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部属高校决算编制质量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2015-03-25刘国斌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5年2期
关键词:部属预算编制经济学

刘国斌 王 彬

提升部属高校决算编制质量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刘国斌 王 彬

部属高校综合实力强,为实现发展目标,需要经费的最优化安排。而目前大多数部属高校把目光放到预算精细化管理上面而忽视决算编制质量的重要性,造成决算编制质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的长远计划。因此,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去探寻提升部属高校决算编制质量的方法。

部属高校;决算编制;制度经济学

部属高校是我国中央部门直属高等院校,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领军者,是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在提高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近年来国家教育部积极推进预算精细化管理,已有一定成效,而高校决算编制似乎可有可无,存在感较低。为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财务行为,我国在2013年推出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明确提出推行支出绩效评价,以实现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的目的。该制度新增对于高校决算管理的定义、编制要求等方面的规定,使得高校决算程序得以规范。部属高校决算编制质量的关键在于制度问题,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去探究提升部属高校决算编制质量的对策建议,具有重大意义。

一、影响部属高校决算编制质量的主要因素

1.决算工作的重要性不突出

决算是部属高校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综合反映,也能直接或间接反映出学校财政预算精细化程度以及其会计核算水平等一系列的财务管理水准。然而部属高校都是重视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其大部分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在会计决算中都不会体现出成本投入。而随着高校财务制度的改革与发展,预算的重要性逐步凸显,重预算,轻核算”的现象越发明显,预算和决算的两级分化严重。

2.预算编制与会计核算不规范

决算能直观反映出预算执行刚性度以及总体情况,还是会计核算工作的成果一种表现形式。由于预算编制的繁杂性,且部属高校大部分都是多校区办学模式,这就无形之中增加了预算编制的难度,使得预算编制难以实现精细化。在预算编制不够规范、不精细化的前提下,部属高校的决算编制也就失去原本意义,从而影响到决算的权威性与科学性。同时高校会计基础相对薄弱,对会计核算的不重视,以及预算编制口径的影响,会造成会计核算的不规范。以至于在编制决算时遇到诸多阻碍,如决算数据的修改等,甚至会拖慢决算编制的进度,影响决算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及时性。

3.决算数据的综合分析不重视

决算数据分析的目的是为下年度的相关决策方案以及预算编制提供依据,以便更好的总结本年度经费使用的不合理地方,并及时调整,以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综合水平。决算数据分析应该包含本年度高校收入、支出的结构分析,与上年度的收入、支出结构的比较分析,高校收支结余分析,与本年度预算数据的对比分析等方面。然而,许多部属高校只是简单的将相关数据罗列出来,并未进行详细分析以及说明,没有总结出财务管理的问题所在,以至于决算报告毫无意义可言,使得决算工作难以体现真正价值所在。

4.决算编制审核不严谨

决算编制时期恰逢年底,财务人员工作量大,难以反复审查核对相关资料或数据,可能出现数据失真情况。同时决算报告编制过程中,所需数据如学生人数,其上报单位涉及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可能出现数据差异性,这无疑加大了决算编制的难度,难以确保决算的准确性。而且由于各种制度或内部机制的问题,使得审核过程无法严谨。

二、通过制度经济学解析上述问题成因

1.部属高校决算相关制度约束存在不合理

新制度经济学明确指出制度是一种规则,而非其他经济学流派所认知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新制度经济学家把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前者指组织确立并公开的各种成文规则,后者指社会约定成俗的不成文规则。由此可知,部属高校的决算编制的正式制度包含:《部门决算管理制度》、《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等。而非正式制度包含:财务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水平、决算工作习惯、决算工作的认识等。正式制度具有强制性,高校决算具体要求是在2013年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才做出的明确要求。部属高校决算报告成文规定较晚,对决算重要性认知也就不足。而在缺少明确规定的时候,高校决算都依靠决算编制大纲要求进行编制。决算工作的重要性不突出,很大程度上造成非正式制度的慢慢形成。众所周知非正式制度是潜移默化形成的不成文规定,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是具有习惯性。因此日常工作之中财务工作者都会无意识自发的去遵循非正式制度,造成其影响持续而广泛,最终根深蒂固,形成“毒瘤”。财务工作者难以轻易改变,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决算编制中,正式制度主要是约束决算编制总体要求,而财务工作者以及决算编制过程都由非正式制度来约束的。这样就加大对于决算制度的统一管理。

2.预算编制与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

部属高校在预算编制时候大多采用是“二上二下”的编制方法,使得编制更加合理可行。

但是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一是人的行为动机是双重性的,会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去争抢有限的资源,影响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二是人的有限理性,高校环境复杂,存在“信息悖论”,会引起预算编制和会计核算过程中的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现象,致使预算编制不合理、执行刚性不足以及会计核算难度的增加;三是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各部门只顾自身利益,对学校整体发展不管不顾,或者目光短浅,只顾眼前效益而忽视长远发展,引起学校内部管理不畅,导致预算编制失去意义。

3.决算工作的产权安排不清晰

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产权具有社会关系的基础性规则,具体而言就是人们相互行为关系的一种规则,本质上是激励与约束的机制,基本功能是影响人们的行为。而合理规划安排能改善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效率。因此产权安排可以通过激励以及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习惯,以保障决算编制的质量。决算数据分析草率,只是为完成任务而随意叠加数据或者罗列数据,这是由于产权安排的不清晰。首先部属高校在决算编制过程中,没有对编制工作的人明确分工安排,可能出现一人负责几部分编制,时间上可能来不及做一些详细的数据综合分析。其次工作人员对于数据是否真实性,也没有办法考量。同时,上一年度就未进行综合分析,那本年度自然没有办法同上年度进行分析对比,如此循环往复,就造成数据综合分析的不重视。由产权理论可知只有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才能更好地配置资源。而部属高校并未将决算编制质量好坏给予考评,也就没有奖惩措施,因此财务工作人员也就失去决算工作的积极性,只是应付了事。

4.决算审核缺少监督管理机制

决算审核不严谨,其实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交易成本。在制度经济学中认为信息成本是交易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一些计量问题与监督管理问题,其本质就是信息成本。由于信息悖论,信息的不完全性与不对称性,决算编制者没有办法去真正确认信息的真实性,也就造成决算编制的质量不高的问题。决算编制主要是总结本年度工作情况,为之后部属高校的预算安排指引道路与方向。因此对于决算审核关键在于其可行性。而部属高校缺少对于决算过程的监督管理,最终会引起决算审核不严谨。同时审核人员抱有侥幸心理,甚至随意交差了事,不合格再慢慢改。这种现象其实是增加了决算编制的时间成本,因为来来回回修改会影响到决算报告送达的及时性。总之,缺少监督管理机制会增加决算的交易成本。

三、提升部属高校决算编制质量的对策建议

1.完善决算工作的正式制度约束

部属高校决算编制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建立正式制度的约束力。决算工作十分重要,即是过去工作的总结,也是未来工作的指引。因此学校应该建立成文的决算工作详细制度,让决算工作者有契约传统而非伦理传统约束。只有通过正式制度的强制性,才能真正改善一些非正式制度的顽固性。而且正式制度是可以“一夜完成”,既是可以很快成立规则,强制改变财务工作者对于决算工作的重视度,将决算编制与预算编制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为了节约时间成本,可以先通过规章制度去强制改变不良做法,助推良好的决算工作习惯的养成,最后使得决算编制实现自发性、连续性的保持其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可行性。

2.规范预算精细化管理制度与会计核算制度

决算编制质量高低与预算精细化管理、会计核算息息相关。决算是预算结果的反映、是会计核算的成果。因此必须规范预算精细化管理制度与会计核算管理制度。首先,要在“二上二下”预算编制基础上,更多融入企业理论,实现全员参与编制过程。实现预算编制与会计核算的公开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全问题,增加学校预算的可行性和执行的刚性。其次,统一预算与核算统计口径,统一会计科目,增加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从而确保决算编制的质量。最后,部属高校应该细化预算与核算的考核指标,明确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力度与会计核算质量的奖惩制度,引领两者走向规范化模式,保障决算编制的高质量。

3.明晰产权安排,建立合理激励与约束体制

通过清晰明确的产权安排制度,部属高校才能更细化分工合作,明确职责,减少一人兼任多岗位职责的情况,减少由于工作分配不均引起的工作质量下降问题。决算数据的综合分析是衡量决算编制质量高低。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基础上,还需要相关制度激励与约束决算数据综合分析的程度。产权安排的本质就是激励与约束体制,有了这两者的共同作用,才能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也就是说部属高校要明确决算数据综合分析以及其他决算编制过程的奖惩制度。依据《部门决算管理制度》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决算要求,结合部属高校自身特征,制定决算编制质量考核的详细指标。从而约束决算编制人员或者是审核人员,在考核过程中有据可依,对于指标程度给予分数确定,不同决算编制内容的完成度,给予不同分数。对于不合格决算编制给予惩处,比如限制学校部门下年度的预算。而对于决算工作完成优良部门,则给与公开表扬以及一定额度的经费奖励。也可以将决算编制质量和学校个人绩效挂钩。由激励与约束体制双管齐下,保证部属高校决算编制决算质量。

4.建立健全决算编制的监督管理机制

部属高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得到财政拨款多而广,没有成本核算。由于常年的非正式制度影响,监督管理机构的缺少,部属高校对于决算编制审核是不严谨。为减少决算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主要是时间成本和信息成本,就应该建立健全部属高校的监督管理机制。因此,对部属高校决算工作的监督管理,应该是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机制。通过公开预算编制与会计核算内容,让全校人员都能够及时了解学校经费的去处。当决算报告公布之后,全校人员都可以更直观的去了解本年度学校的资金动向,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也可以为下年度预算申报提前做好准备。学校各部门参与到决算编制的监督管理之中,可以帮助编制人员减少机会主义倾向,促使其更认真的去完成编制,保证决算编制质量。增加审核人员的压力,让其采用更严谨的科研态度对待决算报告。要在数据准确性、分析全面性、文字表达清晰性上仔细审核,争取学校决算编制报告可以一次通过审查,避免多次修改,从而减少时间成本,降低交易费用。

[1]张培.新高校财务制度下如何做好财务决算工作[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5):181-182.

[2]刘国斌,张东爽.高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中国市场,2013(30):184-188

[3]王瑞丽.我国高校决算报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商业会计,2013(14):103.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吉林大学财务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的部属高校决算编制质量提升问题研究(中教会[2014]第015号)。

猜你喜欢

部属预算编制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部属单位、部属高校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
简明经济学
新旧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对比与分析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沟通的七大金句与禁语
要有把功劳让给部属的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