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风文化”产生缘由探析

2015-03-28

关键词:古风传统文化

李 贝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中心,河南开封475000)

20世纪初期中国思想文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先进知识分子吸取西方文化思想的精华,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持续而坚决的改良活动。这种改良活动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改变了一个时代文化、思想的走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先进知识分子与思想家从不断地追逐西方科技文化中觉醒,对全盘西化进行反思,从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运转模式寻找新的复兴路径,由此形成了一次次影响深远的文化热潮。这些热潮在20世纪90年代持续升温,“国学热”也随之逐步兴起。到了21世纪,“国学热”持续升温,并随着民众民族意识和文化本位意识的觉醒而产生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古风文化”。就“国学热”现象而言,已经有不少学者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关注和研究。如陈来根据新世纪的“国学热”现象,分析了国学的兴起原因和发展方向[1]。该文虽对当前的文化事件进行关注,却没注意到在现今社会,“国学热”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此外,宋汶珈[2]、靳莎莎[3]等人的文章,虽对当前社会的文化运动进行了分析,却没有从文化自身发展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因此,古风文化产生的原因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笔者试图通过分析历史、国际、社会等因素,来探讨古风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古风文化的呈现与含义

“古风”一词是中国古籍中较为常见的词,主要指在当时社会已经逐渐衰弱或频临消失的某种风俗习惯。该词较早出现于《论语》中,孔子曰:

先进、后进,谓仕先后辈也。礼乐因世损益,后进与礼乐,俱得时之中,斯君子矣;先进有古风,斯野人也。将移风易俗,归之淳素。先进犹近古风,故从之。[4]

这里的“古风”,指前朝礼乐制度背后的风俗习惯和风骨精神。其中,“风”从先秦之时便指那些来自于民间,代表民间风俗的诗歌、乐曲。《诗经》中的十五国风是对来自于西周时期十五个不同地区的民间歌谣的搜集整理。由此可见,对“古风”文化的追求在古代社会便已出现萌芽,其背后表现的是某一历史时期人们对前朝社会文化和思想的怀念与传承。例如,在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恶化的三国时期,传统的文化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风气产生了剧烈的冲突和对抗。为了适应乱世社会,民众需要重新寻找一个精神支柱和思想依托。由此,以文人名士为首,民众开始推崇魏晋时期放浪形骸、自由豪放的思想风气,通过自我沉溺来逃避现世,这一现象在文学、服饰、语言等诸多方面都有所表现。三国时期对于魏晋之风的效仿与推崇便是对先朝精神文化的一种复兴,此类现象一般出现在社会传统或精神文明产生变动和改革的时期。如,初唐时期,“古风”一词有了新的延伸与变化。随着近体诗的产生,先前那些格律不严格的诗体,被称为古体诗,又称“古风”。古风诗歌题材的出现,是对唐朝之前诗歌题材、形制的传承和保存,在这一形制背后是对前朝精神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保存。中国传统文化在这种历代传承和不断变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然而这种传承在20世纪初产生了断裂,甚至遭到破坏,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这一时期遭到了全盘否定及前所未有的颠覆,加之期间一系列的文化浪潮和文化革命,导致在当代社会出现了文化危机。如在《中国意识的危机》一书中,林毓生对当代的文化危机做了总结:“当代文化危机的直接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1915~1927年五四运动时代所具有的特殊的知识倾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中,又重新听到了五四时代盛极一时的‘文化革命’的口号,其中最富有戏剧性的场面就是1966~1976年间的‘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两次‘文化革命’的特点,都是要对传统观念和传统价值采取妒恶如仇、全盘否定的立场。”[5]如果说“五四运动”是对传统文化与思想观念的否定与颠覆,“文化大革命”便达到了对二者毁灭性的破坏甚至摧毁的程度。在经历了两次文化变革后,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巨大的断层。当代人为了寻找新的精神文化和思想依托,八九十年代学术界掀起了一系列寻找新思想文化的浪潮,到21世纪初逐渐演变成一股新形式的文化热潮——古风文化。

21世纪网络时代的到来,“古风”一词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据环球时报的报道,古风文化兴起于网络,是由一群聚集在分贝网(一个现在已关闭的音乐网站)和仙剑奇侠传论坛的古风爱好者组成。一部分传统文化(尤其是古诗词)爱好者在分贝网上创建了一个名为古风填词(使用古汉语填词)的分类,对一些网络游戏的编曲重新填词并翻唱,将传统音乐元素与古典诗词韵律结合,从而萌生一种新的音乐风格——“古风音乐”[6]。2005年,由“古风音乐”逐渐发展的文化运动悄然萌生,“古风”文化运动由此而来。2007年首个古风音乐团队墨明棋妙成立,古风文化开始不断壮大,并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鸾凤鸣”、“平沙落雁”、“狐说”、“千歌未央”等众多音乐团队不断兴起。以古典诗词结合传统古典乐器因素,加以对白和旁白通过描绘故事的形式,古风音乐渐渐被一些小众群体所接受,并在古风文学、古风绘本、古风服饰的兴起与传播中不断壮大。随着这一文化形式在古风吧、杏猫网古风论坛、古风圈、古风联盟网等网站、论坛以及微博不断传播,“古风”一词从一个小众文化逐渐被大众认可,“古风文化”成为21世纪的热点文化现象,并逐渐以新兴文化的形式融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并随着传统文化的兴起不断扩大其影响范围和力度。如《醉玲珑》、《琅琊榜》、“三生三世”系列等古风小说的风靡,《长歌行》、《花与剑》等古风插画、绘本的大量传播,“剑侠情缘”、“古剑奇谭”等富含“古风情节”的网络游戏的产生,《步步惊心》、《甄嬛传》等由古风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广泛被大众接受,进一步扩大了“古风文化”的影响范围。由此,可以试图对“古风文化”做一界定,它主要是指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基调,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为支撑,以大众传播为媒介,以音乐、小说、诗歌、游戏、服饰、绘本、影视剧、广播剧等为表现形式,结合传统艺术、文学、语言、色彩等诸多中国元素,不断磨合发展而来的一种表现传统文化的文化形式。

二、古风文化产生的历史因素

文化现象是一代代人文化思想积淀的产物,其背后有深刻的历史、社会、文化根源。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全球化的推动,多元文化不断交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碰撞,哪种文化为社会主导成了学者争论的焦点。萨缪尔便指出:“在现代化的早期阶段,西方化促进了现代化。在后期阶段,现代化以两种方式促进了非西方化与本土文化的复兴。”[7]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碰撞,传统文化遭到破坏,文化传承出现断裂。为了适应这一社会现实,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求,中国需要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这一复杂的历史背景,正是古风文化在当代社会出现的根本原因。

第一,80年代文化思潮的兴起,中国开始重新认识其历史文化传统。20世纪80年代,在经历了“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两次文化变革后,传统文化遭到巨大破坏,传统的观念也被完全颠覆,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精神危机。西方文明的大量涌入,在文化上出现全盘西化、反孔排儒潮流,致使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断,思想与文化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分歧。为了摆脱这一困境,知识分子中逐渐产生了对文化发展方向的思考。1978年,通过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学术界相继探讨了如何解放思想、文化的问题。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和改革文学在文学领域相继兴起,并产生了广泛影响。人们意识到,单一依靠或复制西方文明并不能使社会发展走向正轨。故而,人们从历史、政治、文化的角度寻求新的精神寄托,并试图在被破坏的文化模式中建立一个新的文化机制。因此,传统文化被赋予新的意义,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重新回到人们生活中。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化的本土化倾向开始呈现。然而,由于两次文化革命对人民思想意识的全面清洗,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界定存在争议,传统文化虽然得到了一定的肯定与恢复,但也出现了对民族传统中负面因素进行清算的现象。落后、愚昧的封建主义成为很多传统文化的代名词,一些传统的节日习俗和信仰仪式在中国大陆消失殆尽。

第二,90年代的国学热潮使传统文化受到关注。20世纪9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中西方交流正常化,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与此同时,外来文化入侵,文化认同出现危机。时代的变迁要求社会产生新的文化语境与社会语境来稳定社会格局。人们渴望在新的历史进程中,寻求精神的归属与民族的认同。然而,面临快速发展的社会,90年代中国缺少共有的精神信仰,思想文化发生混乱,社会发展出现些微动荡。面对这种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涂尔干提出:“我们应该制止这种失范状态,找到一种能够使这些相互混战的机构调和起来的方法……需要重新建立一种原则,重新巩固这一基础,才能彻底消除这些现象。”[8]为了维护国内秩序,适应国际环境,中国亟需建立大众的精神信仰。通过各界学者的反思与讨论,传统文化被作为新的精神资源,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并产生新的文化表征。在新的文化语境中,民族主义兴起,文化本位的观念逐步在文化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国学”被重新提及,并形成一股强烈的文化热潮,并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表征,引起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这一历史阶段,对传统文化的偏见与抵触逐渐消失,并为新世纪的国学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第三,21世纪初多种文化交融,其中传统文化受到世人的普遍关注。随着19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化思潮与文化热潮的兴起,以及全球化带来的新思想的冲击,在人们心目中,传统文化已不再是落后文明与腐朽制度的代名词。随着文化本位意识与民族主义在思想文化界的广泛传播,传统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的表征符号,成为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在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多元文化交汇融合,尤其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文化、思想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中变得更加多元。由于西方社会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自由的社会风气,导致了少数人对西方文明盲目的崇拜。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为了增强国家认同感,实现民族复兴与强国之梦,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思想文化被大力提倡,“国学热”在新世纪走向高潮。全国范围的儒学编纂、国学研究会以及世界范围内孔子学院的大量兴起,传统文化已经被民众普遍接受。在新世纪,随着大众传播媒体的盛行,商业运转的频繁操控,民众更多地认可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中国风”便从流行乐坛化作一股热潮延伸至中国各地,甚至成为一个新的文化符号,并带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青少年对古典文化的尊崇。这也为日后“古风文化”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思潮,到90年代“国学热”再到21世纪初传统文化的复兴,传统文化逐步从“文革”时的全部破除发展到被大众接受,成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文化支撑。这种文化的断裂与再现,就是古风文化产生的历史根源,也是古风现象在21世纪出现的根本原因。

三、古风文化产生的国际与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特定的生活方式。任何文化的产生除了历史的原因外,更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与大众的需求。阿雷恩提出:“正如瓦尔科维兹对一系列报刊文章的多重影响的解释一样,我们应该依据相关的全部社会关系来研究一个历史时刻,还要把这些社会关系和我们自己现在的复杂性和开放性结合起来。”[9]因此,人们想要了解古风文化在新世纪兴起的原因,还需要从当代社会的现状入手。“古风文化”是在经历了近百年文化动荡后、面对新世纪的社会形势与文化需求应运而生的,其背后有深刻的国际因素与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提出: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10]。

生活在同一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中的人们,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约定俗成的生活习惯与精神信仰,这种生活方式区别于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着独立性与特殊性,进而逐步发展成特定的族群与国家。不同族群在相互接触过程中,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在文化碰撞的过程中,便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融合与发展,从而产生某种文化的淘汰与新的文化形式的取代,对社会与族群产生巨大影响与推动。其实,这种文化影响在中国古代社会便已经被关注。孔子面对国家之间的往来时,便主张对外的斗争不应该依靠战争,而是靠文化与德治。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11]

文化的影响力在中国古代便得到了重视,并作为国家交往的重要指向。21世纪,经济全球化使全球文化联系在一起,相互影响并日趋相似,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的文化模式侵入并同化本土的传统与文化。面临这样的形式,文化发展与文化本土化愈发成为不同国家、族群间交流沟通的重要保障。文化软实力已经是全球化背后国际交流的重要环节。李岗指出:“除美国外,法国定期要举办全球性的世界法语大会,德国在全球开办了大量‘歌德学院’。就连属于第三世界的印度,目前在华盛顿、巴黎、喀布尔、加德满都、北京、东京及海湾地区也设立了数十个文化中心。”[12]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张艳提出:“世界经济发展经过了一个文化与产业不断接近,以至重合或者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总体趋势构成了国际性的产业发展的基本走向。”[13]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重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并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逐步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开始大力传播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宣传汉语与中国文化,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地位。面对美国快餐文化、日本动漫文化、韩国娱乐文化等多种文化的围追堵截,中国大力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提高大众文化意识,强化民族文化精神,进而提高综合文化实力。尽管如此,在现代社会,依旧出现西方文化占据大部分文化市场的现象,例如西方的节日、快餐文化、影视文化等文化形式已经对民众生活与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尽管政府已经开始关注本土文化的发展,大力提倡传统文化,却没有取得太大进展。这种严峻的国际文化形势,正是导致古风文化产生的重要外在因素。

由于历史环境与国际环境的制约,国内的文化观念与社会意识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与缺失。民众缺少对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自觉意识,社会风气浮躁,各种形式的文化元素交杂,民众精神支柱缺乏,青少年传统教育缺失等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近些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大众媒体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随着网络进入营销时代,商业化、市场化与利益化成为主导。在此基础上,不同话语、思想、文化通过网络媒介交织糅合,空洞、浮夸、贫乏、缺少内涵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一些低俗、恶俗的音乐、电影、文章通过网络大量盛行,大众审美在多样化的同时缺少文化底线,尽管传统文化已经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复兴,却依旧存在诸多社会问题,民众精神文明的发展前景仍然令人堪忧。21世纪,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国学热与中国风等文化形式在火热一段时期后便偃旗息鼓,社会文化需要新的语境来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究竟什么样的文化形式能够彰显中国文化的传统特色和表现中华文明,已经成为现代学者、知识分子甚至是国人关注的话题。国内的这种社会文化现状,便是古风文化产生的重要内在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古风文化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历史背景、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以及外部环境与文化需求的不同导致。在中国发展进程中,由于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遭到破坏,当代民间大众的文化需求与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新世纪的国际政治文化形势复杂多变等因素,需要新的文化形式来调节这些矛盾。古风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尽管还是初具雏形,有着众多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它包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呈现的是新一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接受以及阐释,同时它也体现出国学热、中国风等文化形式的内涵价值。因此,民众还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一新的文化形式,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重塑民族信仰,增强民族认同感与凝聚力。

[1]陈来.新世纪国学热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48(6):43-45.

[2]宋汶珈.中国青少年网络社团亚文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研究生院,2013.

[3]靳莎莎.浅析古风音乐的创作[J].学术论坛.2014(1):116-117.

[4]孟子注疏.论语注疏解经卷第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0:110.

[5]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2-3.

[6]熊宇清.古风兴起(Gufeng acendance)[N].环球时报,2013-07-23(20).

[7]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刘绯,张立平,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67-68.

[8]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三联书社,2000:366-367.

[9]阿雷恩·鲍尔德温.文化研究导论[M].陶东风,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25-226.

[10]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生,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11]朱熹.论语集注·季氏第十六[M].济南:齐鲁书社,1992:166.

[12]李岗.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2011:22.

[13]张艳.文化产业之社会效应初探[J].学术论坛,2004(03):96-99.

猜你喜欢

古风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古风二首
古风两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古风三首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