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比较阅读,提高教学效率
2015-03-26陈娟虹
陈娟虹
从概念上说,比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关事物辨别高下、异同,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指出:“不顾羞慙,比较材能,斟量功伐”,《朱子语类》卷十九载:“先看一段,次看二段,将两段比较,孰得孰失,孰是孰非。”的确,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分清事物的是非曲直、高下优劣;有比较才能增强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认识的广度与深度,从而事半功倍。阅读教学中,由于作家生活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和文化修养不同,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艺术特色也不尽相同。就单个作家作品就事论事阅读分析,有时难免失之偏颇,难以准确把握其思想情感、艺术特色。而把比较法引入阅读教学,不失为提高阅读效率的好方法。它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和“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的要求。因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以下试作分析。
一、比较法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促使广大教师打破传统教学的围栏,努力探索出适合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认识观不断变化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精彩纷呈。受应试教育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可否认,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条分缕析地讲解教材为主,学生只是埋头苦记笔记并熟记于心,而不注重知识的迁移,其“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答案昭然若揭。这样的语文教学毫无兴趣可言,自然达不到素质教育所期望的目标。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较阅读通过对不同内容或相同内容的不同侧面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已知到未知的比较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与特征,使获得的新知识更加鲜明、准确,已学的旧知识更加深刻、牢固。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新鲜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
(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比较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语文教学在完成“授业”任务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阅读是多角度、多类型、多层次的思维活动,学生通过审察、又通过求同、求异的分析,然后综合思考,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样能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思维能力,还能转化为对客观世界进行多角度、多类型、多层次的观察,并进行比较思考,提高学生观察客观世界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元代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曰:“读书如同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也。”形象地论述了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的关系——多读书,才能写文章;会读书,才能写好文章。然而,机械、死板、单调的听说读写活动,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通过丰富多彩的比较,能引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在写作上开发思路,拓宽写作面,学生根据比较法对自己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写的文章进行审察、分析、综合,然后自己分析得失,自然能提高写作水平,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二、比较阅读的常见方法
比较法作为一种逻辑思维形式,可以分为对比和类比,也可以是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还可以是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运用到阅读教学中,主要有:
(一)纵向比较
纵向比较是指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形态,即时间上的比较,从而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在比较阅读中,纵向比较指的是同一主题不同时期不同作者作品之间的比较,或同一主题同一作者不同时期之间的比较,或作品中某一人物形象及表现手法不同时间点等方面的比较。如鲁迅小说《故乡》中的几组对比都属于纵向对比: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的对比,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前后对比和故乡情景的前后变化对比。二十年前的少年闰土只有十一二岁,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生活无忧无虑,“紫色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中年闰土则成了饱经忧患的旧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还被沧桑岁月刻下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豆腐西施杨二嫂在“我”的记忆里,“擦着白粉”,“终日坐着”,年轻貌美、安分守己;二十年后,她变得“凸颧骨,薄嘴唇……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她来到“我”家就是为了讨得东西,张嘴便要,伸手便拿,她已由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变成一个尖酸、刻薄、势利、自私的市侩。二十年前的故乡,“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一望无际的沙地……”这是一幅神异的水彩画,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现实中的故乡,则“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萦的荒材,没有一些活气。”通过这三组对比,很好地表现了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榨下,劳动民众的悲惨命运,揭示了尖锐的社会问题和农民问题。
(二)横向比较
横向比较是对空间上同时并存的事物的既定形态进行的比较。在比较阅读中,它可以是作品中不同人物形象之间的比较,或某一事物呈现出不同形态之间的比较,或是同一人物形象在不同国度、不同作家作品之间的比较。它适用于基本篇目的读写教学,适用于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的结合,也适用于课内和课外的结合,易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对象的本质。如鲁迅杂文《拿来主义》论述的是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和外国的东西,但作者并没有直截了当地表明观点,而是用四个形象的比喻具体说明应该怎样来“拿”。这是全文的重点,又是难点。教学时,就有必要让学生弄清楚鱼翅、鸦片、烟枪、姨太太这几个词的本义和比喻义,然后再相互比较,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拿来主义”对待四种不同情况所采取的不同处理方法。又如《纪念刘和珍君》(简称《纪》)和《为了忘却的纪念》(简称《为》)都是鲁迅先生为纪念为革命而牺牲的青年而写的杂文。深入探究这两篇文章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差异:①创作时间不同,《纪》属于鲁迅在思想前期即转变期即将完成的时侯而创作的,而《为》则属于鲁迅思想后期即马克思主义阶级思想占主导地位时创作的;②创作背景不同,《纪》是为纪念在“三·一八惨案”中遇难的学生刘和珍而作的,《为》是为纪念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文化围剿中被秘密枪杀的五位左联烈士遇难两周年而作;③表达观点不同,《纪》愤怒控诉了段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暴行的同时,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而《为》更多地对革命的流血牺牲持积极、肯定态度;④抒情风格不同,《纪》抒情激越,淋漓酣畅,《为》抒情深沉,曲折含蓄。
(三)点面结合比较
点面结合本是文学创作的一种方法,即以个别表现一般的艺术规律在文学描写中的具体表现,是个别和一般的辩证统一。在比较阅读中,“面”指的是文章的基本内容,即整体;“点”指的是重点、难点、要点等,即局部。一般地说,人们读文章都是从“面”上着眼,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然后从“点”上着手,理解一些关键细节。点面结合就是一种融“整体把握”和“重点理解”于一体的阅读技巧,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就能全面深刻地掌握文章的精神实质。点面结合比较,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引导,既可以从整体上对课文思想内容、写作手法进行比较,又可以把文章分解到局部,从文章的主题思想、遣词造句、修辞手法等细枝末节方面提出要求进行比较,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深化其对课文的理解。
三、比较阅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常言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较阅读是一个自我感受和自我体验的过程,也是一个积累语感和积淀文化的过程。它不但能巩固旧知识,还能在相互比较中掌握新知识,起到习旧知新、熟能生巧、融会贯通的作用,培养学生分析事物、判断思考、求同辨异的创造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比较阅读中,应该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比较的知识内容要具有可比性,不能牵强附会,比较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突出重点,不必贪大求全,面面俱到;第二,比较要有一定的标准,没有标准,无法进行比较,而标准不一致,也无法进行比较,否则会产生谬误;第三,注意比较、分析、综合的联系,比较是在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质上是一种更复杂的分析和综合,因此,不能为比较而比较,要善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才能更好地比较;第四,要总结归纳并作出结论,就是对比较对象的材料、情节等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从而作出结论,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最后,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明确比较法只是众多阅读方法中的一种,应该与其它阅读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阅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