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双重特征

2015-03-27张新卉

河南社会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战略经济发展

张新卉

(大连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经济发展战略是关于经济发展的总体的构想,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方针政策将以此为依据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根本保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经济新常态的要求,我们必须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双重特征有深刻认识:即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不仅体现为全局导向性,更体现了动态调适性。前者要求经济发展战略必然是立足于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树立经济发展的整体思路及宏观的经济发展目标,以此对发展方向做出战略定位;后者内在要求对经济发展战略的贯彻不只是按照现成的宏观战略“说明书”的条条框框简单去行动的过程,而更是一个需要我们结合一个个特殊问题在行动中不断激发实践智慧的过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新常态又深化了经济战略的背景,因而掌握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对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判断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

经济发展战略的概念始于二战以后,随着当时一些新发展中国家的出现,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日益突出,此后逐渐形成了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发展经济学。美国经济学家A.O.赫希曼在其1958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经济发展战略的概念。1960年代,不少国家总结工业化的经验,提出“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出口替代的发展战略”等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联合国先后制定了1960年代、1970年代、1980年代三个十年的国际发展战略,使发展战略概念在国际上更为流行。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结合某一时代或时期内国际和国内(或地区外和地区内)的大环境,而对本国(或本地区)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所做出的统领性的战略规划或战略部署。而发展战略具体化到经济层面,就形成了宏观的经济发展战略。因而我们可以合乎逻辑地将经济发展战略描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结合某一时代或时期内国际和国内(或地区外和地区内)的大环境,对本国(或本地区)之经济发展所做出的统领性的战略规划或战略部署”。因此,经济发展战略是一国对其经济发展所作的带有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长期规划和行动纲领[1]。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中国学者开始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研究。董辅礽在1981年的文章《谈谈经济发展战略》中指出,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是极其复杂的,特别是当经济的发展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时,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或者实行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就是非常重要的[2]。

虽然中央没有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明确界定,但我国在不同的时期提出的总路线、总任务和总方针、总政策等,实际上含有经济发展战略的意义,而且中国在不同时期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遵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双重特征

(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全局导向性

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特征在于其导向性和全局性,这种导向性和全局性,体现在经济发展战略必然是立足于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树立经济发展的整体思路及最宏观的经济发展目标,以此对发展方向做出战略定位,并进一步以整体思路及宏观的经济发展目标来指导各次级要素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调整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因而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可能包含着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经济发展所要走的道路、经济发展的目标以及经济发展的动力等这样一些具有导向性与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历经了两个阶段,即科学发展观和经济新常态。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科学发展观提出后,我国经济发展不同方式的转变,其中包括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此处的“科学”发展无疑是相对于以前“不够科学”的发展而言的。发展“不够科学”,就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对工业化的持续依赖——尤其是重工业,加之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能源消耗型与廉价劳动力生产,共同导致了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与能源资源的消耗过大,三大产业不协调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第二产业大而不强,第三产业相对滞后”);因农村居民收入没有本质性的改善而导致总体及人均国内消费需求严重不足,也由此导致经济发展没有后劲或后劲不足;科技方面的创新虽然取得一定突破,但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创新能力依旧相对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对外部技术的依存度还相对很高,国民乃至一些知识分子的知识产权意识还不够……如此等等。就我们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而言,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就要珍惜30多年来我们对经济建设及发展问题的不断探索,坚持我们对发展观的探索所取得的不断深入、更加全面的认识。时至今日,我们将这一认识的全部结晶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整体发展趋势有了新的变化。尤其是进入20世纪第2个十年以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经济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提出了经济新常态这一全新经济发展战略。经济新常态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现实背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国经济社会的跨越性变迁。在改革开放政策的驱动之下,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长足进步,我们需要充分认肯经济社会发展在经济、社会、民生等各个方面所取得了不胜枚举的傲人成绩和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国民经济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这包括经济总量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快速增加,国家财政实力及国家外汇储备的大幅增加等方面。就经济结构协调而言,我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竞争力明显增强:这主要体现在三次产业协同性的增强、需求结构的改善、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和区域结构的不断优化几个方面。我国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实现了新飞跃,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这体现在农业基础的不断巩固和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入的快速增长,能源生产供应能力的稳步提高,交通运输能力的持续增强以及邮电通信业的蓬勃发展等方面。对外经济和对外贸易实现了新跨越,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这主要体现在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利用外资规模跃居全球第二,对外投资从无到有,“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等方面。我国人民生活持续获得新改善,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改革和发展的实惠:这体现在居民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如今,我们已初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住房保障和社会慈善事业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就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而言,经济发展正在稳步从“快字当头”转化到“好字优先”,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农业、工业及服务业三次产业日益趋向于协同发展;在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方面,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提高,区域发展呈现出良性互动态势,城市化水平和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提高,统筹城乡发展进展明显。在民生改进方面,社会发展呈现和谐稳定的新气象。我国经济快速融入世界经济,对外开放继续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这主要体现在我国的货物贸易总额不断迈上新高,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使我国的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强的同时我国已逐步跻身服务贸易大国行列,对外资的利用规模在不断扩大,质量与效益也在全面提升,“走出去”战略迈出新步伐,对外经济合作驶入良性发展轨道,多双边经贸合作取得新成就,自贸区建设进展顺利[3]。

十八大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在航天、航海等许多科技事业方面已经具备了世界级的标准,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完备的产业体系,拥有了强大的制造能力,我们一再地突破西方的技术限制,创造了一个个“中国奇迹”……然而,纵使取得了如此多的成绩,经济发展中还是存在着许多棘手的问题和严峻的考验,因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4]。

(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动态调适性

除了导向性和全局性之外,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还在于其自身的张力与不断调适性,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范畴或理念。不管是对于一个国家或是对某一地区,作为整体性的发展战略规划必然是由各个次级层面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而组成的,各个次级层面的发展又可分解为更次一级的发展,以此类推。因而这个“综合”的“整体”与构成其要素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一种张力,并由此处于一种相互开放的境遇之中,也就是说,两者的关系不可能总是处于“平和关系”之中,而只能处于一种不断产生摩擦的张力关系和“动态的”和谐状态之中。就此而言,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时刻关注其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区别,不断的调解自身各个要素之间的矛盾关系,以使各要素之间尽量达到一种有张力的和谐状态,由此不断使自身在动态之中向前发展。

然而,对全局性的强调之中也体现着经济发展战略自身的调适性特征。这不仅体现在以上所言的“发展”的历史性,也更进一步体现在经济新常态对我国经济发展特征的描述上。

对于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而言,它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关键,因而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的变化,直面一系列由于体制不健全所导致的深层矛盾,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去摆脱现有的不完善的经济体制对经济发展的约束,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由此为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不断注入活力;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则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因而,要落实经济发展战略,就必须使政府、企业、个人等多主体不断自觉转换思维,不断实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与市场导向的科技创新,以此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不断促进经济与科技的结合;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这是因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及地域—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与不合理,严重导致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滞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以上几方面导致内需求与内消费不足,从而使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所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在于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及地域—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与不合理入手,通过各方面努力实现内消费的增加与产业结构的转型;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性在于,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来都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城乡发展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指出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因而,必须将新农村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努力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医疗保障等各方面公共事务的建设,由此开掘广大农村地区内需求的潜力,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要性则在于,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就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包容的开放战略。

十八大和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地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只有进一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才能使经济发展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5]因而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与效益,建设完善的自由贸易区,提升服务贸易大国的地位,更加充分地利用外资,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不断为经济的发展与转换融入新鲜血液。

三、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双重特征的意义

(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双重特征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规律性

从历时态上看,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发展战略在不断地变化与调适自身,因而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随着发展的进行,各种新的特殊问题也不断出现,从而使曾经存在的种种经济发展战略在某种层次上不断失去效力,因而党中央在实践中对其不断进行求索和更新,以此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从共时态上看,每一阶段,经济发展战略作为一个整体性、导向性的构想,都处于各种矛盾与张力的激荡之中,如就现阶段而言,我们必须直面这样一些基本的事实,“中国是一个特殊的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在其工业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之复杂性,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所绝无仅有的。不仅幅员辽阔,而且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虽然总体上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部分沿海发达地区已向工业化后期迈进,而西部有些欠发达地区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并且,正处于双重转轨时期,即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型”[1]。而无论是历时态的,还是共时态的,经济发展战略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存在的种种复杂因素都决定了任何一种发展战略都不能是普遍适用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不可能处于一种无摩擦无矛盾的状态中。它必然时刻关注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自己的实际情况——特殊性问题出发,也就是立足于自己的特殊性,关注哪些内外部条件能够或正在成为阻力,哪些能够或正在成为动力,在调适中尽量促进动力避免阻力,以此不断使经济发展战略处于动态的自我完善之中。

总而言之,这一切的原因都在于一个整体性、导向性的经济发展战略的一般性与各次级要素即复次级要素之间的特殊性之间存在着的种种难解的矛盾,因而,贯彻经济发展战略决不是一个照着现成的宏观战略“说明书”的条条框框去行动的问题,而更是一个需要我们结合宏观理论,立足于一个个特殊问题,在行动中不断激发实践智慧的过程。然而,这并不是说作为一般性问题的宏观战略理论是无关紧要的,恰恰相反,它和我们的特殊境遇之特殊性一样,都是我们的处理问题的真切的出发点。这只是说这种宏观理论本身不应该仅仅被看作是教条化(客观科学化或规律化)的一般性:它不仅体现了导向性与全局性,同时,作为从历史中升华出来而凝聚于其中的问题本身就有一种结合了普遍性与特殊性于一身的动态调适性。

(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双重特征印证了实践与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想与践行,不管是对于科学发展观、经济新常态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解还是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关键问题都在于结合自身实践不断的变化与发展,在于创新。而之所以是创新,就要求我们对于“发展”,或“经济发展”,或“区域经济发展”等以往的常规与理论,既要充分予以无条件地肯定——我们不是前无古人的,又要勇于不断打破它们——我们也不是后无来者的;对于以往被认作难以攻克的问题,我们能以实践的勇气直面它们,以更开放更包容的面向未来的视角反思它们。

经济新常态要求我们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关心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因而,这些常规和理论,就既包括以往的经济体制,又包括以往的经济结构和对外开放理论;而这些难题则既包括阻碍创新的陈旧的思维方式,又包括现实存在的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内地与沿海之间始终难以攻克的悬殊差距,以及义务教育问题、腐败问题、环境保护问题、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等等。

然而,与其说以上较详细的规划纲要是问题的现成答案,有了它一切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还不如说这只是一个需要我们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不断结合现实问题的亲自践行的过程,并在这种践行中不断激发我们处理困难问题所需要的实践智慧的过程。比如对于“区域发展之差距的边界究竟在何处”这样一个问题,虽然我们有很多外来经验可以借鉴,但仍然没有任何一种现成的答案可以使我们一劳永逸地摆脱这种威胁,我们只能在借鉴外来经验的同时,结合自身发展中涌现出的特殊问题,与在处理这些特殊问题时自身的特殊实践,不断地向未来迈进。而这或许就是曾经存在过的和未来还会出现的各种中国化的真谛所在,是经济发展战略的动态调适性的真谛所在,是作为更宏观的“发展”理念本身的真谛所在,更是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自身的未来所在。

以全局性和调适性为特征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全局性上,经济新常态成为未来经济战略的核心,在此过程中仍然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总体指导思想,而在调适性上则不再局限于前几个发展阶段的某一方面的经济发展战略,而是继承并综合了之前的发展战略,实行全面深化改革,其中在经济制度、城乡一体化发展、市场体系、财税制度、政府治理和全球化经济形势等多方面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总体布局与规划,并就下一步要解决的“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等十几个重大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面对这样一个崭新的经济局面,我们需要牢牢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双重特征,遵循中国经济的发展规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汪斌,江新宇.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文献回顾与最新进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5,(2):272—276.

[2]董辅礽.谈谈经济发展战略[J].瞭望,1981,(5):23.

[3]国家统计局.见证十年“中国足迹”——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1-7)[N/OL].华夏时报,http://www.chinatimes.cc/pages/moreInfo1.htm?id=124010.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3—25.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新华网,http://www.sn.xinhuanet.com/2013-11/16/C-118166672.htm,2013-11-16.

猜你喜欢

战略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战略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战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