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

2015-03-26邢莉娜王华彪赵海军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培养

邢莉娜,王华彪,赵海军

(1.河北北方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组织部,

河北 张家口 075000;3.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人事处,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

邢莉娜1,王华彪2,赵海军3

(1.河北北方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组织部,

河北 张家口 075000;3.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人事处,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要: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张联合申办奥运是河北省两大重要事件。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尤其是外语人才,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是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力量。从两大事件相关现状及背景、目前存在问题、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河北省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道路。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京张联合申奥;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51130.1123.076.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5-11-30 11:23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家政策和大众视野之中。“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指北京、天津和河北在联合发展模式之下创建的一种大范围的经济发展模式,借鉴了之前运行较为成功的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等省份联合发展,即强强联合发展的模式,结合本地资源和毗邻省市的资源优势共同快速发展,这样既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快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必须结合人才的大力培养,京津冀处于比较特殊的地理位置,北京为首都,天津是最早的直辖市,有海港贸易等进出口贸易,河北属于内陆省份,但秦皇岛市与唐山市也有大量的进出口海港贸易。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序幕自2013年开启之后,得到了9成以上国人的大力支持,并最终在2015年7月申办成功。随着这些经济改革和相关大事件的不断深化与推进,外语人才培养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在进行外贸活动时,必须有相关的高素质国际化外语人才,而单纯的外语专业学生明显不能胜任这一任务,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需求日益突出。

一、相关现状及背景

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张联合申奥是影响河北省的两大重要事件。2001年,两院院士和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或称一体化)构想。2006年的“十一五”计划中收入了京津冀区域发展问题,国家发改委正式启动京津冀都市圈规划的编制。2011年3月,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发布,提出“打造首都经济圈”的理念。2015年2月,京津冀发展顶层设计方案——《京津冀协同发展总规划》完成,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2013年11月3日中国奥委会正式致函国际奥委会,提名北京和张家口联合成为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城市,由北京承办冰上项目的比赛,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崇礼承办雪上项目的比赛。2015年7月31日,在国际奥委会第127次全会上,经过投票,决定北京成为这项赛事的最终举办城市。这两大事件势必影响到河北省的经济发展,促进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对外人才的需求。目前,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才培养相关研究已经有一些积累,主要是针对经济型人才的培养,有关京张申奥的相关报道和研究仅限于一些报刊杂志,对外语人才培养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涉及该课题的相关研究不是很多,有待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二、人才培养方案

该研究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京张联合申奥战略”两大时代机遇下,针对河北省近年来推行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之下的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进行的研究。可通过改善硬件条件和软件环境,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培养新型高素质外语人才。主要内容将涉及河北省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改革状况的调研、外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调查研究和外语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研究对象为河北省各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教学状况的调研包括:1.课程体系建设情况。包括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室)、视听说课堂教学 (多媒体网络语音实验室)与网络自主学习 (网络语音实验室)的建立情况。2.资源环境建设情况。其中,硬件环境主要是指网络语音实验室的建设;软件环境是指在教学中是否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3.教学模式改革效果。调查是否采用网络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学习能力调查和培养机制研究主要包括外语教学基本状况、课程结构合理性、学生业务能力情况以及其他实践自学等方面的情况。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主要包括教学实践和实训相结合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主要角色是“引导”学生朝着预定的教学目标开展学习,课堂活动环节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或学生与教师之间交互进行,教师协调推动各个教学环节,并指导解决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在实训部分中,强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张申奥的大背景下,外语人才不能只局限于掌握书本知识,应走出学校,与当地企业进行校企联合办学,构建产学研形式的实践教学,把外语人才培养成既掌握书本知识又能从事外语相关业务,如外贸英语和旅游英语等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教学模式研究的目标是通过提高专业外语人才的外语能力、课堂教学效率及定期进行校外实训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还要提高英语教师运用教学资源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具体来讲,外语专业实践性研究立足于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针对外语专业学生,探究和实施有效的教学模式和学习策略,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提高,从而推动外语专业的教学改革,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外语专业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依据,并成为提高外语专业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是挑选实践班级开展教学活动。实践对象涉及河北北方学院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英语专业2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在实践材料中,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案及一般性的教学设备;实验班采用教改实验教案、网络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教改课件。教学实践和实训开展的形式类似。教学实践主要在学校课堂实行,实训主要是校外实习进行。

第一,教学实践首先从问卷调查和访谈开始,归纳并分析不利于学生外语学习的因素。然后运用学习策略进行强化训练,并进行多次全真试题阅读测试。进行若干次实践教学之后,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如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英语听力与笔试能力、学习英语情感因素、英语口语与交际能力等多方面数据比较,得出结论。教师通过共同备课,达成师师合作教学,根据各班具体情况对教学方案进行修改补充,作为各自个性化的特色教案。课堂教学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借助多媒体教学设施、教学软件、网络教学资源以及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课件等进行“导学”,教师的主要角色是“引导”学生朝着预定的教学目标开展学习,课堂活动环节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或学生与教师之间交互进行。

第二,实训环节为学生提供模拟实习环境。主要在与外语相关的工作中进行,如到中小学当代课教师、到当地外贸公司做外语业务员及在当地旅游景点作外语导游等,这些都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外语能力。实训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外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早一步接触到社会,感受到外语工作的难度和需要的技能。教师在实训环节起到引导作用,和企业员工一起对学生进行适当指导。校企共建,联合培养人才。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河北省应加强对口实习基地建设。城市之间进行横向资源利用,建设针对英语专业人才、商务英语人才及其他小语种人才的实习基地。教师协调推动各个教学环节,并指导解决学习中发现的问题。每个教学环节之后教师都要组织反馈和评价活动,检查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这一环节主要考察学生的口语、交际和翻译等多项综合能力。

第三,教学实践和实训都要有评价环节。采用“以促学为导向”的评价方案,教师通过学生的表现、合作精神与参与意识,进行客观的评价[1]。

新时代及新环境下的外语人才培养应逐步以学科知识教育为中心转向以全面高素质复合教育为中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京张联合申奥战略机遇下,加强河北省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外语导游类人才。京津冀每年要接待数以百万的国内外游客,而河北省作为旅游大省,也承担了接待外国宾客的重要任务,除了来自于北京和天津外语类院校的外语人才,河北省的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外语院校也培养了大批的外语旅游服务类人才。河北省的省属高校均设有外语专业,其中包括英语、日语、法语、德语和韩语等不同语种,许多高校还特别设有旅游外语和商务外语等专业,此类人才都加入到京津冀外语服务的行业之中。第二,外语商贸类人才。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来华进行贸易投资,这使得外语商贸类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外语人才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外资企业的工作和交流大部分是通过外语完成的,合同的签订、信息的获取以及销售采购等都离不开外语交流。第三,其他人才。京津冀一体化概念的提出为河北省经济、政治、文化和贸易等各个领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来自于5大洲各个地区的国外友人络绎不绝。河北省人才丰富,特别是外语人才近年来呈几何增长状态。除了传统的英语专业人才之外,河北省也培养了大量的小语种人才,如日语、韩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等,河北省各大师范类院校的外语专业都培养了大量的短缺人才。除了之前提到的外语导游类和商贸类人才,一专多能、掌握多门外语同时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外语复合型人才是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下必需的专业人才。在外语专业发展的背景下,掌握多门外语已受到很多外语类专业学生的重视。众多的国内公司和跨国公司的贸易活动不仅局限于英语国家,同亚洲、欧洲和非洲国家的贸易往来也越来越频繁,这就需要外语类人才兼有多门外语的语言能力。

三、人才培养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教育的认识逐步深化,高素质多元化人才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日益为教育界所认知,从高等院校到整个社会都将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外语专业培养的是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更需学校与社会共同努力[2]。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项公共事业中的一体化,如交通一体化、医疗一体化和教育一体化等都在稳步推进之中。在当今社会,人才培养不单是学校的任务,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过去单纯的学校培养只是学习课本知识,学生没有真正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实习的机会和时间很少。所以,用人单位还得对新毕业的大学生进行长期的岗前培训。长此以往,企业也对毕业生的能力产生了质疑。该课题旨在对京津冀一体化下的高等教育中外语人才培养作出规划和建议。外语人才培养和产学研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和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对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有很大促进作用,尤其是对河北省各地市的发展有帮助作用。基于对外语服务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培养大量优秀的服务型外语人才就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河北省高度重视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将其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培育现代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京津冀一体化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京津冀一体化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本来高层次专业人才供需缺口大的问题更加突出。加快高等教育是满足当前社会需求的主要途径之一。

该研究将培养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作为本科教学改革主要模式。目前,对外语人才培养的讨论居多,而对相关的实践教学研究较少,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张联合申奥为背景的相关研究更是寥寥无几,该研究课题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实践将证明,培养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是一种有利于提高外语人才能力有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各级各类学生的外语专业能力和知识,而且能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科研能力的提高。该课题在理论上是对外语专业教学新模式的新探索,同时又符合河北省高校英语的教学改革精神,对“十二五”期间该省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工程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张联合申奥给河北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和各种发展机会。外语教育一直都是改革开放后教育的新重点和难点。外语人才培养的改革会为河北省各地市发展和整个河北省发展输入大量的专业人才,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快速形成。培养国际化应用型外语人才符合这个时代背景发展,河北省各大高校应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以市场需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高校外语改革,努力提供教学实习基地,优化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加快河北省外语人才的国际化进程,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有外语能力及其他能力的外语人才,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学发展的需要,更是提升河北省高等外语教学水平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国平.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及对策[J].实践思考,2014,(8):103-105.

[2]郭遂红.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对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4):77-78.

(责任编辑乔志杰)

Research on Cultiv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in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XING Li-na1,WANG Hua-biao2,ZHAO Hai-jun3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ebei North University,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

2.Organization Department,Hebe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

3.Personnel Department,Hebe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

Abstract: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is the major event in Hebei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From the angl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al,a large number of talented persons,especially international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are significantly needed for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bei Province.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ultivation pattern of the suitable international foreign language personnel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background,the existing problems,training programs and models of international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Key words: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Beijing-Zhangjiakou joint bid for 2022 Winter Olympic Games;international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cultivation

中图分类号:G 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62X(2015)06-0017-04

作者简介:邢莉娜(1979-),女,河北宣化人,河北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化研究。 陈晓俭(1990-),女,河北满城人,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中国古代史专业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史。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 (HB15JY079)

收稿日期:20150710 20150705

猜你喜欢

京津冀协同发展培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