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肝法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2015-03-24付利鸿
付利鸿
(邢台县妇幼保健站 河北 邢台 054000)
我们运用调肝法来医治妇科疾病,运用女子以肝为先天的理论对相关妇科疾病进行治疗是我国中医临床长时间应用的作法。运用此理论进行调理能够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调肝法有直接调肝法和间接调肝法两种方式,我们要针对妇科疾病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和医治。
1.直接调肝法的应用
直接调肝法是根据肝本阴而用阳的特点,和辛以理用,甘酸以养其体的原则而制定。我国古代著名医学专著也对直接调肝法做出相应的解释,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这本专著就首先提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的原则。而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论》中也详细提到,"夫肝之病,补酸助用焦苦,宜用甘味之药调之。"的相关理论。
肝气郁结者,急食辛以散之,以理其用,使肝气得以疏泄,用柴胡、薄荷之类使之条达,柴胡为清虚热中药能治寒热往来、肝郁气滞、胸胁胀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等症,可顺肝之情,顺其性者为之补。能使虚弱的肝脏得到补偿。中医临床上常用的代表方剂有舒肝解郁的逍遥散。
郁久化火者助之焦苦以泻肝,方用清肝解郁的丹栀逍遥散,其中丹皮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可治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泪盈眶病菌后期热伏阴分发热等。栀子可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阴虚骨蒸潮热清肝泻火的龙胆泻肝汤,疏肝行气止痛的柴胡舒肝散,金铃子散。
肝经燥急者,急食甘以缓之,既缓其急,也养其体,用甘草、小麦、白芍、木瓜、五味子之类,使之燥急得缓。代表方剂如甘麦大枣汤、芍药甘草汤等。
肝经阴血不足者,急食酸以泻之,以养其体用当归、白芍、女贞子、旱莲草之类使之滋润柔和,此为逆肝之情的治法,逆其性者为之泻。代表方剂如补肝汤、二至丸。
2.间接调肝法
中医理论中,肝脏与脾脏、心脏的联系密切,由于肝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其他脏腑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在治疗上应根据相关脏腑的性质特点及与肝脏的相互生克关系,进行综合分析,既要调理肝脏的功能缺失又要弥补与之相生的脏腑功能,抑制预期相克的脏腑功能,即抓住要矛盾又兼顾次要矛盾,从而达到最终制服肝经病变的目的,这种间接治疗法《金匮要略》早有论述,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首先与肝脏的功能相辅相生的既是脾脏,扶土抑木,治肝先实脾。肝在人体中主疏泄可以很好的协助脾胃升降,以助消化吸收,土得木疏则健运。若肝失疏泄、则积郁横逆,脾土首当其冲,此系肝木侮土,木乘土位、土虚木强。逍遥散中大量疏肝之剂中加入少量白术、云苓健脾就是这个意思。
肝为母而心为子,心主血肝藏血,血液充沛运行通畅则心有所养,肝有所涵。妇科疾病相关症状多有出血、血运不健等情况,因经带胎产阴血暗耗,故心失血养,肝失血涵、心火偏旺、肝火偏亢。母累子病,心肝二火最易交炽为病,势如燎原,故肝火旺者其治必兼清心火。
我们所列举的间接调肝法均为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方法均治肝为主要目的,加强肝功能,通过促进或者抑制与之相克相生的脏腑器官来调节肝脏功能。肝得宁静则诸证均安,"女子以肝为先天"此理论便经久流传下来。
近几年来,在临床上围绕一个"肝"字治疗妇科病,获得理想效果。
3.病例介绍
张某某,女,26 岁,于2014年5月8 日初诊。
症见:月经后期,经前乳房胁肋胀痛,经量少,腹胀痛,经行不畅,夹有血块,舌红,苔薄,脉细弦。
脉证合参为肝气郁结。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疏则疏理血脉,泄则有节气血通调、经自畅,若情志抑郁,木失条达,疏泄无度,厥阴肝气失宣,妇科诸病起。郁者宜疏,结者宜散,使肝木得以条达,气机得以通畅,达到郁散经调之目的。
治则:疏肝解郁。处方:逍遥散加减。柴胡6 克青陈皮各9 克赤白芍各9 克当归10 克香附10 克佛手10 克川楝子6 克元胡9 克云苓9 克荔枝核9 克益母草15 克
经期前三天服药,每日一剂连服五剂,服药后诸证大减,效不更方,继服五剂病获痊愈。
姚某,女,24 岁,2014年8月12 日就诊。
症见:月经后期,经行量少,色淡红,小腹隐痛不适,平时白带量多,倦怠无力,纳呆食少,大便溏,苔腻,舌淡,脉濡细。
脉证合参为肝郁脾虚之证。
肝属木,脾属土,土得木疏则健,气血生化源泉不竭。若肝失疏泄,积郁横逆克脾,脾虚运化失健,不能化生荣血,以为经水,反为白滑之物壅阻胞宫。肝郁脾虚,当先实脾《难经十四难》谓,损其肝者缓其中,使脾运能健,御木之克,气血生化有源,经水应时自至矣。
治则:扶脾调经。处方:自拟补脾益肝汤。党参15 克云苓12 克山药15 克柴胡6 克当归6 克苍白术9 克白扁豆炒12 克薏米仁15 克煨木香3克炙甘草6 克大枣5 枚
每日一剂连服五剂,痊愈八九,又进五剂,诸证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