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爱玲笔下的摩登女人
2015-03-24齐慧爽
齐慧爽
摘 要:本文以摩登女人的界定为切入点展开论述,以个性张扬、敢于反抗的摩登女人白流苏以及卓然不群、勇于叛逆的摩登女人顾曼桢为例详细阐释了张爱玲笔下的摩登女人形象,阐述研究张爱玲笔下摩登女人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张爱玲 摩登女人 女性意识
有“才情双绝”之称的著名作家张爱玲是我国文学史上的超级“奇女子”,拥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桂冠,以纤纤弱手将女性文学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逐渐强化。作家张爱玲的成名作是《第一炉香》和《第二炉香》,最出名的代表作是《金锁记》《倾城之恋》《色·戒》《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张爱玲的作品时至今日在两岸三地以至全球华文及文艺界受到广泛的关注,她笔下的女性充满了悲凉意味并生活在时光停滞的时代里”[1]。张爱玲借助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揭示出封建女性的生活窘境,表达出对女性同胞的关怀。
一、摩登女人的界定
女性是封建社会的弱势群体,甚至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是封建男性肆意摧残和蹂躏的泄欲玩物,因此,受尽苦难煎熬的女性成为感天动地、血泪斑斑的悲剧人物。在作家张爱玲的作品中,张爱玲为我们刻画出曹七巧、白玫瑰、白流苏、顾曼桢等诸多女性形象,为我们呈现出个性迥异的女性世界,尤其是在白流苏、顾曼桢身上表现出强烈的女权意识,成为张爱玲作品中摩登女人的杰出代表,也表现出其对女性意识的关注和颂扬。曹七巧与白玫瑰面对悲惨遭遇坐以待毙或助纣为孽,都成为封建社会和男权统治的陪葬品,而白流苏和顾曼桢勇于斗争敢于反叛,将个人的命运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与封建势力和男权主义展开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成为可歌可涕、令人敬仰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把这种超越封建世俗标准、敢于挑战男权社会的奇女子称为摩登女人。
二、张爱玲笔下的摩登女人
“张爱玲是一个具有明确女性意识的现代女作家。她对男女平等的思考建立在女性应在真正意义上达到与男性平等。作为一个具有成熟深刻的女性意识的作家,她渴望着女性能挣脱历史的、文化的、生理的、心理的诸般枷锁,自由自在地生存。”[2]
(一)个性张扬、敢于反抗的摩登女人——白流苏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成功塑造了个性张扬、敢于反抗的摩登女人——白流苏,她是一位公然向男权社会宣战、讨要女权地盘的女性形象,白流苏不但自我意识很强,还聪明机智、自立自强,在多桀的命运旅途中始终坚贞不渝、永不言败,不但展现出女性特有的阴柔之美,也在“巾帼不让须眉”中表现出无比的坚强,是封建社会杰出的女性代表,更是一位挑战封建礼教的叛逆女性形象。白流苏不愿做命运的奴隶,主动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与幸福,“有志者事竟成”终于在《倾城之恋》中好好地把握了个人命运打响了爱情保卫战,并在“淘尽黄沙始得金”中历尽千辛万苦方得美满爱情,可以说,白流苏是成功把握个人命运、绝地重生的女强人形象。
婚姻往往是封建女性不幸的起点,白流苏也不例外,不同的是,白流苏对于个人的不幸婚姻敢于提出离婚,敢于跳出水深火热的婚姻漩涡,敢于给予自己一个新的起点和新的机会。封建礼教要求妇女要遵守“三从四德”,提倡妇女安于天命恪守妇道。白流苏面对自己失败的婚姻石破天惊般提出离婚,展开对个人命运、对封建礼教的挑战,更是白流苏把握命运,重新规划人生以及爱情的起点。白流苏面对失败的婚姻没有忍气吞声被动接受现实,而是大胆地提出足以震惊世俗的离婚,让读者欣赏到一位封建女性的叛逆形象。白流苏离婚后孤立无援,没有人愿意帮助这个外表柔弱、体形纤细的弱女子。身处绝境的白流苏没有自卑自怜,更没有苦苦乞求别人的可怜,而是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顽强拼搏上,生存的欲望激发了她的执着与忍耐,她义无反顾地追求爱情。我们看到了白流苏平静而不平淡的命运之旅中的坚韧与执着以及在困境面前男子汉般的豁达与大度。如果白流苏和白玫瑰一样逆来顺受、委曲求全,那么,顺从、软弱的白流苏就无法演绎出流传千古的“倾城之恋”。
(二)卓然不群、勇于叛逆的摩登女人——顾曼桢
长篇小说《半生缘》是张爱玲的第一部小说题材的作品,更是其作品中最长的一部,凄美的忧伤构成了小说的情感基调。文中的顾曼桢是一个自强、独立、职业化的新文化思潮中的女性形象,尤其是顾曼桢的外形描写、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显现出与张爱玲的一贯形象、不幸遭遇以及个人“超前”思想的惊人相似,很多读者都认为张爱玲在写这部小说时倾注了大量个人因素在主人公顾曼桢身上,与其说是写顾曼桢,不如说是张爱玲在写自己的故事。
顾曼桢是一个追求独立、充满时代气息、有知识、有理想的新女性形象。作为带有男性意识的顾曼桢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她能够洞察传统妇女地位低下的原因是家庭生活中女性对男性的依赖关系,供养女性衣食生活的男性自然成为女性的主人,尤其是姐姐顾曼璐为了养家糊口只能去做舞女而没有其他选择,姐姐的不幸遭遇表现出传统女性生活能力的低下,这激发了顾曼桢的自立、自强意识,她像一个男人一样肩负起家庭的重担,独立寻求生存之道,她不像姐姐一样在“自强”中失去女人的尊严,在这一点上顾曼桢不愧是女性形象中的杰出代表,更是女性形象中的“异类”。顾曼桢具有很强的男性意识,在情感世界里,她还有一段冰清玉洁、理想化、超世俗的纯洁恋情。在与沈世钧的交往过程中,她仍然努力保持独立,不愿放弃提高自己地位的机会,她不愿意去做男人的依附品,不愿依靠男人生活,爱情中的独立意识以及勇于和祝鸿才离婚告别耻辱婚姻的决心完美地展现出顾曼桢这一女性形象自立自强的奋斗意识和敢于向男权社会挑战的抗争精神,使顾曼桢这一女性形象更加饱满、更加具有个性美。
三、研究张爱玲笔下摩登女人的积极意义
白流苏与顾曼桢的出现犹如一道亮丽的彩虹横贯长空,令世人敬仰,她们绞尽脑汁在男权社会的缝隙里寻求一丝生存的机会,用自己沾满鲜血的脚印书写封建社会摩登女人的成长故事,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顽强不屈构建出封建女性的尊严,表现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女性意识。另外,张爱玲笔下摩登女人的独立意识、抗争意识以及奋斗意识对现代人也有教育意义。一些现代女性怯于日益激烈的竞争,想通过婚姻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去刻意经营“别有用心”的爱情,想通过攀附权贵或大款而一劳永逸。然而,“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获得物质享受的同时往往会失去做人的尊严而成为可怜的“寄生虫”。因此,现代女性应科学审视自己的爱情观和价值观,不要把希望和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要学习白流苏和顾曼桢,靠自己的双手去打拼,自立自强笑看风云变幻,做一个女强人。
总之,探究张爱玲笔下的摩登女人,让我们看到男权社会和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摧残以及大多数封建女性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性格,更应看到白流苏与顾曼桢敢于向整个封建社会挑战的勇气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斗志。我们要向她们学习,敢于对男权主义说“不”,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自力更生做生活的强者。
注释:
[1]周博:《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浅析》,时代文学,2008年,第11期,第82页。
[2]杜松楠:《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剖析》,林区教学,2012年,第3期,第22页。
参考文献:
[1]杨帆.张爱玲女性意识的审识与解剖[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6):63-65.
[2]陈碧红.论张爱玲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52-153.
[3]李掖平.论张爱玲的女性意识[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4):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