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芍除湿活血方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与水肿100例
2015-03-26宋立峰赵占强孙海芳郭兴芳李志斌肖永国郑晓春王玲玲
宋立峰 赵占强 孙海芳 郭兴芳 李志斌 肖永国 郑晓春 王玲玲
混合痔是常见的肛肠疾病,以便时肛内肿物脱出、出血或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手术是治疗混合痔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以外剥内扎术应用最为广泛。但是术后由于组织损伤易导致血液、淋巴循环障碍,或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潴留,从而造成局部创面疼痛、水肿。笔者通过长期临床观察,采用清热除湿、活血消肿止痛的术芍除湿活血方外用熏洗治疗痔术后肛周疼痛、肛缘水肿,能够有效改善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其总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全部200例病例均来自于邯郸市中医院肛肠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间的混合痔住院手术病人,且术后出现疼痛水肿者。手术方式均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将此200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治疗组包括男46例,女54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2.13±2.9)岁;对照组包括男58 例,女42 例,年龄22 ~68岁,平均年龄(35.40±1.8)岁。本实验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且受试对象或其亲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混合痔(内痔Ⅲ期)诊断符合《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中的有关标准;(2)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3)常规混合痔内扎外剥术后;(4)既往无痔手术史,肛门形态和功能无异常;(5)签署知情同意书。全部符合以上标准者纳入本研究。
排除标准:(1)合并有肛瘘、肛裂、肛周脓肿、肛周湿疹、直肠息肉、肛乳头瘤等其他肛门疾病者;(2)合并有慢性腹泻等胃肠道感染者;(3)合并有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消化道等严重原发疾病以及糖尿病患者;(4)经期或妊娠期妇女,以及过敏体质、精神病患者;(5)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评价者。患者有以上一条者剔除。
1.3 诊断与疗效标准
诊断标准:混合痔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肛肠分会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1]中的有关标准:(1)内痔:便时出血、伴有肛内肿物脱出,并发嵌顿、绞窄、血栓以及排便困难;(2)外痔:肛门软组织团块,伴肛门疼痛、不适、异物感、潮湿瘙痒等;(3)混合痔:兼具内外痔的临床特点。
痔术后水肿的诊断标准参考《中西医临床肛肠病学(1996版)》[2]中的标准制定:(1)痔术后切口周围水肿,皮色正常或微红;(2)以肛门肿痛为主症;(3)专科检查排除血栓及切口感染。
疗效标准:水肿的测评标准参照1975年全国肛肠外科会议(河北衡水)制定的标准并结合临床制定:0分:创面边缘皮肤柔软无异常凸起;1分:创面边缘皮肤凸起,占肛周1/4圈;2分:创面边缘皮肤凸起,占肛周 >1/4圈,但<1/2圈;3分:创面边缘皮肤凸起,占肛周>1/2。
疗效评估标准:治愈:治疗1疗程后无肛缘水肿症状;显效:治疗1疗程后积分减少≥70%;有效:积分减少≥30%;无效:积分减少<30%。
疼痛的测评标准参考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0分:完全无痛;1~3分:有疼痛的感觉,但尚可承受;4~6分:有明显疼痛,影响睡眠;7~10分:剧烈疼痛,无法忍受。疼痛疗效评价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肛肠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拟标准如下:治愈:1疗程后肛门疼痛症状消失,相当于VAS评分法0分;显效:1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相当于VAS评分1~3分;有效:1疗程后症状有所减轻,相当于VAS评分4~7分;无效:1疗程后肛周疼痛症状无缓解或加重,相当于VAS评分法8~10分。
1.4 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均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术后开始连续静滴抗生素7天,治疗给予术芍除湿活血汤熏洗坐浴,每天早晚1次。药物组成:苍术30 g、黄柏15 g、赤芍10 g、丹皮10 g、大黄 1 0 g、当归15 g、野菊花15 g、芒硝60 g、地榆 3 0 g、白蔹15 g、红花10 g、川草乌各10 g。于本院煎药室煎制。药物水煎400 mL,分为2袋,每次用35~40℃温水将200 mL药液加至1500 mL,便后坐浴15~30分钟,早晚各1次。对照组采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1500 mL熏洗坐浴15~30分钟,每天早晚l次。治疗以14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比较疗效。
1.5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肛缘水肿评分、肛周疼痛评分、疼痛消失时间为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经方差分析,两评分方差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临床疗效比较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肛缘水肿评分比较
两组混合痔术后患者肛缘水肿情况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肛缘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混合痔术后患者治疗前后肛缘水肿评分±s)
表1 混合痔术后患者治疗前后肛缘水肿评分±s)
分组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79 2.79 ±0.43 1.00 ±0.33治疗组79 2.82 ±0.28 0.39 ±0.46
2.2 肛周疼痛评分比较
两组混合痔术后患者肛周疼痛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肛周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混合痔术后患者治疗前后肛周疼痛评分±s)
表2 混合痔术后患者治疗前后肛周疼痛评分±s)
分组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100 8.33 ±0.74 2.11 ±0.33治疗组100 8.94 ±0.49 0.85 ±0.55
2.3 肛周疼痛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肛周疼痛消失的平均时间为(5.62±2.47)天,对照组肛周疼痛消失的平均时间为(7.75±2.59)天,治疗组肛周疼痛消失的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混合痔术后患者疗效比较
比较两组混合痔术后患者的疗效,治疗组的肛缘水肿和肛周疼痛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混合痔术后患者疗效比较
2.5 安全性评价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瘙痒、灼痛、斑疹、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在治疗后评估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3 讨论
混合痔常用治法内剥外扎术,为金刃刀创,术后常常会引起肛周疼痛、水肿等并发症[5]。中医认为,气运不调,脉络不畅,血脉瘀滞乃是痔术后肛周疼痛的主要病因之一。《医学传心录》中云:“痔疾者,湿热之气所主也,如树生菌物,必因湿热而生。”因此,湿邪留滞,蕴久化热亦可导致痔术后疼痛的发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而痔疮手术因其局部血络受损、气血瘀滞,或手术伤及正气、气血两虚,或湿热未除、热毒留滞,故其治疗当以清热利湿、理气活血为主,兼以益气养血为辅。
中药熏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常用方法之一,是指先采用药液蒸汽熏蒸患处,待药液温度降低到患者可耐受的程度后,再对患处使用浸浴或擦洗的方法。中药熏洗疗法在肛肠疾病中运用十分广泛。熏洗疗法一方面能够依靠药液的温度促进患处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缓解局部括约肌痉挛,从而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提高免疫力;另一方面可以使药物在局部吸收,直接发挥其清热解毒、祛湿活血、凉血止血、去腐生肌等作用[6-7],减少全身不良反应,从而达到消肿、止痛、止血、促进创口愈合等治疗目的。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创制熏洗外用的术芍除湿活血方。该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用,方中黄柏、苍术、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化湿之功用,白芍、赤芍、丹皮、当归具有活血凉血、散瘀祛瘀之功用,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之功,术芍除湿活血方煎汤熏洗患处,能有效缓解肛周疼痛及水肿,缩短治疗时间,其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的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且毒副作用小,有临床推广价值。观察项目虽然有量化但仍偏简,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临床和研究中,探索更能反映临床疗效的客观观察项目,并且对该方进行动物毒理药理研究,以便将本研究更好地推广。
[1]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学会结直肠肛肠病专业委员会.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5):461.
[2] 李国栋,寇玉明.屮西医临床肛肠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74-81.
[3] Ter RB Castell DO.Gastre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inpatients withcolumnar-line esophagus[J].Gastroenterol ClinNorth Am,1997,26(3):549.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肛肠病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73-176.
[5] 贾立刚,宋立峰,孙清晨.中医药治疗痔疮的研究概述[J].环球中医药,2012,5(4):317-320.
[6]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9.
[7] 高树中,冯学功.中医熏洗疗法大全[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8: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