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圣地”美誉的四个视角

2015-03-26冯建玫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圣地延安抗战

冯建玫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认识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圣地”美誉的四个视角

冯建玫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曾是外界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窗口。凭借对国家民族的承担、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追求民主自由的勇气以及大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领导干部,中国共产党把延安打造成了集抗战圣地、理想圣地、民主圣地、人才圣地为一体的抗战之都,成功唤起了全国人民心中的希望、信任与爱戴,在一场凝聚民心方可取胜的持久性民族抗战中,领导人民赢得了近代以来抵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彻底胜利,也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局部执政经验。

抗日战争;圣地;延安;中流砥柱

DOl:10.3969/j.issn.1671-7155.2015.05.012

抗战期间,偏僻的延安小城写下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成功史诗,实现了由弱变强、转败为胜的伟大逆转。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中心和抗战的指挥中枢,延安是抗日战争时期人们认识中国共产党、认识红色中国的窗口,当延安被无数中外人士称为“未来中国的雏形”,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圣地”来形容延安,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奠定了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地位。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辉煌之地,蕴含着中国共产党走向成功的力量之源,是一方名副其实的“圣地”,成为追随者心中未来中国的“希望之都”。回望历史,抗战时期的“圣地”延安,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力量之源,彰显着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不可磨灭的功勋。可以说,读懂了“圣地”延安,就读懂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力量之源。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视角解读延安“圣地”美誉的称谓。

一、锻造抗战“圣地”:以民族解放为己任,领导全民族抗战

战争从来都是政治的延续,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政治路线,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前提与保障。全面抗战爆发之时,中国共产党人正集结于西北贫瘠的黄土高原腹地,红军总数不过四万余人,无论是敌人还是盟友,都没有给予这支力量足够的重视。与国民政府及其领导的军队相比较,中共领导的边区及抗日武装,无论是自身拥有的资源还是得到的外援,都存在着巨大差距。但是,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始终肩负领导全民族抗战的使命感,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引领赢得抗战胜利的正确方向。

1.建设一个足以凝聚全民族抗战的坚强政党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争取民族独立作为自己的目标,面对解救民族于危亡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1937年10月,延安发生了一件被当时国内外媒体称作“桃色新闻”的黄克功案件。案发后,党内外在如何处理黄克功的问题上引发激烈争论,黄克功自己也幻想因劳苦功高而减轻惩罚,还曾写信给毛泽东希求免于一死,请求能死在对敌冲杀的战场上。1937年10月11日,案件公开审理,在黄克功被判死刑要被押出法庭时,毛泽东叫人送来亲笔书信一封并要求当庭宣读。“一个共产党员、红军干部而有如此卑鄙的,残忍的,失掉党的立场的,失掉革命立场的,失掉人的立场的行为,如赦免他,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根据党与红军的纪律,处他以极刑。”“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共产党员,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不能不这样办。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1](P39)黄克功案件的处理以及毛泽东的这封信说明,当特权思想在相对稳定的延安刚刚开始滋生之时,中国共产党对此保持了高度的警惕,以极其严厉的惩罚为党的建设指出了方向,同时也向外界传达了一个清晰的信号:这是一个不同于当政者的全新的政治力量。1941年5月,《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明确规定:厉行廉洁政治,严惩公务人员之贪污行为,禁止任何公务人员假公济私之行为,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1](P335)。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决心开始以政策纲领的形式在边区得以落实和执行。1944年6月,“中外记者西北考察团”通过在边区的实地考察,得出一个普遍认可的结论,那就是“在行政方面,(延安)最大成就是腐败现象真的消除了”。

2.建设一个足以唤起民众希望的崭新政治

当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政治腐败问题却日益凸显,失败的阴霾笼罩全国。面对国共矛盾的上升,究竟哪一支政治力量才能承担起领导民族抗战的历史使命,成为摆在国人面前无法回避的问题。毛泽东在1939年6月对党内高级领导干部指明方向:“全国广大人民之渴望一个抗日的、给人民以自由的、民主集中制的与廉洁的政府有如望岁”[2](P277)。打造一个崭新的、风清气正的边区政府,成为中国共产党唤起民众希望、赢得民众支持的路径选择。时至今日,依然有人将中国共产党人赢得广泛支持的根本原因,归咎于利用了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所激发的民族主义情绪。如果这个判断是成立的,那么为什么这种民族主义情绪没有让占有优势资源的国民政府受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及其所领导的政府,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赢得民众信任与尊重,成为获得广泛支持的政府。为什么在中国,却只有居于非执政地位、处于弱势的中国共产党受益?仅以此作为中国共产党赢得民众的根本原因,显然有失公允。对此,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在回忆录里阐述的真实历史也许更具说服力。1940年5月31日至6月7日,陈嘉庚到访延安,此前他并未与中共有过任何交集,自述“自抗战以来,余绝未与共产党交通一字,亦绝未供给一文钱,此可以对天日而无愧者矣。”[3](P168)回到国统区,谈及重庆与延安的不同观感,陈嘉庚认为,重庆“虚浮乏实,绝无一项稍感满意,与抗战艰难时际不甚适合耳。”迨到延安,则“长衣马褂,唇红旗袍,官吏营业,滥设机关,及酒楼应酬,诸有损无益各项,都绝迹不见。”“无失业,无盗贼,无乞丐”。[3](P137)陈先生的言论引发国民党严重不满,面对官方高层多方劝诱阻挠,陈先生坚持所言句句事实,慷慨陈词:“事实胜于雄辩,共党果有良好政治,自能树进势力,外间毁誉何关大局。”[3](P163)一次归国之行,七日延安访问,回到南洋的陈嘉庚断言:“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1940年,毛泽东面对国民党的反共高潮,充满自信宣称,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最进步的地方,这里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4](P718)。如此一个“十没有”的崭新社会,如此一个拒绝贪腐的全新政党,代表了抗战环境下人民对于清明政治的渴望,代表了所有艰难困境中坚持抗战的国人对于前进方向的期盼,这就是人民心中真正的“抗战圣地”。

二、锻造理想“圣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人民群众是战争胜利最雄厚的伟力,没有人民的支持,任何战争都不可能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实现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的政党,这一目标要求每一个党员都必须具备奉献一切乃至牺牲一切的精神。延安时期,毛泽东将这一精神总结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将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宗旨。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其领导人为代表,人人都是党的路线的执行者,人人都是党的宗旨的实践者,形成了极富人格魅力的共产党人群体,极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毛泽东在七大报告《论联合政府》里曾对比国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将中共领导的军队取得胜利的原因总结为以人民军队为中心的“人民战争”,“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都具有自觉的纪律;他们不是为着少数人的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而结合,而战斗的。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4](P1039)正是通过对这一宗旨的忠实践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得以成功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民战争”。

首先,以全新作风服务人民。1939年秋的一天,毛泽东去马列学院做报告,学院派四人前往迎接,毛泽东说:你们来了四个人,太少了,索性来个八抬大轿,再来几个鸣锣开道、摇旗呐喊的好不好。我们既然要革命,既然要和旧的制度决裂,就万万不能沾染官僚习气,我们要养成一种新的风气——延安作风。这里,毛泽东倡导的延安作风,摈弃了中国历史上被所有政治集团认为天经地义的统治手段,是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奉行为人民服务理念在作风上的切实贯彻,落实于延安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每一个共产党人的日常工作,成为共产党人特殊的标记。陈嘉庚在回忆录里这样记述毛泽东宴请他的情况:“筵仅一席,设于门外露天,取一圆桌面置方桌上,乃用四张白纸遮盖以代桌巾,适风来被吹去,即弃不用。”[3](P130)寥寥几笔,领袖的质朴作风跃然纸上。陈嘉庚由衷感叹,共产党的确是“平等无阶级”。这样一番新气象、新作风,曾令到访延安的美国《先锋论坛报》记者斯蒂尔发出感慨:“我体味到共产党人常说的为人民服务,在延安所亲见的各种具体事实,我认为是货真价实的”。

其次,以切实行动维护人民利益。为人民服务,归根结底在于最大限度维护人民利益。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土地贫瘠,经济落后,长期处于国民党的严密封锁之中,随着军队以及外来人员的不断增加,加之间有发生的自然灾害,1939年开始,边区经济日益困难,一度“几乎弄得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穿,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4](P892)。为维持边区运行,政府被迫增加公粮征收,百姓负担随之加重,出现了与民争利的状态,党群关系面临危机。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做口头政治报告,讲到一则“雷公”的故事:“那一年边区政府开会时打雷,垮塌一声把李县长打死了,有人就说,唉呀,雷公为什么没有把毛泽东打死呢?我调查了一番,其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征公粮太多,有些老百姓不高兴。那时征公粮确实太多,要不要研究研究政策呢?要。”[5](P338)研究的结果就是决不能与民争利,必须通过搞好经济来切实减轻百姓负担。以延安为中心,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被推向高潮,三五九旅开发南泥湾便是这场运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南泥湾,地处延安东南45公里,当时是一片人烟稀少、鸟兽出没的荒凉世界。三五九旅的战士们经过两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战,硬是将此地开垦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三五九旅的粮食自给率曾经高达80%。这样一场经济运动究竟具有怎样的社会效应?中共领袖看到的是由此建立的军民鱼水关系。1944年春节,毛泽东目睹机关秧歌队与农民秧歌队欢快地跳在一起,由衷感叹,老百姓对于共产党由从前的“敬鬼神而远之”到现在“打成一片”,“从此天下太平矣”[1](P339)。而在美国人马克·塞尔登的研究中,大生産运动显然超越了经济运动的范畴,具有更为深远的社会效应。包括大生产运动在内,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采取的几乎所有政策行动,围绕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护人民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抗战后期,美国外交官谢伟思作为美军观察组成员,曾在延安做较长时间停留。谈及中共力量在抗日战争期间得以壮大的原因,他这样分析:“农民们支持共产党,参加共产党并与中共的军队并肩战斗,因为他们深信共产党人是为他们而战斗的。而他们之所以形成这样的信念是因为共产党人给他们带来了看得见、摸得到的实惠。”[6](P271)人民的信任、支持与真诚追随,赋予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人民战争”的领导地位与领导能力,而延安,则成为人民心中战无不胜的“理想圣地”。

三、锻造民主“圣地”:以民主政治思维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始终认为,民主是团结与进步的基础,推动民主政治建设是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路径。全面抗战爆发之初,共产党就明确要求国民政府,应由一党派一阶级的独裁政体改变为多党派多阶级合作的民主政体;抗战进入相持阶段,面对国民政府反共独裁政治,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士参与抗战,中国共产党将民主政治新思维付诸于自身政权建设的具体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推动,建设了以延安为代表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成功树立了民主进步的政党形象。

1940年,毛泽东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中指示各根据地:“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施政方针,应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保护抗日的人民,调节各抗日阶层的利益,改良工农的生活和镇压汉奸、反动派为基本出发点”[1](P743)这一方针在此后一系列施政纲领中得以充分体现,并落实为具体的民主政策,集中体现在政权建设的“三三制”与人民普遍参与的选举制度。

所谓政权建设的“三三制”,就是指在根据地民意机构和政府机关的人员分配上,规定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1941年开始,陕甘宁边区开始实施“三三制”原则,选举产生一批民主人士参与政权,为切实发挥他们在抗日政权中的作用,中共中央对这一政策进行了特别说明,对于共产党以外的人员,不问他们是否有党派关系和属于何种党派,只要是抗日的并且是愿意和共产党合作的,我们便应以合作的态度对待他们。毛泽东说:“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对于一切忠诚抗日的人员,共产党员只有与他们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绝无排斥他们的权利”[7](P395)。

为落实“三三制”原则,边区政府进一步推动了选举制度的实施。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经由民主选举产生,1937、1941、1946共举行过三次大的选举。边区政府规定,凡居住边区年满16岁的人民,“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实际的选举过程中,群众创造了投豆豆、画圈圈、在选票上烧小洞等土办法,行使民主权利,培养民主意识。

朱德曾评价延安时期的政治: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中共在延安进行的民主政治实践卓有成效,其独具特色的民主政权建设,成功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形象,有效吸引了各阶层人士汇聚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谢伟思在发回美国的电文中对此评价称:“在那种特定的环境下,中共所获得的广泛支持,实际上意味着中共的政策和方法具有民主的特色。”[6](P271)同时,通过指导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也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民主政治经验。

四、锻造人才“圣地”:培养大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优秀干部

毛泽东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领导抗战,需要大批信念坚定的干部队伍。在全民族抗战的历史背景下,随着大批知识分子奔赴延安,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培养革命干部的活动,其辉煌而又成功的教育实践不仅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还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储备了大批优秀干部。

著名诗人何其芳曾用浪漫的文笔记录了延安迎接各地知识青年的盛况:“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抗战期间,共有多少知识分子选择前往延安实现报国理想,至今尚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仅1938年5月至8月,通过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介绍的,就有2288人。在西安到延安800多华里的路上,去延安的人结队成群,不绝于道,蔚为壮观。

为了将这些热血青年培养成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革命者,毛泽东首先从理论上强调了知识分子对于革命的重要意义: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参加,是不能成功的[4](P641)。然后,边区政府先后在延安举办了20余所学校,包括中央党校、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马列学院、鲁迅艺术学院、陕北公学、中国医科大学等。中共中央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选派李维汉、凯丰、成仿吾、艾思奇、吴玉章等优秀教育家、理论家办学任教,中央领导同志经常到各校讲课、做报告。

美国著名记者白修德和贾安娜在《中国的惊雷》一书中写道:“延安真是一所巨型的实验室,在这所实验室里,所有热血澎湃的学生献出了他们的思想的精华,就在这些山沟的无数窑洞里,党把这些精华熔化成了全国性的政策,把这些智慧铸成实际组织的能力,然后又把这些人员和他们头脑里的成熟思想一古脑地重新送回到各个地区”[8](P125)。

1946年,林伯渠在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上作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在8年抗战期间,延安为其他解放区训练了4万名以上的政治、军事干部和成千的文化技术干部。抗日军政大学共培养抗战干部29072名,连同分布在各根据地的12所分校算在一起,培养干部总数达10万人。延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培养和造就了一代新人,实现了把延安的政治方向转变为全国政治方向的总目标,成为一座人才圣地。

以“圣地”延安为中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及其抗日武装不断发展壮大,1945年春,包括原有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内,全国已有18个解放区,总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人民军队发展到近100万,还有民兵220万,已经是中国抗日战场上名副其实的主力军。

毛泽东早年曾经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抗日战争时期的“圣地”延安,恰如一面旗帜竖立在硝烟弥漫的中华大地,凝聚起全民族抗战的巨大力量,引领中华民族赢得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场伟大胜利。透过延安,抗战时期的国人,认识并选择了一个足以承担起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政党;透过历史,今天的我们看到的,是这个政党带领人民走向复兴之路的成功之道、力量之源。对国家民族的承担,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追求民主自由的勇气以及大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领导干部,都曾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今天的国人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不变的期许。

[1]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陈嘉庚.陈嘉庚回忆录[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4]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6][美]马克·塞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7]毛泽东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8][美]白修德,贾安娜.中国的惊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 叶剑锋)

冯建玫(1970—),女,陕西省延安市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研究。

D26

A

1671-7155(2015)05-0058-04

2015-07-20

猜你喜欢

圣地延安抗战
蘭亭——他和他们心中的圣地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圣地延安 告别贫困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五“地”五“乡”圣地高平
夜跑族看这里!夜跑圣地大汇总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