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章立制,提升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2015-03-26郑国娟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5年1期
关键词:拓印备课组研讨

郑国娟

一、活动背景

备课是教师教学中的基础环节,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为提高教师的备课水平,促进其专业成长,改进教育教学质量,幼儿园老师通常在中午或傍晚时段,聚集教研组成员,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以有效梳理问题,突破教育教学难点。

二、研讨回放

主持人导入研讨的第一个环节:反思上周主题“我的文具盒”。让教师结合本周教学实践与上周研讨进行交流、碰撞。教师自由发言,有的说:“孩子很难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怎么办?”有的说:“孩子不自信,如何引导?”也有的说:“‘花儿朵朵开削铅笔,很难或很少形成花状?”针对这些问题,主持人说:“你们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吗?”老师们议论纷纷,泛泛而谈,均涉及到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加强教师正确的引导,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收集等。

接着,进入第二个研讨环节:研讨下周主题“有趣的文字”。主持人说:“大家看了这一单元主题教学内容,觉得哪些内容是比较难把握的?”其中一位教师说:“拓印汉字有点难上。”“主要表现在哪里?”主持人问。这位教师说:“拓出来的字是反的,孩子不认识。”说完,众研讨者异口同声:“是呀!”接着,你一言我一句。主持人说:这个不是我们研讨的重点,在拓印汉字中,其目标主要是让孩子体会拓印的乐趣。另外一位教师接着说:“我觉得艺术活动采茶的动作比较难编排。”说完,便站起来,将自己创编的一组动作,较僵硬地做给大家看,边做边讲解了不少时间,大家就这样看着。其实这些只要是幼师毕业的,都会做,而有些做的可能更具艺术韵味。之后,又有不少教师分别指出“规律排序”、“汉字结构”、“名字大变身”、“词语接龙”等教学内容比较难上,几乎整个主题单元教学内容都出现在研讨平台上了,这些问题,都在研讨中简单经过并草草落幕。

下面,进入第三个研讨环节:主题实施措施、策略的研讨。经过大家的激烈讨论,主持人归纳、总结了三点:一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二是结合日常活动,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三是主题活动与早期阅读结合。

紧接着,进入第四个研讨环节:教学具的准备。这个更多的是主持人罗列式的分类总结了一下:“我们需要的教学具有些是现成的,有些是可以通过收集的,有些是需要我们动手制作的。”

最后,进入第五个研讨环节:对该主题内容的教学有什么好的建议?一教师说:“应凸显趣味性。”另一教师说:“应避免小学化。”主持人作了简单的小结并结束了研讨。

三、评价、反思、策略

(一)评价

本次集体备课研讨中,无论是主持人还是参研者,她们准备充分,态度端正。整个研讨环节、框架清晰,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诉说困惑、提出问题、阐释设想,在各抒己见、共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努力解决在研讨中出现的那些问题。

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该集体备课研讨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几位教师围坐在一张桌子周围,议论纷纷,泛泛而谈,仔细一听,大部分对话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孩子学情等无关,与此同时,主持人又不能巧妙地将其引到点子上。研讨中,教师所提的问题多而杂,有些无需展开讨论,有些根本得不到实质性的解决。主持人的总结、归纳,参研者对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更多是人云亦云式,并且只停留在“面”上,缺少操作性、创造性。集体备课后,教师往往较整齐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智慧,简单地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修正,很少或几乎没有进行再设计、再创造……这些情况叠加在一起,暴露了主持人和参研者不少缺点:主持人缺少聚焦的实力、质疑的潜力。参研者缺少捕捉信息的能力、反思凝练的实力,碰撞观点缺少针对性。由此,反映出主持人研讨之前,没有进行该主题教学“难点、困惑”前期调查,研讨者个人初备质量不高,这促使集体备课缺少研讨的“深度”,流于形式,成了“走过场”,难以产生实质性的研讨效果。

(二)反思

集体备课研讨中,研讨者、主持人的态度是值得认可的,但她们那种执着态度背后所能达到的“深度”,是让人质疑的。因为没有“深度”,也就没有“实效”。

研讨中,主持人让老师们谈谈该主题教学中难以把握的内容。老师们侃侃而谈,分别递交了不同内容的疑点、困惑,几乎全盘托出。在有限的研讨时间里,要解决那么多问题,显然只能停留在表层。况且,每位教师的问题基本上不相同,进入该教师的问题,需要时间与思维的运转,有些还在思考那个问题,却被主持人引领到了下一个问题的碰撞,那么她刚才的思考显然是无效的、浪费的。

其次,主持人聚焦问题的深度、质疑的宽度,也值得深思。当教师提出“拓印汉字”教学内容比较难上,因为拓出来的字是反的,与此同时,其余教师也七嘴八舌地讨论的那一刻,主持人只是简单地说:那不是研讨的重点,在拓印汉字中,其目标主要是让孩子体会拓印的乐趣。这一听仿佛也有一点道理,但细细想来,孩子对拓印出的认识的字感兴趣,还是对拓出来的不认识的字感兴趣呢?凭教学实践经验,孩子对拓印出的认识的字更感兴趣。从这里出发,作为主持人应该质疑的是:你准备让孩子去拓印哪些字?对此,教师就会去思考,应该选一些孩子认识的字,如:上、下、口、好等,或是孩子名字中出现频率较多的那些字,让孩子去拓印认识的字,拓出后即使是反的,孩子也能主动认出,倍感欣喜。

(三)策略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我觉得主要是因为集体备课活动要求、规范不明确,参研者、主持人不知道如何有效实施集体备课研讨活动,导致即使付出了积极的态度,也只能付之东流。为此,我们应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备课要求、备课组规范,让参研者、主持人参研有所依,参研前能根据规范、要求,早定位、早准备,切实提升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1.集体备课要求。

为了做到资源共享,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个人特长,体现“同伴互助”的精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业务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提升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特制订我园集体备课要求:endprint

(1)总体要求。

幼儿园建立健全各年段备课组,每个年段备课组由一名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强的教师任备课组长,负责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各年段集体备课研讨每周一次;跨年龄段成立学科备课组,由业务副园长牵头组织实施,每月一次。

(2)形式要求。

采用“以个体备课为基础,集体备课为提升,个性补充为创新”的思路。严格按照“个人初备、问题普查、集体讨论、修改完善、评价反思”的主题单元集体备课步骤进行。

(3)备课要求。

要求都是对人而设立的,在集体备课研讨中,为了提升其有效性,我们拟定了不少要求,分别是对备课组长、主持人、参研个体而言的:

对备课组长的要求:

①组织本组教师在学期开始前,先通览教材,领会教材意图,整个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弄清本年段组各主题分别要完成哪些教学任务以及重点、难点,分清主次,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②组长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给组员作好分工,确定各主题的主持人。

③根据集体备课研讨情况,确定需要跟进的研修内容作为研修课,并对研修执教者进行指导。

④作好集体备课必须的记录,作为对该组成员考评的重要依据。

⑤指导并辅佐主持人做好主持工作。

对主持人的要求:

①熟悉并掌握该主题教学内容,研讨前,在教师个体初备后,进行一次“问题调查”。

②对教师提交的问题加以梳理,拟定教师实践中存在的普遍性、代表性的现实问题,将其挪到研讨平台。

③研讨前对这些拟定的问题,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及理论学习,初步知晓解决的要点。

④对本次集体备课活动进行分析、评述,总结实践问题诊断和解决,提炼出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的策略建议。

对个人自备的要求:

①在集体备课之前,每位教师都要围绕主题进行个人自备。

②做到“四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③做到“四明确”:明确孩子的原有知识点;明确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明确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明确课堂教学的可能生成点。

④初备的基础上,列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供集体议课时交流研讨。

⑤针对主持人拟定的研讨热点问题,进行研讨预热,促使碰撞更具实效。

⑥认真作好研修课的听课记录及其评课意见,备课反思,提高备课自我诊断能力。

2.集体备课规范。

为了不断创新园本教研形式,做到资源共享,集思广益,体现“同伴互助”的精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业务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提升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特提出备课组工作规范。

(1)准备活动:早定位、早组织、早安排。

备课组长根据教学进度,选择比较典型的教学内容(可以是大家普遍感觉比较难教的内容、在整体中属于重要的基础性的教学内容、孩子普遍感兴趣或不感兴趣的内容等),并提前三天将内容通知到各成员,各成员按组长分配的工作任务(如寻找资料、设计整体流程、设计精彩片断等)研读教材,分头准备,尽可能形成文本(教案、网上下载资料、自己的思考、电子文档或演示文稿等)。

(2)开展活动。

一问:为什么学?

交流重点:本课教材背景资料分析及学情分析。一方面是介绍本课教学内容的学生认知基础及后续为哪些学习内容服务,哪些知识点可有效迁移到本知识点的学习中。即把本课时学习内容的前、后、左、右的关系梳理清楚。另一方面是对孩子学习本知识点的学情加以分析。

二问:学什么?

交流重点:根据要求及以上分析提出本课时的一维甚至三维目标,强调教学目标要具体宜检测,倡导目标设置问题化,是可检测性的目标而非课程目标。不同的目标定位,预示着不同的教学设计思考。

三问:怎么学?

交流重点:主要交流与该内容有关的案例、网上素材和各自事先准备的教学过程设计,但不要求很具体,面面俱到。我们更关注的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孩子可能会怎么做?教师该怎么做?以及这样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什么?要求老师用问题串的形式贯穿整个展开过程,既提问又试着自我回答。教学预设要简明扼要宜实施,既要有孩子的学习活动安排,又要有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安排的思考。孩子的操作练习要有针对性、延伸性和拓展性。

针对以上“三问”,主持人应该引领参研者重点讨论:教学目标制定从量上来分析是否适中;从质上讲是否符合孩子的特点;是否符合教材设定的意图。教学目标内包含哪些要素,要素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板块设计是否有利于落实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板块在教学时间上是否得到保障;教学形式是否饱满;教学清晰度是否足够等。此环节主要为训练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所以备课组长在这一环节中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引领者的作用,不断推动讨论深入。

另外,集体确定的教案有权威性,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它的缺点就是共性太强,缺乏个性,对此,还需要有个性化的补案。在这,我们的做法主要分为四个环节:

环节一:修改完善。

教师根据集体备课交流中的收获,根据班级学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对事先已经设计的教案独立进行适当修订完善,这时的教案才可以算是教师走进课堂的蓝本。

环节二:介绍片断。

几人次或一人次介绍一到两三个教学片断,可以是针对教学重点的或针对教学难点的,也可以是教学板书设计,也可以是孩子操作的设计。可以预测孩子的接受情况,对课堂情况进行假想,类同于模拟上课,增强可听性,也是为了训练教师把握学情的能力。

环节三:质疑讨论。

讨论重点教学片断的教学价值究竟怎样?实施中如何提高孩子的参与效率?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估计在教学现场会出现一些怎样的情况?可以如何应对?

环节四:总结共享提升。

梳理教师发言要点,对讨论所得进行整理,对教师发言中比较有价值的部分进行再次提示,对全组成员进行激励。指定教师将集体备课稿上传,利于共享;可以安排教师执教本课,观察课堂效果,继续深入研究。

(3)工作要点:有沟通、重推动、求实效。

集体备课前要科学分工,充分准备,特别是整体设计与精彩片断设计要事先沟通,活动中也要有教师进行选择性地记录,便于最后整理;要不断激发参与教师的积极性,不断培养发言积极分子,使活动的效果最大化;组长既要推动讨论的进程,又要退居后台,不要把集体备课变成独角戏。endprint

猜你喜欢

拓印备课组研讨
植物拓印
有趣的拓印
备课组长的定位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关于备课组建设的思考
新课程下,关于学习型备课组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