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几个基础性问题的思考
2015-03-27李芳
李 芳
(南京邮电大学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高校廉洁文化既是高校文化题中应有之义,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高校廉洁文化的建设,关系到高校营造“风清气正、廉荣贪耻”的育人环境,直接影响并制约着高校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本文试从发展方向、价值取向、内容、形式和机制等方面,对事关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几个基础性问题进行探讨,以有助于新形势下高校廉洁文化的建设。
一、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高校是学校教育体系的高端和龙头,是文化与传承创新的高地。高校既是传播社会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又是社会先进文化的辐射源,应该始终走在建设先进文化的前列。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决定了高校廉洁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当代中国,建设先进文化,就是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无论是“民主、公正”,还是“法治、诚信”,都与“廉洁”有着共生共存、共荣共辱的依赖关系,要将廉洁文化建设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因此,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建设贯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时代特征、继承中华廉洁文化的优秀遗产和彰显学校特色的廉洁文化。坚持贴近学校实际、贴近校园生活、贴近师生员工的原则,推进廉洁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有针对性地开展廉洁教育。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只有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才能以先进文化占领校园文化主阵地,发挥先进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主导作用,打造激浊扬清、风清气正、诚实守信、公平正义、健康向上的舆论力量,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洁氛围,才能引领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凝聚师生员工的意志力量,培育师生员工廉洁价值理念,从思想上筑起防腐拒变的“防火墙”,从而发挥廉洁文化引领校园风尚、教育师生员工、保障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师生廉洁自律提供廉洁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土壤。
二、坚持师生员工为主体是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
廉洁文化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价值文化,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廉洁文化建设的价值归宿。高校廉洁文化建设以师生员工为主体,就要求尊重师生员工的主体地位,发挥师生员工的主体作用,以师生员工为中心,不断满足师生员工多方面的需求,促进师生员工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要以培育崇尚廉洁的价值理念和道德原则为根本,把培育廉洁价值理念融入学校公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教育之中,始终以不断丰富师生员工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精神力量、不断满足师生员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宗旨,传播廉洁文化,弘扬廉洁精神,营造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廉洁文化氛围,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引导高校干部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学生廉洁修身,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廉洁意识和廉洁自律能力,自觉抵御腐败文化的侵蚀,促进师生员工廉洁素质的不断增强和提升。
要根据高校师生的特点,以“廉洁”为主题,以创新的理念、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文化活动,增强廉洁文化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以丰富多彩的廉洁文化产品为载体,加大廉洁文化产品的供给,为提升师生员工的廉洁素质提供多元选择的机会和空间。师生员工既是校园廉洁文化的接受者、传承者,又是校园廉洁文化的传播者、创造者,在廉洁文化建设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师生员工的主体地位,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师生员工在廉洁文化活动中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自觉养成倡廉、保廉、促廉的思想,进而实现师生员工廉洁素质的自我提升。
三、以大学精神为核心、以校风为重点是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切入点
科学的大学精神既反映了时代特征和大学的本质、办学规律,体现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又是大学的活力和生命力所在。就所有大学而言,大学精神的共同性包括科学、人文、自由、批判、独立和创新等相互联系的方面;就具体到一所大学,由于独特的历史积淀、地理、文化环境、办学定位、学科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又会形成独具个性和特色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应当体现大学实现其区别于其他机构的独特使命、任务、职责和功能等所必需的核心价值观、指导思想、观念、气质和灵魂”[1]。可见,大学精神是普遍追求和独特个性的有机统一。雅斯贝尔斯强调大学精神“这个比学术还要多的东西,正是大学的灵魂所在,而大学的发展则完全视这一灵魂是否渗入大学而定”[2]。 因此。大学精神既体现了一所大学独特的价值追求和品格魅力,又是衡量一所大学是否具有个性和特色的主要标志。
传统是大学发展的基础,文化底蕴是大学发展的土壤。大学精神是大学内在生发出来的,只有植根于大学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文化之中,才能根深叶茂,大学精神才会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生命力。一方面,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另一方面,大学精神又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互为涵养,实现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的同构发展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任。作为大学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廉洁文化,只有以培育大学精神为核心,与大学精神相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增强廉洁文化的渗透性、实效性,才能将廉洁文化建设与高校的科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落到实处,才能促进高校廉洁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校风是大学精神的具体表现,是大学文化的深层和重要方面。在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把廉洁文化融合到校风建设之中,把校风建设贯通于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建立崇廉尚洁的校风,引导师生员工树立廉洁观念、筑牢廉洁思想、培养廉洁品德、实施廉洁行为。努力形成“求实、奋进、民主、清正、高效”的干部作风,“严谨治学、热爱学生、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教风,“自强不息、勤奋学习、廉洁诚信、善于创新”的学风,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发展以网络为载体的廉洁文化是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新形式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是师生获取、交流信息的主要渠道,成为师生的聚集地,而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已经变成高校思想文化的集散地,以互联网为信息平台的网络舆论空间,正日益成为影响高校师生思想观念的重要语境。由于海量资讯、热点频繁、更新无限的网络信息,网络生成舆论、影响舆论的能力空前增强,这既满足师生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使校园舆论生态愈加呈现复杂性、易变性和多样化。在校园网络思想舆论场域,如何牢牢掌握网络舆论工作的主动权,着力培育和打造一批导向正确、影响力广的校园新媒体,净化优化网络舆论空间,不断提高思想舆论统领能力,积极引导校园的舆论导向,引领师生明辨是非,是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新课题。
为此,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要与新媒体时代相适应,促进校园媒体的融合发展,增强利用新媒体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高度重视和加强以网络为载体的廉洁文化建设。要将网络廉洁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格局进行规划和部署,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认真研究网络文化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网络传播的功能和规律,把网络舆论工作作为廉洁教育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校要主动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在复杂多变的网络舆论中,要在了解和掌握网络舆情和思想动向的基础上,创新改进主流舆论和正面信息的网上宣传,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用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占领网络空间,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生态,营造崇尚廉洁的网上舆论氛围,优化网络文化的育人环境。积极主动建设网络为载体的廉洁文化,充分发挥网络集声、像、图、文于一体和信息量大、交互性强、传输率高、覆盖面广的独特优势,创新廉洁文化的形式,拓展廉洁文化的传播渠道,扩大廉洁文化阵地,努力做到覆盖多终端、抢占制高点,增强校园廉洁文化的时代感,增强廉洁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高校要建立廉洁文化专题网站、网络社区,开展网上以廉洁为主题的征文、论坛、咨询活动,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资源进行廉洁文化活动。要适应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积极把廉洁舆论引导工作向社交网络拓展、延伸,在校园微博、学生班级(社团)QQ群、微信群等社交网络上营造浓郁的廉洁氛围,不断增强廉洁文化在高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五、构建全员共建的机制是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
高校廉洁文化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和过程性的概念,高校廉洁文化的建设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浓郁丰厚的高校廉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只能依靠师生员工整体的、长期的、持续不断的努力。因此,高校要建立健全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从全局上加以谋划、从整体上加以推进,常抓不懈,做到长流水、不断线。学校各部门要齐抓共管、分工合作、协同配合、师生共同参与,形成建设廉洁文化的合力,建立廉洁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总体发展战略中去谋划和布局,既要对廉洁文化建设进行整体谋划和设计,又要制定廉洁文化建设的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要点,细化建设方案,统筹而又扎实地推进廉洁文化的建设。
高校廉洁文化建设要结合学校实际,把校园廉洁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的建设统一起来,突出重点,分类推进。要把廉洁文化内容融入校园景观的打造中,建立校园廉洁文化景观。廉洁的制度既是廉洁文化的重要层面,又是廉洁文化的物质层面和思想层面的载体与保障。要将廉洁文化建设与坚持依法治校结合起来,以大学章程为核心,建立层次合理、科学规范、严明公正、运行有效的大学制度体系。加大依法治校力度,推行校务公开、公正、透明,实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监督制约有据可依,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打牢反腐倡廉的“压舱石”,这既是不断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大学治理能力的坚实后盾,也是大学廉洁文化建设的核心支撑。以廉洁的制度为支撑,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使“守纪律,讲规矩,履责任”成为校园风气。
高校要以树立廉洁的理念为重点,营造浓郁的廉洁思想文化。塑造廉洁的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和发展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注重把廉洁观念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师生员工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性。广大师生员工要充分认识在廉洁文化建设中所担负的责任,把好理想信念的“总开关”,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增强自觉抵制腐败的“免疫力”,崇尚廉洁、鄙弃贪腐,坚守“红线不能碰”“底线不能破”“雷池不能越”。坚持知行合一,恪守行胜于言,以清廉律己,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共同营造良好的廉洁校园,从而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
[1]王义遒.论大学精神形成演变的逻辑之道——大学精神之我见[J].中国高教研究,2012(9):9-16.
[2][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