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思考

2015-03-26陈波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新课程高中语文

陈波

选修课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亮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1]“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彻底改变‘万人一本,千人一课的局面……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形成和发展。”[2]

基于这个目标,高中语文选修课分为“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大系列若干个模块,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选修课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具体表现为:

1.选修课成为选择性必修课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选修课应该是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之后,根据学习需要自主选择至少三个模块进行学习。但就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无法真正做到选修。在高考这个教育评价体系不变的现实背景下,选择教学内容必然与高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学校教学行为中出现的凡考则教、不考不教、为考而教的局面决定了选修课不选修,选修课开设全由高考说了算,而不是由课标、课程计划来决定。”[3]学校的课程选择只能在高考框架下进行学生“必修”的选修课教学,学生则丝毫没有选择的余地。

2.教材内容繁多,教学时间不够,教学过程只能是蜻蜓点水

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例,全书六个单元,包括三个诗歌单元和三个散文单元,其中诗歌30首,散文18篇,除去推荐作品(诗歌15首,散文6篇),还有作品27篇(诗歌15首,散文12篇),如此多的内容要在一个学段(按新课程标准规定是36学时)内完成,只能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进行,即便是有些学校将语文课的教学时数增加到每周6课时,也要将节假日算在内,否则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必要的教学时间做保证,选修课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走过场、赶进度的选修课,谁还会重视?

3.教材处理难度大。

如前所述,既然教学时间不够,那就只能在教材的处理上下功夫。但对教材如何处理呢?《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的界定,只用了五个“不能”做了模糊的说明:“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不能因其设置灵活而凌乱随意,漫无计划”,“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片面追求新奇深奥,脱离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不能单纯从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喜好出发决定教学内容”。[4]既然如此,唯高考马首是瞻的中学语文教学,只能从历年高考新课标卷中找答案。但遍翻全国高考试卷,只找到“必答题”和“选答题”的分别,“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除此而外,找不到与选修课教学内容有关的东西。于是,哪些内容该保留,哪些内容该舍弃,哪些内容该重点讲,哪些内容让学生自主学,真的让教师辗转踟蹰,左右为难。

4.单一模块内容的学习,易产生审美疲劳

和以前的教材内容相比,这次新课改另一大变化便是教材内容的调整——教材分必修和选修,和必修教材相比,选修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明显单一。以《中国小说欣赏》为例,教材分为“历史与英雄”、“谈神说鬼寄幽怀”、“人情与世态”、“从士林到官场”、“家族的记忆”、“女性的声音”、“情系乡土”、“人在都市”、“烽火岁月”九个单元,节选了18篇不同历史时期的小说,尽管教材所选小说,都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名家名篇,但在长达36学时甚至更多的时间之内学习体裁单一的小说,学生还是会产生审美疲劳的。

正因为教材的繁难、教学时间的紧张、教材处理的为难、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使得高中语文选修课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语文选修课如何上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在当前现有的条件下,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整合课程资源。学生学习一门独立的课程需要一定的巩固消化时间,要克服课时紧、课程多这个困难,主要还是在教什么和怎么教上下功夫。吃透《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对课程资源大胆取舍,合理剪裁,将教学和考试要求结合起来,重组课程内容,突出重点,使学生在有限课时内获得最大的收益,这样,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

2.整合师资力量。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无论教学思想还是教学策略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本+教参”

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因此,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思想,积极“充电”,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整合师资力量。面对内容繁杂的教学内容,一个人的力量显然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学校应当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加大学校教学硬件配置和校本师资培训力度,让有限的教学资源最大化。

3.改变现有的教学评价方式。“语文教育评价是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特别重视考试的国家,它起着调解语文教学的作用。好的教学评价能引导语文教学走上正确的轨道,反之,会影响语文教学的效率。”[4]因此,不能将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特别是对选修课的评价,应该将学生参与的所有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演讲活动、诗歌朗诵、小组讨论等内容都作为评价的内容。因为在高中教育尤其是语文学科,学生在知识面、阅读条件、阅读能力、思维水平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应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尊重不同个体的学情差异,杜绝一视同仁地开展教学和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唯其如此,选修课才会有“源头活水”。

作为新课改试验田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没有可资借鉴的范本,这就需要我们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充分挖掘潜力,进行大胆探索和创新,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活力和生机。

注释: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王建明.台湾普通高中最新语文课程纲要评述[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6,(4).

[4]赵志伟.高中语文课标新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新课程高中语文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