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而异的膳食结构
2015-03-24王淑林
王淑林 /文
结构,原指事物的内在组成,即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如人体结构、房屋结构、原子结构等。人的膳食亦然,也自有其独特的结构规律。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了近两百万年,美食,营养、健康与长寿,历来为人所追求。《山海经》里讲,古时江南有“不死之国”,生长着一种甘木,人称“不死树”,吃了甘木果实可以长生不老。《博物志》又载:“员丘山上有不死树,食之乃寿。”此外,民间还有采神果、盗仙草之类传说。
近代科学发现,人类生命存在和延长的基本组成是蛋白质。1910年英国生物学家霍普金斯确立了氨基酸对营养的重要性之后,人类才明确提出膳食结构的涵义,指出其应包括饮食调配和营养成分两个方面,前者因人而异,后者人所共需。本世纪前,膳食结构大概分两大体系——东方膳食结构和西方膳食结构。
西方膳食结构为欧美及前苏联(今俄罗斯)、中东一些国家的饮食习惯,他们以肉、奶、蛋为主,面包、土豆、蔬菜为辅,佐以方糖、果汁、饮料。这类食品的共同特点是高脂肪、高蛋白、高糖,又称“三高结构”。结果导致一些发达国家出现食物热量摄取过剩,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逐年剧增。所以,自20世纪70年代始,美国出现了节食、减肥热,进入80年代,又大力开发强化食品,并注重植物蛋白的利用。
东方膳食结构为中国、日本、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饮食习惯,以谷、菜、油为主,鱼、肉、蛋、奶为辅,佐以调味品,属于低脂肪、低蛋白、低糖的“三低”结构,不足之处是动物蛋白、各种维生素摄入量低于正常标准。为此,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起,追求高蛋白、高脂肪、高糖、多盐的膳食结构,30年过去,似矫枉过正,又重蹈西方膳食结构之覆辙。当今日本,每日人均摄入蛋白质14%,脂肪23%,碳水化合物63%。这种营养成分导致肥胖症、脑血栓患者增多,近30年患病率上升约30倍。
我国的传统膳食结构应是可取的,但需改进和调整,在“谷物为主”的基础上,适当加入强化氨基酸和维生素,推行一种营养和经济兼顾的“双佳”膳食结构,使膳食的热量趋于平衡,成分比例适当,如中年男子每日供给10450kJ热量,包括65 g蛋白质、50 g脂肪、450 g碳水化合物即可。
现在,对膳食结构的解释,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由于影响膳食结构的这些因素是在逐渐变化的,所以膳食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适当的干预可以促使其向更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
当今世界膳食结构大致有四种模式:一是发达国家模式,也称富裕型模式。通常动物性食品年人均消费量达270 kg,而粮食的直接消费量仅70 kg;二是发展中国家模式,也称温饱型模式,年人均消费谷类或薯类达200 kg,肉奶蛋鱼不过 25 kg;三是日本国模式,也称营养模式,既有以粮油菜为主的东方膳食传统特点,又吸取了欧美国家膳食长处,人均年摄取粮食 110 kg, 动物性食品 135 kg;四是地中海模式,为地中海地区人群的独有模式。饱和脂肪摄入量低,不饱和脂肪摄入量高。膳食含大量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摄入量较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很低。
从饮食科学角度分析,膳食结构又可分为三种类型:营养平衡型、营养过剩型和营养缺乏型。
目前,因民族、地域、食俗、习惯等因素的不同,很难划定国人膳食结构的标准和概况,更难据此推断人体的健康水平和状态。纵观:京城豪富与陕甘贫民,离休官员与社保百姓,名流后代与穷困孩子,甚至同是工薪阶层,因收入差距悬殊,导致生活水准具有天壤之别。基于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应该如何兼顾社会群体的饮食差异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主要包括10项内容: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质量;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9.如饮酒应限量;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用这样的《指南》约束社会各阶层的人群的确是不太现实的。然而,疾病与健康,对于任何层面的人都是对等的,绝不会因某种差异而有所取舍与区别。为了寻求健康,免遭病害,每个人都应该在《指南》标定的原则规范制约下,按照自身的性别、年龄、体质、职业、环境、财力、家庭、爱好以及情感、素养等条件,不强制、不放纵、不空谈、不妄想,摸索出自身适用的膳食结构,指导个人日常吃喝,趋利避害,防病保健。
国人日常生活中所必需食物一般分为五类:粮食类、动物蛋白类、豆乳类、果蔬类和油脂类。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即:氨基酸平衡、热量营养素平衡、酸碱平衡以及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之间的平衡,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
膳食结构混乱,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重大问题之一,尤以中国为先。人类在地球上繁衍了若干世纪,已经探索磨合总结了一整套吃喝的方式和规律。现代人泛称为传统饮食模式。为了推进“时尚”,突显“个性”,狂妄“ 猎奇”,盲目“ 求变 ”,享受“ 眼下”,不虑“ 身后”,于是,要在很短时间内颠覆传统,总会要出现许多不适和弊端,必将导致人类生存的障碍。海外有人称此为“危险年代的求生饮食”。诚如媒体播报:江苏阳澄湖特产“大闸蟹”远销德国后,经德国人特殊养殖,产生变异基因,又返销中国,网络炒作促销热卖,满足了一些人舌尖上美食佳味的癖好,全然不顾及为身心带来的隐患与病灶。有资料显示,全球51%的温室气体来自于可食动物的人工养殖,而世界各地依旧在大力发展养殖产业。此与西方一些政要们“坐而论道”地呼唤“保护生态”,倡导“低碳生活”殊为相悖。
美国当代饮食作家、著名环保人士约翰·罗宾斯近年接连写出两部专著——《食物革命》和《新世纪饮食》,针对30年来美国及其他国家癌症、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居高不下的现状,提出要以科学的饮食之道拯救地球上的生命。提倡素食和节制饮食,发扬传统,反思“新潮”。
美国医学专家、资深营养学家尼尔·伯纳德博士认为,中国人固有的膳食结构,本是西方人可资借鉴和吸取的,可是被如今的中国人自行放弃了。快餐店遍及城乡,肉奶蛋迅猛流行,结果,困扰欧美人的多种疾病在中国如期而至了。以往认为,人的健康长寿有赖于遗传基因,现在看来,更多取决于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与生存密切相关的膳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