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符号学视角下的地方文化资源开发路径探析——以中原文化为例

2015-03-27闫文君

关键词:木兰符号文本

DOI:10.3969/j.issn.1672-7991.2015.03.003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课题“中原文化符号的影响力提升策略研究”( 2015-QN-369)。

收稿日期:2015-08-20;修回日期:2015-09-18

作者简介:闫文君( 1979-),河南省商丘市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文化符号传播研究。

Semiotics Analysi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Local Culture Resources Development Path——Take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as an Example

Yan Wenjun

(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Luoyang Henan 471000,China)

Abstract: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discussed as follows:Compared to countries such as Britain and America,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on the exploratory stage.Bu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can’t be modeled,we should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Based on semiotics theory and taking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analyzes three aspects which include the relationship of synecdoche and culture brand building,context and cultural symbol system building,and Punctum and audience’psychology,so as to inspire Chinese local cultu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Key words:the culture industry;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synecdoche; cotext; punctum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争相将文化产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进行定义; 90年代,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和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先后提出“文化产业”( Culture Industry)和“创意产业”( Creative Industry)概念; 1998年,中国文化部成立文化产业司,2000年提出“文化产业”概念,2002年文化产业正式进入国家发展战略部署……但是,不同政府与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不尽相同,美国强调“版权”,英国强调“知识产权”,中国强调“文化服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是“文化遗产、传媒、表演艺术、环境自然”等各方面并重。不同的主体之所以会给出不同的定义,是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对本土的优势资源加以强调。所以,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不能大而化之地一概而论,而应因地制宜。

很显然,我国不能盲目移植他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经验,而应依据中国的文化背景与发展现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文化资源开发路径。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文化遗产、自然景致、民俗民风等可谓我国的优势文化资源。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也都很明了我国的优势所在,但在具体运作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开发思维趋于模式化,开发路径显得单一化。笔者拟从符号学理论出发,以中原文化为例,对我国地方文化资源开发路径进行探析,以为这一课题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新的思路与新的方法。

中原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是河南省。” [1]由于文化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具有跨地域性特征,尤其作为中华文化重要源头并居于核心地位的中原文化,其影响更是深远。中原文化以河南文化为核心向外辐射,包括山西省东南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部、江苏省西北部、安徽省北部等广大区域。本文中的中原文化符号,其范围界定在广义与狭义之间,主要指河南文化符号,但也兼及邻近地区与之相关的其他文化符号。

一、提喻与文化品牌的打造

提喻( Synecdoche),英文修辞格之一种,理解这一修辞格要把握的两点是“相似”与“替代”,因喻体与本体之间存在部分相似而生发出替代关系,其喻旨在于窥一斑而知全豹,由现象而及本质,指向的是本体所处的环境,意在通过喻体揭露事物的本质与内涵。

作为符号修辞的一种,提喻早已脱离语言学的窠臼,在社会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提喻,我们撷取生活的片断来传达生活的意义,我们根据社会不同的侧面来建构起关于整个社会的图像。” [2]如拍摄宣传短片,通过不同领域的名人形象向世界展现出大国风采;宣扬好人好事,传达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聚焦PM2.5,使国人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但“时至今日,符号修辞最为人关注的地方在于它在文化产业中所扮演的角色” [3]187,提喻也不例外。提喻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它对文化品牌构建的联系。

众所周知,品牌对产业发展极为重要,一些知名品牌甚至能延续几百年不倒,成为消费者心目中品质的保证。一个曾经深入人心的品牌,哪怕在弃置多年之后被重新使用,依然能成就一个企业,而树立起一个全新的品牌则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产业之所以要围绕品牌运转,是由于品牌其实是一个意义系统,它既是区分的标志,又能展示其价值与个性,受众对品牌的认知度既包括对产品形象的熟悉、对品质的认可,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客户忠诚度,所以浓缩着丰富信息的品牌可被视为符号,以供进行意义解读。品牌好比窗口,集中展示着最华彩的风光,并诱使人进入其中全面领略其他景致。这点鲜明地显示出品牌对产业发展的提喻作用。作为品牌之一种,文化品牌也是如此,一个知名的文化品牌可以成为地方名片,提升地方知名度与美誉度,并借此窗口全方位展示地方形象,带动地方的整体发展。在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切实树立品牌意识

许多企业旗下往往产品众多,如果个个打造成品牌太不现实,要耗费巨大的开发及广告成本,所以只能将一个或几个拳头产品打造成品牌,继而以品牌带动旗下众多产品的销售。地方文化品牌的打造也是如此。中原文化符号数以万计,不可能均衡开发与宣传,通过品牌打造发挥其提喻作用,以点带面地发展文化资源才是题中应有之意。所以各地市一定要有品牌意识,争取每个地市都打造出能够代表地方的响当当的文化品牌。品牌意识包括使用意识、保护意识和发展意识,使用意识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宣传,保护意识指对品牌质量与信誉的维护,而发展意识则指向品牌的深度与创新度。这一点目前河南做得最好的要数少林寺和清明上河园,两个景点本身都不算大,却都在方寸之地见沟壑,使受众对文化符号的体验既丰富又有层次感。以少林寺为例。少林寺在进行品牌建设时紧紧抓住一个点——少林功夫,组织武僧团奔赴国内外演出,开设武校大规模招生,举行“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实景演出,拍摄宣传片《天下功夫出少林》等各项开发与宣传项目,都显示出“少林寺”这一文化符号在开发与宣传两方面的多样化与纵深化,深入细致并与时俱进的文化产品为受众带来震撼与新颖的视听享受,在让受众产生不虚此行心理的同时,也成就了“少林寺”这一河南首屈一指的文化产业品牌。近年来河南“武术之乡”的美名远播海内外,少林寺这一品牌在地方形象塑造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提喻功能。

由于地处文化大省,各地市都能开发出数以百计的文化符号,但很多地市的文化资源开发都追求全面开发,这恰恰造成了文化资源开发的困境,因为求全面就难免流于粗浅,导致没有一个文化符号能很好地完成代表地方正面形象的提喻功能。所以一定要有品牌意识,文化符号的建设与开发中宁可将大多数项目放置暂缓,也务必在开发潜力大的项目上求精求深。

(二)打造子母品牌

在打造一个产品品牌的同时,也应注意对其母品牌(产品生产主体)的塑造,这样能更好地达到提喻效果。产业集团化管理是当下社会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模式,大企业旗下往往品牌众多,但其着力打造的品牌在广告中通常会强调“××出品”,许多受众正是通过其旗下著名子品牌形成了母品牌的良好印象,从而极大带动了旗下不知名品牌的销售。同理,文化符号与地方形象也相当于子母品牌的关系。

笔者前不久在全国范围投放了2 000份“河南文化符号调查问卷”,并就问卷结果进行了随访,发现一些河南文化符号尽管知名度极高,但许多调查对象却并不知道其归属河南,最具典型性的有龙门石窟、函谷关、老庄等。对归属地宣传的忽略,导致文化符号对地方形象的提喻功能弱化,非常不利于地方文化资源的整体发展。因而,在树立文化品牌的同时,一定要强化其归属地,这样才可能增强品牌的提喻互动效果,既能过以部分见整体,能过子品牌的建设提升地方文化形象,又能以整体见部分,通过母品牌的强化促进辖区内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全域旅游”是当下比较新颖的文化旅游理念,而子母品牌的提喻互动,则是这一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发展策略。

二、伴随文本与文化符号系统构建

符号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文本”,文本即可以表意的符号的组合。文本在表意时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与其背景、环境、语境等附加因素共同构成复杂的表意系统,克里斯台娃( Julia Kristeva)著名的“文本间性”( intertextuality)概念与热奈特( Gérard Genette)的“跨文本性”( transtextuality)概念都是对文本的文化联系性质的理论总结,我国学者赵毅衡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伴随文本”概念,首次将文本的文化联系要素进行了清晰归类,并指出伴随文本对文本的深度介入“已是当代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实际上整个文化产业就是按大众的这些伴随文本偏执来编制的” [3]155。对于地方文化资源来说,对文化符号的开发与宣传产生影响的伴随文本主要有副文本、元文本、链文本。

(一)提升副文本

“副文本,就是完全‘显露’在文本表现层上的伴随因素,它们甚至比文本更醒目。” [3]142如一本书的印刷包装是精是简、一部电影的主演是一线还是三线、一个女孩的妆扮是精致还是朴素,这些虽然都不是文本本身,但却影响着文本本身的表现与受众的解读。为更好地厘清文化符号与伴随文本的关系,需要对地方文化符号的副文本加以总结。

文化符号大致可分为地理文化符号、历史文化符号、民风民俗文化符号三大类。山水景致、遗址风貌、风俗活动等可视作纯文本,而相关的管理水平、基础设施、周边环境、服务水平、当地民风民情等,却能给我们一个直观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的首因效应进而影响着我们对文本本身的感受,这些都可视作为文化符号服务的副文本。就文字文本而言,热奈特认为副文本是为引导读者更好地领略作者意图而存在的 [4],就文化产业而言,副文本的作用也是同样的。受众探寻文化符号,为的是欣赏著名的风景,但就风景发现观感时,却避不开对基础设施、食宿条件、管理及服务水平,乃至所处城市环境与居民素质进行点评,归根结底,文化符号的副文本是绕不开的重要话题。

表露在外的副文本能直接影响对内在意义的解读。中国有很多俗语,如“人靠衣裳马靠鞍”、“先敬罗衣后敬人”等,都充分说明了副文本的重要性,以至于在很多时候副文本会喧宾夺主,比正文本著墨更多。“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中国文化一向体现出对副文本偏重的倾向。同理,地方文化符号的副文本作用也不容小觑。试想,尽管目标是看风景,但如果景区管理有序、食宿方便、周边环境整洁,一定会使风景增色,反之,则再美的风景也变得黯淡无光。目前,相关部门也大都意识到了副文本的重要性,纷纷将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的重心从文化符号自身硬件建设转移到管理、服务等副文本建设上,管理规范化、设施完备化、服务智能化、环境园林化等目标经常出现于各地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之中。笔者于2015年8 月17日在百度输入“景区”二字进行新闻检索,前10页共100条新闻中,53条是有关服务、设施、管理、交通等副文本的,其中大多数内容是关于副文本对文化符号建设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小部分是关于忽视副文本而产生的消极作用,表明全社会对文化符号副文本的关注。

人们对副文本的津津乐道,不应被诟病为浅薄,因为毕竟对文化产业来讲,在面向公众的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由内而外全方位地展现出自身内涵才是最经济的原则;而对受众而言,在当下这个消费社会,对文化符号的消费与对普通商品的消费并无本质不同,后者是为满足生活需求,前者则为寻求休闲娱乐。如此一来,作为与受众体验直接相关的副文本比正文本更能吸引媒体与受众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引导元文本

元文本,是“关于文本的文本”,是此文本生成后被接收之前,所出现的评价,包括有关此作品及其作者的新闻、评论、八卦、传闻、指责、道德或政治标签,等等。 [3]146

文化符号的元文本主要是指对文化符号的评价,主要关乎文化符号及其所属地方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像描述文化符号的著名诗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等等,都是关于文化符号的元文本,在这些文化符号的宣传推广与被接受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与文化符号的知名度直接相关。而在资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人们都习惯在近距离接触文化符号之前先做一番攻略,这时大众点评网上人们的评价打分,以及社区BBS上的帖子等元文本都会对人们的具体行动产生切实的影响。另外,与文化符号相关的新闻也是元文本,某一文化符号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或被发现有什么样的历史文化价值,诸如此类元文本会极大地提升文化符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们,而负面新闻则可能会使文化符号的大众形象一落千丈。文化符号的元文本极大地影响着受众对文化符号的解读以及对文化符号的心理期待,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符号的美誉度。

所以,在文化符号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元文本的作用。从正面影响来说,如果地方注意文化符号与知名人物或知名媒体的互动,一篇文章、一幅画或一件小小的其他文艺作品就或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传播作用,因为很多人提及自孩提时代起就心向往之的梦境,往往就是源于教科书上的一篇课文,或者杂志上的一篇游记,“武皇贬牡丹”的传说与张抗抗《牡丹的拒绝》一文都大力颂扬了洛阳牡丹的风骨,对受众的心理影响绝不逊于那句尽人皆知的“洛阳牡丹甲天下”。从负面影响来说,要尽量避免负面新闻,注意传播正能量;注重受众感受,从自身硬件软件来说,即完善基建、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等等。

另外,还可以利用元文本效应制造一些花絮类新闻,比如2015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有一条引人注目的新闻“女游客为站岗武警擦汗”,就发生在秦陵博物院兵马俑景点,这样的新闻既有趣又传播了正能量,非常有利于文化符号聚积人气,提升知名度与美誉度,从另一方面来讲,在与其他文化符号的竞争中,也可以起到占领媒介渠道的作用。

(三)开发链文本

“链文本”指“接收者解释某文本时,主动或被动地与某些文本‘链接’起来一同接收的其他文本,例如延伸文本、参考文本、注解说明、网络链接等” [3]147。和元文本一样,链文本也主要作用于文本接收者的解释层面,起的是一种辅助作用。

游客参观某地,奔的基本都是当地最著名的文化符号,但是为将旅行的价值最大化,他们往往会尽量多看几个周边景点、多品尝几种当地名吃,这些由主要目标衍生出来的其他潜在目标,就是文化符号的链文本。如河南洛阳最著名的文化符号是牡丹和龙门石窟,但人们在赶赴牡丹花会或拜谒卢舍那大佛之后,往往会去参观周边的白马寺、关林、洛河等景点,还会去洛阳老城去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洛阳水席以及不翻汤、豆腐汤等小吃。尽管洛阳牡丹与龙门石窟都名不虚传,但这些链文本的辅助作用也并非无足轻重。可以想象,如果其他景点与当地美食能带给游客比较美好的感受,对洛阳这一地方的整体形象塑造将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如果这些链文本令人失望,则会拉低洛阳的整体形象,甚至会部分抵消对牡丹及龙门石窟等原始目标文本的好印象。以上无疑都说明了链文本的重要性。

为人所熟悉的文化符号的链文本主要有:景点旁边会附有简要的背景说明或相关典故;在一个网页上,目标景点的简介下方,相关景点与周边景点的链接;等等。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链文本,也说明各地对链文本确实开始重视起来。但是在这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改进空间。比如,现在大多数景区都会在入口处竖一块旅游地图牌,上面罗列本景区各景点位置,但这样的指南实在太过简略,而很多人为图自在或出于经济原因不愿意雇导游,因此走马观花,因为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目前,河南智慧城市的试点开封即将于9月亮相,点开手机就可下载真人语音导览,讲解每一景点背后的历史故事,这一举措无疑可大力开发每一景点的链文本,对城市旅游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尚未实行智慧旅游建设的城市与景点来说,如果能够随门票发送一份较详细的旅游指南,上附该景区主要景点介绍,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能使游客对各景点的观感深刻许多。付出极低的通讯或纸张印刷成本(当然最好能为不同层面的游客提供这两种选择),就能传播更好的文化符号形象与收获更佳更广泛的口碑。另外,宣传页下方还可注明附近景点、美食与乘车路线,进一步发挥链文本的作用。这样做,从游客方面来讲,既使人更好地体会到文化符号的内涵,也令人感觉到文化符号的层次性与丰富性;而从地方层面而言,很显然有助于地方文化符号的全面开发,可以助推全域旅游建设。

三、刺点与文化符号的受众心理

文化符号学中有一对概念“展面/刺点(拉丁文Stadium/Punctum)”,是罗兰·巴尔特在《明室》中提出的,他从平面的照片感觉到感情,透视出文化,认为展面表现为循规蹈矩的秩序、理性节制的责任与努力、漫不经心的情感欲望,而刺点则是“文化‘正常性’的断裂,就是日常状态的破坏,刺点就是艺术文本刺激‘读者性’解读,要求读者介入以求得狂喜的段落” [3]168。

将“展面/刺点”的概念引入社会学可以看出,展面,恰如朝九晚五的平淡生活,而刺点,则是忙碌浮生中难得的旅游休闲。从展面的生活中抽身去寻求刺点,就是为了看不同的风景,尝不同的美食,体验不同的民风民俗,因为只有这些偶然的、非常规的、无名的细节,才能触痛现代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重压下业已麻木的神经,从而将这些不寻常的生活体验“打开到一个与记忆和主观邻接的领域” [5]。展面的生活需要刺点的调剂,才能给平淡的人生涂抹上亮色的回忆,才能使令人厌倦的庸常分裂出一丝久违的慌乱、激动,甚至狂喜,这也是当下旅游热的原因。所以,在地方文化符号的建设之中,针对受众接收层面要兼顾两点:一是感官刺激,二是心理触动。

(一)以感官刺激为刺点

所谓感官刺激,并非指低俗响亮的音响与粗俗香艳的图像所造成的视听刺激,而是指美丽的风景、不同的习俗风情、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和物品等所带来的新奇感。有道是旅游可以开阔眼界、丰富见闻,就是这个意思。但目前全国各地大部分景点,看到的都是几间相似的仿古建筑,里面一座雕像、几幅简介图,院子里则通常是一两座凉亭、一座小小的假山加一个窄浅的人工湖。所以常会给人无景可赏的感觉,因而也不可能留下美好印象,对于地方政府与景区而言,其出发点是靠“文化符号”的金字招牌揽客,并不打算做回头客生意,但却没想到“口碑”二字,也没想到对整个地方形象的影响。招牌想要长期不倒并发扬光大,就必须在一系列平淡无奇的展面中,做出自己刺点般的特色。

以“木兰故里”为例。“木兰”是中国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文化符号,巾帼英雄花木兰因其忠孝节烈,一千多年来一直为国人景仰,脍炙人口的《木兰辞》、家喻户晓的豫剧《花木兰》,以及中国和美国近年来先后拍摄的有关“木兰从军”的大制作影视剧,都使“木兰”的形象愈发高大鲜明。也正因此,近年来有许多地方参与对“木兰故里”称号的争夺,包括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安徽省亳州市、陕西省延安市等多处。其中商丘市虞城县于2007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认定为“中国木兰之乡”,应该说在这场争夺战中拔了头筹,但是“木兰”这一文化符号在商丘迄今尚未很好发挥出它的招牌作用。

虞城县对木兰文化的开发还是遵循了对历史名人文化的开发套路,主要包括雕像、祠堂、陵园,以及围绕大家耳熟能详的《木兰辞》进行还原的木兰文化纪念馆。这些建设中规中矩,与其他几处“木兰故里”对木兰文化的展示比较起来,既未显其内涵丰富,也未显特色鲜明,因此吸引力并不大。

在几处“木兰故里”中,唯有武汉市黄陂区的开发形式独出心裁,产生了刺点般的效果。黄陂区将木兰文化渗透入全区文化及经济建设,打造出木兰八景,形成中国内涵最丰富的木兰文化旅游区,八景既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符号系统,又各具特色,每一景都带给人不一样的体验与惊喜。例如,将雕像、殿、祠、庙、坊等木兰文化的集中展示融于木兰山文化之中,且搜集整理了动人的“木兰传说”,为游客带来视听新感受的山水与传说就是跳跃的刺点,使黄陂木兰文化展区在一众木兰文化城中脱颖而出;木兰草原可视为另一刺点,使黄陂这一内陆地区带有陌生化的异域风情;此外,木兰清凉寨暗藏的三千亩野樱花和两千亩油茶、锦里沟的苗寨文化等都时不时给人们带来惊喜。可以说,黄陂木兰文化资源开发的成功,离不开这些能为游客带来感官刺激的刺点,商丘市虞城县很有向武汉黄陂取经的必要,通过经验借鉴结合地方情况开拓创新,开发出属于自己的刺点。

(二)以心理触动为刺点

符号学认为,人类活动是由组合轴与聚合轴共同操作完成的,所谓组合与聚合也就是组合与选择的关系,生活的基本模式是机械组合的,家、单位、学校之间两点或三点一线,但偶尔的休闲却是聚合的,度假的地点与方式都有多种选项。旅游就是这一聚合轴上的选择之一。但是目前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文化资源开发,作为文化大国,各地都有众多文化资源,而且很多文化资源是相似的,面对这一情况,受众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除极个别情况外,山水建筑总归类似,促使受众做出最终决定的往往还是某一刺点所引发的心理感触。

人之所以要旅游,最原始的理由是为增长见闻,“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是为满足人类天生的猎奇心理。不过,对现代人而言,猎奇仅仅是动机之一,更多的人是为逃离现实或感悟人生而选择旅游,现实喧嚣、枯燥、压力重重,使现代人拷问自身生存的意义。旅游可以使人从庸常的现实中暂时脱身,为生命增加意义,因此,安宁闲适、自然淳朴、怀旧寻梦等就成了当下旅游的主题,所以现代人进行旅游,大多是在进行意义的探寻。2015年4月,一封内容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被称为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触动了许多人的心,充分说明了众多现代国人对现实生活的倦怠,对浪漫主义与英雄主义的梦想。基于此,可以说,正因为某位名人身上有为人所感佩的精神,他的故居才会成为人们瞻仰的圣地;某一历史遗迹承载了人们心向神往的时代信息,才会成为后人的寻梦之所;一些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或小岛近年来成为旅游胜地,无非因其世外桃源般的安宁闲适。路易威登的广告说,旅行就是自我发现过程,让我们直面自我。

所以,在对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与宣传时,不能只顾着好山好水好景致的建设,而一定要将风景符号化,每一处景点都要能解读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宣传层面讲,只有以意义作为刺点,才可能触动人们内心深藏的情感,萌生背起背包近距离接触的冲动,有意义才能提升自身的档次与品位,近距离接触时,只有能够解读出的具体意义,如动人的传说、典故,才能使山水增色,产生心理共鸣,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江西婺源一句“中国最美的乡村”便挑动了无数人的田园情怀,就是极佳的心理刺点成功范例。所以,要形成心理刺点,需要设计出直指人心的广告语,也需要大力宣传,关于这方面,目前河南并没有特别典型的案例,具体操作途径亟待探索。

结 语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拥有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但这些文化遗产却大多处于沉睡或濒危状态,在21世纪这一文化产业的世纪,对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度开发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河南身为经济不发达的文化大省,需要保护与开发的文化资源众多,但地方财力物力却跟不上,造成文化资源浪费现象尤为突出。在这样的现状下,需要另辟蹊径,以求事半功倍。符号学是社会文化学界近年来关注度颇高的一种新兴理论,为许多社会文化学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新的思路,本文以符号学为理论视角,以中原文化为例,期待能为地方文化资源开发路径探索带来新的启发。

猜你喜欢

木兰符号文本
木兰剧片段展示
学符号,比多少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符号的由来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若是木兰能网购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变符号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滇中木兰的“农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