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软实力构建视角的中国对外传播翻译策略研究∗
2015-03-27菁宋泉2
宋 菁宋 泉2
(1.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4;2.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文化传播】
基于文化软实力构建视角的中国对外传播翻译策略研究∗
宋 菁1宋 泉2
(1.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530004;2.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内容提要:随着中国文化世界话语权的不断提升,中国政府正努力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把文化释放视为一种传播政策,看作一个主导过程,形成别具特色的文化势能与国际魅力。作为一种跨语言、跨社会的特殊文化活动,对外传播翻译本着保护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态度,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具有中国特色外宣资料的翻译策略进行可行性分析,认为采取异化为指导的翻译策略有利于扩大中国特色理念的对外影响。
文化软实力 对外传播翻译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化占据着世界文化的主导地位,属于强势文化;而非发达国家文化一直被边缘化,属于弱势文化。随着英语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在各国文化交流中,语言文字翻译以英语的归化为主,即把本国语言加上英语的烙印,变成英美国家容易接受的语言,如David Hawkes译本将“红楼梦”译为“The Dream of Golden Days”,把“阿弥陀佛”译为“god bless my soul”而不是“amitabha”[1],无形中使西方人误以为中国人也信奉上帝。在后殖民主义时代,翻译扮演着三个连续且重叠的角色——殖民主义的渠道、殖民主义坍塌后继续实施文化不平等的避雷针和脱离殖民主义的途径[2]。在英语国家实现主导文化压倒非主导文化,翻译就是其重要途径之一。
与此同时,非主导文化也在努力寻求提升的途径。到20世纪末,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开始了脱贫和脱离第三世界的进程,大笔资金用于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上百所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来[3]。中国尝试在政治和文化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寻求成为政治文化强国,而不仅仅是经济强国。庆幸的是,西方人欢迎中国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敬仰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此有利形势下,中国政府正努力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把文化释放视为一种传播政策,看作一个主导过程,形成别具特色的文化势能与国际魅力。
对外传播翻译,作为一种保护和推广中国文化的工具,对中国软实力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对外传播翻译方式,可把中国文化精髓翻译为世界通用语,尤其是英语,让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也正是中国现行对外翻译的重点所在。本文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宣资料翻译进行考察,包括中国成语典故翻译、中国民俗文化翻译和中国现代化特色术语翻译,探索出一系列可行性策略,以扩大中国理念的对外影响。
(一)国家文化实力与对外传播策略
国家实力,即一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基本实力。英美等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其国家实力,雄厚的经济实力及绝对领先的科技水平成为其强大国家实力的坚实后盾。同时,世界大国纷纷利用强有力的国家实力来进行文化推广。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世界文化也呈现出趋同态势,英语学习、畅销书籍(如英国的《哈利波特》)、美国流行音乐、好莱坞影片、西式快餐饮食、美国服装(如牛仔裤)等风行世界。世界文化趋同中也显示出鲜明的强弱对比,英美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占据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强势文化成分的大量涌入促使边缘文化或弱势文化“发生各种聚合与裂变反应,甚至最终导致它们在根本上进行蜕变”[4]。就中国文化而言,目前仍处于被压倒的境况。100多年来,中国大量接受西方的文化,而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则较少。例如,1900年至2000年间,中国翻译了106800部西方作品,而西方国家仅翻译了不到1000部中国作品。对西方来说,西化或是中化根本不是问题,但这个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中国人。不难看出,国家实力越强,其文化影响力越大。中国也意识到了这一严峻形势并努力采取措施改变现状。
(二)非主导文化的兴起
主导文化的迅速扩张影响着非主导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非主导文化并非“坐以待毙”,全球范围内一种反对文化支配的力量正在兴起。如中国、印度、韩国等国也都在采取措施,努力提升其国际影响力。得益于著名的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的国家实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显著提升,在过去的十多年中GDP增长率保持为8%左右,军事力量有所增强,具备世界一流的航天技术。在过去的20年中,西方对中国及中国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来中国工作和生活,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借助这股“中国风”,中国开始在世界各地兴建孔子学院,推广汉语语言,传播中国文化。2004年11月,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正式揭牌。目前,全球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同时,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中国展示“软实力”的工作日渐多样化,如放宽外国记者在境内采访的限制,借助国际媒体的影响力来客观报道中国。而国家形象广告也成为展现“软实力”的另一渠道。2011年1月,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亮相纽约时报广场,被外界视为中国更自信、主动地向世界展示自身“软实力”的开始。此外,中国还利用其他方式来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其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就是对外传播翻译。
(三)软实力建设与对外传播翻译
“软实力”(soft power)源自政治学领域,从西方引入时也被译为“软权力”或“软力量”。20世纪90年代初,它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美国前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前助理国防部长Nye率先提出。Nye认为软实力是一种能力,它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是一国综合实力中除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硬实力之外的另一组成部分[5]。这一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软实力的重要价值,将它提升到了与传统的“硬实力”同等甚至比其更为重要的位置。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提升本国的软实力,正在亚洲崛起的中国也日益凸显软实力扩张的强劲势头。国家软实力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文化力量、政治意识和外交政策[6]。要想在国际环境中推广中国文化,增强中国软实力,文化交流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中国文化在西方国家越来越受欢迎,但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传播中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因此,加快文化交流建设对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文化交流中,对外传播翻译显然是重中之重。
由于价值观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中外语言存在着语言文字和文化内容方面的差异,翻译界中“异化”和“归化”两大翻译策略之争由来已久[7]。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Venuti在其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提出了“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和“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8]。简而言之,异化法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而归化法则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作为强势文化,英美文化长期以来为归化理论所主导。而中国文化属于非主导文化,但却蕴含卓越的思想和理念,因此中国对外传播翻译的原则应以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来保护和推广中国文化。异化翻译策略是抗衡西方内在的英语普适性万能的优越感、种族主义及文化纳粹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有效手段。中译英时采取异化策略可以保持中国文化的语言文化特征,避免带上英美文化的烙印。我们应向同是弱势文化、同样面临文化和语言危机的波兰和爱尔兰翻译界同行学习,强调差异,运用异化策略进行中译英,传播中国文化。中国软实力的不断增强有助于通过异化策略向西方人士呈现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反之,中国文化的传播亦会助推中国软实力进一步提升。
(四)中国对外传播翻译策略
随着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译者的使命不再是被动地去适应或改变,而应尽最大的努力推广和传播中国文化。在异化理论观照下,尝试对中国成语典故、中国民俗文化和中国当代文化术语等中国特色外宣资料的翻译策略选择进行考量。
1.中国成语典故翻译
中国成语典故多源于历史事件、寓言、神话和传说等,承载着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讯息。翻译成语典故时,如何体现中华文化内涵往往成为难点。
其一,直译。此法是保留原文风格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前提是译文能被读者理解和接受,能给人以启发、动力和美的感受。以温总理在2008年新闻发布会上的引经据典为例:
(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译文]:One should not fear changes under the heaven and one shouldnot blindly follow old conventions and one should not be deterred by complaints of others.
(2)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如将不尽,与古为新(《诗品》)。
[译文]:Although Zhou was an ancient state,it had a reform mission;only innovation could ensure the growth and vitality of a nation.
以上两例译文保留了体现中国文化的词语:“天”,在中国宗教观念里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周”,中国古朝代之一。读者从中能直观地体会到中国文化的韵味。
再举几例:
一箭双雕 take two eagles down with one arrow
剖腹藏珠 cut open stomach to hide a pearl
缘木求鱼 climb a tree to claim fish
涸泽而渔 drain a pond to catch fish
杀鸡焉用牛刀 why use a pole axe to kill a chicken
对一个汉文化圈外人而言,这类暗含隐喻的成语典故可能陌生而让人费解,但它们传递的意义却显而易见,都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基本生活经验与常识,运用这些成语典故词对中外人士能产生相同的文化传播效果。因此,在处理这类词语时,原汁原味的直译不仅不会阻碍信息的传递,反而可以体现出浓厚的中国特色。
其二,直译加意译,即将成语典故按字面意思直译,并在正文中做出适当的解释,例如:
(3)“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译文]:“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keh Liang,the master mind.”In other words the masses have great creative power.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一包含历史人物的谚语,如果直译为“Three cobblers make one Zhuge Liang”,对于不了解诸葛亮为何许人的外国读者会感到极其困惑。若译为“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意思是成功地表达出来了,可原文的生动形象全丢了。如果以外国人熟知的形象Solomon代替诸葛亮,即译为“Three cobblers make a Solomon”,西方色彩甚浓,原文的民族色彩又消失了。例(3)中,译文在直译基础上添加了解释性词语“with their wits combined”和“the master mind”,很好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保留了原文的民族特色,行文简洁流畅,还体现出原文的音韵之美,原文“匠”与“亮”、译文“combined”与“master mind”均有押内韵的异曲同工之妙。
其三,直译加注释。此法在翻译典故时被广泛运用,它使译文更易于理解,让读者了解典故的真正意义,例如:
(4)“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而自笑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且更是可厌。”[9]
[译文]:“Can this be another absurd maid come to bury flowers like Tai-yu?”he wondered in some amusement.“If so,she's‘Tunh Shih imitating His Shih’,which isn't original but rather tiresome.”
注释:His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 Tung Shih was a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s.[10]
例(4)采用直译加注释来译“东施效颦”这个典故,文字简洁明了,读者借助注释能更好地理解典故的基本含义。
2.中国民俗文化翻译
一方水土一方民俗,不同民族间风土人情的巨大差异表现在社会文化生活的诸多方面,民俗活动中“文化负载词”频现,容易引发沟通交流的障碍。如民间崇拜中的“女娲”和“妈祖”在中国文化中独一无二;“年糕”一词利用汉字“高”与“糕”的谐音来寄托中国百姓对未来“年年高”的美好祈盼,其中的文化内涵并非英文词组“New Year's Cake”所能囊括。鉴于此,在英译过程中须注意语言移植和文化移植并重,不仅要译出语义,更要保留民族色彩和地域特色,保证中国民俗文化的内涵得到最充分有效的传递。
其一,音译。此法主要针对民俗文化中的词汇空缺现象,主要包括人名、地名及特色餐饮、服饰等在英语里无对应词的普通名词。例如,在中国文化里,“龙”是吉祥的象征;而在西方,“dragon”意指邪恶的妖怪。翻译中将“龙”等同于“dragon”并不妥当,而现行的音译“Loong”是一妙译,它甚至可在著名武打明星李小龙的英文名“Lee Siu Loong”里找到依据。
近几年来,“山寨”一词在国内外媒体上大行其道。起初,英文报道将它译为“copycat”,此译法源于“假冒”、“仿制”之意,确实反映出“山寨产品”的本质和部分特征。之后,“山寨”逐渐由“产品”上升到了“文化”的高度,衍生出中国草根阶层“山寨文化”略带批判、颠覆、戏谑、反讽的新内涵,再用上述带有较强贬义色彩的译文已不妥。为保持该词的原汁原味,国内外媒体逐渐开始采用音译版本“shanzhai”。毕竟在西方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机制相对比较成熟,不大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山寨产品”,也不存在所谓的“山寨文化”,因此根本不可能从英文中找到一个完全对等的词,音译版本“shanzhai”则是最佳选择。英文版的Wikipedia也已收录了“shanzhai”一词,并有“shanzhai goods(山寨产品)”和“shanzhai subculture(山寨亚文化)”两个词条。
其二,音译加注释。《续茶经》是中华茶文化的经典之作,但书中出现的人名、地名、术语等和英语之间存在着语义空缺,在无法顺利实现文化交际时,译者选择了音译加注释的方法,例如:
(5)雁山五珍:龙湫茶、观音竹、金星草、山乐官、香鱼也。茶即明茶。紫色而香者,名玄茶,其味皆似天池而稍薄。
[译文]:There are five most treasured local products in Yanshan (Wild-goose)Mountain.They include the aromatic Wild-goose Tea from Longqiu(Dragon Pond),the jade green Kwan-Yin Bamboo (chimonobambusa marmorea makino),the herb of cyclosorus parasiticus,the bird of“mountain musician”,and the unusual scented fish.Here,the tea with leaves covered by white floss is Ming(bright)Tea.And the tea in a lovely purple color is called Xuan(black)Tea.[11]
音译成功地保留了中华茶文化的魅力,而在注释的辅助下,译者也顺利地实现了准确传播的目的。
其三,音译加意译。中国的传统民族服饰“唐装”目前有几种译法:“dresses of Tang Dynasty”、“traditional Chinese garments”、“Tang suit”。笔者认为“Tang suit”是一妙译。由于我国在唐代超强的国力和对世界文化的深远影响,从那时开始海外诸国就以“唐”来指代中国,从外国人把海外华人的聚居地称为“唐人街”便可窥见一斑。
其四,直译。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谢天谢地”有几个译法:“thank earth and heaven”、“thank goodness”、“thank heaven”、“a million thanks”。其中,直译的版本“thank earth and heaven”为最佳译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中国的文化特色。中华民族对天和地的崇敬信仰由来已久,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称之为“天公”;“地”如母亲般化生万物,称之为“地母”。只有译为“thank earth and heaven”才能充分地将中国民间崇拜天地神灵的文化现象准确地传递给读者。
其五,直译加注释。随着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读者的认知语境正在迅速扩展,他们获取源语文化的欲望也与日俱增,这为译者在译入语文本中保留源语文化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可能性。保留民俗文化“中国味”最好的翻译策略就是直译加注释。
斯坦福大学中文教授William在翻译鲁迅《阿Q正传》的译本中用了多达67条翔实的脚注[12]。以其中的“哭丧棒”为例,William将它直译为“a wailing stick”。但由于该译法与源语文化信息不能完全等值,译者增加了脚注以解释这一中国旧时风俗传统及故事发生时的社会背景,不折不扣地传达了源语的文化信息。脚注为:Young foreign gentlemen of the time often carried canes,and young Chinese who had studied abroad often emulated them even after returning home.The“wailing stick”had been traditionally carried by funeral sons in funeral processions;the idea it represented was that the son was so overwhelmed with grief he would have been otherwise unable to walk.
3.中国当代文化术语翻译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西方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的政治与经济发展,逐步接受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现代化特色的术语,并冠之以“中式英语”。中式英语有益于中华文明和文化的传播,还可部分地弥补汉语在世界范围影响广度不大这一缺憾。以《中国日报》报道中常见的一些政治、经济术语为例:
科学发展观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双拥Double Support
社会主义荣辱观Socialist Concept of Honor and Disgrace
实事求是To Seek Truth from Facts
三个代表Three Represents
“三步走”战略Three-Step Development Strategy
这些术语几乎都采用了直译法。其中,“Three Represents”中“represent”被用作了名词,按照传统的思维方法,这一处理似乎在语法上不合常规,但实际上有其合理之处。将动词作名词化处理不乏先例,“Three Represents”的译法完全符合英语习惯用法。笔者认为,只要不违背英语语法规则,在翻译中国现代化特色的政治、经济术语时应鼓励更多地采用直译法,有利于进一步宣传中国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成就,增强中国特色的影响力。
在中国文化软实力亟待提升的大背景下,研究如何通过翻译手段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在对外传播翻译中,本文提倡采用异化法为指导:在翻译中国成语典故时,采用直译法、直译加意译法或直译加注释法能较好地保留汉语语言的形式;在翻译中国民俗文化内容时,采用音译法、音译加注译法或直译加意释法,有助力于实现保护和推广中华文化的目的;在翻译中国当代文化术语时,主要采用直译法,以增加中国特色的影响力。由此,希望更好地促进中国对外文化传播效果的实现,同时为译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下的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项目号2010B03】和广西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一般项目“地方性高层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号2011JGA012】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David Hawkes,The Story of the Stone,London:Penguin Group,1973.
[2]Robinson,Douglas,Translation and Empire:Postcolonial Theories Explained,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p.31.
[3]王宁:《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6页。
[4]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65页。
[5]Nye,J.S.Jr,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Beijing:Oriental Press,2004,pp.2~95.
[6]黄友义:《让翻译事业更好地为跨文化交流服务》,《今日中国》2008年第7期,第54页。
[7]关世杰:《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对外大传播》2006年第12期,第36页。
[8]Venuti 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pp.18~20.
[9]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0回。
[10]Yang Hsien Yi,Gladys Yang,A Dream of Red Mansion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4.
[11]陆延灿、姜欣、姜怡:《大中华文库·茶经、续茶经》,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8页。
[12]William Lyell,Diary of a Madman and Other Stories,Hawaii: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0.
Research on Foreign Publicity Transl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Soft 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