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地秧歌发展研究*
2015-03-28赵晓红张维凯岳志荣
赵晓红,张 红,李 静,张维凯,岳志荣
(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体育系,河北秦皇岛066004;2 昌黎县文化馆,河北昌黎066600)
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三大民间舞种之一,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昌黎地秧歌是昌黎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反映了当地部分农村民俗生活和农民乐观诙谐的精神面貌[1]。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昌黎地秧歌不断的发展变化。这其中既有为适应社会变化而产生的主动革新,也有因政治、战争、移民或自然条件变化而产生的被动变迁。
一、昌黎地秧歌的发展历程
(一)产生与形成期
昌黎地秧歌产生年代久远。据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古碣石山一带的昌黎农业虽占有一定比例但并不十分发达,不具备产生稻秧歌的环境和条件[2]。公元923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把从定州俘虏来的3 000 户汉人迁到昌黎。那时定州一带栽种水稻,时兴秧歌。定州俘虏的到来不仅带来中原的农田耕作方式,也带来了“稻秧歌”,这就为昌黎地秧歌的产生植入了最初的根芽。历经漫长的辽、金、元的统治时期,这种来自于中原文化的秧歌艺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受到了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舞蹈的影响[3]8。
(二)成熟与兴盛期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随着移民的迁入,昌黎本土秧歌文化与移民带来的文化发生碰撞、融合、并迅速发展。如打场开路时的少林棍艺术就和山东等地的移民文化有很大关系,地秧歌中唱的《秧歌调》吸收了凤阳歌和江南小曲等成分。同时,昌黎民间艺人把秧歌同戏剧糅合起来,这时的地秧歌以“唱秧歌”为主[3]10,此时昌黎地秧歌的发展进入成熟期。
到了清朝,昌黎地秧歌的发展已较为普及,民国版《昌黎县志》五卷礼俗一节中有所记载。清朝道光年间,昌黎人王作云首创“秧歌演戏”,从传统的大场秧歌向以场地为舞台的“出子”秧歌转化。清朝末年,受莲花落、二人转、打鼓等艺术的影响,以及评剧的强烈冲击,昌黎地秧歌逐渐舍弃了歌唱部分,变成了纯粹的舞蹈艺术。
清末民初,著名秧歌表演艺人聂国和、宋荫村与田大迷糊等,对昌黎地秧歌的表演内容进行创新,突出了表演题材的生活化和大众化,编排出出子秧歌,其民俗色彩极浓。到了民国时期,第三代地秧歌表演艺人将昌黎地秧歌的发展推向专业化,昌黎地秧歌的发展达到了兴盛期。
(三)动荡期
民国末期到新中国诞生前这30年是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社会文化发生重大转型的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百姓生活颠沛流离,昌黎地秧歌的表演空间受到限制,急剧萎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秧歌的主要功用是配合抗战和解放战争,阶级性和革命性非常明显。
(四)鼎盛期
新中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前,昌黎地秧歌因其独特的表演艺术受到重视。在政府的支持下,艺人们对昌黎地秧歌在表演形式、表演内容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革。凝聚着昌黎地秧歌表演艺术精华的《跑驴》一问世便倍受青睐,直至摘取了匈牙利布达佩斯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跑驴》的出现,标志着昌黎地秧歌的发展从农村走向城镇,从地方走向北京,从国内走向了国外,同时也标志着昌黎地秧歌的发展进入鼎盛期。
(五)衰落期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传统秧歌活动被当作“四旧”和“封、资、修”垃圾扫地出门,从前的热闹场面不见了,秧歌活动遭受了自满清中叶再度兴起以来的第一次洗劫,不少艺术家惨遭迫害,昌黎地秧歌的发展进入了衰落期。
(六)创新与振兴期
“文化大革命”以后,昌黎地秧歌的发展逐渐恢复,并且得以创新和振兴。
20世纪70年代后期,昌黎地秧歌艺人在传承传统秧歌剧目的基础上,创编出新的秧歌出子。在这种背景下,《巧装侦察》、《向阳花》、《娶新郎》、《半夜鸡叫》、《好猫》、《卖花扇》、《瓦工舞》、《学摩托》等相继登上舞台,昌黎地秧歌进入创新发展期。
80年代以后,由于电视机、录音机、电脑网络等现代化传媒的普及和发展,昌黎地秧歌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挑战。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昌黎县政府和文化部门积极改革创新,创作了《卖花扇》、《捉蟹》、《新编广场秧歌》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因此,昌黎文化馆荣获了河北省民间花会改革奖。90年代以后,倍受欢迎的昌黎地秧歌焕发出青春与活力,频繁参加国际国内各种比赛、艺术节、开幕式等活动,不断摘金夺银,影响越来越大。
(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期
1996年11月,文化部授予昌黎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地秧歌)”荣誉称号,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昌黎地秧歌位列民间舞蹈保护项目第一位。2011年11月,昌黎被命名为全国“地秧歌之乡”。随着国家一系列保护措施的出台,昌黎地秧歌的发展进入保护期。
二、昌黎地秧歌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是昌黎地秧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民众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需求的改变,昌黎地秧歌的文化空间向多元化格局发展。
(一)岁时节庆
岁时节庆作为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间,是千百年来人们相互表达美好祝福、沟通感情的最佳契机。中国社会自古以农为本,以农立国,非常注重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也是昌黎地秧歌得以存在发展的特定空间。
民国版《昌黎县志》第五卷礼俗中记载:“正月朔日……十四、五、六日名为元宵节,凡城中乡村,多搭秋千为嬉,夜则张灯演唱秧歌戏……”[4]每年春节是昌黎地秧歌表演最热闹的时候,元宵节则达到全县闹秧歌的最高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岁时节庆中秧歌的文化含义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农耕时代,这些节庆活动中的地秧歌表达的是人们祈福、敬神、祈求风调雨顺、庆祝五谷丰登等原生态的情感;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节庆中的秧歌逐渐成为人们文化娱乐、社会交际、商业发展的一种方式。
(二)庙会
庙会也是昌黎地秧歌得以传承和发展的主要文化空间。传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庙会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20世纪60年代初期,庙会曾被取消。进入90年代后,庙会逐渐得到恢复,但传统庙会的酬神、娱神的功能逐渐弱化,文艺表演、游艺娱乐、物资交流等功能得到强化。近些年昌黎地秧歌成了冀东地区庙会表演的主打。1989年,昌黎地秧歌在北京龙潭庙会上进行了精彩表演;2010年北戴河集发农业观光园庙会上,昌黎地秧歌表演队在老艺术家秦梦雨、常丽荣的带领下进行了精彩的表演;2012年农历三月三抚宁县“天马山”庙会上,昌黎地秧歌作为开场表演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2014年的碣石山庙会上,70 人的拉街秧歌将表演的氛围推向高潮。
(三)民俗生活
民间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民俗的滋养,昌黎地秧歌也不例外。即使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无论从表演内容还是形式上,民俗生活依然是昌黎地秧歌存在和发展的另一个文化空间[5]39。在昌黎一带,“秧歌”是婚丧嫁娶、生孩子、老人祝寿、盖房子等民俗生活中最重要的仪式,昌黎地秧歌的一些故事情节也是对当地民俗生活最直接的反映。如“嫁女”就是昌黎一带嫁娶民俗的生动展示。当“妞”(新娘子)准备“出门”时,“丑”、“㧟”赶来堵住“房门”不让“妞”出门[5]40。这与现实生活中新娘出嫁时,新娘家的亲朋好友把房门堵上不让新郎很容易地把新娘子接走的情况极其接近。直到现在,这一朴素而又富有情趣的民俗依然在昌黎当地沿袭。
(四)日常生活中的自娱自乐
改革开放以后,百姓闲暇时的自娱自乐成为昌黎地秧歌得以发展的新生文化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昌黎地秧歌的自娱性成分逐渐加强,“扭秧歌”已经成为广大百姓喜欢的一项“大众健身”活动。昌黎县447 个行政村,村村都有秧歌队。由群众自发组织的“秧歌队”不仅满足了群众的精神需求,而且使地秧歌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
(五)文化建设中的比赛、展演
昌黎地秧歌从诞生之日起,一直属于民间艺术,不管是观众还是艺人,多来自农村。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多元娱乐方式的冲击下,地秧歌在农村的生存根基渐渐动摇。为了加大对昌黎地秧歌的宣传,促进昌黎地秧歌更好的发展,在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扶植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昌黎地秧歌相继参加了各级各类的比赛和展演。如1990年参加了第十一届亚运会帆船赛区开幕式的演出活动;1993年在第三届沈阳国际秧歌节的比赛中,荣获金玫瑰奖、总分第二名、编导一等奖;1999年参加了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河北周展演和河北省首届民间艺术节;2006年参加了唐山中国评剧节开幕式、河北省民间艺术节闭幕式、“北京奥林匹克广场艺术节”演出等;2007年参加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晚会;2010年参加了上海世博会的河北演出周;2012年参加了春节北京民俗活动文化展览等。通过参加这些比赛和展演,昌黎地秧歌艺术得到了较好的传播和发展。
虽然秧歌大赛和文艺展演为昌黎地秧歌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也应该注意到,这些比赛和展演承载了过多的政治、经济的需求,削弱了地秧歌的民俗文化特性[6]。
三、昌黎地秧歌的内容演变
(一)新中国成立前
新中国成立前,昌黎地秧歌题材多来自传统戏剧剧目和百姓生活。主要有以下几类:
历史故事、神话故事与民间传说。如:有源自民间传说的《孟姜女》、来自神话故事的《借伞》、《断桥》、《猪八戒背媳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有歌颂古代英雄的如《宝龙山》、《打鱼杀家》等。
婚恋题材。一方面表现男女主人公对自由恋爱的追求和向往,如《拾玉镯》、《花园赠珠》、《王少安赶船》、《锔缸》等;另一方面表现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和执着,如《铁弓缘》。
百姓生活。如《赶脚》、《打灶王》、《瞎子摸杆》等,多取材于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故事,民俗色彩极浓,颇受百姓喜爱。
揭露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如《小姑贤》、《杀庙》,通过女性的悲惨遭遇,展现封建社会对她们的迫害;《傻柱子接媳妇》则揭示了在封建社会中普通民众被地主欺负的景况。
(二)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
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11月,中国社会经历了“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特殊时期,社会发展动荡不安。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昌黎地秧歌的发展也是一波三折。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到1957年,昌黎地秧歌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诞生了许多经典剧目。比如《跑驴》,通过表述一个分得土地的青年翻身农民陪着抱着婴儿的媳妇回娘家的情景,展现了翻身农民的新生活。《捶布舞》描绘的是一群农村少女在河边用棒槌捶洗衣服的情景,表现出新中国农村少女对劳动的热带之情。受“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昌黎地秧歌一度被迫中断。“文革”之后,随着党对文艺工作的扶持,王来雨、唐宝义、张俊杰、赵玺民、田国安等相继编排出《智过敌哨卡》、《一枕黄粱梦》、《恭喜发财》、《娶新郎》、《半夜鸡叫》、《好猫》、《向阳花》、《瓦工舞》等新的出子秧歌及其他秧歌节目,昌黎地秧歌又得到了发展。
(三)20世纪80年代至今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广大民众的思想也经历了一次大的变革,昌黎地秧歌的表现内容也更为广泛。有对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的物质生活进步的赞扬,如《货郎担》、《娶新郎》、《捉蟹》、《卖花扇》、《学摩托》等;也有对人们盲目追求物质生活而抛弃优秀传统道德的谴责,如《不孝的儿媳》、《傻姑爷拜年》等;还有反映改革开放后农村新生活的内容,如《拔牙》、《理发》、《相亲》、《神医》等。90年代后,百姓生活水平日见提高,生活丰富多彩起来,反映百姓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地秧歌剧目也随之出现,如《火红的秧歌舞起来》、《茉莉花》、《快乐的婆婆》,等等。
四、昌黎地秧歌的传承方式的演变
(一)艺人传承向多元传承方式发展
1.家族传承
“家族传承”是昌黎地秧歌的一种自然传承方式,指在家族中有血缘关系的人中间进行秧歌技艺的传授。昌黎地秧歌主要有周派、张派、卢派三个流派。只有张派以家族传承的方式一直到当今的第五代,而周派和卢派由于某些因素,造成家族传承时断时续,甚至在第三代出现传承危机。
2.师徒传承
“师徒传承”是昌黎地秧歌传承的主要方式,师傅通过口传身授的形式把技艺传给授徒弟。到目前为止,昌黎地秧歌三个主要流派中,通过师徒传承这一方式的周派、卢派传到了第四代,张派则传到了第五代。
3.学校培养
2010年底昌黎文化局、教育局组织开展“昌黎地秧歌进校园”活动,坚持“地秧歌从娃娃抓起”,把昌黎地秧歌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全县中小学推广、普及。这一举措为昌黎地秧歌的传承注入了新鲜血液[7]。
4.骨干培训
“骨干培训”是昌黎地秧歌的一种新的传承方式。昌黎县文化局在县城、乡镇一些学校的音乐教师、体育教师和文艺工作者中选拔地秧歌骨干,然后由昌黎地秧歌著名表演艺术家周贺华、秦梦雨等人进行专门培训。通过这些培训不断提高昌黎地秧歌传承群体的数量和质量。
5.地秧歌传习所培训
从2009年起,为进一步拓展地秧歌教学和活动的阵地,昌黎县文化局和教育局在昌黎镇一街完全小学、昌黎镇二街完全小学、千艺舞蹈学校、红舞裙艺校创办了四所地秧歌传习所,为地秧歌的传承拓展了新的方式。
(二)地秧歌舞蹈语汇的传承——由口头传承向文本传承转变
1.口头传承
20世纪60年代前,口头传承是昌黎地秧歌最方便有效也是唯一的传承方式。秧歌艺人多是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很低,有的根本就不识字,师傅多是用日常的语言对秧歌出子进行口耳相传。在实际传承过程中,学习者常常要记住数十个出子,有时徒弟对师傅的传授理解不到位以至于秧歌出子表情达意功能受到影响,从而限制了秧歌艺术向更高层次发展。
2.文本传承
目前,昌黎地秧歌艺人中年龄最大的88 岁,最小的65 岁。受身体条件影响,很多经典动作和技巧他们不能亲自示范,而这些动作和技巧还很难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为了使昌黎地秧歌的技艺得到较好的传承,20世纪60年代后国家对此进行了大力扶植,昌黎地秧歌由口头传承向文本传承转变。
1962年昌黎县文化馆为进一步挖掘、整理昌黎地秧歌表演艺术,组织了15 人的采风组,分“妞、丑、扌汇、公子”四个行当,分别拜周国宝、周国珍、秦焕、牛步喜等老艺人为师,一招一式的学习秧歌技艺并进行记录。1982年,昌黎地秧歌研究专家张俊杰与人合编出版了《冀东地秧歌》一书,分别对“妞、丑、扌汇、公子”等四个行当的动作组合进行介绍。1992年昌黎县文化馆印刷了由田国安主编的《昌黎地秧歌集成》(油印本)。书中对昌黎地秧歌的基本舞蹈动作、常规舞蹈动作、舞蹈动作组合、表演的组织形式、部分经典出子剧目进行了文字方面的收录和整理。2011年,昌黎县文联、文化局组织本县地秧歌艺术家、摄影家、画家、摄像师和部分作家,对16 部著名地秧歌出子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挖掘[8]。2012年滕运涛、田国安主编了《昌黎地秧歌》一书,该书在《昌黎地秧歌集成》的基础上,不仅对昌黎地秧歌基本舞蹈动作、常规舞蹈动作、舞蹈动作组合、表演的组织形式、部分经典出子剧目进行更为详尽的语言描绘,还把昌黎地秧歌的很多表演动作、表现手法、舞台方位变化等用照片和照片记录下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文字与图片相得益彰,互相照应。这些方法与手段的使用不仅便于读者阅读,更为昌黎地秧歌的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
结语
昌黎地秧歌是昌黎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昌黎地区重要的文化元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昌黎地秧歌在文化空间、表演内容和传承方式等方面也在不断的演变与发展。现阶段,昌黎地秧歌处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期,各级政府应牵头做好昌黎地秧歌的保护工作,注意挖掘和开拓地秧歌的发展空间,与时俱进地创新地秧歌表演内容,同时加大对昌黎地秧歌传承的扶持力度,以促进昌黎地秧歌更好的发展。
[1]侯亚利.小谈昌黎地秧歌[J].大舞台,2010(9):142.
[2]石守仁.昌黎古代人口变迁[EB/OL].[2007-04-16].http://blog.sina.com.cn/ s/blog_4cbaf47c01000cuo.html.
[3]滕运涛,田国安.昌黎地秧歌[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
[4]吉灿忠.竞技武术文化空间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3):197-200.
[5]崔琳.昌黎地秧歌艺术与当地民俗的渊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38-40.
[6]赵咏梅,贾建文.昌黎地秧歌的文化空间浅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1):109-112.
[7]河北昌黎启动民间艺术进校园活动[N].中国文化报,2011-01-18(6).
[8]王玉梅.昌黎地秧歌的传承保护与发展[EB/OL].[2011-03-31].http://www.qhdxw.com/view/156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