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评价孩子,从观察记录开始

2015-03-26吴海琴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5年1期
关键词:沙包指南幼儿

吴海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强调,“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解读《指南》精神,让我明白了,要尊重理解孩子的发展,并对孩子做出科学评价,必须关注孩子,做到观察与记录先行。因为观察与记录最能真实反映幼儿的发展状况。

一、引领教师奏响观察记录“三步曲”

观察与记录是教师运用多种感官全面观察,通过文字、图标、音像等载体,科学记录孩子在自然情景中的言行举止和所发生事件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它可分为“观察、记录、评析”三步曲。教师在进行观察与记录时,必须熟知每一步的要领,并熟练操作。

(一)敏锐观察

指导教师了解观察的基本常识。观察是教师在自然状态下,全面观察孩子、其他人的行为和事件发生前因后果的具体过程,包括神态、动作、语言等。它可分为随机观察和有目的观察。而有目的观察又可分为个案观察和专项观察。

培养教师拥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无论哪种观察,都需要教师具有敏锐地捕捉教育信息的能力。首先教师要有“顺风耳”。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孩子讲什么,往往可以了解他在想什么,因此注意倾听孩子们的交谈就可以看出许多门道来。其次教师要有“千里眼”,时刻细心观察孩子的各种举止,善于从每一个细微之处获取信息。最后教师要多种感官齐动,眼睛“察言观色”,耳朵听音辨声,口鼻感觉周边气息,心灵感受孩子情绪。但任何一种观察都切忌带着预设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督促教师把握观察的基本原则。做一个静静的观察者——不贸然干预。老师在观察记录孩子时,自己的言行神态一定要“藏得住”,不贸然干预,否则孩子在非自然情景下表现出来的行为就不真实了。随之,观察也显得无意义了。

例如,在一次餐后活动时间,我和带班老师看到梁启梦小朋友在带领五位孩子学做新的器械操,时而用口令来指挥动作,时而用歌唱来提示动作……我们见状高兴地笑出声来。结果,孩子们看见老师在注意他们,立刻散开去玩其它活动了。事后,我想:如果我们当时能不打扰孩子,只做个静静的观察者,或许之后还会有更多的精彩呢!

(二)科学记录

教师的观察是全方位的,记录的内容也应是丰富多彩的。既有孩子课堂上的精彩,又有孩子生活中的故事;既记录孩子学习活动的历历过程,又捕捉孩子游戏玩耍的点点滴滴。但记录并不是越多越好,教师应筛选出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进行记录,不能为完成任务而随便记录。如甲教师的观察记录是这样的:今天孩子们能静静地吃好午餐。显然,这种记录是毫无意义的,看不到任何隐藏的价值,是不可取的。

记录方式方法要多样。我们指导教师要依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记录,可以是即时记录,也可以是事后记录。记录的方法也有多样,可借用纸笔用文字、图标进行记录,也可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进行记录。

记录要注意真实有效。做一个科学的记录者——不流于形式。首先,要根据观察到的内容实事求是客观地记录。其次,记录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要尽量避免漏记关键内容,要把场景中孩子的言行举止生动地记录下来。这样的记录就可在重温时身临其境,评价时有据可依。

(三)客观评析

要以人为本。《指南》在说明部分强调:“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在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这就是希望我们分析观察记录时,教师要避免主观意识,要以孩子为本,从孩子的角度客观地进行分析,注重与原有的经验水平做对比,而不是统一标准来衡量。

要多元分析。教师要透过记录下来的资料和信息,从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多维度解读孩子的言行。这样的分析,才有价值所在,而不是只偏向其中的某个方面,更不是作为文档的收集。

要做出评价。观察记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评价孩子,而评价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师可以将评价结果正面地、明确地、完整地、客观地告知家长和同事,让他们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使家园合作更上一层楼,使教学策略更加优化。孩子得到老师的赏识或激励评价,学习会更积极主动,随之会带动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观察与记录提升了教师的评价能力。

在教师能开展科学有效地观察与记录之后,我们可以引导教师合理运用观察与记录的结果,以此为基点来优化对孩子的评价,并促使教师的评价能力逐步提升。

(一)观察与记录,让教师对孩子的评价更具全面性。

以往,我们对孩子的评价总以结果为重,忽略过程中的精彩。如今,《指南》更强调过程性评价,指点我们要通过观察记录孩子的活动过程,全面性地评价他们在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这种评价法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避免了以往评价的片面性,

例如在一次晨间活动玩沙包时,我观察到这样一个情景,并用手机把它拍摄下来:中班的孩子健健在玩沙包时不小心将沙包投到树上去了。他想把它拿下来,想了好多办法,如跳起来用手去拿,站在花坛边上拿,用笤帚柄去拔。尽管努力得满脸通红,但还是不能将沙包拿下来。恰巧新新和涵涵过来了,健健连忙叫上他俩一起摇树,见沙包没下来,他又叫了三位幼儿来帮忙摇树,“哇,掉下来了,掉下来了!”旁边的小朋友也一起欣喜地叫了起来,健健那喜悦的脸上写满了自信与成功。

这段观察记录,让我清晰地看到孩子从树上取沙包的全过程。我在解读这段录像时,感慨万分,原来孩子的学习是这么自主,能用这么多方法去取投在树上的沙包,在这过程中,孩子的自主性、坚持性、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情感的变化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的学习潜能简直超出了我的想象。从那以后,我改变了以往对健健形成的调皮捣蛋的印象,开始修正对孩子的评价,原来孩子们有着自己特殊的学习能量,我们应该利用观察与记录全面地评价孩子的发展。endprint

(二)观察与记录,让教师对孩子的评价更显客观性。

记得在一次美术活动“画画我的爸爸”中,倩倩小朋友跑过来告状,说杨扬小朋友画爸爸时,却把爸爸画成了妈妈!我带着疑惑,走近杨扬身边,猛然想起了《指南》在艺术领域中的强调: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和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于是,我蹲下身,轻轻地问:“杨扬,你为什么把爸爸画成妈妈呢?”“老师,我不想让爸爸太凶,想让爸爸像妈妈一样温柔!”

哇,这是一幅多么有思想的画呀,这个作画意图是多么的灵动和高超!

那时那刻,我更加明白了,我们在评价孩子时,要多观察记录,以孩子的角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客观正确地评价,切忌只从一点或一面的了解主观片面地评价孩子,以免“误伤”孩子。我庆幸刚才没有对他进行武断地评价。

(三)观察与记录,让教师对孩子的评价更富实效性。

《指南》在说明部分指出,“在实施时,应关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显然,这里的关注,指的就是观察记录,它是教育评价的基点。在实际工作中,不光老师可以评价孩子,孩子也可以通过老师的观察与记录来评析同伴的言行,最终真正实现评价育人的教育功能。

例如,在“好玩的拼图”区域活动时,随后到了户外活动时间,有些孩子就一撒手走了,任拼图乱七八糟地扔着;而有些孩子不但能把自己的拼图整理好,还能帮着别的孩子整理。老师就可以将这两种场景拍下来,在晨谈时回放,让孩子共同观察现场,评价这两种行为,谁的做法好?为什么?今后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样一来,老师的观察记录从另一角度来说转化为孩子的观察记录了,教育的及时性和实效性就体现出来了,也为孩子的行为习惯树立了正确的标杆,这远比老师的空洞说教要好得多。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为本,观察先行。”“没有科学有效的观察记录就难以对孩子实施正确的教育。”如今,观察记录已成为我们教师评估孩子发展的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它不但更新了教师对孩子的认识和正确的评价,而且这种在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来回追溯,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如雨后春笋快速地成长。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一如既往地抓好观察与记录,用好观察与记录,科学有效评价孩子,让孩子们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幸福成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沙包指南幼儿
沙包大战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丢沙包
指南数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自抛击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