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述位概念的功能语段翻译研究

2015-03-24杨永刚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主位语段图式

●杨永刚

(武警学院 基础部,河北 廊坊 065000)

基于主述位概念的功能语段翻译研究

●杨永刚

(武警学院 基础部,河北 廊坊 065000)

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主述位概念,尤其是主位推进模式,结合英汉语段的不同特点,分析语段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在Danes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梯状式、辐射式、推论式、六角式、聚合式、交叉式、箭头式、述位分裂式等八种主位推进模式。

语段;主位推进模式;翻译

传统翻译教学多注重字词翻译的原则及技巧,而对更大的语言单位——语段却很少做实质性的分析。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语言学界曾对句群(即语段)进行过广泛探讨,也曾出现过一阵“句群热”。但是,这些探讨只是“初步的、表面的”[1]3。他们探讨的诸多问题解决得并不彻底,研究方法上也缺乏对语段的详尽分析。

语段,又称句群或句段,指在口头和书面语中,由一组前后连贯的、贯穿着一个中心意思的句子构成的语言单位,即一个语言片段。语段里的句子,意义上逻辑关系紧密,结构上语法联系密切,形式上也有相应的连贯方式。语段是人类语言思维的基本环节,是大于句子的语言结构单位。本文试图从功能主义的立场出发,从主述位的角度分析语段与翻译的内在联系。

一、语段与翻译

事实上,对所需翻译的语段及其对应的译文的语段进行宏观分析,了解英汉语段模式对翻译思维的影响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从整体上看,英语段落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以一个语言成分为主干,带有若干附属成分;主干与附属成分之间由一定的逻辑关系联系起来。它构成独立的语义整体,能使译者的思维沿着段落模式去体会其内在逻辑关系。最常见的英语语段是线型语段,即其段落的发展方式呈直线性态势。英语直线型语段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段落一般按一条直线展开,往往先言中心后表各点,即以主题句开始,后一层层展开主题,且分点论述。但事实上,英语直线型语段模式存在着变体,从根本上说是源于英美人的思维定式,而这些变体具有强有力的语言表达功能,在刻画、描述、分析、说明事物中有独特的作用。然而,很少有人关注英语直线型语段模式变体,人们只会用First, In the second place, Finally一步一步将语段呈直线展开。遇到类似于Kaplan所命名的“螺旋型”段落,即非英语的语段模式时,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基于对先前有关专家关于语段分析的学习和研究,笔者试从主述位的角度入手,通过对主述位结构的分析以及英汉主位推进模式的研究,借助衔接手段,将其应用于语段中,生成英汉翻译中的一些规律以便更好地为译者服务。

二、主述位概念及主位结构概述

学者胡曙中(1993)曾从理论和经验的角度对英汉语段的结构特征及其异同进行过阐释。他综合国内外学者对英汉语段模式的研究成果,把英文的语段模式分为:①概括——具体型,②对照——匹配型,③问题——解决型;而把中文的语段模式分为:①文首型,②文中型,③文尾型,④隐含型。通过对中英段落的对比分析,得出中文里的文首型语段模式与英语中的语段模式相同的结论。然而,仅仅得出这一结论,还远远不够。

应该说,功能语言学出现之前的语言学界是反语篇的(anti-discourse)[2],其根据是Saussure(1960)的重la langue(语言)而轻la parole(会话/言语)。直到Firth在1935年提出会话,即la parole应该成为语言研究的中心后,语段与语篇才真正被重视起来。而到了布拉格学派时期,语段与语篇的分析才被广大语言学界所真正接受并了解。他们提出了功能句子观(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强调对句子成分信息功能的研究。从表面上看,这些研究是对句子成分的分析,似乎与语篇和语段没有关系;实际上,这种信息功能研究恰是语段和语篇分析的核心。因此,本文基于功能语言学,从主述位的角度出发,对语段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从而更好地为英汉双语翻译服务。

首先,我们来进一步了解这几个概念。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受布拉格学派影响,在将主位述位结构引入其系统功能语法结构体系后于1994年给主位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主位是信息的起点,是分句的出发点。”(“the Theme i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the message; it is the ground from which the clause is taking off.”)[3]38他还指出,作为一般原则,主位可以识别为“分句中出现在前面的成分”(“that element which comes in first position in the clause”)[3]38。他认为作为一般原则,主位即小句的第一个句法成分,主位和述位一起构成一则信息(message)。主位是一则信息的出发点(the starting point),而述位是对主位的叙述、描写和说明,是话语的核心。

具体到语段,从表达功能上看,其结构可以采用“主位(theme)——述位(rheme)”框架。主位是语段谈论的对象、问题或事由,往往确定全段涉及的范围或中心意思;述位则是对话题作出的陈述、解释或说明,是围绕话题确定的中心作出的评论或发表的见解。也就是说,前者是出发点,是起始概念,后者是他们想要说的新的话语[4]29。在谈到主位时,韩礼德认为主位的功能有二:一是指向前文语篇内容并加以延续(导向);二是作为一个分割点,承上启下。这说明主位在小句的衔接上作用明显。而Halliday(1994)还将衔接概括为四类:指称、省略/替代、连接以及词汇。而所有这些衔接要想与语段的连贯取得统一,就必须找到两者之间的接口(interface),于是,主位概念的作用就有了用武之地。

汉语中所能掌握的只是单纯地、形式化地把主位的形成规律做一说明,即:任何句子中的主语和宾语的任何一个,且只有一个,可随意地移入主位;只有移入主位的成分可随意删略;移位后留下的语迹总是受主位位置上的算符(operator)约束;等等。但将其与英语主位进行对比分析,则困难重重。比方说,韩礼德模式注重线型,将主位与线性句子的首位等同起来,不注重语义;而纯粹的线性对比得出的主位结构的转换没有很强的揭示力和说服力。这是不可取的,需要很好研究。

在汉译英中,首先要将隐性主位转化成显性主位。汉语中连续几个情景中往往将上下文中的指代前项(anaphoric)隐性化,从而造成英语翻译中的不连贯。而黄国文谈到的三种衔接(语法、词汇和叙事)中的词汇和叙事不属于功能概念的语法范畴,不需要语言间的参数调查,可以直接映现于译语语篇。[5]所以,我们通过叙事衔接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同理,当句法分析中的承前省略解释不清上文所描述的主题时,也要通过叙事衔接加以分析总结,将简单的承上衔接复杂化,通过运用情景组合的方法即可分析。但是,汉语小句和词组界限模糊,有流水句、词组堆叠句等结构,这些结构的主位分析也不简单。而在英译汉中,将英语显性主位转化成汉语中的隐性成分,这里的衔接也是一种隐性衔接,也可以说是一种启下省略,但在这种情况下译文仍通顺易懂。因此,在结合英汉两种语言性质的基础上,笔者借鉴前人成果,继承性地提出了近十种主位结构,而这些结构在后面的主位推进模式中都将有所体现。

三、主位推进模式(Thematic progressions)与英汉翻译规律

对于基于布拉格学派研究的主位结构的概念,国内外很多语言学家通过组织结构加以研究。在这一方面,F.Danes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不仅独到地提出了他对主位概念的理解,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主位推进模式这个概念,在他看来,主位推进模式就是语段情节发展的骨架(Thematic progression might be viewed as the skeleton of the plot’)。[6]114

笔者单独从篇章主位入手,结合其他几种主位结构,在Danes研究的基础上借鉴性地继承并发展如下八种主位推进模式:梯状式(the ladder pattern),辐射式(the radiant pattern),推论式(the derivative pattern),六角式(the hexagon pattern),聚合式(the polymerized pattern),交叉式(the intersecting pattern),箭头式(the arrow pattern)以及述位分裂式(he split rheme pattern)。

(一)梯状式

在Danes的三个主位模式中,链形模式便是其中一种,笔者觉得用梯状来表述更为形象一些。该模式主要特点是第二个小句的主位从第一个小句的述位演化而来,第三个小句的主位又从第二个小句的述位演化而来,依此类推。现举例如下:

(1)A topic sentence (T1) often appears as the first sentence in an English paragraph (R1). This paragraph pattern (T2) is popular because it is easier for both a reader and a writer (R2). When a writer (T3) first announce his or her main idea and then goes on to develop it, he tells the reader from the start where the paragraph is leading(R3).

(2)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陶渊明《桃花源记》)

这种英汉翻译很简单,单纯直译就能解决问题,其图式可表示如下:

T1→R1

T2 (T2=R1)→ R2

T3 (T3=R2)→R3

(二)辐射式

Danes的第二个主位模式被命名为持续主位,但为了生动起见,笔者将其重命名为辐射主位。其特点是:同一个主位统辖不同的述位,其典型例子就是:I came, I saw, I conquered。具体举例如下:

(3)My old friend Harrison(T1), had lived in the Mediterranean for years before he returned to England. He(T2=T1)had often dreamed of retiring in England and had planned to settle down in the country. He(T3=T1)had no sooner returned than he bought a fine house and went to live there. Almost immediately he(T4=T1) began to complain about the weather, for even though it was still summer it rained continuously and it was often bitterly cold. (Alexander, 1997)

(4)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实了,我有动作的欲望——但不久我又坠入了睡眠。(鲁迅《这也是生活》)

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抓住主位这一主线就能很容易地理清语段脉络,从而得出理想的译文。其图式可表示如下:

↗R1

(T)→R2

↘R3

(三)推论式

在该模式中,后面小句中的主位由前面小句中的主位或者述位发展而来,同时又是前面主位或述位的进一步发展。换言之,第一个小句中的主述位常称之为语段的超主位(hyper-theme)或超述位(hyper-rheme)。举例如下:

(5)Color in our daily life (T) is meaningful. Red (T2) represents enthusiasm and ardor. Green (T3) symbolizes hope. White (T4) is a mark of chasteness.

其图式可表示如下:

↗T1→R1

T(T1+T2+T3...)→T2→R2

↘T3→R3

在汉语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如:

(6)有一个人(T1)卖矛又卖盾(R1)。有人(T2)来买盾(R2),他(T3)就夸他的盾(R3),说:“我的盾坚固极了,不论什么矛都扎不透它。”

但是,对于该句的翻译,很难将其与前面的图式结构对应出来,其英译也很长且复杂。

以上三种模式就是根据Danes提出的三种模式沿袭并发展而来的。但这三种模式还远远不够,以下便是笔者在日常学习和研究中或归纳或创新的五种模式。

(四)六角式

这一模式将上面两个模式结合起来,也就是说,主述位有时候部分地等同(一些定语不同)。下述例子及翻译可用来解释说明这个模式。

(7)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

This is the springtime for the revolution, this is the springtime for the people, this is the springtime for science.

这种平行式在汉语中是用来表示强调的,在英语中也有类似的例子。例如:

(8)The danger of the past was that men became slaves. The danger of the future is that men may become robots. (E. Fromm)

过去怕人类成为奴隶;将来怕人类成为机器人。

从上面的例子可见,翻译不得不保持原文的平行式。这种图式可以表示为:

↗T1→R1↘

T(1≌2≌3)→T2→R2→R(1≌2≌3)

↘T3→R3↗

(五)聚合式

这种模式同辐射式正好相反。其特点是首句中的述位或者部分述位在后面连续的从句中连续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后面的从句和首句拥有同一个述位。例如:

(9)England(T1) is a country(R1); France(T2) is a country(R2); Norway(T3) is another country(R3); Turkey(T4) is another country(R4); Egypt,Italy, Poland (T5)are other countries(R5).

该推进模式可表示为:T1+R1→T2+R2 (=R1) →T3+R3 (=R1)

汉语例句如下:

(10)生产多么需要科学!革命多么需要科学!人民多么需要科学!

其翻译很简单,只需意译就可以了,即:

Our production is in burning need of science! Our revolution is in burning need of science! Our people are in burning need of science!

该模式图式可以表示为:

T1↘

T2→R

T3↗

(六)交叉式

该模式特点是,前句中的主位成为后句中的述位,而后句中的主位则是前句中的述位。例如:

(11)[(And) the poets][T1] indeed, have been busy with it [R1]; [(for) it] [T2] is, in effect, the thing which is figured in that strange fiction of the ancient poets[R2]...(OfAdversityfromEssaysby Bacon)

诗人们也真的常说这句话,因为这句话实际就是古诗人常述的那个奇谈中所表现的……

事实上,这种模式在英语中很少出现,因为人们宁愿用各种从句组合成一个语段。该模式与汉语语法特点一致,因此这种模式的语段很容易翻译。倒是在汉语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

(12)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由于与英语语法特点不相符,此类句子很难被逐字逐句地翻译出来。

该模式的图式可以表示为:

(七)箭头式

该模式类似于我们平时所说的归纳法,也就是说,从个例中归纳出主位。中国学生更愿意用归纳法来表达思想,而相对而言,英语中该模式的使用几率就低得多了。因此,下面仅提供一个汉语例句:

(13)阳光(T1)穿窗而入,斜晖(T1')在东墙上涂满灿烂的金黄(R1)。停留在山水轴上的蛾子(T2)蓦地飞起来无声地在屋里旋转(R2)。太阳(T3)即将走完自己的路(R3'),但她(T3')明日还会升起,依旧沿着那条亘古不变的途径周而复始(R3);蛾子(T4)却也许等不到明天便会死亡,变成一撮尘埃(R4)。世上万千生物(T5)活过又死去,有的自觉,有的不自觉,但都追求着可笑的长生或永恒(R5)。

该模式的图式可表示为:

T1+R1→ T2+R2↘

↓ ↓ T5(=T1+T2+T3+T4)+R5

T3+R3→T4+R4↗

对于其英语翻译,完全可以遵循上面的汉语模式,即:

The sunlight (T1) is slanting through the window, spreading the eastern wall with golden glory (R1). A moth (T2) has all of a sudden launched itself from its perch on a landscape painting, and quietly starts to circle around the room (R2). The sun(T3) is coming to the end of its day’s journey(R3'), but tomorrow, it (T3')will rise again, repeating that everlasting course from the beginning(R3). The moth (T4), however, may die before the return of the day, reduced to a pinch of dirt (R4). Creature (T5) in this world, living their lives and dying their deaths,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are all obsessed with that ridiculous idea of immortality or eternity (R5).(TheLuckyOneby Sparks, Nicholas)

(八)述位分裂式

在该模式中,首句中的述位分裂成为两个或多个部分,这些部分都分别成为后续小句中的主位。例如:

(14)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T1),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R1)。叶子(T2)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R2)。层层的叶子中间(T3),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R3)。(朱自清《荷塘月色》)

该模式可用图式表示为:

↗T2(→R1)→R2

T1→R1

↘T3(→R1)→R3

对于该语段的翻译,不能采用上面完全一样的模式,其可翻译为:

All over this winding stretch of water (T1), what meets the eye (T2) is a silken field of leaves (R2), reaching rather high above the surface, like the skirts of dancing girls in al their grace (R1). Here and there (T3), layers of leaves (T4) are dotted with white lotus blossoms (T4), some in demure bloom, others in shy bud, like scattering pearls, or twinkling stars, or beauties just out of the bath(R3).

其翻译的模式可用图式表示为:

T1→R1 (T2→ R2)

T3→R3 (T4→R4)

其翻译和其分裂的述位可部分相似,但是不完全一样。英语例句如下:

(15)Mary likes living in a private house than in a dorm for a number of reasons. The first reason is that she has more privacy in a house. The second is that it is easy to study in a private home.

玛丽喜欢住在私人房间而非集体公寓的原因颇多。首要原因是这样她可以拥有更多的私人空间。第二条原因在于在自己的房间里她能更好地学习。

其由英语翻译为汉语相对比较容易,原因是其与汉语语法特点相吻合,且同如下汉语表示模式很相似,即:

↗T2(→R1)→R2

T1→R1

↘T3(→R1)→R3

该模式同演绎/推理很相似,可借鉴该模式来分析语段,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翻译。

四、结束语

主位结构和主位推进模式是语段功能的两个体系,它们互相交织互相作用,共同推进信息的发展,最终形成一个连贯和谐统一的语段。在中英文翻译的过程中,将主位概念,尤其是主位推进模式与语段紧密联系起来,对于理解原文,做好译文,都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当然,本文所谈及的模式肯定还不够全面,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总结研究。

[1] 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2] SARANGI S,M COULTHARD.Discourse and social life[M].Pearson Education,2000.

[3] 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 WEIL H.The Order of Words in the Ancient Language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Modern Languages[M].C SUPER,trnas.Amsterdam: John Benjamins,1978.

[5] 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6] DANES F.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on the Organization of Test[M]// F DABES.Papers on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The Hagice Mouton,1974.

Functional Sentence Group Translation Based on Theme-Rheme Structure

YANG Yong-gang

(DepartmentofBasicCoursesTeaching,TheArmedPoliceAcademy,Langfang,HebeiProvince065000,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functional grammar and the concept of Theme-Rheme, especially of thematic progressions and then analyzes th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sentence groups and translatio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sentence groups so as to generalize eight thematic progressions.

sentence group; thematic progression; translation

2014-12-11

杨永刚(1975— ),男,山东文登人,副教授。

H315.9

A

1008-2077(2015)03-0059-05

猜你喜欢

主位语段图式
浅谈中年级“语段学习”实践策略
网络新闻语篇中的主位与主位推进模式特征研究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基于语段加标推导和特征核查的TCG分析及接口区分条件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主位述位理论在大学英语四级听力中的应用
主位结构下莎士比亚《Sonnet 18》及其中译本分析
主位结构下莎士比亚《Sonnet 18》及其中译本分析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图式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