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的强制同化教育政策概述
2015-03-26陈青
陈青
摘 要:为了强制同化印第安人,1970年美国政府开始对印第安人实施强制同化教育政策。通过在保留地内外建立寄宿学校和公立学校,对印第安人实行唯英语教育,以此来削弱印第安传统文化,推动印第安人融入白人主流社会。强制同化教育政策在客观上提高了印第安人的受教育水平,加速了对印第安人的同化进程,但由于其文化侵略和种族歧视的本质,该政策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关键词:美国政府;美国印第安人;强制同化;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G5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036-02
1970年美国印第安人的独立地位随着保留地制度的确立被彻底打破,印第安人成为美国联邦政府监护的对象。对于保留地里臣服于白人社会的印第安人,美国联邦政府采取了强制同化的政策,强制印第安人接受私有制概念,接受白人文化和基督教宗教信仰,以此来消除印第安人的传统文化、族群意识,使之能够融入白人的文明社会。强制同化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实施强制同化教育,即通过强制印第安人接受白人教育来提高其文化水平,摧毁印第安人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把印第安人从“野蛮人”提升为“文明人”,使其能够融入白人的文明社会,使其变成美国公民,完成彻底的同化,从而彻底占有印第安人土地。
一、强制同化教育政策之前的印第安人教育政策
欧洲殖民统治者来到美洲大陆之后,把教育当做使印第安人文明化和宗教化的工具。殖民地时期的印第安人教育主要由教会负责,课程的设置以向印第安人传授新的文明生活方式为目的。1636年哈佛学院成立,1693年威廉玛丽学院成立,1769年达特茅斯学院成立,这些学院都把为印第安人提供知识和宗教方面的教育作为自己的任务之一。但是由于在这些学院授课的牧师对于印第安传统的文化、教育和社会习俗缺乏了解,印第安学生在这些学院常常遭受到歧视,而另一方面印第安人坚持自己的教育方式,所以这些学院的入学率极低,毕业率更是微乎其微,每年威廉玛丽学院只能招收8-10名印第安学生,殖民地时期只有一名印第安人从哈佛学院毕业。
美国建国初期在开化修好政策指导下,对印第安人的教育政策基本沿用了殖民地时期的政策。1775年“独立宣言”发表之前,大陆国会就向达特茅斯学院拨款赞助每个学生500美元,用于印第安人的教育。建国后,华盛顿总统和杰斐逊总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实现对印第安人的文明开化,帮助印第安人学习白人文化、社会传统、经济体制和政治传统。但是在保留地制度建立之前,由于印第安人对文明开化有选择的自由权,他们对于白人文明相当排斥,所以联邦政府的文明教育开展得并不成功。与联邦政府其他方面的政策相比,印第安人教育政策相对滞后。
二、强制同化教育政策的制订
19世纪70年代保留地制度形成后,联邦政府掌握了印第安部落的管理权,开始逐步实施强制同化的教育政策。1919年斯坦福大学著名教育家埃尔伍德·帕特森·克伯莱教授在其《美国公共教育》一书中第一个明确界定了“强制同化的印第安教育政策”的概念。克伯莱教授指出,19世纪7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开始实施的印第安人教育政策就是“强制同化印第安人教育政策”,是美国白人使用自己的教育模式,强迫印第安人接受强制性的教育[1]。
从19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就开始为印第安人设置学校,要求所有6-16岁的适龄儿童接受学校教育。1879年陆军上校理查德·亨利·普拉特(Richard Henry Pratt)在宾夕法尼亚创建了卡莱尔寄宿学校,这是联邦政府出资兴建的第一所保留地外的寄宿学校。1889年时任印第安事务署署长的托马斯·摩根(Thomas J. Morgan)认为对印第安人实施同化非常有必要。为了推动印第安人的同化,摩根及其助手起草了“印第安教育制度”,计划对印第安教育进行全面改革,以实现对印第安人的同化。1889年10月,摩根在莫洪克湖会议上公布了印第安事务署有关印第安学校的改革计划,得到了与会改革人士的大力支持。摩根把具体的改革计划以“印第安人教育补充报告”[2]的形式递交给内政部长,该报告很快就在第51届国会上通过并且在全国范围内付诸实施。就这样,以全面同化印第安人为目标的强制同化教育政策正式出台。
三、强制同化教育政策的内容和实施
以印第安人教育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印第安人教育补充报告”是联邦政府对印第安人进行强制同化教育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方案。该政策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建立印第安人学校,包括保留地内外的寄宿学校和保留地内的公立全日制学校,用英语对印第安人进行教育,传授给印第安人基本的文化知识,对印第安人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法制意识教育和信仰教育,培养印第安人个人主义精神,培养印第安人自给自足的自立能力,以此来加快印第安人文明开化的过程。
从1877年国会第一次就印第安人教育问题拨出专款开始,联邦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不遗余力地来加速印第安人的同化,国会的资金支持也逐年增加,从1877年的2万美元增加到1900年的293万美元,到1897年直接从事印第安人教育的工作人员从原来的114名增加到1936名[3],进行印第安人教育的各种类型的学校有307所,联邦政府通过多种渠道向印第安学校及印第安学生提供了包括犁、种子、四轮马车、书籍、学习用品、食物和衣服等各种物品的资助。
1900年印第安事务署署长威廉·A·琼斯(William A. Jones)的年度报告中指出:到1900年联邦政府出资兴办了25所保留地外寄宿学校,在校学生7430人,最大的为卡莱尔寄宿学校,在校生有1000多人;保留地内寄宿学校有81所,在校学生9600人;还有147所保留地内全日制学校,在校学生有5090人;另外还有22所公立学校,在校学生为250人;32所签约学校,在校学生2800人;22所教会学校,在校学生1275人[4]。
(一)寄宿学校的强制教育endprint
在强制教育政策的指导下,保留地内外成立了很多寄宿学校。印第安学生被强行带离他们的家园,大部分时间都被控制在学校,与部落、父母完全隔离,在寄宿学校内采取军事化管理,学习上推行唯英语教学。寄宿学校里学生只能使用英语,不得不放弃原有的印第安语言。
联邦政府希望通过寄宿学校使印第安儿童远离部落生活环境,通过按照学校规定的统一学习、集中英语教学,教授普通学校所讲授的传统学科,从而弱化印第安人语言和部落文化,以达到根除印第安文化的目的。但事与愿违,寄宿学校使印第安儿童远离父母和自己熟悉的部落环境,缺乏家庭温暖,心理压抑、营养不良、恶劣的宿舍条件和疾病严重影响了这些孩子的成长,身心备受摧残,大多数学生对寄宿学校充满了抵触和愤恨。
由于学生在寄宿学校悲惨的遭遇,寄宿学校的招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入学率逐渐减少,即使是在校的学生辍学率也是居高不下。由于寄宿学校的种种弊端,20世纪后美国政府对于寄宿学校的支持,尤其是保留地外的寄宿学校,开始逐渐减少。寄宿学校的数量也随之进一步减少,呈现出日益衰退的趋势,1918年9月卡莱尔学校关闭。到1925年设置在保留地外的寄宿学校减少为18所,保留地内为51所。
(二)公立学校教育
随着寄宿学校的衰退,白人社会对于将印第安人隔离单独进行教育的方法越来越质疑。更多的人开始认为让印第安学生加入普通的公立学校,同白人学生一起接受教育,这样会更有利于白人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印第安人文明程度的提升。
1901年琼斯在其年度报告中明确指出,以往的教育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琼斯建议应减少保留地外的寄宿学校数量,扩建全日制公立学校,在学校内着重进行职业教育。1906年琼斯的继任者、印第安事务署署长佛朗西斯·E·莱普进一步扶植全日制公立学校,压缩寄宿学校的投入。
20世纪联邦政府开始鼓励印第安学生接受公立学校的教育。1908年只有24名印第安儿童在公立学校就读。1910年印第安事务署推出政策,鼓励印第安学生就近在国家公立学校入学。到1928年7.9万名印第安学龄儿童中有3.6万就读于保留地附近的公立学校,并且他们其中大部分都接受了职业培训。因为印第安人不纳税,所以联邦政府需要为印第安学生来支付公立学校的学费,1914年拨款2万美元,1917年增加到20万美元,1924年达到35万美元。越来越多的印第安学生开始在公立学校接受教育,到1928年公立学校的印第安学生达到34103人,远远超过了政府所办寄宿学校、签约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在校学生数量。
联邦政府的强制同化教育政策是强制性的种族压迫政策,是要从文化上毁灭印第安民族,这是种族主义和民族压迫的表现。这种教育政策没有考虑印第安人的切实感受,强加给印第安人的白人文化至上的教育内容,彻底忽视了印第安人的民族特性和民族传统,其目的仍然是用白人的文化体系来代替印第安人传统的文化体系,动摇印第安人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是文化灭绝的举措。强制同化教育政策加剧了印第安人对联邦政府的不信任和对白人的仇视,势必会带来印第安人对白人文化的反感和排斥,这也严重阻碍了印第安人融入白人社会的进程。1929年美国全国教育咨询委员会在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政府的印第安人教育政策是一个可悲的失败[5]。
参考文献:
〔1〕Ellwood Patterson Cubberley. Public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M].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19.147.
〔2〕Francis Paul Prucha. Documents of United States Indian Policy [M].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0.176.
〔3〕Paul H. Stuart. The U. S. Office of Indian Affairs, 1865-1900: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a Formal Organization,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1978.
〔4〕Francis Paul Prucha. Documents of United States Indian Policy [M].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0.198.
〔5〕胡锦山.试论1887年道斯法案及其作用[J].东北师大学报,1991,(2):52.
(责任编辑 姜黎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