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翻译美学看余光中诗歌翻译中的变通技巧

2015-03-27郭欣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译诗文学语言变通

郭欣

(安阳工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从翻译美学看余光中诗歌翻译中的变通技巧

郭欣

(安阳工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文学翻译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身为作家和翻译家的余光中从自身创作和翻译实践出发对文学翻译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提倡文学翻译时采用变通手段,呼吁“以诗译诗”,再现原诗的音韵美和意象美,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翻译美学的相关理论不吻而合。从翻译美学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余光中所译诗歌,探讨其如何以变通手段以诗译诗,再现原诗的音形意之美,能够为普通译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翻译美学;余光中;诗歌翻译;变通

余光中是当今文坛杰出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翻译家,他翻译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作品,同时也翻译了一些自己创作的作品,比如《梵高传》、《守夜人》。身为作家和翻译家的余光中从自身创作和翻译实践出发对文学翻译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对翻译问题的论述不是空洞的形而上的讨论,而是基于多年的翻译实践总结出来的。在《余光中谈翻译》一书中,他提出文学翻译是一门“变通的艺术”,提倡文学翻译时采用变通手段,呼吁“以诗译诗”,再现原诗的音韵美和意象美,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翻译美学的相关理论不吻而合。从翻译美学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余光中所译诗歌,探讨其如何以变通手段以诗译诗,再现原诗的音形意之美,能够为普通译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1 翻译美学与诗歌翻译

从美学视角探讨、阐释、实践文学翻译,在国内外都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无论国内的“支谦说”,严复的“信达雅”,林语堂的“美学论”,朱光潜的“艺术论”,傅雷的“神似说”,许渊冲的“三美论”,还是西方西塞罗的“词章之美”,杰罗姆的“自然之美”,泰特勒的“忠实之美”,加切奇拉泽的“艺术之美”,都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都具有显著的贵美倾向。[1]但是国外较早以“翻译美学”命名并进行系统的研究的还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Shirley Chew和Alistair Stead编著的Translating LifeStudiesinTranslationalAesthetics(1999)一书。国内也于同一时期出版了傅仲选的《实用翻译美学》(1993)、刘宓庆的《翻译美学导论》(1995),二十一世纪初,国内又相继出版了奚永吉的《文学翻译比较美学》(2004)和毛荣贵的《翻译美学》(2005)。基于这些论著,笔者发现翻译美学的任务一是探讨美学对翻译的借鉴意义;二是分析和解决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三是实现语际的审美再现。

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不同,非文学语言只重视意义一个层面,而文学语言对声音及意义两个层面都很重视。因为,非文学语言只要传达概念性意义就可以了,而文学语言不仅要传达概念性意义,更要传达表达性意义,而表达性意义的传达往往是依靠意义层面以外的形式实现的。原文是耐人寻味的文学作品,译文就不应平淡无奇。正如余光中所言,“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不折不扣是一门艺术”[2]。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用词高雅,格式工整,韵律优美,意境深远,也正因此,译诗与翻译一般文学作品相比要求更高更严。翻译家们基于自身的翻译实践对诗歌翻译发表了很多见解,但是他们都把是否传达了原诗的美作为检验译文质量的标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如果要最大限度的保留原诗的美学要素,确保诗歌译文与原诗的高度神似,就必须熟练地运用各种审美再现手段。因此,审美再现手段越来越成为翻译美学研究中最受关注的一方面。

2 余光中诗歌翻译中的变通技巧

余光中曾在留美期间选修过艺术课程,学习过西洋音乐,他的翻译思想也深受艺术观念的影响。在《变通的艺术》(1973)一文中,他指出如果不对拙劣的译文加以遏制,中国的文坛恐怕将没有一方净土。因此,余光中在从事诗歌翻译时非常注重诗歌音、形、意三个方面的美学传达。他认为,诗歌形与意是相互统一的,在翻译诗歌时应特别注意译文的形式和文字表达方式,译者应该考虑读者的接受和译文的美学效果。余光中提出,“譬如英文译成中文,既不许西风压倒东风,变成洋腔洋调的中文,也不许东风压倒西风,变成油腔滑调的中文,则东西之间势必相互妥协,以求“两全之计”。至于妥协到什么程度,以及哪一方应该多让一步,神而明之,变通之道,就要看每一位译者自己的修养了”[3]。余光中在诗歌翻译中深谙变通之道,为传达原诗的音形意之美采用了大量的变通手段,通过对汉语译文的音节进行调整,大量使用头韵、叠韵、脚韵等变通手段,使诗歌译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比如他所译的《小小天问》中的一段:

原诗:

不知道时间是火焰或漩涡

只知道它从指缝间流走

留下一只空空的手

老得握不成一把拳头

……

出去,颤颤的翅膀向自由

不知道永恒是烈火或洪水

或是不燃烧也不回流

(《小小天问》)(Yu Kwang-chung,1992:224)

译诗:

I donot knowiftime is flame or flow,

I onlyknowthrough the fingers its drip

Leaves a hand dryand hollow,

Toofeeble a fist for a grip.

Out,its tremblingwings freedom-bound.

Unknown ifeternityis fire or flood

Or neither burns up nor whirls around.

(Time and Eternity)(Yu Kwang-chung,1992:81)[4]

这段译诗首先保留了原诗的脚韵,第一节的“走”,“手”“头”,第二节的“由”,“流”在译诗中变为“flow”,“hollow”,“drip”,“grip”,“freedom-bound”,“flood”,“around”,通过换韵,译诗不仅呼应了原诗的韵律,再现了原诗的音韵节奏美,而且传达了原诗的意境,将水从指间流走的画面表现的淋漓尽致。其次,余光中在译诗中增加了头韵,如“flame”,“flow”,“feeble”,“fist”,“freedom-bound”,“fire”,“flood”,整段诗读起来朗朗上口,诗意浓浓。再如他翻译的《西螺大桥》。

原诗:

3月22日,陈伯达向毛泽东报送了一份关于农村分配问题的调查材料。材料中说,河北省霸县堂二里一位贫农说,“别看现在出勤的不少,但不出活。”“主要因为不按劳分配,干活没有劲”。广东省的一位贫农代表说,“实行三七开,不光劳力多的拥护,就是我这劳力少的也拥护。因为不实行三七开,工分不值钱,劳动力多的就不好好生产。生产搞不好,供给部分再大也得不到什么东西。”高鹤县委的干部说,“我们作过调查,有百分之八十的人要求供给与工资三七开,并实行工分带粮。”[2]456-457毛泽东看到农民和干部的反映后,立即作出批示说,这是一个全国性问题,必须迅速解决。

矗然,钢的灵魂醒着。

严肃的静铿锵着。

西螺平原的海风猛撼着这座

力的图案,美的网,猛撼着这座

意志之塔的每一根神经,

猛撼着,而且绝望地啸着。

而铁钉的齿紧紧咬着,铁臂的手紧紧握着

严肃的静。

译诗:

Loomingly,the soul ofsteel remains awake.

Serious silence clangs.

Over the HsiloPlain sea winds wildlyshake

This design of strength,this scheme of beauty;they shake

Everynerve ofthis tower ofwill,

Howlingand yellingdesperately.

Still the teeth of nails bite,the claws of iron rails clench

Aserious silence.

(HsiloBridge)(Yu Kwang-chung,1992:13)[4]

西螺大桥是台南平原的一座铁路桥,是上世纪50年代的台北到台南的主要通道。余光中和另一个诗人朋友夏卓乘同一辆车北去,从此桥穿过。回到家后,余光中完成了这首诗。这首诗是余光中早期诗歌的代表作,与以往余光中以客观叙述物体的方式所作的诗歌不同,因为这首诗表现出鲜明的现代诗歌的特点。这首诗开头就弥漫了神秘气息,“钢”是“清醒”,在静止状态下,非常“严肃”,每一条钢梁重叠,紧咬,紧握,但都是无声的铿锵着。在翻译这首诗时,余光中运用头韵手法进行变通,加强了原诗的神秘气氛,并突出桥的宏伟形象,仿佛是钢铁的意志和灵魂的象征。例如,“serious”,“silence”,“strength”,“scheme”,“shake”。同时,“s”音也在单词的复数后缀上“重复使用”,如“clangs”,“nails”,“claws”,“rails”。此外,从语义学看,第二节前四行是完整的一句话。但由于中英文句序的差异,直译原诗不合乎英语的语法和逻辑,因此,余光中调整了原诗的意群顺序,在译诗中分为两句,再现了原诗的音乐性,满足了目的语读者的接受习惯,使诗译后仍是诗。

3 结论

从余光中翻译诗歌采用的变通手段及其产生的效果来看,余光中在翻译诗歌时始终忠实于原诗,始终以原诗的形式、内容和韵律为翻译基础。尽管有时采用了变通手段增加、删减或转换字、词、诗歌内容,但在总体上余光中的翻译作品均能再现原诗的形式和内容。余光中“传真”又“创造”的“变通”手段,反映出其诗歌翻译时坚持的“变通的艺术”的美学思想,对诗歌翻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党争胜.从翻译美学看文学翻译审美再现的三个原则[J].外语教学,2010(5).

[2]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3]江弱水,黄维梁.余光中选集:语文及翻译论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4]Yu Kwang-chung.The Night Watchman[M].Taipei:Chiu KoPublishingCoporation,1992.

Accommodation in poetry translation of Yu Kwang-chu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aesthetics

GUOXin
(AnyangInstitute ofTechnology,Anyang,Henan,China 455000)

Literary transla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in translation research.As a writer and translator,Yu Kwang-chung puts forward some unique views to literary translation.He advocates the idea of"accommodation"and"translating the poetry to poetry"that aims to reproduce the beauty of rhyme and image in original poems.The idea is also advocated by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 aesthetics. This thesis tends to analyze some poems translated by Yu Kwang-chu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aesthetics in order to explore how to translate the poetry to poetry and reproduce the beauty of rhyme and image in original poems through accommodation.It also hopes to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 for ordinarytranslator.

translation aesthetics;Yu Kwang-chung;poetrytranslation;accommodation

10.3969/j.issn.2095-7661.2015.02.028】

H315.9

A

2095-7661(2015)02-0094-03

2015-05-10

本文系安阳工学院2014年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QJJ2014039。

郭欣(1987-),女,河南安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教学。

猜你喜欢

译诗文学语言变通
现代网络文学语言的审美维度研究
透析经典模型 灵活拓展变通
新经济时代文学语言与自然语言理解研究
浅谈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译诗“三美”与国学经典英译的美学问题
听他吟她的《歌》
数学变通
刻舟求剑
描写规范理论在徐志摩译诗作品中的体现
霍克思译《红楼梦》诗词的诗学观照——从两首译诗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