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2015-03-26孙阳
孙阳
《木兰诗》流传千古讲述的是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故事结尾讲到,木兰杀敌凯旋,“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多年来,读者都疑惑,一个女子与众男人朝夕生活在一起,怎么会不被识破呢?十二年虽是虚指,但时间也绝不会短呀。在梁祝的故事里也有类似的情况,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同窗多年也未被发现女儿身。古装片《射雕英雄传》中黄蓉一出场也是女扮男装,交往多日竟然没被郭靖看出。诸如此类,还有很多。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封建社会,随着等级制度发展以及生产力的提升,服饰由最初的遮羞御寒美饰等功能逐渐增加了伦理功能,封建制度下,服饰与等级制度密切相关,因此各个时期史书都有《车服志》留下,用以记录服饰规定。
在男性掌握社会的主宰权之后,“男尊女卑”的思想逐渐传播,《礼记》所说,“男女不杂坐,不同施枷,不同巾栉,不亲授,不通言”,在服装上规定了“男女不通衣裳”。基于这样的思想,男女的衣服必须分开,不可掺杂、逾越,否则就要受到谴责,穿异性的服装就会被称为“服妖”。不像现在,很多衣服男女都可以穿。即便是在女性地位非常高的唐代高宗李治时期,太平公主因穿男子衣服而被认为“服妖”,可见“服妖”(穿异性衣服)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政治问题。
了解了古代男女服饰的区别,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女扮男装不容易被发现了。首先因为某些时期等级制度太森严,人们潜意识里面都认为不会有人女扮男装,甚至根本就想不到这种情况会发生。所以,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第一个看穿女扮男装的人,他所具有的创造性思维应当不亚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因为这两个发现都可以看作从无到有的过程。
就拿唐代来说,因为女性的服装主要是衫、襦、袄、裙、半臂、披帛等形式;男性的服装主要是袍和衫。因此当唐人看到一个身着长袍的人站在面前的时候,绝对不会是去想他穿上女装的样子,而是直接认为他是男人,虽然唐代女子喜欢穿男子的长衫。
其次,村姑扮村小子很容易,千金小姐扮贵公子也容易。这是因为古代贵公子的皮肤真的可以和千金小姐的皮肤相媲美,所以见到一个唇红齿白,身材娇小的“贵公子”站在你面前的时候,一个古代人真的分不清他是男是女,这个时候只能根据他的服饰来判断他的性别。
古代的发型也是判断性别的重要方式。古人非常看重头发,把头发看得同生命一样重要,甚至重生命。古人信奉天人合一,而头发处于顶端,离天最近,所以头发就被赋予神秘色彩。
《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这里头发和生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把保护头发视为孝的开始。古代有一种刑罚叫做髡刑,就是剃去罪犯的头发。这对罪犯肉体上倒没有痛苦,但却是一种极大的精神羞辱,无异于脸上刺字烙印。给罪犯剃光头,直到现在依然存在。读者都知道割发代首的故事,曹操行军打仗,下令胆敢践踏民田的一律斩首。然而曹操自己的马受惊闯入民田,违反了禁令,于是曹操拔剑割下自己的一缕头发代替斩首。后人多以此认为曹操虚伪。其实,读者是不了解头发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意义。作为统帅,谁都不会因为违反禁令斩杀自己,曹操割去如同生命重要的头发代替斩首,已实属不易,这恰恰体现了他治军严明。现代人不明白古代的女子为何爱割下一缕青丝送给心上人,把自己的青丝送给心上人也就意味着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他,与他生死相依。《伶官传序》中讲到庄宗众叛亲离逃跑的情景,“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何其衰也”,这里的“誓天断发”就表现一种生死与共的决心。
古人重视头发,也重视发型,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发型,所以有的发型就成了年龄段的代名词,像垂髫、总角、束发、结发、黄发等。性别不同,发型也不同,比如女子十五岁把头发盘起来,用簪子绾住,就是及笄;男子十五岁则把原来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盘在头上,到了二十岁,则加冠。发型与服饰一样,有着严格的性别区分,不能随便逾越。
因此,古代女扮男装为了防止露馅都是要戴帽子的,也就是冠。男子成年之后就会把头盘起来,梳四方髻,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身份地位戴冠、巾帻或者一块麻布,女性则根据年龄、出嫁与否以及身份梳各种发髻。
男子束发与女子盘发的方式是不同的。女子发型多样,为了追求美感并迎合男性审美,都是先盘发再用簪子固定,因此将簪子抽出来的时候,头发就会自动散落开。男子束发的方式则不然,先在头顶束一个小圈,然后在小圈里面插入发簪并拉紧,然后将余发绕着盘起来。这样的束发方式比起女子的盘发方式更牢靠,即便是拔掉簪子,不用手拆,头发也不会散落。
所以,将帽子打掉或者不小心弄掉发簪从而头发散开,是女扮男装被发现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头发散开就像女人,而是由男子束发的方式决定,即便是帽子掉落或者拔去了簪子,不去用手拆,头发也不会散开。所以,那些没有做好束发功课就女扮男装,想当然地将束发理解为盘头的姑娘,自然会在帽子或者簪子掉落的时候被人识破。
由此看来,木兰虽从军多年,与众爷们朝夕相处,但封建社会严格的服饰、发型、礼仪制度使别人不敢怀疑她的身份。其次,木兰凯旋受封尚书郎,表明她已是军中的将领,这更让普通的士兵不怀疑她的身份。其次,军人行军打仗经常风餐露宿、衣不解带,这也让木兰容易遮掩自己的身份。
参考文献:
[1]邹远修,藏宏彬,孙丽青,王晓.中国传统文化概要[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