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问”激起千层浪
2015-03-26程治国
程治国
多“问”激起千层浪。在高考作文中,多用问句不仅可以更好地表情达意,而且可以改变文章单调的叙事风格,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本文拟以江苏高考高分作文中运用问句的典型文例,教会学生运用好问句,从而为自己的文章增光添彩。
一、文章开头部分问句的运用
(一)营造悬念,激发兴趣
相对而言,营造悬念的问句一般多用在偏记叙的作文题或记叙文中,这时的问句可以极大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例如:“这本笔记上究竟写着些什么呢?好奇心催促着我去了解。”(《好奇心》)这里的开头由老师笔记本上的内容来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而这一方面运用的最好、最典型的莫过于这样的开头:
“为什么?”
两个人都长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每次去奶奶家,这件事总是会勾起我的好奇心。
是奶奶闷吗?没有人说话?那她为什么只喊一下而不是和爷爷唠嗑呢?(《好奇心》)
开篇便用“为什么?”设置疑问,接下来记叙了奶奶隔几分钟就喊爷爷一下的细节以及由此引发的猜测,作者只用了很少的笔墨便一下子攫住了读者的心,从而取得了很好的写作效果。
(二)巧妙过渡,穿针引线
问句在结构上可以巧妙地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这一方面作用最简单的如“试问:真正的好奇心又为何物呢?”(《好奇心》);它还可以由彼及此,如“西方人可以拒绝平庸,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呢?”(《拒绝平庸》),由西方人写起,自然引出我们国人的表现;它还可以充当从某一社会现象到所议论的深刻内容之间的桥梁,如“而今的‘保护性拆迁正在中华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且问,何为迁?强迁?安土重迁?“(《忧与爱》);尤其是新材料作文中,它可以充当由材料到自己想要论述的深刻内容之间的桥梁,如“正如洞中那些色彩斑斓的美丽精灵,仅小小的蜡烛就会对它们产生如此大的影响,那么‘莫言热的漫天火光又会让我们的文坛变成怎样?”(《一“石”激起千层浪》)
二、文章中间部分问句的运用
(一)设置疑问,提醒注意
问句最常见的作用便是通过问句的形式提醒读者的注意,从而引发读者的深入思考,如“是谁偷走了‘雁字的影子?又是谁,荒芜了文化的天空,扼杀了我的诗意的哀愁?”(《怀想天空》);“又是什么,使当今的人们,只在钢筋混凝土的巨兽中,看着账头不断增长的数字就能心满意足?”(《守之本,达之谐》)
(二)充实议论,引发思考
在议论文中,通过现象的陈述或事例的运用和问句组合的形式可以起到充实议论,引导读者思考的作用,如“看着富士康的员工一个又一个决绝地往下一跳;看着丰田的汽车一辆又一辆地灰溜溜地被召回,我不禁问:现在的生活,怎么了?”《绿色生活》;“再者如陶潜、梭罗之流,一心归隐,绝意世俗,这不也是对社会无忧无爱的表现?他们如何能像范文正公高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般体恤乃民?又如何像孔繁森只身赴藏、劳心劳神?”(《忧与爱》)
(三)自问自答,揭示重点
许多高考佳作也运用设问句的形式,既可以丰富疑问句的形式,也可以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巧妙地突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揭示、突出自己的观点。如“谁剥夺了他坐上座位的权利?是贫穷与肮脏吗?不是,是让人心忧的隔阂!”(《忧与爱》);“同为凡人,为何他们会有这种先知性?究其原因,是他们触碰到时代的脉搏和神经,从细节出发,观凡人之不能观,悟常人之不能悟。”(《一叶知秋》)
(四)由彼及己,警示反省
由彼及己也是问句常采用的形式,它的常见类型一是由正面的人或事通过问句过渡到警示自己也应向他们学习或效法,如“当《黄金时代》里那一群理想青年:鲁迅、萧红、丁玲怀着狂热用他们的文字呼告历史的来人”;“当史铁生带着青春的质朴在轮椅上放声歌唱,新时代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失落于生命之将老,而不积极地面对生活?”(《一事能狂便青春》)。还有一种是由正面或反面的人或事通过问句过渡到对自身做法的反省,如“反观当今,当郭敬明充满早恋、贪婪、颓废的作品发行时;当韩寒‘巴金文采不好的言论风生水起时;当当时明月的著作爆棚时;当马诺、芙蓉姐姐在网上受到热捧时,谁能告诉我,我们那一颗宁静的心在哪里?”(《非宁静无以致远》)
(五)增强语势,排山倒海
增强语势是问句尤其是反问句的基本作用,可以极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做个不突出之人就是平庸之辈了吗?不做大作为之事就是平庸之辈了吗?”(《拒绝平庸》);而问句如果排比着用,更能形成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具有巨大的震撼力,如“为什么这个古老国度的慈善指数总像一个不想长大的孩子?为什么人们总是在一张张充满中彩希望的‘小纸片上去关注福利事业?为什么人们总爱追问一个个富翁的资产,而不去关心富翁们对慈善事业的捐款?”(《怀想天空》)
(六)正反结合,暗寓褒贬
往往先由正面的现象、动机等入手,然后通过问句过渡到反面,并寄寓着作者的褒贬(一般为贬)。如“‘绿色生活所宣传的理念自然是正确的,值得效法的,但是我们不能硬要骡子去代牛犁地,也不能让羊产牛奶。同样的,也不能让烧煤都有困难的百姓去烧更加昂贵的天然气、氢气吧?”(《绿色生活》);又如“他们也是为了孩子能有美好的未来。可是他们粗暴地对待孩子、打骂孩子,只因孩子们没达到成绩优异的标准。试问这样的‘爱,我们幼小的孩子能体会到吗?”(《忧与爱》)
(七)撷取口语,幽默生动
有些作者在作文中撷取口语,连缀问句,从而取得了幽默生动的效果。如“要是碰上他们,简单了去了:叫上一票人,把那些大扑腾蛾子全泡进福尔马林,一百年这颜色都不会掉;再给它粘回墙上,嗬,那叫一个壮观。啥?不像活的?简单,装俩风机,吹扑腾起来不就完事了么!”(《寻》)这一方面最典型的如《品味时尚》中的几个问句,“我最大的梦想就是买阿玛尼回家当抹布使。阿玛尼,时尚吧?世界顶级十大奢侈品牌之一。于是,时尚成了啥?成了只买最好的,只买最贵的”;“手现在也是一种时尚呢!手之时尚,地球人都知道,不就是博客吗?不就是挥一挥手,不带走千万点击率吗?”
(八)画龙点睛,强化主旨
通过安排一两句具有力度的问句,巧妙地起到化龙点睛,强化主旨的作用。如“我们应该扪心自问,应该开始反思:索取得是否早已足够,何时才能放下浮躁,与自然和谐相处?”(《蝶失》);“那一刻,我猛然间开悟,原来世间万事万物莫不如此,惟有适合自己才可开出一片繁华,否则生且不易,又何来的花团锦簇、万紫千红?”(《不深不浅种荷花》)
三、文章结尾部分问句的运用
有的考生在作文的结尾巧妙地安排问句,以问句来收束全文,既升华了主旨,又起到了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余味悠长的效果。
(一)问句引路,升华主题
如“河水中的污浊,是否成了周庄的抱怨?天空下的细雨,是否成了周庄的哭泣?周庄是否正走向消失?面对周庄,我的爱转变为深切的担忧”(《忧与爱》),先以一连串的问句出之,造成了很强的文势,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最后在此基础上烘云托月,升华主题,从而使主题显得格外分明。
(二)问句作结,余味悠长
更多的文章是直接以问句来作结,以造成余味悠长、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表达效果,如“若不能怀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小心着花开花落的浪漫,将‘关忧置于‘关爱之中,如此浩渺神秘的宇宙,人类又将怎样生活得诗意惬意?”(《忧与爱》);“如果能够用平等的眼光客观地看问题,这些生活中的小事又何尝不是绿色生活的一部分?”(《绿色生活》);“而这两种时尚下,又有着怎样的我所看不见的落差?”(《品味时尚》)
以上介绍了高考佳作中运用问句的典型范例,从中可以看出,问句的运用很灵活,作用也很大,多“问”激起千层浪,各位考生可以对以上介绍的方法悉心揣摩,并可以综合运用,以期用问句为自己的文章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