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论下的高三文言文教学
2015-03-26蔡霞
蔡霞
内容摘要:笔者近几年一直从事高三语文的教学,在接触到生本教育理论知识后,便尝试将这一理念与高三语文文言文的复习工作相结合。经过一定阶段的摸索,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效率有了较大提高。本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生本课堂 高三文言文 小组交流讨论 自主检测 拓展延伸
由广东省教育科研所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理念,正是针对国内普遍存在的教育现状而产生的。“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核心思想不僅在方向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而且在整个体系上探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新课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不谋而合。我作为一名高中一线教师,尤其近几年一直从事高三语文的教学,在接触到“生本教育”理论的知识后,便尝试将这一理念与高三语文文言文的复习工作相结合。经过摸索,磨合,笔者深觉,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效率有了较大提高。
一.奠定情感态度
在学生开始学习文言文之前,笔者会采用多种形式,要求学生至少将文本朗读三遍,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可以明显看到学生读文言文的热情逐步升温,甚至放开矜持,摇头晃脑,力求读出属于文言文的独特的味道。而这,无疑为文言文的学习打下了最坚实的情感基础。
二.做好知识储备
高三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字词已经有了一定量的积累,但因为高一高二的学习并不同于高三阶段性的专题复习,所以,学生对已经掌握的文言知识还没有能够形成系统。针对这个特征,教师在高三伊始,便要求学生人手一册,将高考文言文常考的实词,虚词进行系统性整理背诵,并熟悉各种常见文言句式,固定句式等文言现象,为自己打下坚实的知识储备。
三.贯彻生本课堂
1.合理分配学习小组:
本班学生人数在40人左右,一般安排5人一组。分组前,我综合考虑学生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使每个小组平均学习能力能够达到平衡。这样分组的好处是可以让学生懂得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只有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才能发挥团队学习的最佳功效。
2.明确小组学习任务:
(1)朗读未加标点的文言文
针对我们文科班加考语文附加的特点,在做文言文练习之前,我会将文言文的某些段落的标点除去,每位同学先对未加标点的文言文进行断句。独立完成之后,进入小组状态,由组长指定组员,指定段落,分配好任务。领到任务的同学,根据自己的断句,大声读出文章。其他同学认真聆听,对意见不统一的部分,组员及时讨论分析,及时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从一开始的犹豫不决,到后来的语感判断,再到现在的有理有据,读文言文对大家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而是一项有趣且富有挑战的“美差”。
(2)解析已经完成的文言文
步骤一:针对学生已经完成的练习,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批改,除了全班批改,还可以每个小组选择一位组员的试卷进行批改,然后将每位同学的试卷发下,同时每个小组发下一份答案,组长可在参考答案和已批试卷的条件下,批改其他组员的试卷,并及时反馈该份文言文试卷的主要问题。
步骤二:这一步即是文言文复习的重点环节。由学生小组讨论完成文本的理解。
在进行生本课堂的初期,对于一篇文言文,我往往会每个小组发下一份文言文的翻译,但同时明确要求,这份翻译只能由组长持有,组长并不能直接读出文言文翻译,而是由小组组员轮流翻译文言文。翻译的时候,要求字字落实到位,以直译为主,如果遇到该成员无法翻译的字词,而且其他组员也不清楚的情况之下,组员应该先行查阅字典,在了解该字的多个义项之后,结合语境,判断出该字的意思。这时,组长可根据给出的译文,明确组员的判断正确与否。
步骤三:小组合作学习至此,还只是完成了一篇文言文复习的三分之一。每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我会给每个小组一张白纸,要求,小组在讨论完字词之后,综合组员的意见,选择出小组认为比较重要的10-15个字词,2-3个文言句子,写到白纸上,做好准备。教师随机抽取组号,组长上黑板投影本组的讲义,邀请其他小组成员回答解释,教师正好借机检查同学们解释翻译的是否正确,以便及时纠正。最后,教师拿出自己预先准备好的检测讲义,或投影提问,或分发检测,给文言知识的掌握学习画下一个完满的句号。
(3)品析掌握翻译的文言文:
一篇优秀的文言文,其价值不仅仅在于十几个重要文言字词,它们对于丰富同学们的思想观,情感观同样具有丰富的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体会文章语言之意蕴;或揣摩形象塑造之手法;或领略文章情感之蕴藉;再或感悟文章思想之厚重。
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独特的阅读体验,相互交流阅读感受,旁征博引,联系古今,力求激活每位同学的思维。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