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体类院校英语分级教学研究:回顾与反思

2015-03-25

长春大学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艺体分级大学

陈 俊

(吉林动画学院 外语教学部,长春130012)

我国教育部高教司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我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并提出了“基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响应《教学要求》的号召,全国各类高校包括艺体类院校陆续开始了英语分级教学改革。艺体类院校主要是指美术、音乐、体育、表演、设计等专业类院校。艺体类院校学生个性鲜明,专业性较强,语言学习动机较为单一;在艺体类院校,英语教学不受学生重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类院校英语分级教学的实际效果如何,广度和深度又怎样,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有何改进措施等,至今对这些方面的综合性研究还十分不足。本文对2005 年-2014 年十年间我国艺体类院校的英语分级教学情况进行了相关的文献研究,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反思,指出了所存在的问题。

1 文献范围与研究方法

笔者使用“艺体类、艺术类、分级教学”等为关键词、篇名,检索了CNKI 全文数据库中2005 年-2014 年所发的有关艺体类院校英语分级教学的论文,通过对检索到的论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进行区分和归类(见图1)。

图1 艺体类院校分级教学研究方法分类图

2 研究回顾

2.1 基本情况

从文献来看,有关艺体类院校英语分级教学的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第一,国内对艺体类院校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在数量上呈上升趋势。

第二,实证研究较少。非材料性研究、理论性探讨较多,包括分级教学的理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级教学的意义、考评方式、教学模式构想、教学模式的实施等,占文献总数的82.6%,而基于数据统计性的实证研究较少,主要是对分级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和分级教学实践假设论证,仅占17.4%。

2.2 研究内容

国内有关分级教学的相关研究不少,但本文仅从所发表的23 篇艺体类院校英语分级教学研究的文章来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艺体类院校实施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研究。理论研究主要是指将相关的教学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研究。研究者基本上是从心理学、语言学和教育学等角度,来论证实施分级教学的必要性和科学性。柯国凤(2009 年)和张丽帆(2011 年)等人依据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Proximal Development Zone)”,认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避免其产生语言学习焦虑感,使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都得以充分地发展,从而提升其语言认知兴趣,使教学效果最佳化。黄艺平(2010 年)和孙忠强(2012 年)等基于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假说i+1 理论(The Input Hypothesis)”,提出教师在输入语言习得的时候,难度应略高(i+1)于学生已有语言水准,才能获得明显的效果。

(2)总结本院校实施分级教学的结果。研究者结合所在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开展情况,对分级教学的现状进行概括,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或者对策。

目前,从实施英语分级教学的院校来看,分级教学对艺体生来说,可以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到语言学习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降低其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对教师来说,分级教学使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针对性更强,教学成果较之前更为明显。但是,大部分研究者发现分级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共性的问题,例如,分级教学的分级方式的科学性有待考究,师资配备有待提升,对部分学生心理产生的消极影响有待解决,教材、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合理性有待进一步调整,考评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同时,研究者结合各自院校的实际情况,也提出了不同的改进对策,例如,胡妮(2014 年)认为应考虑艺体生专业的特殊性和原有的语言基础,以及艺体生的特点,将授课对象定位为各项活动的主体、积极参与者和执行者,应对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进行量身定制,并结合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3)探讨艺体类院校分级教学的具体实施。在理论研究和现实情况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者针对分级教学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探讨,包括分级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管理模式等。

李娟(2013 年)提出了“因材施教”“情感因素”“寓教于乐”开展分级教学的三条原则。邢雅琴(2009年)在分级教学模式方面,指出两类模式,一种是按分数分类包括“三分法模式”、“两分法之培优法模式”、“两分法之帮困法模式”,另一种是按技能分类,包括“分课型(听说、阅读、写译课)教学模式”,“分课型+分级教学模式”。吴倩茹(2013 年)提出了“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多元课程模式”的艺体类院校英语课程体系重构设想,将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英语(低年级)、艺术英语(中年级)、实用口语(高年级)和应用文写作(高年级),对不同级别的教材、学习重点、学制年限等均有具体明确的划分。

3 对研究状况的反思

通过对艺体类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文献统计,可以看出在我国艺体类院校中,大学英语进行教学改革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不少院校的分级教学改革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总结如下:

(1)研究深度不够。从所发表的艺体类分级教学的文章来看,大部分研究者只是对其中一种或者两种理论进行笼统地介绍,只留于表面层次的叙述与概括,并没有进行全面或者深入的研究,对支持分级教学的理论进行系统性或深入性研究甚少,理论综述类的研究论文几乎没有;对分级教学的具体问题研究不够,包括分级标准、效果衡量的科学性,分级模式的针对性、特色性,课程的实效性等。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两个,一是艺体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未收到应有的、足够的重视;二是艺体类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因教学任务重,英语“边缘化”现象严重,教师科研能力和意识较弱,撰写高质量的研究论文相对困难。

(2)对分级教学的主体研究缺乏。多数研究者较关注分级教学中分级模式、管理方式、评价体系、课程设置等文面,对分级教学的主体研究较少。主体研究包括教学主体(教师)和学习主体(学生)两个方面。在教学主体方面,艺体类院校分级教学师资短缺和设备不足是不少院校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去解决这一问题,至今未出现有说服力或实证性研究的论文,对教师的意愿、态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更是罕见。从学习主体方面的研究来看,大部分研究者仅仅描述艺体生的“语言基础薄弱”、“思维活跃”、“专业情结浓厚”等广为人知的特点,或者对比学生分级前后的成绩,而对参与分级教学的学生的学习动机、需求、个体差异、认知等进行系统研究的甚少,除了顾桂丽(2008 年)对分级教学中艺体生英语学习动机进行了探究,汪琴(2011 年)对分级教学中艺术与非艺术类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了对比,并做了实证研究,其他方面的研究几乎为零。

(3)研究方法单一。从所发表的论文看,82.6%的研究属于非材料性研究,仅有17.4%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对结果进行具体分析的研究,包括比较研究、跟踪研究、反复研究等多种方法。从实证研究的成果来看,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为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对这几篇论文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对一些方面的论述还不够。以四川理工学院为例,李娟对艺术学院美术系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施前后的学生成绩进行了对比,以此论证分级教学的必要性,但缺乏可行性分析;提出了艺术生实施分级教学的策略,但缺乏考核标准、后续课程等的研究;指出了分级教学的原则,但并不能体现艺体生的分级教学特色等。

4 结语

通过对过去十年艺体类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还是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艺体院校的英语教学研究者需借鉴西方科学合理的理论,结合中国国情,针对艺体生的特色,重视艺体生的英语分级教学研究,加强实证研究,相信定能提高艺体类院校的英语教学质量,开出具有艺术特色的英语语言教学之花。

[1] 李娟,李霞.I+1 理论指导下的艺体生大学英语分级教学[J].宜宾学院学报,2013(12):88-91.

[2] 张丽帆,郭平建.不同起点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状况调查报告[J].考试周刊,2011(83):99-101.

[3] 顾桂丽.分级教学中艺体类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探究[J].科技风,2008(5):164-165.

[4] 冀倩.高扬高校艺体类学生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初探[J].西昌学院学报,2008(12):112-114.

[5] 柯国凤.高职高专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几点思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3-14.

[6] 牛淑杰.论艺体类学生大学英语分级教学[J].教育教学研究,2009(2):115-116.

[7] 邢雅琴.探析构建以艺体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3):94-96.

[8] 黄艺平.艺术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2):112-114.

[9] 汪琴.英语分级教学模式中的学习者个体差艺:艺术类与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对比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11(5):5-8.

[10] 姚志英.中国大学生的英语语用错误探析[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516(2):37-39.

猜你喜欢

艺体分级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黄河科技学院艺体学部作品选登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高中艺体特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思路探讨
如何深化艺体教育创办特色学校
星湾学校:艺体教育融入学生生活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