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及治疗措施分析
2015-03-28王国荣
王国荣
(淮滨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河南信阳 464400)
出血性休克是产科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患者失血过多引起血容量及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周围组织循环血量及组织器官灌注减少,缺血缺氧,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若不及时纠正,可出现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1]。出血性休克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常见的有流产、子宫收缩乏力、子宫破裂、会阴或阴道撕裂等,治疗效果欠佳。本研究对发病原因及其治疗方法进行探究,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淮滨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出血性休克产妇96例,年龄为21~36岁,平均(27.20±3.16)岁,41例为产前出血,55例为产后出血;初产妇42例,经产妇54例;35例患者有流产史,18例患者有引产史,30例患者有剖宫产史,11例患者有二次剖宫产史;43例患者失血量为1 000~1 500 ml,35例患者出血量为1 500~2 500 ml,18例患者出血量>2 500 ml。主要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血压降低,呼吸加快,脉搏加快、细弱或消失,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模糊或昏迷。
1.2 治疗方法 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给予吸氧、保暖、平卧、下肢抬高等,根据出血原因,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止血:因子宫收缩乏力患者,可采用按摩、缩宫素注射、按压等方法,效果差者可行子宫动脉栓塞或髂内动脉栓塞术,仍出血不止者行子宫切除术;因胎盘植入、粘连或前置胎盘者可压迫腹主动脉止血,或行子宫动脉结扎术,并用“8”字缝合出血部位,用纱布填塞宫腔,仍出血不止者行子宫切除术;因子宫破裂者清除血肿后,予缝合止血;因胎盘早剥者,及时应用肝素、纤维蛋白原,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术。并积极给予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质紊乱治疗,根据患者失血量补充足够血容量,密切监测心率、血压变化;对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要及时补充凝血酶等药物。
2 结果
96例出血性休克患者的出血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裂伤及其他因素等。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出血主要原因,占57.29%。本研究中患者均抢救成功,行子宫切除术者8例,行介入手术治疗者4例。见表1。
表1 96例产妇出血性休克原因及治疗结果
3 讨论
产科出血性休克可危及产妇及胎儿生命,是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通常血液流失量较大且速度较快,不能及时有效地纠正休克是出血性休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果发现,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裂伤及其他因素等,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出血主要原因,占57.29%,产生原因可能与产妇精神紧张、身体虚弱、体力消耗过大有关。另外,巨大儿、羊水过多、多胎妊娠等可引起子宫肌纤维伸展过度,弹性下降,也会造成子宫收缩乏力[2]。加强宫缩是治疗宫缩乏力的主要有效方法,其措施有按摩子宫,使用宫缩药物,促进子宫收缩。胎盘因素主要与流产等导致的子宫内膜损伤或宫腔感染有关,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植入、胎盘剥离不全等,应积极预防,指导患者采用避孕措施,胎儿娩出后采用按摩子宫、使用缩宫素、牵拉脐带等措施娩出胎盘,尽量减少出血。胎盘剥离时动作要轻柔,检查胎盘是否完整,尽量缩短第三产程。部分患者自身凝血系统出现障碍,如血小板减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重型肝炎等,导致分娩24h内持续性出血,及时补充血容量,同时要积极治疗凝血功能障碍,促进凝血。软产道损伤也是出血性休克的常见病因,巨大儿、宫缩过强、生产太快以及生产过程中产道和会阴未得到很好保护、助产操作不当等均可造成软产道损伤,引起产后出血,损伤严重者可累及阴道穹窿、子宫下段或盆壁,形成血肿。生产过程中要注意调节宫缩力度,把控生产速度,保护好软产道,提高助产技术,尽量减少损伤,产后仔细检查,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3]。产妇出血性休克治疗原则主要是积极有效止血、补充血容量、改善心脏及其他器官功能,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纠正酸中毒、去除病因,必要时抗感染、利尿治疗,其中有效补充血容量、明确并迅速去除病因、合理用药是有效救治出血性休克的关键。
[1] 孙翠玲.产科出血性休克89例临床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27(4):403 -405.
[2] 乔蕾,谢平.产后出血45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251-252.
[3] 宣凌萍.产妇出血性休克的临产观察和护理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