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物流业节能减排对策研究

2015-03-24赵松岭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消耗量需求量物流业

□文/赵松岭

(河北金融学院 河北·保定)

物流活动是主要碳排放源之一,是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领域。物流业是我国十大振兴产业之一,也是河北省的第二大产业,但河北省物流业发展较为粗放,2014年前三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为4,136亿元,同比增长3.41%,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9.05%,经济增长所付出的物流成本较高。《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着眼发展低碳经济,以降低物流业资源消耗为重点,构建节能高效、绿色环保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到2015年,物流行业碳排放量有所下降,初步建立起节能高效的物流运作模式。2012年《河北经济年鉴》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的能耗为1,075.15万吨标准煤,物流业相关行业能耗巨大。所以,着力降低物流总成本,以期降低碳排放量,更好地为低碳经济服务,是当前物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河北省物流业能源消耗碳排放量测算

目前,物流业没有直接的能耗数据,更没有直接碳排放量的监测数据,所以河北省物流业能耗碳排放量测算只能通过间接的统计得来。本文物流业能耗数据采用《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河北能源平衡表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能耗的统计数据来近似替代,由于物流业耗能量主要由运输、仓储等耗能量构成,因此这种替代具有合理性和现实性。

本文采用的计算公式使用徐国泉等学者提出的碳排放量分解模型中的公式,该公式的算法已得到业界认可,采用该公式计算出的碳排放量是基本正确的,公式为:

其中,C为碳排放量,Ei为i种能源消耗量,θi为i种能源的折煤标准系数,εi为i种能源碳排放系数。数据选取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河北能源平衡表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各类能源消耗量,如表1所示。(表1)再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中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如表2所示。(表2)根据表1、表2的数据及公式(1)可得出河北省物流业各类能源的碳排放量。(表3)

二、河北省物流业能源消耗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一)直接影响因素。从物流业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形成和计算过程得知,直接影响物流业碳排放量的因素是物流业各类能源的消耗量及其比重。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物流业能源消耗量最大的是柴油,为417.2万吨,再由于柴油的碳折算系数较高,从表3可以看出碳排放最高的依然是柴油,为1,875.02万吨。可以得出,河北省物流业交通领域亟待改善。

表1 河北省物流业各类能源消耗量(单位:万吨)

表2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及碳参考系数(单位:千克)

表3 河北省物流业各类能源碳排放量(单位:万吨)

(二)间接影响因素。物流业是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服务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生产规模扩大、生活水平提高会增大物流服务的需求量,三次产业结构差异也会导致物流服务需求量和服务结构上的差异,比如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物流服务中的干线运输和仓储需求量大,而零售业对配送和末端运输服务需求量大,这些结构上的差异最终会影响物流业的碳排放量。另外,物流业本身的生产方式也是影响能源消耗量和结构的重要因素。

三、河北省物流业节能减排对策

(一)大力发展低碳物流技术。推行低碳发展之路,技术创新是核心。应当采取综合措施,为发展低碳物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鼓励高能效、低排放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为低碳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从表1可以得出,河北省物流业能源量最大的是柴油,而从表3可知柴油的折碳系数最高,是碳排放量大户。而折碳系数最少的天然气消耗量却很低,所以要大力推进天然气车的应用。如河北省邯郸市大力打造“低碳交通”,推广使用电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成品油,积极推荐双燃料车型,鼓励使用天然气,使节能减排与经济效益实现“双赢”。截至2010年12月该市主城区出租汽车已基本完成“油改气”;再如RFID技术应用于绿色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利用物联网对交通综合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建立智能交通系统,根据道路拥堵状况进行交通调控,使路网上的交通流运行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改善交通拥堵,降低机动车污染,可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15%~20%,实现治堵和治污双赢的目的。

(二)物流业各类企业应践行低碳技术及方法。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和物流业相关的各类企业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制定低碳物流发展战略。在低碳运输方面,通过交通工具的合理搭配有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如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或海上运输,大力推广多式联运;在低碳配送方面,合理规划配送中心位置,优化配送路线,设计碳排放量最小的配送网络图,提倡共同配送,减少空驶,提高往返载货率等;在低碳包装方面,采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设计简易包装,减少一次性包装,提高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率,加强绿色包装宣传等;开展绿色流通加工,由分散加工转向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减少废弃物污染。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欧洲许多企业在一部分产品包装上标识其碳排放量,在制造环节和物流环节体现了产品整个碳足迹。作为供应链上提供物流服务的供应商,碳足迹为客户提供了增值服务。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物流业的新业务由此而生。

(三)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在三大产业中,农业、制造业对物流服务需求量大,尤其是运输服务需求量大,从表1可以看出物流业能源消耗碳排放柴油和汽油的使用是重要原因,因此河北省第一、二产业比重过大也是物流业碳排放较大的重要原因,在河北省第一、二产业中,初加工占比大,实体生产、制造企业多,处于增值链的低端,物流量需求大,尤其是仓储运输需求量大。因此,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第一、二产业比重,降低初级低端生产,以减少物流业碳排放量。

(四)政府出台鼓励性节能减排政策。降低碳排放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国外发达国家主要实行碳税这一政策手段,通过成本转嫁来抑制消费需求,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但碳税的实行会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所以要调动企业减排的积极性就需考虑其利益目标,因此政府还应该出台更多鼓励性政策以满足企业的经济需求,在土地、税收、投融资等政策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企业考虑更多的是成本,只有降低成本才能有效益。如果低碳能让成本降低,就不需要国家倡导了,企业自身就会有动力去推动。但问题是如果实现低碳物流需要企业提高成本,而低碳物流又确实上升成为整个社会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有一些国家政策来引导企业,让企业了解成本的上升换来的低碳到底能取得一个怎样的效果,这些指标都需要进行量化。因此,更需要从整个社会层面去营造一个低碳的环境。这就需要政府要实施低碳政策,加强制定和完善低碳物流的法律法规,形成物流业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1]杨雨薇.国内外低碳物流研究综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

[2]欧阳芳,徐志宏.亚洲国家(地区)物流规划的比较与经验借鉴[ J].对外经贸实务,2013.4.

[3]崛江正宏.孙前进(译).日本物流政策的演变[J].中国流通经济,2010.4.

猜你喜欢

消耗量需求量物流业
路基石方爆破降低炸药消耗量研究
价格战是一定的! 2020年虾苗需求量预计减少10%~20%,苗价下调是趋势
物 流 业
有机化学反应中试剂最大消耗量问题探析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
迈腾1.8TSI车燃油消耗量大
2017年我国汽车软管需求量将达6.4亿m
物流业
基于BP神经网络人均猪肉需求量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