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愿上幼儿园的孩子

2015-03-26金艳雯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5年1期
关键词:小朋友情绪幼儿园

金艳雯

一、案例背景

四岁男孩秦秦,性格活泼、敏感。父亲工作较忙,但一有时间喜欢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生活上主要由母亲照顾,母亲较为敏感、内向。父母对孩子虽不娇惯但比较顺从,认为孩子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求。因此,新生入园适应的时间就比一般孩子长,经常是父母带孩子在幼儿园外转悠一两个小时都不进来。孩子离开父母后情绪还比较平稳,愿意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活动,但不愿意在幼儿园午睡。本学期家长和老师商量想让孩子在园午睡,但接连两天孩子都没睡着,母亲焦虑,加之孩子哭闹,就不再送孩子来睡了,孩子情绪又开始反复。半个月前孩子生病请假,现在虽然已经好了,但一提到上幼儿园就哭闹,家长很着急。经与家长沟通了解到,孩子说在园午睡难受,加上半月前孩子做的贺卡没有被老师及时展示,妈妈想和老师沟通时没能得到老师积极的回应。

二、教育目标

1.通过家访了解秦秦家庭教育的环境和方法,分析其不足,找出不愿上幼儿园的原因,指导家长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

2.希望通过家园共育增进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理解,达成教育共识,促进孩子的发展。

三、家访、情感交流:个别教育跟踪记录1

(一)家访准备

家访前一天,找到了孩子的贺卡,并准备了一盒油画棒和卡纸。和孩子父亲沟通后约好家访时间。

(二)家访实录

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孩子家里,家长很欢迎。一开始孩子见到老师有点胆怯,在我亲切友好的态度下孩子慢慢恢复常态,拿出自己的书画给老师看,还拿出好吃的东西往老师手里塞。

我表扬孩子的贺卡做得很好,保证明天就把它展示在墙上。把油画棒送给孩子,告诉他以后画了好的作品老师会随时展示。

邀请家长来园助教,一起参与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便于家园配合共同教育孩子。

最后,孩子约定第二天来园,暂时先不在园午睡。

(三)效果

老师的上门家访,让幼儿一家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在孩子家里,老师、家长、幼儿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间的心理距离。我和家长相互交流孩子在园、在家的信息,沟通感情,共同研究,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初步达成一致意见。

四、努力、初见成效:个别教育跟踪记录2

(一)观察实录

五月二日(周四)早上,秦秦并没有按照和老师的约定来园,我给他家里打电话,妈妈说:“他今天又不愿意去了,我明天再送吧。”第二天孩子仍然没有送来。晚上,我给他爸爸打了电话,劝说家长在这件事上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上幼儿园是他应该也必须做的事,不能任由孩子耍性子,爸爸答应下周一定送。周日晚上我又给妈妈发了一个信息,请他周一一定送来,妈妈回信表示同意和感谢。

六日(周一)上午孩子妈妈发来信息,说:“今天还是不能去,我再做工作。”

七日、八日又是每天一个信息说送不来。

一晃一周又过去了,十三日(周一)幼儿园要做笑脸墙,我通知秦秦妈送孩子的笑脸照片,建议她带孩子来园看看,说老师和小朋友都很想他.

十四日中午,秦秦妈一人来送照片,我给她分析了孩子现状与家长的态度有很大关系,告诉她明天班级孩子拍集体照,请她一定送来。考虑到家长拿孩子没办法,我明天去接。

十六日八点,我来到秦秦家,他正在家中哭闹,见到我来了,妈妈抱着孩子和我一起下楼,上了车以后孩子不闹了,我用调侃、轻松的语气对孩子说今天一定要去照相,如果不去就不是小三班的学生了。到了班级,我对其他幼儿说:“今天秦秦的妈妈来给我们当老师。”我请秦秦妈给小朋友讲了一个故事,秦秦情绪比较稳定,过了一会儿和小朋友玩了起来。照完相以后他要回家,我没有阻拦,只是和他约定明天早上见。晚上再一次督促家长一定送来。

十七日,妈妈把孩子送来,我对秦秦说:“今天妈妈给我们讲个故事后要去办事,中午来接你。”他同意了,妈妈走后也很正常地在园活动,只是到了吃饭时问我:“妈妈吃过饭来接我吗?”我说:“老师和妈妈答应你的事会做到的”。中午妈妈来接他时,我夸他一上午表现很好,和他约好第二天早上见。

十八日上午,孩子在妈妈带领下来园,虽不情愿进教室,但在老师的劝说下很快和妈妈再见,我再次表扬了他,并和他约定下周一见。

(二)分析与反思

经过和家长的沟通、分析,我找到了孩子不愿来园的症结所在:

在最初的分离焦虑期孩子就没有完全过渡好,每天都是在与妈妈的讨价还价和妈妈的骗骗哄哄中才磨蹭到幼儿园,因此孩子在园稍一受挫就不愿来了。对家长不信任,缺乏安全感。

家长教育方式不适当:一味地顺从孩子,担心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平时对孩子也只有夸奖,没有要求和批评。孩子有不合理要求,如果家长不答应就哭闹,反反复复,最终孩子把哭闹当成了武器。

在孩子最初不想来园时家园沟通不够,老师和家长没有达成共识,没能及时消除隐患。家长与老师沟通不畅,对老师不够信任,并且把这种情绪带给了孩子。

(三)应对措施

对家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实际行动感动家长,配合老师。

请家长助教,稳定孩子的情绪,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孩子在班级的状况以及老师工作的辛苦。

在争取到家长完全配合的基础上,采取小步递进的方式逐步对孩子提高要求。

五、坚持、巩固成果:个别教育跟踪记录3

(一)观察实录

我担心秦秦在家休息两天会有反复,十九日晚又与他妈妈联系,鼓励家长周一一定送他来园。

周一八点半了仍不见孩子的影子,有了不少担心,我赶紧给他妈妈打电话,果然秦秦妈说孩子今早哭闹不止,要在家画画,明天再去。他爸爸在旁边说:“金老师,他答应我明天一定去。”我很坚决地说:“不可以!孩子不是第一次和你们承诺,他和我拉勾答应我周一见的。要让他从小懂得遵守诺言,画可以到幼儿园来画,今天无论如何一定要送他来园,要不我们就前功尽弃了,如果你们送不来我就还去你家请。”

九点多钟,爸爸妈妈带着孩子来到了班级门口。孩子哭着拉着妈妈不放手,不愿进教室。我让妈妈和他一起进来。进去后对孩子说:“妈妈到了教室,就是大家的老师,你坐回去妈妈才能呆在这儿。”他很不情愿地坐到了位子上,一再要求:“我呆一会你就带我走。”我没有回答他,继续带着小朋友正常活动。我请秦秦妈帮助我拉桌子给小朋友摆区角活动,并注意观察,他慢慢不再看着妈妈,专心地和小朋友一起玩起了橡皮泥。过了一会,我对他说:”妈妈还有事要去办,吃过饭来接你,一定会来的。”他勉强和妈妈再见,但很快就继续投入到他的橡皮泥制作中,区角活动结束后我表扬了他的泥塑“小蜗牛”。他很开心,接着情绪愉快地和小朋友一起正常活动。到了中午妈妈来接时,我和他妈妈作了简短交流,又当着妈妈的面问他下午来不来,他高兴地说:“来!”

下午,孩子和妈妈如约准时愉快地来到幼儿园,我特别夸奖了他。我知道,他终于在心理上过了那个坎儿。

接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秦秦都按时来到幼儿园,我每天晚上给他妈妈发一个信息,向她汇报孩子一天在园的点滴小事,鼓励家长继续配合我们。孩子的情绪越来越好,没了焦虑,很快融入了集体生活。

(二)分析与反思

在孩子的问题出现反复的时候,老师的坚持尤为重要,老师采取各种方法让幼儿感受到在幼儿园的快乐,每天的短信让家长感到了老师的诚意和对孩子的关注,消除了家长的顾虑,也坚定了配合老师的决心。

(三)效果

在老师的努力和家长的配合下,孩子完全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一直到放假,孩子每天都愉快地来到幼儿园与同伴一起学习、生活。看到他喜悦的笑容我们都非常高兴。孩子开始勇敢地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上课积极发言,越来越自信、能干。家长对老师充满了感激和信任。

六、结论

对于幼儿来说,父母是最亲近的人,家长的情绪对孩子性格形成有直接的作用。孩子中有的性格倔犟,有的性格温顺,有的性格急躁,有的比较敏感,都与父母的情绪有关。本案中个体深受母亲敏感的情绪和父亲急躁性格的影响,虽然在幼儿园表现为调皮、好动,但内心脆弱而敏感。解决了家长的心理问题,孩子的问题就迎刃而解。正确的教育方法能够使孩子形成开朗的个性以及勇于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家园共育是我们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老师要以极大的爱心、诚心和耐心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

对于我来说,教育中又有了更多的思考:只有不断了解教育对象,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以生为本,教育才会更有成效,教师自身也会一同获得成长。

猜你喜欢

小朋友情绪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找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