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相后的六次“涕泣”解析
2015-03-27谭良啸陈颖
谭良啸,陈颖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四川成都610041)
诸葛亮为相后的六次“涕泣”解析
谭良啸,陈颖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四川成都610041)
《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记录了诸葛亮因六次事件哭泣,从这些记录中可以看到诸葛亮的感恩之心、担当之义、容人之量、礼贤之怀、爱子之情、故友之谊以及孤寂之愁等,这六次哭泣揭示他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可贵的人品。
《三国志》;诸葛亮;涕泣
中国的史书不长于人物的心理描写,往往只用“大怒”、“大悦”、“大悲”、“涕泣”、“忿之”、“忧深”、“叹息”、“痛恨”等十分简练的词语来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使后人无法了解他们丰富和复杂的情感世界。史学界对历史人物的评介也往往忽略揭示他们的情感、性情,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关于诸葛亮的喜怒哀乐,也藏匿在一些简单的字词中,不过他的啼哭却很值得分析品味,透过这些啼哭可以看到诸葛亮丰富的情感世界。
哭是一个人内心情感自然的流露和宣泄。每个人都哭过,诸葛亮一生哭过多少次,现已无从知晓。检索《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引,得知诸葛亮出山从政为相之后,因六件事而流泪涕哭。它们分别是:刘备托孤时,上《出师表》时,斩马谡之时,罢黜李严后给其子李丰写信时,与兄诸葛瑾言及孙松之死时,下属杨颙死后。男儿有泪不轻弹,因为他们受外界诸多因素限制其情感的自由表达,其哭一定是受到什么特别强烈的冲击,不能控制住情绪;或者某种压抑的情感被触发得到宣泄的机会,才会啼哭落泪。已过不惑之年,身居丞相高位的诸葛亮,为何数次失态,涕哭流泪;是什么触发或冲击了他心灵的平静与坚实,使其情感决堤,脆弱如孩提,涕泣泪流;这些哭泣泪水,显露出他怎样的人品、情感和性情。本文试作解析。
一、刘备托孤时的涕哭
《三国志》中关于诸葛亮的第一次啼哭流泪,是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诸葛亮时年43岁。
蜀汉章武三年(223年)春,刘备伐吴败绩,退驻白帝城,病危,召诸葛亮嘱以后事,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1]《诸葛亮》
关于刘备托孤的真诚性问题,历来有人质疑,不过都遭到批驳。笔者也曾撰文认为,二人此刻的真诚不容置疑,诸葛亮的“涕泣”是一种真情实感的流露[2]。史称,刘备“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这是客观的评价。
那么,诸葛亮听了刘备的这番话,为什么会禁不住泪流满面,并作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历来对之认真分析研究的人不多。有学者指出,刘备“用自己生命四分之一以上的时间,用自己艰苦创业的经历,去感受诸葛亮的才华,感受诸葛亮的智慧,感受诸葛亮的忠诚,感受他与诸葛亮情同鱼水的君臣关系。……刘备这番话,表明了自己的真诚,同时也表明了对诸葛亮的无限信任。……使诸葛亮感动得热泪夺眶”[3]381-385。
的确,刘、葛君臣际遇后经过长期磨合,诸葛亮的忠心和才能得到认同,二人达到肝胆相照。诸葛亮此时的涕泣,是心的感动;不过,更是君主的信任激发的“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感迸发。
刘备和诸葛亮自三顾(207年)至托孤(223年),其间历时16年,君臣经历了相识、相知、相互信任的漫长过程。诸葛亮择主出山,是对刘备的认同;刘备虽说有“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之叹,然而作为“一代枭雄”要真正从心底对诸葛亮及建国规划《隆中对》的完全认同、接纳,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二人的观点、思路开始并没有完全默契,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初也并不显要。试析如下:
第一,仔细研读《三国志》,刘备和诸葛亮二人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思路尚未合拍,观点尚未一致。例如,曹操率兵突袭荆州,“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而是“过辞(刘)表墓,遂涕泣而去”[1]《先主传》及注引《典略》。因为这一献策有一个应该不应该、可能不可能的问题。刘备认为不可以,予以否定;事实上也不可能,即使袭取襄阳成功,面对荆州内部的亲曹势力和曹操大军压境也不可能占有。这显示出刘备的为人老辣,对局势判断的清醒,而初出茅庐的诸葛亮是远远不及的。又如,当阳败北后,何去何从,刘备开始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1]《先主传》注引《江表传》,并没有显示出求助于孙权的意思。诸葛亮则说:“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1]《诸葛亮传》为什么刘备不主动提出联吴呢?因为一代枭雄的刘备拉不下脸面去主动求人;而且结合是双方都有需求的事,他在观望和等待。当鲁肃奉孙权之“命与(刘)备相结”时,刘备才派诸葛亮使吴,蜀吴联合之事才成为了可能。
这说明诸葛亮《隆中对》提出的“跨有荆、益”和“结好孙权”等基本方略虽然刘备口头称“善”,但并没有在他心中得到完全的认同。目标的实现需要机遇和条件,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刘备对诸葛亮及其方略的认同也如此。
第二,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的作用和地位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并不重要和显赫。他第一次任职是在赤壁大战后,为军师中郎将,驻临烝,职责是“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1]《诸葛亮传》刘备却带庞统攻打益州去了。第二次是刘备攻下成都,“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1]《诸葛亮传》刘备却带法正攻打汉中去了。第三次是刘备即位,“策亮为丞相”。这是诸葛亮在参加刘备集团十四年后的任职。军师中郎将和军师将军都属于杂号官职,品秩不高,而诸葛亮在十几年里没有计较任职的高低,没有任何怨言,而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圆满完成所交办的“足食足兵”后勤事务,以自己的忠诚和才干,逐渐得到刘备及其团队的完全认可,最后终于职为丞相,位极人臣。
诸葛亮参加刘备集团后,刘备亲自指挥的三次重大征战(入益州、征汉中、伐吴)他都没有参与。前线征战,开拓疆土,是当时最重要的大事,为什么诸葛亮没能参与。因为诸葛亮是一介书生,奇谋和将略非其所长,对此他自己是有所认识的。陈寿也曾客观地指出: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这说明刘备对他的才干的长短优劣也是有所认识了解的,最后任诸葛亮为丞相,是对他理民治国才能的充分认可。这种状况,应该是二人的一个磨合过程,一个相互观察了解的过程,只有在相互深入认识了解基础上的信任,才不会生隔阂、生猜疑。刘备的高明老练,诸葛亮的自知之明,形成了二人相互赏识、相互信任的基础。他们这种经历了曲折、坎坷达到的相互信任,更显得珍贵,更能激发起人的情感。托孤时把这一情感推向了高潮,此情此景,诸葛亮怎能不热泪横流!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刘备的托孤,充分肯定了诸葛亮的才智;“君可自取”,敕后主事丞相如父,给予了他最大限度的信任和他最大的权力。这番话,无疑是古代士人得到的最高荣宠和信任,也是古代士人入世为官达到的最高境界。十六年后,诸葛亮以自己的忠贞和才智,终于赢得了刘备完全认可。诸葛亮是一个有着浓厚忠君思想和正统观念的士人,托孤时刘备给予的荣宠和信任,给予的施展才华和抱负的平台,他心中充溢着除了感恩,要“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还激起“兴微继绝克复为己任”,实现“自比管、乐”之志、一展宏图的激情澎湃。所以,诸葛亮作了掷地有声的回答,所以他禁不住泪流满面。
二、上《出师表》时的涕哭
史载,诸葛亮第二次哭泣流泪是在上《出师表》时。时年47岁。
蜀汉建兴五年(227年)春,诸葛亮率军出屯汉中,临行向后主刘禅上《出师表》,在表文的最后,他情不能自持,说:“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诸葛亮传》《出师表》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前部分主要为交代、安排,后部分主要为追述、表态。
对于《出师表》流露的真挚情感,历来倍受人们称颂、欣赏,然而随着表文的陈述,诸葛亮最后为什么会情不自禁,涕泣横流。对此,历来却甚少有人关注分析。
诸葛亮在陈述表文的最后泪流满面,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是他因“受恩感激”而产生的强烈责任感所致。在表文的后半部分,他一开始表明自己本无“闻达于诸侯”之意,而刘备“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对自己三次顾访表示出的罕见的器重和抬爱,“由是感激”,由此产生的由衷感激,才毅然“奉命于危难之间”;然后强调临终时托孤“寄臣以大事”的无限信任和给予的废立君主(“君可自取”)的至高权力。从此,他把报恩刘备,进而效忠其子刘禅,化作了自己的职分、责任。如在给孙权的信中,他说:“亮受昭烈皇帝寄托之重,敢不竭力尽忠。”[4]《文集》卷一在《答李严书》中,对李严劝他接受“九锡”,进爵封王时说:“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1]《李严传》注引《诸葛亮集》诸葛亮认为,自己深受刘备的大恩,只有竭力尽忠,穷尽毕生,完成“讨贼兴复”大业,才能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第二,是诸葛亮因责任感产生的忧患意识所致。“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是诸葛亮对刘备托孤时的承诺。对刘备临终时的承诺深深铸进诸葛亮的心里,作为职分重重地压在他的身上。为此,他“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在“深入不毛”,南征之后,如今要去“北定中原”。而兴复汉室的前景并不乐观。蜀汉在三国中国力弱小,处于“诚危急存亡之秋”;而刘禅闇弱平庸,缺少主见,是一个“素丝无常,唯所染之”、易受环境影响的人。外部和内部或明或暗存在种种危情,要完成肩负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使命,在表文中他没有掩饰自己内心深深的忧虑,“夙夜忧叹”的沉重心情。在《出师表》的前部分他一一安排,一再叮咛、嘱咐,唯恐发生不测;在表文的最后,提出对留任大臣和自己必须进行追责问罪:若“讨贼兴复”之任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俨然是出征前的军令状。对蜀汉北伐战事的艰辛和前景的不可预测,诸葛亮有着清醒的认识。《出师表》后半部分动情而慷慨的陈述,一种壮士出征时的悲壮感油然而生。
后世有人评论,诸葛亮的北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这是一种何等壮烈的行为啊!
情到深处泪自流。随着表文的陈述,“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在这离别远征、奔赴沙场之时,他忍不住情感迸发,热泪脱眶,满面横流。
从诸葛亮的“临表涕零”,可以看出他的人品和性情,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重然诺、有担当的士人,是一个知恩图报、慎始善终的君子;尽管对《后出师表》有争议,但其中的“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这句话,人们普遍认为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
后世流传: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信之也!南宋文天祥曾说:“至今《出师表》,读之泪沾胸。”[5]《指南后录》卷二《出师表》反映出的诸葛亮的人品和真情,后人纷纷给予肯定,大加赞赏。
三、失街亭后斩马谡的涕哭
史载,诸葛亮因马谡失街亭挥泪将其斩之,当时和事后他不止一次因此而啼哭流泪。时年48岁。
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出兵祁山首次北伐,先锋马“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王)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于街亭”[1]《王平传》。“(诸葛)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1]《马良传》附《马谡传》
诸葛亮依法斩马谡,“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泪”。事后,蒋琬来汉中对诸葛亮说:“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诸葛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杨干乱法,魏绛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1]《马良传》附《马谡传》注引《襄阳记》
关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三国志集解》[6]引诸家评论如下:
胡三省评论曰:“杀之者王法也,恩之者故人之情不忘也”。何焯曰“魏延、吴壹辈皆蜀之宿将,亮不用为先锋,而违众用谡,其心已不乐矣。今谡败而不诛,则此辈必益譊譊,而后来者将有以藉口,岂不惜一人而乱大事乎?凡亮之治蜀,所以能令人无异议者,徒以其守法严而用情公也。”钱振鍠曰:“《向朗传》: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据此,则谡军败后尝畏罪而逃,逃而被获,其罪不可赦,不然未必见戮也。”诸家评论认为,马谡该杀,因为他违背指令而战败,并缺少担当战败后逃亡;因为他是诸葛亮违众举荐的先锋,需表明王法大于私情云云。但是他们都没有说,诸葛亮一再啼哭是为什么。
诸葛亮为什么一再啼哭,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他和马氏兄弟的情感深厚,而亲自下令将马谡问斩,亲眼目睹马谡被斩,这让他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
马良、马谡兄弟是襄阳宜城人,“并有才名”;诸葛亮年龄比他们略长,在襄阳时他们交往甚密。马良曾在书信中称诸葛亮为“尊兄”;裴松之“以为良盖与亮结为兄弟,或相与有亲;亮年长,良故呼亮为尊兄耳。”[1]《马良传》裴松之注曰诸葛亮十分欣赏马谡的才能,史称: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诸葛亮“征南中,(马)谡送之数十里。亮曰:‘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惠良规。’谡对曰:‘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亮纳其策,赦孟获以服南方。”[1]《马良传》附《马谡传》注引《襄阳记》马谡的分析和建策非常有见地,对诸葛亮的南征颇有帮助,得到赏识合情合理。所以,首次北伐诸葛亮违众用马谡任先锋,让马谡展现才干。
然而,马谡第一次领兵出征战败逃亡,其表现令诸葛亮大失所望,丢尽脸面。诸葛亮不得不亲自下令将他斩首。马氏兄弟与诸葛亮的情同父子、兄弟。据裴松之注引《襄阳记》,“谡临终与亮书曰:‘明公视谡尤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殛鲧兴禹之议,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泉也!’”马谡临终这番遗言令人鼻酸泪流。诸葛亮唯有仰天长叹,读着马谡的遗书心痛泪流。于是“亮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他能够做的就是善待马氏兄弟的家人,以抚慰自己伤痛的心。
诸葛亮是一个重感情、珍惜朋友的人。他在襄阳曾交往几位好友,有徐元直、石广元、孟公威等,出山从政后,常常念叨他们,回忆与他们愉快相处的时日;有机会还打听他们的情况,叹息他们的仕途坎坷。而诸葛亮与马氏兄弟有数十年的深厚情谊,由于他的误用把马谡推上了断头台,而且是他在十万之众面前亲自下令执行的死刑。这是何等残忍的一件事啊!眼睁睁看着马谡身首异地,诸葛亮的心如同刀扎。此情此景,让他难以释怀,所以一而再地伤感、流泪。这哭,体现了他的“故人之情”,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惜。
第二,诸葛亮这哭,是悔恨,是自责。
对于马谡,刘备临终时曾叮嘱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而诸葛亮“犹谓不然”,置之不顾,交往依旧,器重依旧。在北伐“出军向祁山”选任先锋时,“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然而,就马谡的才能而言,分析问题,出谋划策是其所长;领兵打仗,布阵对敌,则没有经验。况且,人品也有问题。马谡不仅战败,而且“逃亡”。诸葛亮在斩马谡时,连带斩“将军张休、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向“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1]《向朗传》。诸葛亮甚至迁怒于相关的一干人。他对自己未听刘备的劝告,错用马谡造成的恶果深深地懊悔和自责。因为自己的“明不知人,恤事多闇”,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诸葛亮感到深深的痛楚,痛定思痛,禁不住热泪长流。
第三,首次北伐失败让诸葛亮限于伤感中。
街亭丢失导致了第一次北伐的大好形势急转直下,到手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得而复失,赵云、邓芝败退,蜀汉军队退守汉中。诸葛亮筹划多年壮志满怀的首次北伐就这样夭折了。强烈的挫败感极大地影响的了诸葛亮的情绪。事后蒋琬来汉中谈到此事,对斩马谡表示惋惜时,诸葛亮又流泪了。他知道,王法大于私情。因为“讨贼兴复”的大业不能因人废法,“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首次北伐失败的阴云使诸葛亮在一段时间里情绪低落,亲如兄弟的马谡之死使他处于悲伤中难以自拔。所以,蒋琬来提及此事,他又流泪,哭泣了。
不过,诸葛亮在悲伤中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他首先勇于承担自己用人不当的过错,上《街亭自贬疏》“自贬三等”,作为对自己的处分;然后《劝将士勤攻己阙教》,总结经验教训,进行补救;同时“厉兵讲武,以为后图”,准备再次出师北伐。
诸葛亮斩马谡的心情是沉痛的,也是复杂的。在他的涕泣、流泪中,可以看到伤痛、悔恨、哀婉;可以看到自责、内疚;也看到了担当和奋起。
四、罢绌李严后向其子李丰写信时的涕哭
诸葛亮第四次涕哭流泪是在给李严的儿子李丰写信时。时年51岁。
蜀汉建兴九年(231年)春,诸葛亮在上表弹劾李严、罢黜他的官爵后,给其子李丰写了一封信,史称《与李丰教》。全文如下:
君与父子戮力以奖汉室,此神明所闻,非但人知之也。表都护典汉中,委君于东关者,不与人议也。谓至心感动,始终可保,何图中乖乎?昔楚卿屡绌,亦乃克复,思道则福,应自然之数也。愿
宽尉都护,勤追前阙。今虽解任,形业失故,奴婢宾客数十人,君以中郎参军居府,方今气类,犹为
上家。若都护思负一意,君与公琰推心从事者,否可复通,逝可复还也。详思斯戒,明吾用心,临书
长叹,涕泣而已。[1]《李严传》注引《诸葛亮又与平子丰教》
诸葛亮在教令中,袒露心扉,先指出李严的不是,希望李丰“宽慰都护,勤追前阙”,失去的官职可以复得;然后告诫李丰,认真思考自己的这番话;最后感慨良多,长声叹息,禁不住泪流满面。
为什么给一个同僚的儿子写信会涕哭呢?
李严是诸葛亮的同僚中最令他烦恼头痛的一个人。在张澍的《诸葛亮集·文集》书中,《弹李严表》、《与李严书》等与之有关的公文、书信共七封,有学者补收一封[7]《目录》,共八封。这是相当多的。
李严字方正,后改名李平。少时即“以才干称”,为成都令时“复有能名”。刘备退驻白帝城时被“拜尚书令”,后又“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建兴元年,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四年,转为前将军”。诸葛亮曾称赞说:“部分如流,趋舍罔滞,方正性也。”于此可见,李严是一个有才干的人,在蜀汉集团中颇受器重。
然而,李严的人品、德性却很有问题。他年轻时就“用情深尅,苟利其身”;刘备死后,居高位,但“所在治家,尚为小利,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贪利,要官;最后发展到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贻误战机,危及北伐大业。
如,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要调李严兵赴汉中助守,而李严“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诸葛亮拒绝了。
又如,建兴八年(230年),诸葛亮命李严率二万人赴汉中增援,而李严“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之事,意在要与诸葛亮看齐,让自己也有独自的办公府署,能任命属官。为保证次年的西征,诸葛亮不得已表奏其子李丰为江州都督。
又如,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出兵祁山,李严在后方督办军粮运输。当军粮供应不上时,他派人去请诸葛亮退兵,“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退’!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与诱敌与战’。”得知谎言要暴露,又托病逃离,后为下属劝止。
李严的一系列无耻行径引起诸葛亮和将领们的极大愤怒。诸葛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于是,诸葛亮领衔,与二十余位将军联名公文上尚书台,建议罢免李平;后又上表后主,追究李平之前的不法行为,请求快速处置。李平被削职为民。
诸葛亮对李严的德性是了解的,但对他一直有所迁就。其一,李严有才能,诸葛亮对他多有爱惜;其二,李严是益州旧臣,有影响,与诸葛亮又同为顾命大臣,对过多揭露其不是诸葛亮有顾虑;其三,为了北伐大业,需要群臣上下同心协力,不宜动辄就上表弹劾。所以,诸葛亮以大局为重,常常违背自己的本意和众议,对李严多有迁就和照顾。诸葛亮曾说:“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际逼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宠其遇,以取一时之务。平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正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然谓平情在于荣利而已,不意平心颠倒乃耳。”然而,李严得寸进尺,变本加厉,超过了臣子为政的底线,危害统一大业,超过了诸葛亮的容忍限度,不得不上奏将其罢黜。
诸葛亮最终处理了李严,他的心情却没有因此而轻松。对李严的一再容忍迁就,并没有换来朝廷的和谐安定;一番良苦用心也没有换来理解,反而让李严变本加厉;同时引起一些属僚的误解和不满。诸葛亮感到深深的无赖,也深深地自责。高处不胜寒。万人之上的他没有可以听他倾诉的朋友,没有可以劝慰他的同僚,他渴望理解和支持。一种莫名的孤独、寂寞在他内心蔓延。现在,他对李严的良苦用心终于找到一个倾诉对象,可以无所顾忌地倾吐了。压抑的感情闸门一下子打开,苦衷和委屈得到宣泄。他述说到最后,随着一声长长的叹息,心中郁结之气仿佛伴随着泪水流走了。
历代有不少论者抨击诸葛亮压抑、排斥李严,这是不公正的。李严的人品和犯罪事实一清二楚,受到惩处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从这一教令更得到印证。他在教令中述说衷肠,作出解释,谆谆规劝,最后竟在一个晚辈面前啼哭,这是一种坦荡胸怀,需要勇气。他身为丞相,位高权重,没有必要作秀去换取一个受罢免臣下后人的同情、支持,这是一种真情流露。“详思斯戒,明吾用心”。他只是在表明心迹,希望得到理解,以使自己心安而已。李丰把这封教令交给了父亲,李严从中看到诸葛亮的诚意,终于理会诸葛亮的良苦用心,心中燃起了自己会被重新起用的希望,“常冀亮当自补复”。后来,当他听到诸葛亮病逝的消息时,悲叹再也没有诸葛亮这样有胸怀和真诚的人了,自己从此失去了被起用的机会,于是激愤发病而死。
诸葛亮在这封短短的教令中,有三处谈到“心”,即“至心感动”、“推心从事”、“明吾用心”,他是以心在与李丰交谈。所以,“临书长叹,涕泣而已”,由心底产生的真情,由真情催生的泪水。诸葛亮,一个“开诚心,布公道”的君子。
五、闻知孙松早逝之涕哭
诸葛亮第五次涕哭流泪是他在给胞兄诸葛瑾的信中谈到孙松的早逝时。时年51岁。
诸葛亮与其兄诸葛瑾的书信交往频繁,现存有8封,其中家信3封。这三封家信都是言及晚辈的,一封谈养子诸葛乔,一封讲儿子诸葛瞻,一封则言及孙权侄子孙松,而恰恰是这封谈到孙松早逝的信,诸葛亮流泪涕哭了。
《三国志》载曰:“蜀丞相诸葛亮与兄瑾书曰:‘既受东朝厚恩,依依于子弟。又子乔良器,为之恻怆。见其所与亮器物,感用流涕。’其悼松如此,由亮养子乔咨述故云。”[1]《孙翊传》附子松传
诸葛亮说,我受到东吴的厚待,对孙氏子弟十分关注。子乔十分优秀,不幸早逝,为此深感悲伤;看到他赠送给我的器物,不禁泪流满面。
为什么在与家兄谈论孙权的侄子孙松时流泪了呢?这令人费解。《三国志集解》引有诸家评论,择其要者如下。何焯曰:“孔明为之感涕,惜其早亡,乃使峻、綝败国。”钱大昭:“子乔,疑是松之字也。亮兄瑾子乔,自吴至蜀,故咨述松而亮伤之也。亮以乔为己嗣子,当云兄子不当谓之养子。”赵翼曰:“吴孙辅传其子松一段,最不可解。子乔乃瑾子,出继亮为后者,盖子乔尝为亮述松之为人也,然所谓依依于子弟及与亮器物,果何谓也,岂亮前奉使至吴时,与松相识,其后松又托乔附致器物于亮耶。然文义究不明晰。”潘眉曰:“书中言子乔良器,子乔即松之字;松字子乔,犹乔字伯松,字义相近也。养子乔者,亮养子名乔,乔自吴来,为亮述子乔事甚详,故素知其为良器,因其没而悼之。……”李慈铭曰:“赵氏翼廿二史劄记以此数语为不可解。今按:子乔当是松字,盖松尝遗亮器物也。松为权弟之子,故曰依依于子弟。志不明言松字子乔者,盖史驳文或阙误也。下云,由亮养子乔咨述故云者,言亮之知松,由于乔之咨述也。乔本瑾子,为亮后,亮为之改伯松,盖亦由器松故,名字皆象之。赵氏以两乔字同遂以子乔为亮自称其子,非也。”[6]《孙翊传》前人的辨析,理清孙松和诸葛乔的关系,以及诸葛亮流涕的背景。
孙松字子乔,孙权弟弟孙翊的儿子,曾任射声校尉,封都乡侯,善与人交,轻财好施,于231年卒。诸葛乔字伯松,诸葛瑾次子。诸葛亮早年无子,请求将诸葛乔过继给自己,诸葛瑾征得孙权同意后,诸葛乔来蜀国。他官至驸马都督,228年25岁,卒。孙松和诸葛乔是同辈、同年人,二人同样优秀,少年时交往频繁,相互欣赏。诸葛乔到蜀国后,和孙松仍然保持交往,两人常常通过两国使臣互赠土特产礼物。他曾多次向养父诸葛亮谈论孙松,称赞孙松。明理懂事的孙松在给诸葛乔带器物时,有时也给了诸葛亮一份。
孙松的早逝,诸葛亮为何悲痛流涕。赌物思人,看到孙松馈赠的物品,他回想起养子诸葛乔曾向自己讲述孙松的种种情况,对一个优秀年轻人的早逝深感痛惜;又从孙松的死想到诸葛乔的早逝。年过半百的诸葛亮,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深知中年丧子之痛,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情景依旧历历在目。在给兄长写信谈到孙松时,触景生情,禁不住伤感落泪。
有学者认为:诸葛亮“通过悼孙松,传达出吴蜀盟交亲密的关系而影响于后一辈——这正是政治家诸葛亮处心积虑为巩固吴蜀联盟的用心所在”[7]《与兄瑾言孙松书》。这不妥,因为他没有必要在与其兄的家书中用心计。自《隆中对》后,诸葛亮以东吴为友为援的思想从未动摇;受托辅政后,蜀、吴使臣往来不断;孙权称帝,蜀国很多大臣认为应该对其僭逆之罪公开加以声讨,他不同意,反而派陈震去道贺。诸葛亮与孙权常常互赠礼物,这些史书都一一载录。如诸葛亮派邓芝使吴,“致马二百匹,锦千端,及方物。自是之后,聘使往来以为常。吴亦致方土所出,以答其厚意焉”[1]《吴主孙权传》。
从诸葛亮与胞兄谈诸葛乔、诸葛瞻的家书及两封《诫子书》和《诫外甥书》看,内容都是关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的,反映出诸葛亮对子、甥晚辈的要求十分严格,期望甚高,唯恐他们学无成就,难堪大用。这些书信流露出的则是严父的殷殷爱子之心。学有所成的晚辈孙松早逝,触动了诸葛乔早逝对他的打击,让他不能自持,所以在给诸葛瑾的信中,他流泪了,这泪是为孙松,也为他们共同早逝的儿子诸葛乔而流。
六、为下属杨颙之死而涕哭
诸葛亮第六次流泪是因为下属杨颙的死。(杨颙死年不详,有学者推测可能在北伐前)
杨颙,襄阳人,先为巴郡太守,诸葛亮任丞相时为主簿。诸葛“亮尝自校簿书,颙直入谏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竟日,不亦劳乎!’亮谢之。后为东曹属典选举。颙死,亮垂泪三日”[1]《杨戏传》附《季汉辅臣传》注引《襄阳记》。
对此事《三国志集解》引评论如下。《通鉴辑览》:“杨颙之言似是而非。盖当时主少国疑之日,非亮躬亲整顿国事何赖。观其发教所称‘集思广益’,足见其忠赤矣。不知此,又何足与言鞠躬尽瘁之义。”弼按:“杨颙之言,真识治体宜,其死后,诸葛亮垂泣三日,《辑览》所论,实似是而非矣。”他们在讨论杨颙谏言的对与否,并没有涉及诸葛亮为什么哭,而且连续多日处于悲伤之中?
诸葛亮为杨颙的死而垂泪,原因是他十分惜爱直言敢谏的同僚和下属。他曾在《与张裔蒋琬书中》说:“令史失赖厷,掾属丧杨颙,为朝中损益多矣。”[1]《杨戏传》附《季汉辅臣传》进一步表达了对失去敢于谏言人才的哀悼。
关于诸葛亮的从善如流,张澍的《诸葛亮集·文集》中收有三篇诸葛亮对属僚的教谕,即《与群下教》《又与群下教》《与参军掾属教》,要求他们畅所欲言,直言进谏。他说,自己“任重才轻,故多阙漏”,必须“集众思广忠益”,“然人心苦不能尽”,难以“每言辄尽”;要求他们直言极谏,勇于讲出不同的意见;鼓励他们向自己提意见,这样才是“有忠于国,则亮可以少过矣”;并表明这是自己一贯的作风和观点,还举出和董和、徐庶、胡度等人相处和他们“数有谏止”而“始终好合”的例子,“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尽管诸葛亮一而再的发出指示,可是直言进谏的下属仍然稀缺。杨颙的直言敢谏,就显得十分难能可贵。他死后,诸葛亮垂泪数日,既是对失去杨颙这样敢于直言进谏的官员的悲痛,也是再一次表明自己虚怀兼听、欢迎直言的胸怀。
中国士大夫文化的优秀传统,居上位者,从谏如流,兼听群言,称为“贤明”;居下位时,直言敢谏,史称“文死谏”;朋友交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视为“诤友”。从诸葛亮因杨颙的死而垂泪可以看出,他具有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品德和胸怀,是一个贤明的丞相。
王安石曾作诗赞曰:“恸哭杨颙为一言,余风今日更谁传。区区庸蜀支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8]卷七十三诸葛亮从谏如流和虚心礼贤的作风,后世政治家对之称赞备至。
诸葛亮为杨颙的死而垂泪,还有一个原因是他“躬亲整顿国事”的行为没人能理解。诸葛亮为什么“躬自校簿书,流汗竟日”,《通鉴辑览》所言的确有一定道理。他何尝不明白为政治国的要领,要事必躬亲,如此辛劳,他有不得不如此做的苦衷。陈寿曾指出:“论者或怪亮文采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周公圣人也,考之《尚书》,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何则?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李密以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晋司空张华问:孔明言教何碎,李密曰:“昔舜、禹、臯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啐。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啐耳。”[9]《李密传》在三国中蜀汉“小国贤才少”,人才匮乏,诸葛亮手下无与己匹敌的一二流人才,而他受托辅政,必须兢兢业业,尽心竭力,不敢有丝毫懈怠,不能出任何差错;很多事情都不放心手下去做,要交代得一清二楚;很多事情都不敢让他人去办,所以大事小事都尽量亲历亲为。在杨颙诚恳劝阻诸葛亮“躬自校簿书”后,他仍然是“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1]《诸葛亮传》注引《魏氏春秋》这是蜀国的国情窘迫所致,是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使然。对此,蜀汉朝廷上下有多少人能理解、有多少人能体察呢?
杨颙死,诸葛亮垂泪三日,是哭直言敢谏的人才,也是哀伤无人理解、无人明白自己“鞠躬尽瘁”的一片良苦用心。
史载,诸葛亮年轻时,活得潇洒自在,在襄阳交友游学,拜师求艺;在隆中晨耕暮读,抱膝长吟。出山从政后就再也没有关于他轻松愉快生活的记载了。为自己的理想,为践行自己的承诺,他全身心投入到金戈铁马的征战硝烟之中。政治风云将他的喜怒哀乐情感冲淡、淹没,关于他个人情感的资料留下的很少,最突出的就是“涕泣”了。
分析诸葛亮因六件事几次流泪的记载,四次来源于《三国志》,三次来源于裴松之注引;四次为他人记录,三次是自述;四次是在群臣三军面前,三次是面对个人:即当着下属的面,向晚辈述说时,与兄弟交谈中。
这几次“涕泣”,是在诸葛亮四十多岁以后,位极人臣、权倾一国的情况下情动流泪的。显然,他用不着作秀,从来也没有人质疑。那么,解析这个已过不惑之年的男人的流泪可以看到什么呢?从这个成熟男人的眼泪中,可以看到他内心渴望在政治舞台上搏击的激情,看到他内心“受恩感激”的情愫和尽忠尽职的忧思,看到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失去故友的伤痛,看到他的孤单和心中的苦闷、委屈,看到他惜爱晚辈的柔情,看到他对敢于直言进谏官员的喜爱之情。在这个成熟男人的眼泪中,有感恩之心,有担当之义,有容人之量,有礼贤之怀,有爱子之情,有故友之谊,有孤寂之愁等等。诸葛亮的流泪,内涵十分丰富。
诸葛亮的“涕泣”,揭示出他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人品性情的可贵之处,一个丰满的有立体感的历史人物因此而呈现在人们面前。
[1]陈寿.三国志[M].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59.
[2]谭良啸.刘备在白帝城论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9-17.
[3]朱大渭,梁满仓.武侯春秋[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
[4]张澍.诸葛亮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
[5]文天详.文山先生全集[M].上海:商务印刷书馆,1936.
[6]卢弼.三国志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7]李伯勋.诸葛亮集笺论[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8]王安石.王文公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9]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
W eeping Six Tim es of Zhuge Liang after He W as Rewarded w ith a Prime M inister
TAN Liangxiao,CHEN Ying
(Museum ofWu Hou Shrine of Chengdu,Chengdu 610041,China)
The fact that Zhuge Liang weeped for six times was recorded in Records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the notation by Pei Songzhi,which disclosed Zhuge Liang’s gratitude,responsibility,latitude,kindness to a person of virtue,love of his son,friendship of the old friends and the feeling of loneliness.It holds that Zhuge Liang is of a rich emotional world and praiseworthymoral quality.
Records of the Three Kingdoms;Zhuge Liang;Weeping
K236.2
A
:2095-4476(2015)01-0005-08
(责任编辑:陈道斌)
2014-09-11
谭良啸(1944—),男,重庆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三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