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以滕氏布糊画为例

2015-03-27闫小荣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艺术发展

闫小荣, 戴 魁, 熊 英

(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美术系,河北 承德 067000 2.河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也谈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以滕氏布糊画为例

闫小荣1, 戴 魁2, 熊 英1

(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美术系,河北 承德 067000 2.河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滕氏布糊画,是一种集剪纸、绘画、雕塑、唐卡、年画等民间工艺于一体的具有强烈满族本土文化特色的新的艺术形式,是滕腾先生继承、发展并创新了满族传统“补花”工艺后而命名的,具有自身特有的制作技法和产业流程。2013年,滕氏布糊画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根据滕氏布糊画的发展现状,滕氏布糊画传承与发展,首先要培养制作新人,解决制作人员青黄不接的现状,其次要多种渠道解决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第三要利用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使布糊艺术深入人心,第四要拓展产品种类,实现产品内容与呈现形态的创新。

滕氏布糊画;传承;发展;创新

自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以来,依赖于特定时代及农耕乡村生活而生存的民族民间手工艺就趋于日渐衰微的态势,但也有的特定地区在特定的机缘下,使得民族民间手工艺呈现传承复苏和传承规模化发展的格局[1],滕氏布糊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在巧合的机缘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笔者通过分析滕氏布糊画的起源、价值和发展现状,提出了滕氏布糊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发展与保护的相应对策,希望能给其传承者一些参考。

一、“补花”及滕氏布糊画

“补花”工艺,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可以由满族寻根于女真时期。当时的北方民族不会养蚕、织锦和刺绣。为装点服饰,美化生活,人们就以不同颜色的布料为面,棉絮填充,针线缝制,制作出花卉、鱼虫、兽头,怪脸等。并将它们用墨彩勾画,补在服装、鞋帽等相应部位,这些补上去的部件被称为“补花”[2]。明清时期,官员前胸后背所配戴的方形品级标志,称为“补子”。后来虽用刺绣来做,仍旧称为“补子”,也称“谱子”,都是“补花”的别称。

滕氏布糊画就是腾腾先生在“补花”的基础上,改进并创新后发展起来的,是同时具有滕氏特点和满族特色的集剪纸、绘画、雕塑、唐卡、年画等民间工艺于一体的新的艺术形式。

二、滕氏布糊画的价值及发展现状

(一)滕氏布糊画的价值

滕氏布糊画用料精良,制作精细,构思巧妙,视角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而布糊画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解决了部分人的生活和就业问题,因此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同时布糊画内容中所反映传统民族民俗内容,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二)滕氏布糊画的发展现状

滕氏布糊画在2013年底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河北乃至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各大媒体进行过相关的专题报道。作品获得国内外大奖40多项,同时被多家机构收藏。可见,滕氏布糊画作品代表着承德满族民间工艺发展的最高成就。但是,荣誉只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就目前对丰宁满族自治县龙腾艺术馆的考察来看,滕氏布糊画面临着一些传承和发展上的困境和问题。首先,产业制作人员青黄不接,制作主力以60后和70后的人员为主,缺少新生力量;其次,产业发展面临资金短缺;第三,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第四,产品种类、内容等有待进一步创新和拓展;第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发展和保护的思路和策略需要进一步明晰。

三、滕氏布糊画的传承、发展与保护的相应对策

(一)当地技校和高校开课,培养新人

培养新人,是对滕氏布糊艺术传承发展和保护的有效措施之一。这方面,龙腾艺术馆一直在努力,但收效甚微。原因在于,现在的年轻人缺少耐心、坐不住。而从事布糊画制作,技术含量高报酬却不高,所以年轻人不感兴趣。这种制作人员的断层是产业发展的潜在困难,需要解决。如能由政府出资,在技校招收一些特定的人员系统学习布糊画的制作,则可以让那些有兴趣的年轻人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布糊艺术,还可以选拔优秀的学员充实到布糊画的制作与生产中,缓解制作人员青黄不接的现状。

学者的介入,可以对布糊画艺术进行全面的理论研究和推广。比如,在当地高校开设相应的布糊画鉴赏和制作课程,就是推广的渠道之一。目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系和初等教育系的相关班级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在初等教育系的3+2大专班已经开设了滕氏布糊画的欣赏及入门级的制作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好奇,对这种具有浓郁满族风情的手工制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制作过程相当投入,所制作的作品具有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典型特征:创新与改变。事实证明,高校学生前期的知识积累和相关的技法基础(如剪纸基础、国画基础、色彩基础等等),会缩短学习周期,上手快,这就为培养新人提供了可能。而且在高校开课,将为滕氏布糊艺术的传承、发展和普及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二)多种途径解决布糊艺术发展的资金问题

政府支持是解决资金短缺的途径之一。但仅依靠政府的资金支持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布糊画作品的商品化就成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的主要途径。可目前,滕氏布糊画发展基地——龙腾艺术馆的主要定位为精品研发与制作,作品作为商品销售的运营机制并不健全,而精品不走市场,不售卖,这就造成了投入多、产出少的局面。为了滕氏布糊画的长远发展,必须要转变思想才行,要让产品创造出经济效益。要在制作精品的同时,同步健全商品化营销模式,让精品开发和商品出售同步进行。当然,商品化营销,涉及到很多的问题,比如开拓市场、适应市场、新品研发等等。还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营机制,这就需要其传承者克服更多的困难。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承德的地域优势,多种形式开发旅游纪念品,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当地的民风民俗相结合,制作体现当地文化气息的作品,从而激发更多人的购买欲望。

(三)利用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展览无疑是宣传的主要途径之一。滕氏布糊画自创始以来,已经举办过很多次展览,这些展览为滕氏布糊画的宣传和普及做了很大贡献,也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滕氏布糊艺术的高超与精湛。但是如果不能持续,不断强化,同样会在民众的心中慢慢淡化。所以,今后还要不失时机地举办相应展览,争取更多发展机会。

利用互联网,建立相应的网站,让人们了解更多的布糊画动态信息,是加大宣传的另一主要途径。目前网络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已经习惯于上网了解更多时事变化。所以,滕氏团队应建立自己的网站,上传相关图片和视频,及时更新动态,适时开办在线展览与销售,建立一套与实体统一的网上销售模式。

定期进行制作展示,也是宣传、发展滕氏布糊艺术的途径之一。就目前对丰宁的考察来看,很多丰宁当地人并不了解滕氏布糊。所以如能在当地定期举办制作展示,或者在当地学校定期开设制作欣赏课程,不仅能宣传布糊艺术,让人们更多地了解滕氏布糊,还能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激发当地人从小热爱家乡及本土文化的情感。

(四)要拓展产品种类与内容,丰富所用材质,改变部分产品的呈现形式

产品的拓展与创新是发展与保护滕氏布糊艺术的不变主题。

民间工艺作品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高档工艺制品,作为高端产品开发,可供观赏和收藏;另一类是普及的实用工艺品,可直接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3]。而滕氏团队在后者的研制和开发上力度不大,所以在这方面要多下功夫,使产品的系列更趋于丰富和完善。

由于布糊作品所用材质为真丝,这保证了作品的高端质感,却也增加了相应的开发成本,所以在实用工艺品开发上,滕氏可考虑多种材质并用,在降低成本而不失其自身特点的前提下创新,使普通民众在接受作品时更有亲近感。比如可以考虑棉质材质、亚麻材质等。而材质的改变和创新会随即带来更多的学术研究支点。

内容上的民族性强化,也是布糊产品创新的主要方向。如进一步增强民俗活动内容、制作民俗游戏道具等。

半成品组装式的产品形式,会激发出相当一部分人的购买欲望。目前滕氏布糊作品呈现形式基本是组装包装好的成品,体积大分量重,携带不太方便。如果可以做成半成品,让人们在家里根据图纸自己组装,则既能减小体积和分量,携带方便,又能满足审美需求和体验操作过程,可谓一举多得。

(五)理清思路,有的放矢

滕氏布糊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发展与保护的思路必须明确。

1、要执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应政策,让这些政策成为滕氏布糊画传承与发展的坚实后盾。

2、阶梯传承人之间的传承、发展的目标定位要一致,如果目标定位不一致,将会给滕氏布糊画的传承和发展带来困惑。

3、作为传承人,要耐住寂寞,要德艺双馨。早在2002年,随着龙腾艺术馆的启用,滕腾先生就提出了“以德治馆”的管理理念,治馆重“德”,成为滕老先生的基本原则。期待滕老以后的传承人能一以贯之。

[1]刘春.民族民间手工艺传承衰微与勃兴——基于汤堆村藏族黑陶手工艺的田野调查[G].学术探索.2013.9

[2]白庚胜,于法鸣.中国民间布糊画技法[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3]吴雪雪.滕氏布糊画对民间工艺传承与发展的探究[M].知网,硕士论文,2013.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An Example of“Tengshi Buhuhua”

YAN Xiao-rong1,DAI Kui2,XIONG Ying1
(1.Fine Arts Department,Hebe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engde,Hebei 067000,China 2.Fine Arts Institute,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00,China)

“Tengshi buhuhua”is a kind of new art form integrating paper-cut,painting,sculpture,Tangka and New Year painting with intense native culture of Manchu.It is an inheritance,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Manchu art of“buhua(applique?)”and named by Mr.Tengteng,the creator.It has special techniques and industry process of its own.In 2013,“Tengshi buhuhua”is listed as 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Hebei province.According to 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of“Tengshi buhuhua”,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it requires the following measures:cultivating new technicians,preparing enough funds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strengthening publicity and expanding the variety of products in innovating the content and form.

Tengshi buhuhua;inheritance;development;innovation

I206

:A

:2095-3763(2015)01-0010-03

2014-10-15

闫小荣(1974-),女,河北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系教师,讲师,艺术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国画和民间工艺。

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滕氏布糊画的承传发展与保护的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4031315)

2014年度承德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滕氏布糊画的艺术特征及新品研发研究》(20142024)。

猜你喜欢

艺术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纸的艺术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