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问题与思考

2015-03-26魏梦丽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5年2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专业学校

魏梦丽

国务院2005 年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职业院校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方法。笔者结合自身在企业实践的体验和感悟,在此对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思考。

一、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积极意义

1.有利于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在企业实践过程中,职校教师从企业一线工作做起,能够深刻感受到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存在的巨大差距。通过到企业实践,从企业的组织方式到管理制度、从相关岗位职责到具体操作规范、从用人标准到企业文化,教师们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教学理念上也有了重大的转变,这为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需求规格,创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符合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的职业教育新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从而能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与改革。

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当前,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主要矛盾是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不相适应,教师缺乏必要的专业实践技能。尤其是近年来进入职业院校的新教师,尽管学历较高,但实践能力较弱。通过深入企业一线,学校一方面有效增强了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水平,完善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拓展了专业视野,提高了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为教师们的专业教学提供了生动的资料,丰富了教学方式和手段,使教学更贴近企业实际,也更富有针对性,使教师们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都得到提高。可以说,企业实践已经成为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

3.有利于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职业院校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加强了学校与企业间的沟通,拉近了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也为企业了解职业学校和学生提供了机会,有力推动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企业作为职业院校教师进行实践活动的培训基地,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了解企业技术发展、重新认识专业现状和发展的平台。教师在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的同时,也为学生的实习、就业创造了条件,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另外,企业也表示,通过承担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可以借助教师的专业知识来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将自己的建议和思考提供给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补。

4.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课程设计和专业教学中要坚持以技能应用为目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到企业实践,教师们充分收集了企业一线的相关资料并了解了企业的用人标准,对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教师们还通过企业锻炼,对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为以后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真正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自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项目实施以来,河南省教育厅、笔者所任职的学校和所在的实习企业,都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是,从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来看,不论是项目制度还是参与实施项目的学校、企业和教师,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阻碍了教师到企业实践的顺利、高效开展。

1.制度落实不到位

为确保企业实践项目的顺利实施,河南省教育厅联合多个部门成立了企业实践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暨项目办公室,并制订了多项规定。但总体来看,由于质量监管不给力、评价考核不严格,出现了实践制度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在笔者企业实践的6个月中,很少有相关部门或学校对教师进行过程管理及监控,不管是实践的具体安排、教师的日常管理还是实践成果的考核,都只限于“听汇报、交总结”的形式。

2.保障机制不到位

笔者任职的学校对于教师到企业实践项目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到企业实践,但在具体执行时学校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教师到企业实践半年之久,导致该教师承担的课程难以找到其他老师承担,从而影响了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也阻碍了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步伐。这个问题表面上看是由于专业教师匮乏引起的,但笔者认为,学校整体的课程安排中缺乏科学、可行的专业教师学期轮训方案才是真正的原因。另外,6个月的企业实践基本上都会占用教师寒暑假本该休息的时间,而在学校的绩效考核、评先评优上没有或很少得到相应补偿,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积极性。

3.企业的配合不到位

一些企业认为,教师的参与给企业带来了额外的负担,从而不愿意接受教师实践。这些额外的负担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管理难落实。很多企业反映对于教师的管理无法等同于他们自己的员工,原因是教师只是短期在企业内实践,无法用企业的制度来约束教师,所以管理起来比较麻烦,企业不愿增加管理成本。二是教师工作不确定。在实践中,笔者经常会被企业员工问道:“你们老师来这儿干吗呀?你们是来实习啥的?”由此可见,企业对教师实践的目的、实践的内容很不明确,也难以安排什么实质性工作,造成教师虽然在企业上班,但却不能完全深入到企业的工作中。

4.教师的认识不到位

据笔者了解,大部分职业院校教师有着比较强烈的企业实践愿望,希望能够借此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进而提高教学水平。但是部分教师在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上存在误区,从而影响了实践的效果。一是教师对企业实践的“价值”缺乏认识。部分教师意识不到教师到企业实践的重要意义,对培训企业认同度不高,在实践时产生临时感和走过场的思想,以至于对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教师对实践企业要求比较高。个别教师对企业安排的住宿条件不满意,认为企业的工作环境差,提供的生活补贴低,不断向企业提条件、提要求,使双方产生矛盾。三是部分教师到企业后没有实现从教师到学徒的身份转换。一些专业教师学历层次较高,理论知识较多,在实践时难以放下架子从事一线岗位的生产与服务工作,而更希望以企业管理者的身份出现。

三、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探讨

教师到企业实践作为职业院校培养“双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完善和发展其相关机制,才能真正推动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步伐。

1.建立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协调的运行机制

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职业院校、生产企业这三个基本要素准确定位、各司其职、沟通协作。

①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的配套政策,明确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企业、教师在实践活动中的责任和义务。设置专门机构组织实践活动,建立登记、检查、考核、评估制度,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②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职业院校应结合本校专业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需要,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教师到企业实践活动,制订并具体落实教师学年(学期)轮训计划,做好教师的遴选、实践方案的设计、实践内容的落实、实践教师的考核等具体工作。另外,在实践结束后,对教师实践成果的展现加以监督和指导,同时为组织好下一轮的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广泛征求意见。

③企业作为教师到企业实践中的核心要素,不仅要为教师提供实践的平台,更要负责实施教师实践的相关具体事项,包括为每位教师选派师傅、制订个性化的培训方案、负责教师实践安全、参与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管理与考核工作等。

只有做到政府、学校与企业三方的有机统一、团结协作,才能促进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的顺利、高效运转。

2.构建紧密型的校企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是一个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过程,要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推动校企合作的良性运转,必须构建一种互利双赢的深层次紧密型的合作关系。从供给角度看,企业能为学校提供人才需求的依据和信息,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场所和就业岗位,为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提供基地保障;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技术服务、职工培训等技术和人力支持。从需求角度看,企业需要人才,需要技术力量;学校需要条件良好的育人和科研基地,需要企业先进的工艺设备。这两者既追求各自的价值目标,又互为要素资源,成为各自求得生存、参与竞争、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构建深层次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关系,关键是建立资源互补的共享机制。学校和企业拥有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校企合作就是要整合不同资源,促使双方资源、技术、管理与文化的互动、渗透,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可以说,校企合作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推动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应尽的责任。通过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发挥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企业可以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使学校和企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促进双方更好地发展。

3.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激励保障机制

为了保证教师到企业实践项目的持续顺利实施,职业院校在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与考核的同时,也应完善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一是任务激励。学校可根据教师的专业制订相应的“实践任务书”,在教师下企业之前下发到每个人手中,让教师带着任务去实践,带着成果来汇报,从而避免了实践中的形式主义和走过场。二是目标激励。学校应将教师到企业实践纳入绩效评估体系,在教师职称晋升、岗位聘任、业务考核、评先评优等工作中,把到企业实践的情况作为重要的指标。例如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高级讲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之一,就有“任现职以来到行业、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累计5个月以上”的要求,这样,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职称晋升目标,有效调动了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积极性。三是薪酬激励。教师到企业实践,既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也需要考虑到教师的经济待遇。教师在企业实践,视同完成额定工作量,学校应保证其工资、奖金、福利待遇的正常发放,同时也要给予实践教师一定的补助,帮助解决交通、食宿等问题。只有完善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才能让教师由被动的“要我去实践”变成主动的“我要去实践”,确保企业实践工作落到实处。

4.强化企业实践成果的应用机制

企业实践不是一种形式,也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经过半年的实习,教师们最终还是要回到各自的教育教学岗位上,也就是说,如何将企业实践的成果转化到学校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并最终让学生受益,才是企业实践的最终目的。笔者认为,实现这一目的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工作。一是要加强实训室建设。今后的专业课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做到所学知识与岗位需求相结合,师生与实践劳动者相结合。因此,加强实验室、实训室的建设,是提高学生实践经验、体现“零”距离就业的重要途径。二是要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训室、工厂、企业等生产一线进行教学的现场教学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它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以现场实体、实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通过观察、讲解、实际操作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建立亲手实践的现场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场教学法需要企业单位的配合,对授课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具体实施起来有些困难,但值得我们去尝试。三是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竞赛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有组织的竞赛活动。河南省每年举办一次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以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和基本素质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就业为目标,激发了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实现了企业实践效果的有效应用。

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保证教师到企业实践过程中的培训质量,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因此,深入完善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项目,能够真正使职业院校成为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为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2014年度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双师型”视域下中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制度研究)

(责编 周继平)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专业学校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学校推介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