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养成教育与“90 后”青年学生传统价值观的构建
2015-03-25隋瑶,张欣
隋 瑶,张 欣
(长春大学a 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b 人事处,长春,130022)
目前,我国高校中“90 后”青年学生受到学校教育体制改革和家庭教育背景矛盾的双重影响,以及网络信息传播媒介的猛烈冲突,形成了独特的个性特点,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上表现出明显的认知困境,出现了知行脱节的矛盾。这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要求。
传统价值观在“90 后”青年学生的价值体系构建和道德行为养成的过程中具有独特地位。养成教育始终是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更是价值观念教育的关键。研究如何在深入了解“90 后”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帮助其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在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对塑造青年学生健康的人格发展,推动整个民族繁荣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1 “90 后”青年学生传统价值观的现状及成因
2.1 社会公民意识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冲突
社会公民意识集中体现了公民对于社会系统以及各种问题的态度、倾向、情感和价值观”[1]。“90 后”大学生对社会公民意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民主观念、法律意识等更加强烈,同时,“90 后”青年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政府在教育方面做出的投资不断提高,全国财政教育经费总投入自1992 年的867 亿元逐年增长到2013 年的30364.72 亿元(如图1),占GDP 的比重也自1992 年的3.22%增长到2013 年的4.3%。“90 后”青年学生的父母辈也更愿意在子女身上花费更多的金钱为其创造高质量的教育条件,这使得这一代学生自身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极高的期望值,对职业目标有着明确的物质化标准,但是却又缺乏追求理想信念的奋斗意识和责任意识,当社会公民责任和自我价值实现发生矛盾的时候,更多的“90 后”青年学生是选择自己喜欢并乐于承担的工作,并且希望兼顾和保护自身的利益,把自我价值看得更加重要。
1.2 家庭依赖性与自我独立性的矛盾
家庭是“90 后”青年学生价值观念形成和培养的第一领域,家庭教育从两个方面影响着他们的传统价值观的养成教育[1]。
图1 1992—2012 年全国财政教育经费总投入增长图
一方面,“90 后”青年学生是中国第二代独生子女,较第一代独生子女“80 后”在全国总人口的比重更高。“90 后”的父母辈是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受益最多的一代,思想观念已经受到价值观多元化发展的影响,是属于知识、信息都比较开放的一代,“90 后”很容易直接地从父母辈或祖辈那里获得物质上的满足感,反而很少有主动通过自己劳动来获得经济利益的经历,导致他们在物质上产生强烈的依赖感。然而,“90 后”青年学生家庭离散和重组现象较过去增多。据《民政统计历史资料汇编》和《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1979 年前,中国的粗离婚率为0.35‰,此后持续递增,2012 年的粗离婚率已达2.3‰,是1979 年前的近8 倍①由于民政部和国家统计局自1979 年始才有相关的婚姻统计,但1979 年缺少河南、陕西、青海省的诉讼离婚数,故我们只能对自1980年以来的离婚率变动趋势加以描述、分析。(如图2)。对物质的高度依赖感强化了他们的独立性,相反的却使得他们对家庭的情感凝聚缺乏足够的安全感。
图2 1979—2012 年全国粗离婚率增长图
另一方面,与这种对家庭物质需求和情感缺失的状态相对应的,“90 后”青年学生的自我独立性也较以往更加突出。他们的父母辈要同时面对社会竞争和“4—2—1”家庭模式带来的繁重压力,而经营和管理子女生活的重心逐渐转移到祖辈身上,祖辈陈旧的生活经验和难以跟上时代的信息来源,使得这一代青年学生更多的是通过网络、传媒、影视等新途径来获取信息和经验。通过对某综合性大学进行现场调研②该调研时间是2014 年9 月—10 月,以吉林省长春市某省属综合类高校在校大学生为对象,发放问卷6500 份,回收问卷6136 份,有效问卷6037 份。得到的数据反馈,目前就该校6000 余名学生而言,有86.4%的同学通过网络来获取各类信息,通过广播电视获取信息的仅占到了34.8%,其他获取途径包括主流网站、手机报、报纸杂志等(如图3)。在网络时代下,“90 后”青年学生缺乏同辈之间的交际经历和必要的团队合作精神,往往更注重自我感觉。
1.3 理论认知和社会实践严重脱节
“90 后”青年学生是素质教育改革受益的一代,对先进典型的榜样事例具有很深刻的理解并能够积极的接受,对于自身价值观体系中存在的负面因素也能够坦诚面对。[1]我们就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价值观念进行了分项调研,其中,对“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观点约有66.7%的学生是赞成的,对“以自我为中心,利己不损人”的观点约有60.5%的学生表示同意。面对这样的调研结果,较大一部分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这样的利己主义观的形成与当代社会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密不可分。可以说,对于传统价值观,“90后”青年学生表现出卓越的综合认知能力。然而现实生活中,他们缺乏普遍性的社会实践经验和解决人际交往问题的能力,传统价值观难以在实践中得到认同和贯彻,这种知行不能合一的情况对他们价值体系的养成教育造成极大的障碍。[3]
2 养成教育符合“90 后”青年学生的需求
图3 长春市某省属综合类高校学生获取信息途径分布图
传统价值观的养成教育,即通过传统道德观念的教育和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最终目的,是做到知行合一。
首先,养成教育的多元化路径符合“90 后”青年学生的实践要求。养成教育重在教育和培养,致力于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和载体,实现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当代的养成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尊重关系,引导学生在矛盾和选择面前达成师生共识,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同时,养成教育要求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将传统的正确的价值观念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旨在根本上改变和塑造青年学生完善的人格体系。这能够缓和“90 后”青年学生个性张扬与现实问题的冲突,避免矛盾两极化发展,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其次,养成教育的最终目标符合“90 后”青年学生的德育需求。科学发展观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这一教育方针正体现了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教育必须是身心的均衡发展。而养成教育的根本目的正是知行合一。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传统价值观的养成教育所追求的知行合一,是一种对高尚情操和正确理念的内化,是一种对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自觉的实践,而不是出于服从权威或受到某种约束才发生的行为。“90 后”青年学生只有通过将传统的价值观念融入到教学、管理、学生活动的方方面面,以他们乐于接受和参与的教育载体,让学生自愿自觉地将传统价值观内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4]
3 构建“90 后”青年学生传统价值观的养成教育路径
3.1 重视家庭,提高父母在价值观念养成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长的榜样示范和一个健康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都对“90 后”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养成具有重要意义。[5]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环节,把握好“双边教育”这一重要教育形式,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举措和目的,鼓励家长参与到教育活动中,针对学生的兴趣特点利用假期时间制定有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搭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动的平台,充分发挥家庭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作用。
3.2 提升自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体向“80 后”过渡,这一教育主体往往具有硕士或博士的高学历以及在校期间丰富的学生干部工作经历,同时自身还具备教育理论研究的基本条件,为队伍建设朝着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这并不能完全达到“90 后”青年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角色定位的要求,也不能绝对解决在学生期待和工作现实中产生的角色困境。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秉持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从职业水平、行为操守、学术能力和人格魅力等方面来提高自己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塑造一支现代化的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师资队伍。[9]
3.3 着眼实际,建立传统价值观养成教育的机制
高校是“90 后”青年学生价值观念养成的主要阵地,以学生的行为和性格特点为突破口,顺应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实际需要,建立一个开放、多维、有效的教育机制,是学生实现知行合一的重要途径。[6]其中包括构建以学生全面、自主、和谐发展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从办学实践中建立和健全民主开放的管理模式,营造公平、民主、和谐、团结的集体气氛,让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满足学生获取社会经验和最新信息的迫切需求以及对于人际交往的需求。同时,要勇于突破传统价值观教育方法和模式的局限性,重视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的跨学科整合,在对以往工作经验的总结的基础上,吸收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的优秀成果,形成现代化的传统价值观教育机制。这样的机制能够为“90 后”青年学生提供一个自我教育和培养的环境,自觉付诸实践,从而达到养成教育的根本目的。
总之,对于“90 后”青年学生传统价值观的养成教育,必须坚持把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核心理念,尊重当前青年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和思想表达方式,综合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建立与教育需求相适应的教育载体,使传统价值观的内涵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并融入到实际的行为习惯中,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理想状态。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更多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者共同努力,创造一个环境优良、具有时代精神的教育氛围。
[1] 周中之,石书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 石路.政府公共决策与公民参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 左健.90 后大学生价值观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 杨长春.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倾向的理论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2):107-109.
[5] 邱玲,龚春明.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调查报告[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9):38-39.
[6] 苏玉华.“90 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 杨雄.当前须关注的青少年四大问题[J].当代青年研究,2008(4):9-10.
[8] 张雪琴.“90 后”大学生健全道德人格的塑造[J].东南传播,2012(6):110-112.
[9] 韩承敏.邓小平人才观与中国人才资源开发实践[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5,16(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