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5-03-26张晓
内容摘要:为提高问题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本文从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兴奋点等方面分析了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初中语文 教学应用
纵观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很多语文教师都会采用问题教学法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多数教师无法突破传统课堂提问法的桎梏,导致问题教学法的收效甚微。本文试着从以下三方面阐述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一.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初中生在其心智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已经开始具备很强的求知欲,也具备一定的探索精神,这个阶段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表现出很强的创造欲望。教师可利用好初中生的这一身心发展特点,鼓励学生勇于质疑,驱除学生不敢向教科书、不敢向教师质疑的心理,帮助他们克服害怕说错的心理。如,教师可以选取古今中外一些的名人善于质疑而取得成就的故事来启发和引导学生,让学生懂得质疑就是学习和上进的表现,也是获取知识的关键。教师也可走下“讲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让学生明白语文学科属于人文性质的学科,答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课堂上需要大家积极的思考,只要勇于质疑、勇于回答,就是值得肯定的。在学习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时,课文中闰土說过这样一句话:“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这时班里就有人质疑:“他最小的孩子都六岁了,不应该上学吗,为什么他要去帮忙呢?”还有的学生提出问题:“闰土家都有那么多孩子帮忙干活了,为什么还是不够吃呢?”等等,教师要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表扬这些学生,说明他们心思缜密,再引导学生追问这个时代主人公悲剧产生的原因,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
二.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兴奋点
科学合理的问题设计,是进行问题教学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提出让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设计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解决疑问。比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第一个故事情节——松骨峰的战斗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在这场战斗中,我军跟敌军的态势对比状况如何?”接着是第二个问题:“敌军跟我军的力量差别如此大的情况下,这些志愿军是如何取得胜利的,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志愿军取胜的原因吗?”第三个问题也随之而来:“在这场战斗中,志愿军营长在观察战场的时候发现一名战士牺牲了,他的内心有一种怎样的情感?读到这里,你对志愿军有什么样的看法”。经过一番讨论之后,让学生带着思想感情去朗诵这篇文章。这三个问题环环相扣,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前面的问题是后面问题的铺垫,后面问题是前面问题的延伸。但是这三个问题的侧重点又各不相同,第一个问题训练了学生寻找知识点进行归纳的能力,第二个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第三个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整个课堂都在老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下进行,充分表现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三.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有效问题情镜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在解决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差很大的问题时,因为没有先前经验的铺垫,学生会感觉无从下手,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教师可为学生创设相对真实的情境,如观看相关影像资料、角色扮演还原课文情节等。这样做,一来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二来可以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锻炼自己的语文能力。比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一文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同时教师为大家设计这样的问题进行探究:“你认为这个表演中哪个情节最精彩?大家都不愿意说真话的原因是什么?你从这篇课文中体会到‘虚伪的弱点了吗?以后我们怎么去克服这个弱点呢?”等等,这样的问题情境设置模式通过一定的表演模式让学生获取相对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用真切的情感去考虑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朱立华.谈新时期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艺术[J].科技资讯,2012(33).
[2]黄厚江.关于“问题教学”的几个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2013(3).
[3]娄凤跃.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2(12).
(作者介绍:张晓,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