寻找和采用适合山东省各地区农业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方式与技术。例如:在山东省济南市、青岛市、烟台市等交通条件便利、农业基础雄厚、经济发达的地区推广资金需求大、有机废物供应要求高的沼气热电联产有机肥项目;在山东省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型养殖场,资金链相对不完善,推行堆肥发酵解决其畜禽粪便问题;在山东省具有富余产气能力的大中型养殖场和养殖农户集中的村庄实施沼气工程的发电改造,以有效提高沼气利用效率,拓宽沼气利用途径;在山东省粮食主产区——东部和西部,可推广应用生物质型煤技术,以取得节煤和生物质代煤的双重效果,从而缓解目前秸秆处置难的现状。

3.5 加大宣教力度

目前,公众对于循环经济的理念了解还不够深入,对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因此有必要大力宣传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一是要积极宣传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介绍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技术和生产模式,引导人们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融入农业生产,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政府应开展典型示范工作,大力扶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个人及团体,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促成强大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持续推动力,推动山东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格局理想化。

[1]冯华,宋振湖.山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4):94-98.

[2]周广礼,王军,宋斐,等.山东省农业废物资源化现状及对策分析//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七章).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4:4.

[3]王军,高帅,刘汉儒.生物质能源利用与低碳经济[C]//城市生态文明:复兴与转型论文集.承德: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论坛组委会,2010:128.

[4]郝素琴,刘艳.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概况[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7(1):65-67.

[5]刘英东.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危害及其防止对策的探讨[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6(1):84-86.

[6]高潮.山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编辑:程 俊)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Recycling Economy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e Yun1,Xu Huijuan1,Hu Xiao1,Wang Jun1,2,Tan Pigong1,3
(1.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Qingdao Shandong 266033,China;2.Qingdao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Shandong 266071,China;3.Qingdao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Qingdao Shandong 266003,China)

Clarifi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recycling economy development in Shandong Province from the aspects of aquaculture and farming in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nalyzed the barriers to the developmentofagriculturalrecycling economy (regulations,environment,science and technology,education management structure and so on). Further proposed measures such as stabilizing the policy and legal guarantee,tackling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focusing on institution-building,strengthening technical support,and increasing education efforts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Shandong Provinc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gricultural recycling economy,current situation,obstruct-ive factors,countermeasures

F323.22

A

1008-813X(2015)05-0072-04

10.13358 /j.issn.1008-813x.2015.05.19

2015-07-20

何云(1991-),女,山东五莲人,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环境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沼气废物粪便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深度睡眠或有助于有效排出废物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废物不废的西瓜皮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沼气能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沼气能
《中国沼气》征稿简则
沼气在防治储粮害虫中的应用
电子废物何处去
废物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