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在心内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及对策研究

2015-03-24胡祥国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心内科工作者心理健康

胡祥国

(湖北省石首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湖北 石首 434400)

一、心理干预对于心内科患者治疗的作用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人们的生命健康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伴随而来的较多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本身就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疾患问题,而心血管疾病日益多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预测,到2020年左右,心血管疾病有可能成为中国社会最多发的第三大疾病[1]。更为严重的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会因为疾病产生较大的心理问题,如焦虑症和抑郁症成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十分高发的疾病,一些患者甚至具有强烈的自杀倾向。这使得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本身的心血管疾病互为因果,相互交织在一起,导致疾病的进一步恶化,给临床工作者的治疗工作带来更多的困难,也使得患者的康复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心内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心理干预对于疾病患者的意义与价值近年来日益得到高度重视。国外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常用的理论模式有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心理社会转变模式和社会资源工程等四种。平衡模式认为,疾病中的人通常处在一种心理或情绪的失衡状态,原有的应付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满足需要,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重新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认知模式认为疾病心理危机来源于对生活困难和创伤的错误思维和信念,通过改变思维方式、特别是改变非理性的认知和自我否定,人们就能够获得对自己生活中疾病危机心理的控制;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认为人是遗传和环境学习交互作用的产物,危机是由心理、社会或环境因素引起的,因此引导人们从心理、社会和环境三个范畴来寻找危机干预的策略[2-3]。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心理干预的方法和模式并不是单一的。对心内科患者在诊疗中的心理干预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采取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可能是一种或者几种模式的结合。需要系统性的诊疗才能有效促进心内科患者的有效康复。

二、当前心内科患者治疗中心理干预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是对心内科患者治疗过程中不重视心理干预问题。心内科患者包括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等方面的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且往往心内科患者都伴随着极大的心理压力[4]。研究表明在门诊患者中心内科患者伴有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大约为15%-30%左右,但是在住院患者中(尤其是因为心脏疾病住院的患者)心内科疾病和心理问题伴生的比例非常高,甚至高达70%左右[5]。这也使得临床工作者对心内科患者的治疗更加困难。但是在当前的心内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中,临床工作者仍然是对于药物、手术高度重视,对于心内科患者的心理问题则存在着忽视的现象,事实上,心内科患者的很多疾病除却生理机能的病变之外,心理健康异常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诱因,缺乏对患者心理健康情况的判断和干预,医患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患者缺乏温暖关怀和对疾病康复的信心。这也大大增加了患者康复的难度。

三、强化心理干预在心内科患者治疗中作用的对策建议

一是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心内科患者治疗中的心理干预机制。要充分认识到心内科患者治疗过程中心理干预机制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并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心理干预机制的建设和体系完善。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是医院诊疗过程中要注重对心内科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诊疗,必要的时候可以联合神经科、心内科等科室医生进行联合会诊;其二是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要注重与患者的心理沟通,提高交流沟通技能,找准病因,对症下药,从心血管病症与心理健康诊疗两个层面双管齐下;三是注重对患者诊疗情况以及医生对心内科患者的心理干预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以期能够较为准确的评估判断心内科患者的心理干预情况效果,进而做出有针对性的纠偏措施,实现患者的更好的康复[6]。

二是优化临床工作者对心内科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法和技能。心内科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伴发现象较多,因此对于心内科患者的心理干预机制建设非常重要。但是盲目的和不恰当的心理干预方式往往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与价值。

三是提高临床工作者对心内科患者心理干预的专业能力。正如前文所说,受过去传统医学模式--单纯生物学模式的引导,治疗模式是以疾病为中心,而不是以患者为中心。这就使得一些临床工作者过度强调心内科的专业性,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等神经科学的了解程度较少,进而导致心内科患者的心理健康判断方面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加重了后期诊疗的成本。事实上,临床工作者对于心内科患者的情感障碍、抑郁障碍、自杀风险、焦虑障碍等方面的心理问题都应该进行专业的评估和判断,以能够更好更全面更专业的把握患者的情况,促进患者的康复。

[1] 杨光.128例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方法改进与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1):231.

[2] 王亚.心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问题探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5):417-417.

[3] 赵小红.84例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方法的改进与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4):2288.

[4] 倪水妹.综合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主观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5):16-17.

[5] 丁荣晶,王桂莲,傅媛媛,等.心内科处理心理障碍患者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分析[J].医学与哲学,2009,30(12):73-74,78.

[6] 胡锦龙.心理干预法对心内科患者医疗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21):373-373.

猜你喜欢

心内科工作者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心理健康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