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老舍的散文
2015-03-26吴永福
吴永福
老舍的散文,题材多样,写法别致。先说写人的,比如《宗月大师》,写的是个乐于助人的人,包括帮助“我”入学。他原本富裕,变穷后出家做了和尚。“出家以后,他不久就作了一座大寺的方丈。可是没有好久就被驱除出来。他是要作真和尚,所以他不惜变卖庙产去救济苦人。庙里不要这种方丈。一般的说,方丈的责任是要扩充庙产,而不是救苦救难的。离开大寺,他到一座没有任何产业的庙里作方丈。他自己既没有钱,他还须天天为僧众们找到斋吃。同时,他还举办粥厂等等慈善事业。”对于这样一个人,作者这样综合自己的印象。“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仍就强调他的助人为乐,乐此不疲。散文中的写人,所写的多是一些性格侧面。比如《白石夫子千古》:“有一次,我以《芭蕉叶卷抱秋花》为题,求夫子作画。夫子年高,已记不得蕉叶新拔,是向左还是向右卷着。北京又没有多少芭蕉可供观察,于是老人含着笑说:‘只好不要卷叶了,不能随便画呀!是的,夫子作画永远这样严肃,永远要看见真东西,而后独出心裁,设计画稿。他笔下的鱼、虾、草虫,没有一足一须不正确的,不合适的。”这里讲齐白石作画的严肃认真,就是突出强调了真实与真诚。再就叙事来看,则写得很是简练。又如《养花》:“在我工作的时候,我总是写了几十个字,就到院中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中再写一点,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到一起,有益身心,胜于吃药。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哪,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么?”写看花搬花,养花一事,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写景状物方面,以《济南的冬天》为例,“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的低声的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的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这一段写济南周围的山,先是将山比喻为一个小摇篮。不用说,摇篮给人的感觉是温馨的。再用拟人的口吻,表明暖和之义。写人们在冬天面上含笑,正是周围的山让人感觉有着落有依靠。在这样的温馨暖意里,还会想到春天的到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些,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还是写山,但景物有变化,就是出现了雪景。或者说雪的点缀,带来微妙的变化。这里仍有比喻,很是形象,但更妙的还在于色彩的映衬,有黑有白有蓝。至于雪的厚薄,使山色不一,又有青有白有黄,好比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不用说比喻仍是贴切的,但接着就化静为动,转为动态的描写。由风的吹拂,联想到花衣下山的肌肤,甚妙。日光斜射到薄雪上,好像忽然害了羞,这拟人恰好状出粉色的变化来。这一段的描写于温馨暖和外,还突出了山的秀气。再如《趵突泉的欣赏》,描写水,可谓以状物为主。“泉太好了。泉池差不多见方,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使你不由的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描写得生动细致形象,至于内在的意趣,仍不离那种暖意温情。
从表现来看,又可抒情、说理、咏趣。先说抒情,在《想北平》中,作者说“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作者还选择了与巴黎的住家作为比较点,从而体现出北平的闹中有静,甚而不无田园风味。“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由住家讲到城市布局,自有它适于人居的理由,“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多有空闲,不乏自然之义。人在城中,却可见山林,这城市山林实是最为理想的格局。当然,还有诸多物事。“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它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大概把“南”字变个“西”或“北”,也没有多少了不得的吧。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作者眷恋那种自然,那种居于城市山林的美好。文章的结尾说:“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从情感上说,是有着无尽的眷恋。
再看说理的,比如《忙》:“所谓真忙,如写情书,如种自己的地,如发现九尾彗星,如在灵感下写诗作画,虽废寝忘食,亦无所苦。这是真正的工作,只有这种工作才能产生伟大的东西与文化。人在这样忙的时候,把自己已忘掉,眼看的是工作,心想的是工作,作梦梦的是工作,便无暇计及利害金钱等等了;心被工作充满,同时也被工作洗净,于是手脚越忙,心中越安怡,不久即成圣人矣。情书往往成为真正的文学,正在情理之中。”相反的,“所以瞎忙,表面上看来是热闹非常,其实呢它使人麻木,使文化退落,因为忙得没意义,大家并不愿作那些事,而不敢不作;不作就没饭吃。在这种忙乱情形中,人们像机器般的工作,作完了一饱一睡,或且未必一饱一睡,而半饱半睡。这里,只有奴隶,没有自由人;奴隶不会产生好的文化。这种忙乱把人的心杀死,而身体也不见得能健美。它使人恨工作,使人设尽方法去偷油儿。”这里说的忙,分为真忙和瞎忙。真忙是一种充实的有条不紊的生活状态,可以不被外物所缚。忘却烦恼,用心专一,最终实现梦想。瞎忙就是无计划无目的,心有浮躁,生活苦恼,甚而厌倦。瞎忙就是乱忙,最终一事无成。
咏趣,即吟咏趣味,在于情与理的配合。一般说来,偏于情的为情趣,偏于理的为理趣,至于不是情理相生而相悖的,则有谐趣。谐趣,多有幽默感的流露。比如《读书》:“书上满是公式,没有一个‘然而和‘所以。据说,这类书里藏着打开宇宙秘密的小金钥匙。我倒久想明白点真理,如地是圆的之类;可是这种书别扭,它老瞪着我。书不老老实实的当本书,瞪人干吗呀?我不能受这个气!有一回,一位朋友给我一本《相对论原理》,他说:明白这个就什么都明白了。我下了决心去念这本宝贝书。读了两个‘配纸,我遇上了一个公式。我跟它‘相对了两点多钟!往后边一看,公式还多了去啦!我知道和它们‘相对下去,它们也许不在乎,我还活着不呢?”这里讲的是难以读懂高深的专业书,却出之以幽默的表达,就是巧用相对的语义双关,既指高深的相对论,也指读解时的难以相对。其中的苦恼,便用幽默化解了。再如《考而不死是为神》:“考试制度是一切制度里最好的,它能把人支使得不像人了,而把脑子严格的分成若干小块块。一块装历史,一块装化学,一块……”“这样考下去,你把各样功课都吐个不大离,好了,你可以现原形了;睡上一天一夜,醒来一切茫然,代数历史化学诸般武艺通通忘掉,你这才想起‘妹妹我爱你。这是种蛇脱皮的工作,旧皮脱尽才能自由;不然,你这条蛇不曾得到文凭,就是你爱妹妹,妹妹也不爱你,准的。”这里讲的是考试,得认真应对,才能得到文凭,否则其它的也都谈不上。科目多样的考试让人颇感无奈,但因是制度,也不是说变就变的。其中幽默,仍是可以让情绪得以缓和。所谓理儿不歪笑话不来,幽默所说的不见得是正理,然歪打正着,其作用在于可以调节心理。老舍散文很看重幽默,再加上温和的性情,便形成独特的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