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图书馆事业发展历史及启示
2015-03-27马秀娟李会敏
马秀娟 李会敏
(河北大学图书馆 河北 保定 071002)
1 引言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7年1月,党中央进驻延安。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正式宣布成立。当时,日本占领了我国东北,正在鲸吞华北,抗日形势如火如荼,边区军民以及广大干部迫切需要精神食粮,以提高文化素质和革命理论素养,图书馆建设提上日程。但边区图书馆建设存在巨大困难。首先,基础薄弱,图书馆数量极少。边区是全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之一。这里能够读书看报的文化人寥寥无几,根本谈不上建立为公众服务的图书馆。在红军到达陕北之前,只有榆林中学和省立绥德第四师范学校各有一个小型的内部图书馆,绥德县城内有一个1925年修建的绥德县图书馆。其次,经费短缺,文献缺乏。1937年2月,鲁迅师范学校刚刚成立时,图书馆只有图书几十册,经过募捐才得到一百多册图书和十多种报纸杂志,到1938年4月,图书馆藏书才达到300余册。1938年2月,鲁迅图书馆每月购书费仅30元[1]。再次,环境恶劣。边区图书馆大多设在窑洞、寺庙,甚至有的阅览室就是露天的空地,尤其是处于战争的环境中,经常遭到战争的破坏。1938年11月,中山图书馆遭受日本飞机轰炸,馆址全被炸毁,图书等物损失惨重,馆务活动停顿。1946年10月,因战争爆发,三边公学将不能带走的10 000多册图书全部就地埋藏,后为马鸿逵部队挖出损毁[1]。
尽管困难重重,自1937年到1949年,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在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领导下,边区的图书馆建设仍旧取得了重大成就。
2 陕甘宁边区图书馆建设成就
2.1 建立了覆盖边区的图书馆体系
在短短十几年中,边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包括公共图书馆(如鲁迅图书馆、中山图书馆、绥德子洲图书馆等)、机关图书馆(中央研究院图书馆、中共中央图书馆、《解放日报》资料室等)、高等学校图书馆(延安大学图书馆、延安自然科学院图书馆)。此外,边区还建立儿童图书馆、工厂图书馆、农村图书馆、军队图书馆以及民教馆阅览室等100多个窑洞图书馆,遍及陕甘宁边区各地。
2.2 馆藏资源不断丰富
边区图书馆采取各种措施增加馆藏,图书馆文献日渐丰富。1943年3月,延安大学图书馆的藏书有20 000多册,抗日战争胜利后,其藏书达到100 000多册[2]126-127。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1939年底,馆藏已经达到20 000多册[2]83,1940年7月,中山图书馆存有图书5 000余种,约10 000册左右,到1943年,中山图书馆的藏书达30 000册[2]36。
2.3 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服务
(1)开展流动服务。1937年8月,延安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成立流动图书馆;1937年6月,陕甘宁边区青年救国联合会建立延安青年流通图书馆,为人们阅览提供方便。1948年8月,边区新华书店组织了野战书店,工作人员常用骡子驮着两箱子书去前线,服务部队战士。
(2)阅读指导。如子洲图书馆十分注意为读者阅读提供指导,在读者阅览过程中,图书馆工作人员根据革命形势,向读者推荐重要时事资料,有时还将《抗战日报》中重要的新闻用红笔图出以便于读者阅读。
(3)注意与读者的互动。鲁迅图书馆因为整理关门时间过长,读者郑戈来信批评,图书馆主任刘耿在《解放日报》进行答复,表示接收读者监督,尽快恢复图书馆工作。1942年6月7日,延安鲁迅图书馆刚刚整顿完毕,立即开放。1942年8月27日,中山图书馆在《解放日报》刊登《重要启事》:由于惨遭山洪浸淹,图书馆于25日起进行整理暂停开放。而少年图书馆部,现已整理完毕,开始对外借书,为了简便借书手续,采取集体借书办法[3]。
(4)进行文化教育。1943年,子洲图书馆为各机关团体文盲及文化水平低的干部及勤杂人员举办了文化补习班,开设国语、常识、算术等多门课程。1944年,清涧县图书馆组织了一个民众夜校,共有39人参加学习。1945年10月20日《解放日报》评价子洲图书馆热心社会教育,文化补习学校办得好[3]。
(5)举办展览。1941年2月22日至3月5日,《新中华报》材料室在延安文化沟文化俱乐部举办了全国报纸杂志展览会,以图片的方式对各种报纸、杂志所属政治派别、观点、编辑特色以及发行等进行说明,参观者共达20 000人次。中山图书馆也经常举办图片展览,吸引读者。
(6)代卖图书 。1938年,安定县成立民教馆,馆内书架简易,书刊、报纸供读者阅览、借阅,同时还代售书籍和报刊。1938年夏,安吴青训班成立了一个小型图书室,除了读者服务还代售图书[1]。
(7)接待参观。1942年6月8日,鲁迅图书馆接待晋西北士绅代表参观指导。1943年11月9日,接待了英国学者威廉·班德等参观指导[3]。中山图书馆也经常接待到延安参观访问的国内外人士,并与国内其他图书馆开展图书交流活动。
2.4 成立延安图书馆协会,促进了资源共享
由于单个图书馆所藏文献有限,为增进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共享,1941年8月31日,延安图书馆协会召开第一届会员大会,讨论了如何加强图书馆管理,增加文献数量。协会要求各馆、室将所存重复书刊及欲交换书刊详细目录造册登记,然后交给协会,便于协会为不同的图书馆以及读者提供服务。1942年2月8日,延安图书馆协会召开第二届会员大会。大会决定:(1)新到图书进行适当的分配;(2)编写延安新到图书总目录;(3)继续出会刊;(4)帮助各图书馆职员进行业务学习,教授《图书馆学》;(5)选出高戈伍等7同志为新任理事。延安图书馆协会成立既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同时也能促进图书馆事业进一步发展。
边区图书馆日渐丰富的馆藏,灵活的服务,吸引了大批读者。中央图书馆读者人数在1941年4月间不到200人,到年底发展为684人。1943年又增加到770人[2]30。1943年2月,鲁迅图书馆的读者发展到770人。1945年10月,绥德子洲图书馆平均每日阅览读者1 000多人。边区图书馆的发展,不但满足了广大军民和干部的文化需求,使他们的文化素质和革命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也得到许多到边区的民主人士、外国人的赞叹。1946年8月,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曾到延安大学图书馆参观,称赞图书馆数量这么多,真了不起。
3 陕甘宁边区图书馆建设的原因及启示
3.1 政策支持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保障
陕甘宁边区政府多次颁布关于图书馆建设的政策、规定。(1)将图书馆建设列入社会教育的范围,大力发展。1938年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印发的《社会教育工作提纲》中要求县、区、乡、村都建立图书馆或红角。采购的图书要求意识正确,字句通俗,随有插图,能引起民众阅读的兴趣。1938年9月,边区教育厅提出以后每年的教育计划中,均列入民教馆、阅览室的工作。1939年3月,延安边区文教厅在所制定的3年教育计划中指示:各县斟酌实际情况,成立民教馆或阅报室[1]。1941年2月20日,中央《各抗日根据地文化教育政策讨论提纲(草案)》第九条指出:要建立通俗图书室、大众阅报室、通俗教育馆等[3]。1946年5月2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命令》中提出教育厅可抽款拨发各地,设立图书馆供给大家阅读[3]。(2)保护古籍。1941年2月20日,中央《各抗日根据地文化教育政策讨论提纲(草案)》第四条指出:对图书馆博物馆民族历史古籍以及私人藏书室应设法保存和爱护,不得破坏[3]。(3)对图书馆人员编制的规定。1942年8月18日,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暂行师范学校规程草案》中规定教务处下设干事三至四人,图书室设仪器、标本及图表管理员一人至二人。1949年4月15日,《陕甘宁边区中等学校及完小工作人员编制暂行标准》规定中等学校一般设图书仪器管理员一人,如图书仪器充足者可增设一人。1949年5月8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命令——关于公布各厅、处、院、行及所属各机关学校人员、编制》中规定边区政府设立图书馆员编制[3]。(4)中学图书馆的建设规定。1942年8月,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暂行师范学校规程草案》、《陕甘宁边区暂行中学规程草案》都规定图书馆之图书专供教员学生参考阅读之用,其最常用书籍应多置复本。1948年11月11日,西北局宣传部转发了中宣部关于中等学校政治课目参考书及加强改选中学政治课教学的指示:学校图书馆应尽力添置适合学生阅读的报纸,政治、经济、革命文艺、自然科学等类书籍[3]。
3.2 领导人的大力支持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1)由于图书馆经费紧张,文献资源贫乏,领导人多次捐钱捐书,还以身作则,执行图书馆的规章制度。1938年5月,周恩来赠送给了鲁迅图书馆和鲁艺图书馆各两套20卷本的《鲁迅全集》。1940年8月,周恩来同志参观延安鲁艺图书馆时,发现图书馆图书数量较少。后来周恩来同志从重庆专门搜集了一批文艺图书运回延安,交给鲁艺图书馆。1941年8月,毛泽东曾把几百册文艺理论书籍全部赠送给中央研究院的文艺研究室。1943年,毛泽东派通讯员到中央研究院图书馆借宋元明清的短篇话本,毛泽东严格坚持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每次都是用完后,再借其他图书。(2)领导人以及知名人士成为图书馆的理事。1939年12月,延安中山图书馆聘请林伯渠、董必武、徐特立、吴玉章、谢觉哉、张云逸、成仿吾、艾思奇、周扬、邓颖超等17人为图书馆理事,并推举林伯渠兼任馆长,李昌为主任。1940年2月14日延安中山图书馆由林伯渠馆长召集了第二次理事会,增聘王林、胡乔木两位理事,同时推举艾思奇、何思敬、周扬、王林、胡乔木为常务理事,主任改由胡乔木担任。(3)以著名人士命名图书馆。如中山图书馆、鲁迅图书馆、子洲图书馆等。毛泽东还亲自题写了“子洲图书馆”的匾额。
3.3 开拓思想,多途径建设文献资源是重要条件
陕甘宁边区文化基础薄弱,文献贫乏,经过长征从中央苏区带过来的图书数量非常有限,但边区图书馆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文献资源建设。
(1)购买。虽然边区经济紧张,但是边区政府仍旧拨出一部分经费进行图书馆建设。1940年8月,周恩来同志视察中山图书馆后,向重庆办事处的人员提出为中山图书馆多购买一些图书,后来,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买了一批书刊杂志运回延安。1940年9月,八路军卫生学校正式改名为中国医科大学,从海外购买了许多图书、仪器。1942年初,为增加自然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周恩来要求司徒慧敏先生在桂林、柳州以及广东曲江一带大量搜集购买科技书籍。1943年3月,这些图书经重庆运到[3]。
(2)捐赠。第一,领导人捐赠。边区领导人多次捐钱捐书。1939年7月,中国女子大学成立,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纷纷捐款捐物,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领导和负责筹备工作,毛泽东捐款300元,彭德怀捐款200元。第二,国际友人、民主人士捐赠。1937年1月下旬,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把她在中国收集到的外文图书全部赠送给了鲁迅图书馆[1]。第三,国统区捐赠。1942年12月2日,《解放日报》报道重庆中华书局捐赠了《国富论》、《铁道年鉴》、《中国社会经济史》、《历代史表》等140多种图书。
(3)征募文献。许多图书馆纷纷在边区和国统区的报刊上刊登广告。如1937年9月,中山图书馆在《解放》周刊上刊登征募图书的启事。1942年8月10日-19日,自然科学院连续五次在《解放日报》上刊登征求科学图书启事。1942年2月3日,鲁艺图书馆在重庆《新华日报》刊登征募中外思想文学名著图书启事,具体列出8部[3]。
(4)成立基金募捐委员会。1942年4月绥德市政府决定,将原来第一图书馆重新命名为子洲民教馆[3],成立了图书馆扩大基金募捐委员会。
3.4 不断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是关键
(1)制定了完备的图书管理制度。如中央图书馆规定:借书阅报须先签名登记,借书者还须写一借据,写明书名、书号、借阅人与借期。借期规定为两周,如有特殊原因可续借,但不得超过一个月。借据贴在墙上,还书时撕下退给读者。写信来借的须附足邮票,并有借阅证明书,方得出借。借阅规则还规定:借书每次至多三册,书籍交还时须经管理员之手,不得自行取放,报纸阅毕须自行放回原处,图书、报纸上不得涂损,不得在阅览室高声说话或随地吐痰,违反图书馆规定连续二次者,停止其借阅权三天至一星期。对于某种己出借书籍有特殊需用时,须临时通知还回。1940年,中山图书馆规定超期还书和丢失、损坏图书者,图书馆将收回借书证或加倍赔偿等,以此保证图书的迅速流通。此外,还规定珍贵图书期刊一律就室内阅览,概不外借,以兹保护。
(2)提高图书分类水平。1940年夏,中山图书馆工作人员王仲方、古天佑根据马列学院图书馆馆长裴桐的指导,参考舒新城的目录分类,编制了简单图书分类方法。1941年,中山图书馆迁入新址,规模扩大数倍,图书馆采用卡片分类法进行科学管理。
(3)专职与兼职工作人员共同管理。陕甘宁边区的大型图书馆一般设立专门人员进行管理,而一些小的图书馆则一般兼任管理。设立专门管理人员:如1938年4月,鲁迅艺术学院秘书处下设图书馆,李石涵为图书馆管理员。1938年l月,边区中学图书馆有图书近千册,教务处派教育员一人兼管。1938年2月,赤水县救亡小学设立了图书馆,由学生自行管理,按时开放。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责也进行了规定。
3.5 图书馆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基础
陕甘宁边区条件艰苦,图书馆人采取各种方法提供服务。如中央图书馆没有桌凳,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就自己动手制作;缺少图书,就积极募捐征集;不仅白天开放,晚上也开放。中央研究院图书馆窑洞里有耗子,大家一方面想办法灭鼠,一方面随时将被咬破的书刊修补好;作为书库的土窑洞通风不好,里面空气湿度大,图书容易发霉;夏天天晴时,工作人员将图书抱出窑洞外晾晒,用旧布或废纸擦拭书上的霉菌。有时正在晒书,忽然下起雨来,搬书来不及了,同志们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衣服,用来保护图书免遭雨淋[2]53-54。工作人员无私奉献的精神是边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本。
4 结语
陕甘宁边区图书馆的发展处于战争时期,面临巨大困难,但是由于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拓宽办馆思路、加强管理与服务以及图书馆人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甚至为图书馆事业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使陕甘宁边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取得辉煌的成就,为边区的革命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新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也为我们今天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图书馆事业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1]赖伯年,田林艳,任成录,等.陕甘宁边区图书馆纪事(上)[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8,(1):50-51.
[2]赖伯年.陕甘宁边区的图书馆事业[M].西安:西安出版社,1998.
[3]赖伯年,田林艳,任成录,等.陕甘宁边区图书馆纪事(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8,(2):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