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口氏(Oguchi)病 Diseicse Oguchiv

2015-03-24徐汉忠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5期
关键词:视网膜

徐汉忠

(江苏省盐都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苏 盐城 224000)

小口氏(Oguchi)病 Diseicse Oguchiv

徐汉忠

(江苏省盐都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盐城224000)

摘要小口氏病(Oguchi diseicse),系世界各国罕见病例,眼底表现:水尾(Mizuo)氏现象,先天性、静止性夜盲,三大特征即可确定,除世界各国眼科专家有的报告,我国也有关冠武、范鸿简、郑建中等,约28例,易漏诊,特报道,对儿童作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观察,后果好。了解本病,不必长期服用维生素AD,避免幼儿鱼肝油过量并发症。

关键词小口氏病;眼底疾病;视网膜

小口氏(Oguchi)病,系特殊罕见的眼底疾病,凡具有先天性、静止性夜盲,典型眼底表现、水尾(Miguo)氏现象,三大特点即可确定。本病于1907年首先由日本小口忠太氏描写,以后世界各国文献均有报导。据不完全统计,有Scheeies、Giunnin、Endelmann、Michiniewicg、Beui、Gnanotnoem、Klien、关冠武、范鸿简、郑建中等28例,因本病易和其它眼底病想混,故须反复检查,通过仪器测定,根据具体测定结果加以研究分析,现将一例介绍如下:上海医科大学小口氏病一例,报告:患者专从武汉至上海,金xx,女,6岁,湖北,幼儿园,武汉市江汉区东堤街33号,门诊号85512,主诉:双眼夜盲已六年(其母代述),现在症:患儿出生后即夜盲,日间视力、辨色能力均良好。家族史:父母系表兄妹结婚。体格检查:患儿智力发育好。眼部检查:视力右:1.2,Jager1, 左:1.2,Jager1,双眼前节正常,眼压未测。辨色能力:色弱。视野:Goldmann氏视野计测量属正常范围。眼底:双眼角膜、晶状体、玻璃体透明,视盘色略淡,边缘清楚,周围镶有灰白色、金泊样色暗影,黄斑色暗,其下呈灰白色颗粒,中心窝反射可见,视网膜血管在视盘内的色红情况为正常范围,出视盘外颜色略深,未呈紫黑色,至周边部,动静脉不易分清,动静脉之比为2:3,视网膜反光呈金泊样[1],亦如烟灰色的视网膜透见大小不一之污斑,很易辨认的典型眼底,水尾氏(Mizuo)现象呈阳性,即将患儿包扎双眼在暗室中,由家长陪同玩耍和讲故事,一小时后检查眼底,无改变,三小时后,眼底与正常人一样[2],色润呈桔红色,视网膜动静脉黄斑视盘情况清晰可见,患儿在暗室中光觉基本恢复正常状态,可见其母动作之方向,如吃雪糕,拿糖等姿态,与医生可见情况一样,出暗室后16分钟复查,眼底恢复原状。

视网膜电图(ERG)报告:1985.5.25日No.13上海第二医学院,瞳孔正常,光源闪光,右91.3,a波(μ δ),107.9,b波(μ δ),左66.4 a波(μ δ),91.3,b波,a波潜伏期102毫米(右),100毫米(左),提示a、b波振幅均小于正常,暗适应后a、b波振幅增大,综合临床可见,符合小口氏(Oguchi)病。

暗适应检查报告:1985.5.30日下午上海第一医学院采用Goldmann氏-Wecleecs氏暗适应计,患儿于暗室中,开亮仪器中灯光,注视乳白色玻璃5分钟(明适应),关灯后注视黑白线条,见到后告诉医生,除一二次间隔5分钟,以后均为10分钟,一小时后由仪器记录曲线,先右眼后左眼,共计约二小时半左右。结果具体数据为暗适应适应时间,右锥体3′、左锥体5′(正常为3′),右桿体8′,左桿体20′,正常为22′;适应能力右锥体4.2,左锥体4.4(正常为5.0),右桿体4.1,左桿体4.4(正常为2.3)。很显然,患儿暗适应能力在桿体方面只相当于普通人的1/2,其它数据正常,符合小口氏(Oguchi)病。

讨论

文献报导国外本病约60%为家属血族婚姻,我国为100%,这与近亲结婚较多有密切关系,国外病例有智力发育不全[3]、白内障、近视,我国视力均为1.0以上,无上述并发症,国外文献提示本病由于杆体细胞外节内视红质蓄积非常慢而致,圆锥细胞功能正常,可能为胎儿残留的一种先天性异常,和桿体细胞数目减少有关,我国文献记载病理检查本病锥体细胞极多,几乎无桿体细胞,锥体形态异常分布于类似鸟类,本病例暗适应结果表明,正常锥体暗适应能力为5.0,桿体暗适应能力2.3的数据,前者属正常范围,右为4.2,左为4.4,但后者相差极大,只有右4.1,左4.4(正常为2.3),迟延时间太长,符合国内文献资料。

治疗:本病一经确定,不必用维生素AD,改用扩张血管药,如路丁、地巴唑、维生素C,防止儿童长期服用维生素AD中毒有积极意义。

小结

本文报导小口氏(Oguchi)病一例,首次以Goldmann氏-Weekecs,暗适应计测定数据测定桿体细胞减少1/2,而不是无桿体细胞及视网膜电图(ERG)对照,并提出治疗意见。

本文承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交通大学医学院)协助,仅此致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张新康教授指导[4]。

参考文献

[1]关冠武:小口氏病-家族二例,中华眼科杂志,3:1,44,1953.

[2]Newell,F.W.etal:Dwocn and lundus TlaJimaculatuo, Tnans,Ames .Acad .Ophthal .owlasgng .76:88~100.1972.

[3]Anches,D.etal:Fluoncocein otudies of ehosoidal Aclesosin,Ames.J.Ophlhalmol .71:266~285(PastⅡ),1971.

[4]Casc, R.E:Funduo tlauimacnlatcs, Aich. ophthalmol. 74:163, 1965.

【中图分类号】R77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5)15-0273-01

猜你喜欢

视网膜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更正
基于稀疏表示的视网膜图像对变化检测
电子视网膜让盲人重见天日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临床观察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