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点拨时机”探究
2015-03-26辛立松
辛立松
“点拨教学法”创始人蔡澄清先生说,“点拨教学法”既是教学思想,又是教学原则,也是教学方法,它的基本特点就是“随机性”。“随机性”意味着某种程度上,“点拨教学法”往往会遇到“点拨时机”的困扰。本文通过修改“点拨时机”的定义,运用教育理论知识与高中语文课堂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试图说明“点拨时机”存在于收敛发散思维处与和谐冲突心理处。
一、点拨时机的内涵
“点拨教学法”是由蔡澄清先生在1982年《语文教学通讯》第二期《重在点拨》一文中提出的,是在当时教学改革实验遇到重大问题时的一种创设主张。在《重在点拨》一文中,蔡澄清提出:“这条新路就是根据读写结合、讲练结合的原则,运用‘点拨式教学法。”[1]在之后数年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操作中,点拨教学法成为了课堂教学,尤其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种独特的、具有浓郁本土性质的教学方法。
蔡澄清和陈军在一篇名为《论点拨之“时”》的文章里说:“在一些文章里,我们始终强调点拨教学法既是教学思想,又是教学原则,也是教学方法,它的基本特点就是‘随机性,即所谓的‘当点则点,当拨则拨。”[2]实际上,这种说法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何时该点?何时该拨?“随机性”一词又有怎样的限制?往往令一些在教学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难以理解。
其实,早在前两年,陈军先生在他的《点拨时机论》里有着较为清楚的阐释:“点拨时机,也就是在点拨教学中发现并利用的教学契机、教学最佳情境与状态。”[3]之后,陈军先生分别从教学关系上分析了点拨教学中学生的地位和教师的作用,并把“点拨时机”理解为:“依据科学的教学思路,认清教材中特定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中进行点拨教学的恰好时间和境遇。”[4]
对于这样的定义,笔者并无太大异议。但是其中一句,即“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却令人颇有疑惑。学生学习达到最佳状态可能涉及很多因素,比如说体能、清醒度、预习情况以及知识的难度等。刚上完体育课的高中生回答教室里,能否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下午第八、第九节课的课堂,学生会不会因疲倦而无法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一部中长篇小说的节选内容,会不会因为学生预习不够充分而无法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这都很难界定。但笔者觉得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课堂内对学生的点拨教学应发生在一个必要的条件下,即学生的学习遇到困难,在没有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无法达成学习目标之时。所以,笔者大胆对陈军先生的定义作简要修改,希望能够使之完善:点拨时机是指教师依据科学的教学思路,认清教材中特定的教学内容,在学生无法达成学习目标时进行的点拨教学时机。
二、点拨时机存在的阶段
(一)收敛发散思维处
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常常训练学生运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比如柳永的《雨霖铃》。
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是如何传达词人孤寂之情的?
生1:“柳”有谐音,是“留”之意。古人在送别之时折柳,表示挽留。词人酒醒之后,身在杨柳岸边,容易想到送别场景、勾起相思之情。
生2:“风”可以传送相思之意。、
生3:“圆月”是团聚之时,反向推到“残月”,应表现孤单之情。
师:除了运用到的这些意象,还有什么信息能够传达词人的孤寂之情?
(学生沉默不解)
师:“今宵酒醒何处”,词人说自己饮酒了,想一想词人为何要饮酒至醉?
生4:词人是想借酒消愁。
师:词人的愁消解了吗?
生4:没有。本来是想借酒消愁,忘却烦恼,但醒来之后却发现自己身在杨柳岸边,晨风习习,一轮残月斜挂枝头,正是愁上添愁!
在这个案列中,师生都运用了发散思维。学生拓宽思维,从“柳”、“风”、“月”这三种物象想到了与孤寂相思有关的信息;而教师适时引导,在学生沉默不解时,从另一处“饮酒至醉”询问开去,抓准了点拨时机,很好地引导了学生。
收敛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又称“聚合思维”、“求同思维”、“辐集思维”或“集中思维”,特点是使思维始终集中于同一方向,使思维条理化、简明化、逻辑化、规律化。比如说2012年高考作文全国大纲卷: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作文课上,教师要求学生提炼材料的主旨,大致有如下六种:1.心无旁骛;2.听从他人的建议;3.甩掉多余的顾虑(包袱、负担);4.克服畏难情绪;5.改换方式、心态;6.反省自身。
师:请你划出文中能够表达核心观点的一句话。
生:“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师:为什么认为这句话表达了核心观点?
生:因为前面所有的内容都是铺垫,“妈妈”的这句话切中要害。
师:你觉得上面六个主旨哪一个最能表现核心意思?
生:3.甩掉多余的顾虑(包袱、负担)。
应该说,这个材料里传达出的意思很多,很多学生无法直接判定哪一种是核心观点。教师很好地抓住了“点拨时机”,巧妙运用收敛思维,在旁枝逸出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划出主旨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如同“一个钱币的两面”,是对立的统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巧妙互补、灵活点拨。如探讨《蜀道难》的主旨,如果学生无法理解,可以这样点拨:
师:诗中三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各是对什么的感叹?
生:一是感叹蜀道开辟之难;二是感叹蜀道行路之难;三是感叹蜀地攻取之难。
师:你能联系写作背景,说说它的主旨吗?
生:一种可能是从国家的角度,感慨国事之难;一种可能是从个人的角度,感慨人事之难。
当主旨无法得出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运用发散思维,从贯穿全诗的三个感叹句入手进行点拨;等到学生概括完三个感叹句后,教师又运用收敛思维,点出写作背景,让学生自己说出这首诗的主旨。这就是巧妙运用,适时点拨。
(二)和谐冲突心理处
众多教学心理学家强调,教师应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愉悦、平和的心理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获取知识,而压抑、躁动的心理则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负面作用。其实,学生的学习心理并非非好即坏。亢奋、悲痛、憎恶、疑虑等等只具有主观性、不带有褒贬性的心理表现也会出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这些心理变化更多地来自于文本阅读中的矛盾冲突。以《雷雨》(周朴园与梅侍萍相认前后一幕)为例:
师:你如何看待周朴园与梅侍萍的爱情?
生:虚假。周朴园对梅侍萍的爱情从始至终都是虚假的,在利益面前,周朴园不认爱情。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受到戏剧冲突的影响,呈现出憎恶(周朴园)的心理状态。他们的头脑被“憎恶”这一种思想所占据,明显失去了准确的判断力。教师应抓住点拨时机,对他们的憎恶心理进行迁移转化(冲突转为和谐)。
师:请允许我读两段话。“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吗?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罩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5]
师:你觉得这两段话也很虚伪吗?
(学生沉默不语,一小段时间后)
生:我感觉这番话有真实的成分,甚至能打动人,因为周朴园确确实实把这些旧家具、旧习俗保存了三十年。一个人能把一件事情坚持三十年,是很不容易的,况且他还经过了长途搬家。所以我感觉就这两段话而言,周朴园对梅侍萍的感情不虚假。
这一处的点拨应该是比较成功的。教师顺利地消解了学生对文本中周朴园这个人物片面的憎恶心理,对于理解这幕戏剧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得出这一观点后,又会有部分学生完全认为周朴园是个感情真挚的人,这需要教师继续点拨,把平和的心态再转入为冲突。
师:他(她)说就这两段话而言,周朴园对梅侍萍的感情并不虚假。那么我们节选的这一幕呢?你如何看待周朴园与梅侍萍的爱情?
生:我觉得在这份感情里,虚假与真挚并存。我们应该承认,这么多年来,在周朴园的内心深处,一直为梅侍萍留存着一处思念的角落。这从他打探消息、保留旧家俱、收藏旧衬衫等细节上就可以看出。
师:但是,我们也要辨识出周朴园心中爱着的是那个年轻、貌美、温顺的梅侍萍,而不是眼前的这个“老妈子”鲁侍萍,他靠怀念心中的梅侍萍来慰藉自己并不幸福的婚姻,当鲁侍萍的出现威胁到他的名誉、身份、家庭和社会地位时,他惊恐万分、声色俱变,直至凶相毕露,充分暴露了他的残忍自私和冷酷虚伪。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探讨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在转换学生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学生已经承认周朴园对三十年前的梅侍萍的真情,已经消解了对周朴园片面的“憎恶”;另一方面,教师又让学生从整体上观照,试图让学生的心理回到戏剧当中,回到应该有的冲突中去。只是这里的冲突,已经不是原先的对周朴园片面的情感了,而是在经历消解、化为和谐后,再起的冲突心态。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抓准时机,巧妙点拨。
和谐与冲突的心理,往往随文本里的内容而定。高中学生,情形思维并不成熟,在阅读中很难做到整体观照,这需要教师抓准点拨时机。点拨时机绝非一处,点拨也非一次完成,有时需要反复迁移。
三、小结
蔡澄清的点拨教学法是一种具有浓郁本土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它对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点拨时机”往往发生在学生无法达成学习目标之时,需要教师在收敛发散思维处与和谐冲突心理处,适时捕捉并巧妙运用,让高中语文课堂增添亮色。
注释:
[1]蔡澄清.重在点拨[J].中学语文教学通讯,1982,(2).
[2]蔡澄清,陈军.论点拨之“时”[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5,(9).
[3][4]陈军.点拨时机论[J].语文学习,1993,(5).
[5]丁帆,杨九俊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美)斯蒂芬·雷曼著,杨武金译.逻辑的力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