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教学模式建构探析
2015-03-27左雪松夏道玉
左雪松,夏道玉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社科基础部,浙江温州3250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教学模式建构探析
左雪松,夏道玉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社科基础部,浙江温州325011)
主题教学模式既不同于教学主题的内容设计,也有别于专题教学的形式设计,它是围绕教学主题设计具有“针对性”与“现场感”的教学体系,实现教学内容、教学主体与教学方法的有机统一。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通过对时代发展主题、学生成长主题、教材内容主题的理解,提炼教学主题并以此设计教学问题,师生通过选择合适方法共同分析与解决教学问题,再回到“教学主题”的循环过程,构建环境、教师、学生、教材与方法“五位一体”的教学框架,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与时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教学;模式
自党中央颁布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简称“思政课”)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同时在新形势下也面临诸多挑战,教学实效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不可否认,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在如何创新教学模式,模式即结构,结构决定功能,那么教学结构又是由谁来决定?毫无疑问,教学主题支配与统领教学结构,它像一条红线始终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因此,思政课主题教学模式建构呼之欲出,备受高校德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一、高校思政课主题教学模式建构的内涵
主题(theme)源于德语,最初是指音乐的主旋律,后泛指中心思想。主题教学(theme study)的理念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美国新课程教学改革运动。上世纪80年代,在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改革背景下,主题教学理念在国内逐渐被重视起来。世纪之交,在素质教育呼声日益高涨以及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的浪潮下,主题教学作为课程整合之下的一种跨学科教学模式逐渐运用于高等教育领域。主题教学模式构建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根据教育环境、学科体系、教学对象的把握,通过广泛的主题探究形成教学主题,围绕教学主题选择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将教学要素主题化,以教学主题为中轴展开主题教学,使学生认知发生迁移的一种开放性教学模式。
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必修课,主题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策略的关注严重不足。思政课主题教学模式是通过对时代发展主题、学生成长主题、教材内容主题的理解,提炼教学主题并以此设计教学问题,师生通过选择合适方法共同分析与解决教学问题,再回到“教学主题”的循环过程,构建环境、教师、学生、教材与方法“五位一体”的教学框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政课的基础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融知识性、政治性、生活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具有鲜明的主题性,建构主题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以“基础”课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为例(2015版),“爱国主义”主题教学模式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学主题的形成。时代发展主题——维护统一:例如苏格兰独立公投、中国香港“占中”、美国多州签脱离联邦等事件;成长主题——志存高远:无论是公民道德规范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是大学生成长的大志与大德。教材内容主题——历史使命:爱国主义是优良传统,也是时代价值。二是教学问题的引出:经济全球化还要不要爱国?(虚无的时代问题)、网络生存化还能不能爱国?(虚拟的成长问题)、内容权威化还是不是爱国?(虚位的教材问题),例如教材中的“中国精神”只有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三是教学主题的回归:师生通过有效方法的选择与分析得出结论回归教学主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爱国是现实的、不是虚无的,网络生存化时代的爱国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教材内容权威化的爱国是封闭的、不是开放的。
二、高校思政课主题教学模式建构的依据
高校思政课主题教学模式建构,源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现需要、主体间性范式的理论创新、教学泛化弊端的有效避免、科学发展观的有力指导以及网络生存的时代特征。
(一)现实依据——政治社会化
在高校开设思政课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目标所决定的,通过思政课学习,大学生逐步树立党和国家所期待的理想信念、思想品德与个性人格,大学生与政治国家之间通过教学设置、教材编写、教师创造等纽带相互影响,实现其政治社会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n),既符合党和国家的政治要求,也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思政课主题教学很好地兼顾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需求——培养接班人与建设者。以“基础”课为例,是对大学生进行“精神生产”,塑造符合国家需求且“政治合格”的接班人,巩固政党执政地位与国家有效治理。学生成长需求的“社会化”,即通过学习来适应现存的政治规则、制度与价值,掌握相应的生存技能,减少不必要干扰与障碍,获得社会接纳与国家认可,成为高素质的建设者。
(二)理论依据——主体间性
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来组织教学,即“我讲你听、我打你通”模式,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导致其学习动力系统的沉睡或关闭,难以取得令人满意教学效果。主题教学模式改变主客二分的客体性教学,将师生视为交互双向的存在共同体,把双方均看成是教学主体,教育介质(环境、资源、方法)则居于客体位置,形成了思政课主题教学的主体(教师)——客体(资源、环境、方法等)——主体(学生)的模式。这样主题教学模式包括两重关系,教学主体(师生)与教育手段(教材等)的主客人物关系,从属物的逻辑;二是教育者(教师)与受教者(学生)的主体人际关系,从属人的逻辑,改变以往将人际关系与人物关系混为一谈,增强教师创造性与学生主动性。
(三)历史依据——教学泛化
邓小平指出: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1]234—235当前高校思政课堂上也存在各种偏离主题的泛化现象。一是“泛趋同化”。校际教学存在高职沿袭与照搬本科模式,校内教学存在忽视学科、专业与个体差异,脱离理论需求与现实功底,教学针对性不强。二是“泛专业化”。由于思政课教师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学科,有意无意把思政课教学变成专业课教学。“基础”课堂明显存在伦理学、法学、文化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等“专业化”教学倾向。三是“泛政治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突出坚定的政治立场,少数教师把政治价值无限放大,偏重于政治动员与政策宣传,它是政治价值“顶天”与生活价值“立地”有机结合。四是“泛教条化”。一些教师将教材体系直接等同于教学体系,不作任何转化与加工,直接将教材内容变成教学内容,照本宣科。五是“泛中立化”。思政课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一些教师将其视为“知识传授型”课程,缺少价值引导,过于强调知识信息获取,缺少“应该”与“不应该”的价值判断。六是“泛娱乐化”。由于思政课政治性与理论性的较强涉入,可能会降低学生参与的热情,一些教师从参与方式与规则上降低难度,情不自禁地进行娱乐化改良。七是“泛生活化”。少数教师一味迎合学生喜好与口味,不顾教学目标,脱离教材,把课堂变成漫无目的“故事会”,充斥庸俗肤浅的故事、段子、俏皮话,笑声掌声不断,思考思索荡然无存。
(四)方法依据——科学发展观
高校思政课承担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思政课主题教学模式建构的方法依据。首先,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在于发展,发展是主题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思政课主题教学在生活维度上“求发展”,在价值维度上“助发展”,在理论维度上“谋发展”。其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思政课主题教学突出“以生为本”的价值。一方面,以主题性对接主体性。强调创设以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引导其围绕“教学问题”进行自主性的学习和探究,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发现者”,完成学习的自主建构与内心表征。另一方面,以主题性对接问题性。主题教学着眼于解决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问题,坚持养成换位思考,以学生角度设计问题,做到教学有的放矢,在释疑解惑中传递教学目标与价值。再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主题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整体性设计,促进学生的多元智力综合发展,培养其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集体团结协作的能力。最后,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主题教学在纵向实现前后教学主题的无缝对接,在横向实现教学结构之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的有机融合。
(五)资源依据——网络生存
高校作为网络使用频率最高与普及最早的场所之一,“无网不在”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存方式的真实写照:知识都在百度上、思想都在微博上、朋友都在QQ上、购物都在淘宝上。当前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推动高校思政课主题教学改革的助推器。一方面,主题教学需要网络支撑,才能搞得有声有色。一是主题教学以问题导向为切入,网络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与“晴雨表”,现实矛盾的网络发声为主题教学了解社情民意提供了窗口;二是主题教学以资源共享为依托,互联网日益成为信息的集散地,网络信息超时空传播为其资源获取提供了便捷通道;三是主题教学是以情景建构为特征,网络集数据、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交互性与形象性,为师生协作探究提供了良好的情景平台,增强主题教学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另一方面,主题教学模式建构能避免网络生存对课堂教学带来的负面效应。一是知识碎化的问题,主题教学使知识整合成为可能,改变网络对同一个主题或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的单一;二是民意虚化的问题,网络是虚拟且缺乏自律的空间,“原生态民意”与“假民意”并存,主题教学及时有效地辨别信息,避免“假问题”的存在造成教学决策的失效;三是信息量化的问题,网络海量信息会引起教学决策的“盲目选择”,主题教学基于主题需要能够有效地筛选适量的信息支持。
三、思政课主题教学模式建构的要求
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型升级,高校思政课主题教学需要从认知本位向情感本位转化、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从文本价值向人本价值转化、从高校统一向主体差异转化、从内容组合向结构整合转化。
(一)从认知本位向情感本位转化
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思政课教学不仅教会学生如何做事——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提升学生思想素质。以“基础”课为例,通过教学使学生实现“知、情、信、意、行”的有机统一与均衡发展,主题教学重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意在“转知为情”。不能误将“认知为先”当作“认知为重”,定位于认知塑造与理论灌输,影响教师情绪的发挥,难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在“知、情、信、意、行”的结构中,“情、信、意”的心理因素占据绝对主体,教学的深层本质在于发乎情、合乎愿的情感本位,形成以情感为核心、人文关怀为重点、人本价值为导向的主题教学模式,突破认知教学模式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初级,发挥师生情绪感染的作用。
(二)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主题教学是落实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有效转化的重要举措,努力将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陈秉公教授指出:这个教育教学过程表现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一定的思想理论转化为教材体系。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第二阶段为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主要解决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2]思政课主题教学落实这一转化要做到四点:一是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化。主题教学决定教材内容的取舍与提炼,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控,明确教学重点、难点与焦点,通过添、删、合、拆的手段打破原有教材内容体系设置。二是教材理论向教学理论转化。既要深入挖掘教材蕴含的基础理论。例如,“基础”课的“创业带动就业战略”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要求。也要适时地改变教材已有过时的基本理论。例如“社会治理创新社会管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地位变成决定地位”。三是教材形式向教学形式转化。以往思政课教学形式是以教材章节点而展开的“点式”主题教学,主题教学的有效还需进一步发挥教师创造性,基于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建构“线式”与“面式”主题教学。四是教材学科向教学学科转化。思政课教材所体现的内容是多学科知识的汇集,主题教学应倡导学科之间的整合,从“单学科主题”向“多学科主题”或“跨学科主题”转化。
(三)从文本价值向人本价值转化
目前高校思政课使用的“05方案”教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是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材体系,经过编写专家集体的不懈努力,具有较高文本价值。以“基础”课为例,教材于2006年出版后,为充分体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分别于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3年和2015年对教材进行修订。这种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所形成的教材,还不能直接当作教学体系,不能单纯照本宣科或简单的同义反复,还需要教师创造性劳动,深刻理解教材内容,透彻观察社会现实,及时把握理论前沿,兼顾各方利益需求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再开发,从教学文本价值(教材)向人本价值(教师)转化,凸显主题教学蕴含“教师创造性工作”的意义。
(四)从高校统一向主体差异转化
高校思政课“05方案”是在党中央尤其是中央政治局的直接关心下,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专家统一编写教材,在全国高校统一开设,体现思政课教学的权威性与统一性。但统一教材面向所有在校学生,明显缺乏针对性,教学设计没有考虑到各学校自身特点与学生层次,主题教学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较好地兼顾人才培养目标与层次、课时分配以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支撑,关注学生群体差异性及自主建构性,做到因“材”施教(教材)与因“才”施教(人才)。以高职为例,一是在目标上突出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把工学结合作为主题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二是在对象上强调教学客体的差异性,认识高职学生操作性、适应性与实践性能力较强的自身优势。三是在内容上侧重适度原则,由于高职没有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所需要相关理论与历史知识是由主题教学设计来补充,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多与少、新与旧、深与浅、即与离。
(五)从内容组合向结构整合转化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本身固有的整体性要求作为它的各组成部分必须持续协调的进行,反之系统的整体性就会被破坏,功能发挥就会受到影响。高校思政课正因为其内在结构的整体性,才真正体现方向的正确性、理论的科学性与体系的合理性,忽视其整体性就会削弱思政课旺盛的生命力。高校思政课主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均由两大版块构成。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分门别类的“细化”与“碎化”,将其分割两个孤立部分,进行片面的、过度的或错误的阐释,这种“版块式”教学割裂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破坏教材整体性。因此,必须建构主题教学进行内容整合与结构优化,突破板块界限,从整体性上把握内容之间的生成与运行规律,审视两个部分的联袂出场,探究内在的逻辑关系,找出共性且带规律性的东西,呈现思政课整体性出场的风貌,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性功能。
四、思政课主题教学模式建构的路径
思政课主题教学是基于教学主题对社会要求、学生需求、教材探求、发展诉求、方法谋求等等的综合理解与把握,重新组织与整合教材内容,使之转化为更具“针对性”与“现场感”的教学体系。
(一)环境主题的提炼——拟态性向现实性转变
环境变迁是高校思政课主题教学模式建构时代诉求,环境主题的提炼重在教学的时效性。目前思政课主题教学建构面临网络生存所形成“拟态环境”的巨大挑战。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是美国著名学者李普曼1922年在其著作《舆论学》中提出的核心概念,揭示大众传播媒介的隐性功能。拟态环境是事件或信息经过选择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所展示的生存环境。“拟态环境不是人们实实在在能够感受到的真实事件,它与现实之间始终存在着一道鸿沟,是现实环境的局部和摹写,或多或少地与现实之间存在着某种偏移。”[3]在网络生存时代,拟态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面对这一现代性时空场域,思政课主题教学模式建构要基于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逻辑与差异,以环境主题的现实性提炼来提升主题教学的时效性,从局部与整体、动态与常态、反映与被反映、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等四个方面优化网络拟态环境对主题教学发挥的正功能。
(二)理论主题的提炼——知识性向思想性转变
毛泽东指出: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4]81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科学认识,是经过逻辑论证与实践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出来的知识体系。主题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理论支撑,“泛生活化”教学“轻理论”必然导致无主题教学的思想肤浅化。思政课承担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教师需要正确认识“理论主题”与“生活主题”的关系。“理论主题的提炼意在知识性的维度上增强和保证‘基础’课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深度”[5]。思政课教学性质决定主题教学必须以信仰为目标、以思想为统帅、生活为根基,克服教学的“理论矮化”。以“基础”课为例,提炼理论主题要遵循物质与意识、思想与行为、自律与他律的发生规律,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道德体系、法律体系的理论主题,突出国家、社会、公民三层面的理论诉求。
(三)成长主题的提炼——实然性向应然性转变
高校开设思政课的最终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思政课主题教学要深入调查大学生成长中的现实问题与困惑,把握青年群体思想状况以及其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精准定位成才需求,提炼成长主题,提升教学针对性。以“基础”课为例,该课程面向全体刚入学的大一新生,通过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找出新生面临的生活问题。通过调研发现:新生所有问题与困惑均围绕其社会身份的时空变化而来,归结于求道、求学、求友、求职四大问题,成长主题可以提炼为政治发展、学业发展、人际发展、职业发展的梦想,即作为公民如何处理好与政治国家的关系?作为学习者如何高效学习来适应社会竞争?作为个体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融入社会群体?作为劳动者如何获得职业素质技能开创自己的事业?
(四)教材主题的提炼——板块性向整体性转变
“05方案”教材经过多年使用与多次修改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但教材内容组合的“块状”,在教学中很难形成明确统一的教学目标与知识体系,很难适应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要求。因此,以教材整合为特征的主题教学应势而生,需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结构与板块联系,实现从“专题教学”逐渐走向“整体教学”的策略转移。以“基础”课为例,“05方案”出炉后,新课程将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合并成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的思想、道德与法律的板块,分别对应大学生“成长成才”主题的三个范畴:一是“思想”与“做人目标”,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主题,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要求;二是“道德”与“做人原则”,体现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理论主题,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的要求;三是“法律”与“做人底线”,体现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理论主题,明确行为“临界值”与“负面清单”的要求。
(五)教学主题的提炼——认知性向发展性转变
高校思政课主题教学是围绕教学主题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为主要价值,提炼教学主题应紧扣“健康和谐发展”的主旋律,突出学生成长的主题、教师创造的话题、教材转化的议题、时代发展的命题,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提升思想境界、加强道德修养与增强法律意识。以“基础”课为例,一是从理论看,可分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学主题,二是从内容看,可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教学主题;三是从教材看,可分为理想情操、人生价值、道德品质、职业规范与法治精神的教学主题;四是从范畴看,可分为社会公德与法律、职业道德与法律、家庭美德与法律、个人品德与法律的教学主题;五是从目标看,可分为理想、道德、文化、纪律的教学主题。
(六)方法主题的提炼——逻辑性向科学性转变
以往高校思政课教学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传授内容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在方法选择上注重知识传授的逻辑性、哲理性与结论性,虽然做到条理清楚、思路清晰与重点突出,但教学吸引力、亲和力与感染力不强。主题教学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要基于教学主题的需要与探究性学习的要求,选择具有引导性、探索性、启发性方法有效推动内容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改变以往“讲授法”(一味教)和自学法(自个学)的极端,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与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将整合教学内容与优化教学方法相结合,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陈秉公.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规律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9).
[3]张北坪.拟态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应对分析[J].教学与研究,2013(8).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冯秀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题教学模式建构及其内容整合[J].教学与研究,2 013(6).
责任编校刘正花
G642.0
A
2095-0683(2015)06-0036-05
2015-10-13
浙江省2013年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kg2013850);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2014年度科研立项(高职专项)重点项目(ZD201401)的阶段性成果
左雪松(1981-),男,安徽枞阳人,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社科基础部副教授;夏道玉(1981-),女,安徽天长人,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社科基础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