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文献综述

2015-03-27魏子森

关键词:国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政治

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文献综述

魏子森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使其不断完善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而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进行教育工作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国防教育。国防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艰苦奋斗的责任意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基于当前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的提案和有关思考,主要从在高校内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国防教育与思想教育相融合的意义以及将这两种教育融合开展的做法进行整理与分析。

关键词:国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

一、引言

大学生国防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实施内容,同时它也构成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大学生国防教育是面向大学生培养国防意识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以培养和加强大的学生国防观念、意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发爱国情感,从国防素质的培养到整体素质的培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是促进社会进步,民族强盛的一批中坚力量,思想水平较高,参与热情强,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基础,是非常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的实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行做好人才上的充分准备。

对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过程中,触电一般对在高校内实行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国防教育教育相融合的意义以及将这两种教育如何开展的做法进行具体的探讨。而本人也将会对这些观点进行梳理与总结。

二、关系

高校中的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同时也是因为他们具备这样的关系才能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但是在这种相似关系中也有着各具特色的区别性。

(一)关联性

马永刚认为,高校国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辩证统一。首先,高校国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国防教育主要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主义的教育,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于二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长期的目标和任务。其次,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的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者。在高校中国防教育大多数已纳入了学校的德育程序,必须依靠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努力才能将国防教育开展下去。此外,在高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即为国防教育的集中体现。形势与政策课帮助高校学生了解国内国际形势引导学生肩负起重大责任,与国防知识紧紧相连,又在课程中塑造着学生的政治思想。

张炬在认识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上一方面从任务的一致性上入手,认为国防教育主要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对其进行爱军尚武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国防理想道德教育等,借助这种方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提高政治觉悟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在国防现代化建设献身。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是对这种精神进行教育;另一方面从方法的通用性入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说理引导法、实践锻炼法、熏陶感染法、比较鉴别法、心理咨询法和自我教育法等一系列教育方法在国防教育中也完全适用。

张丽芳在和以上观点所表述内容相同以外,还提到了其教育原则具有一致性,张丽芳她认为高校教育和国防教育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育人”的原则,都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青年学生的政治思想不够成熟,观念立场不坚定,易受到西方敌对势力的蛊惑和蒙蔽,使其失去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正确认识。为使学生更清醒的认识到与敌对势力斗争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培养中国特色的新时代青年,成为贯彻党和国家政策的“四有”新人,所以要广泛展开必要的高校国防教育和政治教育。

除以上观点之外,张成可在其文章中提到了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互补性。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涉及范围较广,内含纤维丰富。而国防教育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当前国际与国内的形势,更能帮助他们培养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坚韧不拔、互帮互助的优秀精神,这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补充。思想政治教育又在国防教育之前打下了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更能提高国防教育的效果。

(二)区别性

孙芳主要分析了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她认为首先,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了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今后走上社会、立足于社会、服务社会树立了正确的思想认识。而在高校中推广国防教育,更主要的是促进高校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和理论基础,树立爱国主义精神,了解国内国际环境。这两种教育的实际应用性有巨大的差别。其次,二者在人们的普遍认识中正在差异。如今在各大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早已将区别于其他学术性教育专业性教育,沦为现在大学课堂教育的鸡肋,学

生普遍走马观花的态度。而国防教育由于其开展时间较短普及性较差,且实用性较低,更难引起学生的普遍关注。如果说在现在课堂上思想政治教育仅仅由学生挑选出实用型部分进行学习,那么国防教育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意义

罗一娴认为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传统美德,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历来提倡。而在我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这种精神也是我党和我军的光荣传统。通过国防教育可以使新一代的大学生继续继承艰苦奋斗的精神,为未来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当今时代与社会激动地还将是美好的,在我国飞速发展的今天居安思危意识已经淡薄。而通过国防教育一方面可以警醒当代大学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当代大学生对危机的警惕性,提防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此外,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在当今大学校园里,大学生往往迫于就业与考研的压力将主要精力放在学术与专业上,这样就不是了对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高。而增加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品牌扩大学生知识视野,丰富其知识结构。最后,国防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拥军意识的形成和集体主义观纪律观的树立。在国防教育中有很大一部分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军人、了解军人,这样有利于军人的风采感染大学生培养其军营意识和拥军态度,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军人的感染也可以形成集体主义纪律观念,为集体生活和进入社会的协作带来积极影响。

刘玉芳认为,第一,政治形势教育能促进大学生全面认识当今国际形势,增强国防观念。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发展也进入一个新阶段。但在这一时期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随着中国世界地位的提高面临的挑战会更加多样,当今大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重视程度,对当今的国际形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增强自己的国防观念。第二,爱国主义教育能培养大学生国家至上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被强调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系统地对我国政治、历史以及社会进行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加增加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在面临国防危机的时候也能挺身而出。第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大学生人生观念的树立与理想的培养往往都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教导的,而接受国防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到国防领域各种人才与英雄的事迹、了解到祖国的需要有助于大学生三观的建立和未来理想的树立。第四,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促进学风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当前环境下,大学生最重要的任务还是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在国防教育的帮助下更能使学生了解到祖国的需要和树立未来远大理想,这样更有利于校园风气与文化的建设。

曹飞认为,国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载体。在当前的高校里,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往往理论性较强,一方面其直接应用的部分较少,学生对其兴趣不高;另一方面诸多精神与内涵缺少系统的事例力而使得学生理解程度不够,缺少能够让学生直观理解的内容。如果将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就可以由国防教育入手,以国防教育中种种实例与现象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传统与积极内涵,借助中国传统中优秀的事件与人物为样板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良品质,这样既使得国防教育的高度得到提升,又使思想政治教育也得到更好的印证。

四、做法

(一)当前实施的问题

余靖认为当前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将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学的比例,与国防实践教学混淆,过分重视后者而忽视了前者的整体设计目标。如目前看来,大多数初高中,都把学生军训作为入学后的第一课,旨在锻炼新入学学生的独立意识、坚强的品质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高校以军训作为国防教育的第一步,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起到相应的作用,但从总的效果来说,新生刚入学,对学校的文化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等都缺乏了解,在思想和认知上还没有做好接受新生活的准备,在此情况下的军训生活,可能就会与最初的目的有偏差。导致高校国防教育的目的不能完美实现,也由于军训开始于传统教学之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没有得到一个好的教学平台,从而将整个教学内容割裂开来,这样的结果是,军训实践与思想理论脱节,达不到最初的国防教育目的。其次,高校国防教育中对实践的重视程度大于理论,在我国的国防教育中,实践和理论是最基本的两种形式,理论大纲要求将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而在实际的实行过程中,高校的国防教育则主要以军训为主,理论穿插其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理论教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实施结合的方法

余靖提出:第一,利用校园文化平台。当代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国防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必须充分利用好校园这一平台,在日常生活中一是对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进行建设,让学生受到这种环境与文化的影响,在对学校与社会的荣誉感中逐渐衍生出责任感。同时在学校中应该定期举行相关活动使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学生的大学生活中。第二,利用网络平台。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高效地进行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应该积极利用网络,加强有关方面网络的建设,建立相关网站、论坛、微博,使得相关的教育更加多元化多样化,而这种新形式必将会受到现在大学生的喜爱。第三,校外实践基地平台。国防教育实践基地与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共同建设,有利于学生更直观的体会到教育的内涵与意义,到军营的参观与体验也可以增加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与军营体验,这种实践相对在校内直接接受知识教育更有效果。第四,.手拉手高校共建平台。与城市中各个高校共同建立国防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模式,不断相互交流,同时也能使当地的资源基础设施得到共享,切实提高教育硬件设施水平。第五,学生社团平台。作为帮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拓展的有效形式,学生社团应该建立利于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社团,借助这种社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同时将这种教育的范围极大地拓展。

首先,整合课程体系。等和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使得课程的内容更加完善,实际结构更合理,效果更突出,更具体特点。同时丰富教学的实践活动,增强教学感染力,拓展教学途径,借助多种方式实现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发展和全面提升。其次,整合教育资源。对教育资源的整合更多的是对师资队伍进行科学要有针对性的管理,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国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针对性,深刻挖掘两种教育与社会实践社会发展的联系,使教育应用性更加提升。这就要求学校的师资力量更加强大,教学人员所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此外,整合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是促进教育效果的有力保障,整合教育管理就是要对机构进行精

五、总结

在我国当前高校的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中,二者的相似度决定了这两种教育同时进行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而这两种教育同时进行也具有深刻的影响和广泛的意义。但是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中,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占有的地位相对较低,学生重视度不够。这就要求在未来提出更有创新性、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使得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的赢得大学生的喜爱。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当前的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两种教育相互扶持共同促进的未来,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将会对未来的大学生产生更加重要的影响,而这种教育在未来的改革与创新中也会取得一个质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张成可.论国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J].人力资源,2012-02,(259).

[2]张丽芳.将国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研究,2013-09.

[3]张炬.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性探究[J].职校论坛,2011,(21).

[4]马永刚.高校国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探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11-06,28(3).

[5]李建明.论国防教育与大学生人格的培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10(3).

[6]孙芳.论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整合[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12.

[7]罗一娴.试论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J].理论观察,2008,(1).

[8]刘玉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中的作用[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8.

[9]曹飞.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大学生国防教育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10]余靖.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渗机制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11]宋逸成.论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整合[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2009,(4).

猜你喜欢

国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面临困境与突围路径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