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品供求机理一般性分析
2015-03-23孙庆刚郭菊娥安尼瓦尔·阿木提
孙庆刚 郭菊娥 安尼瓦尔·阿木提
摘要
对生态产品概念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指出正确理解生态产品的概念要把握其时代特征并应在学术研究中明确其含义。认为生态产品本身是自然的产物,并不是人类生产或创造的,但从人类需求的角度观察,该类产品又是不可或缺的,与物质产品、文化产品一起构成支撑现代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三大类产品。人类从生态产品所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和舒适性服务中获得效用。人类经济系统运作中通过消耗生态资源和排放废物对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产生负向冲击;人类通过主动增加生态资源存量提高自然界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封闭区域条件下生态产品的供需均衡模型表明生态产品与人类所需其他产品的相对效用是区域居民决策的微观基础。该模型对封闭区域通常需要依次经历一个求富毁绿、富绿并进的发展进程提供了合理解释,并认为生态产品的供给与收入之间存在一种“微笑”的U型曲线关系。与以往普遍认为将生态涵养区隔离成“孤岛”能更好地保持生态原貌的直观认识不同,开放的两区域生态产品供需均衡模型则表明生态涵养区与城镇化地区区际联系越紧密,越能够使生态涵养区形成专业化提供生态产品的内在激励机制,从而避免封闭区域模型中生态涵养区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路径,有效解决“求富”与“求绿”的现实矛盾。基于研究结论,本文认为,未来中国政府不仅要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同时应将区域补偿金额与该区域生态产品的供给量相联系。另外需要改善生态补偿区与城镇化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增加城镇化地区对生态涵养区的反哺力度,包括实行对生态涵养区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为生态涵养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等,以实现生态涵养区“富绿”同步发展目标。
关键词生态产品;供求均衡;生态涵养区;生态系统服务;边际效用;公共物品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5)03-0019-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5.03.003
生态产品是中国当前最短缺、最需发展的产品,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瓶颈[1],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命题,表明中国政府顺应民众呼声,立足新的发展阶段,已经将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供给问题作为保障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略。不过目前对“生态产品”的内涵与供给需求机理仍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导致学术探讨时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差异较大。本文对“生态产品”的内涵与供给需求机理进行一般均衡分析的基础上,兼论生态涵养区如何走出“要富”与“要绿”的困境。
1生态产品内涵解析
对生态产品的相关研究基本沿着两条主线展开。
1.1将生态产品视为“可持续产品”或“环保产品”
该条主线是将“生态产品”视为通过生态友好型方式生产或消费的物质产品,与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节能降耗类产品同义。该种理念有两个思想上的起源。第一个是源于产品的生态设计(Ecodesign)理念,当时称之为“可持续产品”(Sustainable Product)[2-3]。即将环境因素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其可能产生的环境负荷,通过改进设计使产品的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另一个源泉是“环保产品”(environmentfriendly product)和“绿色产品”(green product),是指生产消费过程中能够保护环境和对人类无害的产品。目前我们所讲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高效节能类产品,都属于这类意义上的“生态产品”。该条主线将生态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视为物质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生态化,人类在生产消费活动中,自觉利用生态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尽量采用生态方法,降低物质生产和消费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维持和促进生态平衡[4-5]。
这类意义上的“生态产品”在经济学属性上与普通商品没有区别,属于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所以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其价值。在这一领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将生态友好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价值上得到体现,并被消费者认可。这需要政府给予采取这种方式生产的企业相应的激励,并引导消费者增强环保理念和采取更加生态友好的生活方式。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人们环保理念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这类“生态产品”的消费会迅速增加。在政府引导和市场激励下,物质生产消费生态化正被广泛推广。
1.2将生态产品视为人类所必需的自然产品
另一类主线是将生态产品视为与物质产品、文化产品同等层次的概念,并将其视为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的公共物品。《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这一中国基础性战略规划中将生态产品定义为“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产品,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茂盛的森林、适宜的气候等”(国发〔2010〕46号文件)。根据十八大中所提出的“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上下文分析,所指生态产品应是上述含义。《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还指出:“人类需求既包括对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的需求,也包括对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等生态产品的需求。从需求角度,这些自然要素在某种意义上也具有产品的性质。”所以本含义所讲的生态产品高于“可持续产品”和“环保产品”的范畴,是从人类基本需求的大类出发定义的一类产品。生态产品本身是自然的产物,并不是人类生产或创造的,但从人类需求的角度观察,该类产品又是不可或缺的,与物质产品、文化产品一起构成支撑现代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三大类产品[1]。
在官方文件明确提出生态产品这一概念以前,国内外并没有与此完全一致的“生态产品”问题的相关研究。不过这一层面的生态产品与两个研究领域有很多重合之处,可以视为生态产品的理论源泉。第一个为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指自然生态系统所具有的调节局部气候、稳定物质循环、持续提供生态资源、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等多种功能。该概念的提出意在强调自然界虽然是自在的,并非人类劳动所创作,但它同样具有价值,人类在享用这些服务时,要像享受市场上提供的其他服务一样支付费用,用于养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防止对生态系统的透支[6]。第二个为环境产品和服务,当今人类所需求的生态环境已经不能再像阳光一样依靠天然供给,而是需要人类通过主动治理活动来改善其质量,这种后天人类治理过的生态环境被称之为环境产品[7]。人类进行环境产品的生产供给活动的目的,不仅是为人类直接提供生态环境方面的服务,而且将改善生态环境自身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在外延上包括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而生产和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十八大提出“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这一命题以后,对生态产品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是仍存在不少文献对生态产品的内涵认识模棱两可,甚至上述两种内涵在一篇文献中交叉出现,导致研究逻辑不一致,研究结论大相径庭的情况[8-9]。鉴于“生态产品”的两种概念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与外延,经济学属性差别较大,本文建议今后学术研究中对所提到的生态产品必须明确界定其涵义,如无特殊说明,均应与《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和十八大所讲的生态产品的内涵一致,这样才能保持研究语境的相同性和讨论的有效性。
本文所称的生态产品具体指后一种涵义,并且认同生态产品的一些基本特征。比如将生态产品视为是与物质产品、文化产品同一层次的概念;在经济学属性上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即在消费上不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生态产品的提供具有整体性,其提供的服务具有不可分割性。
另外本文着重强调生态产品与物质产品(工业品、农业品等)和文化产品最大的区别之一是生态产品本身是自然的产物或组成部分(自然产品),这些自然要素从人类需求的角度观察才具有产品的性质。相比而言,物质产品与文化产品均是人类生产创造的产物,属于人类经济社会运行系统的产物。本质上讲生态产品不是人类生产出来的。生态产品的供给方是自然生态系统,而人类对其消费又存在于经济系统之中,所以生态产品是生态学和经济学跨学科研究对象,是生态经济学范畴的一个概念。
2人类活动对生态产品供给的影响机理
既然生态产品不是人类社会提供或生产的,那么人类社会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对自然界提供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进行影响的呢?如图1所示。
图1描述了经济系统与环境(自然)系统交互作用的机制。经济系统属于环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系统内部包括由企业部门承担的生产活动和由家庭部门进行的消费活动。经济系统依存于环境系统,并与环境系统存在物质传递过程与交互影响。具体来讲物质传递过程包括两大机制:第一,人类生产活动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自然资源作为最基本的投入要素,然后在资本(K)和劳动力(L)的
基础上改编而成。
共同作用下,生产出产品(这里的产品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产物”,主要指农产品、工业品,还包括许多劳务和服务,比如家政、物流、金融等服务),即箭头C所示的产品流。第二,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通过经济系统又排放到环境系统中。
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资源是人类经济系统运行所必须的清洁水源、清新空气、稳定适宜气候等生态产品供给的源泉,本属于自然资源的一部分,为了突出其生态产品“供给源泉”的属性,图1将其单独列出。生态产品为人类提供的需求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维持生命的需求和寻求舒适性生活的需求,对照这两种需求,生态产品为人类提供了两种效用,生命支持服务和舒适性服务。生命支持服务即用来维持人类生存及其经济活动的服务,包括:空气和水的净化、气候稳定适宜、养分循环等等。其他所有作为自然资源的植物和动物也都依赖这种服务。生态产品提供的舒适性服务非常广泛,难于定义。“考虑到人类通过与自然的接触而得以进化,……,人类与其他生物体相接触是人类的天性和内在需要”,[10]86欣赏自然美景和与生态系统接触所产生的身心愉悦均属于生态产品提供给人类的舒适性服务,与工农业产品和服务相比,该种服务可以不必通过生产活动的转换直接消费,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非消耗性的活动,比如观察动植物能给人带来满足感但不会引起环境中任何物质的减少,因为该活动不涉及任何直接的物理化学变化。据以上分析,人类通过两种机制对自然环境系统供给生态产品的能力造成影响。
第一,人类经济活动不当或过度对生态系统的负向冲击。这包括两个主要途径:一是废物库的规模不断增加,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过自然环境所能消融的能力,生态资源正常的更新或再生能力受到严重破坏,致使自然环境像一位中毒程度不断加深的巨人,在逐渐丧失其正常“新陈代谢”的能力。二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造成生态资源规模直接萎缩,如地下水超采,森林过度砍伐、草原荒漠化等生态退化现象,造成生态环境系统像一位失血过多的巨人,逐渐丧失其生态修复能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第二,人类主动开展增加生态资源存量的活动。图1说明,生态资源的存量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生态产品供给的源泉,所以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问题,实质是通过投入人力物力智力等,维护、改善和扩大生态资源存量和增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问题。人类有意识的运用生态规律,投入物质要素和人力资源主动改善生态环境的活动可以概括为经济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积极影响(图1中箭头P所示的关系)。人类对生态资源这种正向冲击使得原本属于自然要素的生态产品具有了“人工”成分,在这层意义上讲,人类经济系统也能够生产或提供部分生态产品(本文后续所讲人类生产或提供生态产品的活动,均指这层涵义)。
人类经济系统对环境系统这两种正负影响的综合力量决定了某一区域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高低,正是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的负向冲击才催生了正向影响的必要性,否则整个生态系统按其固有的规律运行,以“自在”的形式存在,是不存在所谓的生态产品短缺等问题的[11]。换句话说,生态产品短缺问题或增加生态产品生产能力问题,完全是人类“自作孽”造成的问题。
3封闭区域生态产品供需均衡模型
以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为基础,说明居民收入变化对生态产品供求均衡的影响。
3.1模型的假设条件
(1)所研究的是一封闭区域,既不与外界发生贸易流,也不存在生产要素流动。
(2)居民对所有产品的需求分为物质产品(农业品、工业品)和生态产品。
(3)物质产品具有由市场机制形成的价格PX;生态产品不能由市场机制形成价格。
(4)区域人均收入水平取决于区域人均物质产品的增加值,即满足公式PX*X=Y,X为区域人均物质产品的生产量和消费量,Y为区域人均收入,反映区域富裕程度。
(5)工农业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对生态产品的生产造成负面冲击(如图1所示的机制),技术水平不变,工农业产品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量值越大,对生态产品的负面冲击越大。
(6)假定该区域居民的福利取决于所消费物质产品和生态产品的总量,且可以用道格拉斯效用函数式表示为:U=EαXβ,其中0<α,β<1
U表示该区域居民的效用(福利),E,X分别为居民所消费生态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数量,0<α,β<1的条件是为保证生态产品和物质产品均满足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4)式即为生态产品的需求函数。该函数表明封闭区域生态产品的意愿需求量与该区域的收入正相关,收入水平即是该区域人均物质产品的生产(消费)水平,所以,在封闭区域,物质产品的生产消费量越大,对生态产品的需求量越大。
从生态产品的供给侧分析,原本生态产品来源于自然要素,如果不存在本文第二部分所讲的负向冲击,生态产品以“自在和天然”的形式存在,就不存在稀缺等问题。但是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下,物质产品的生产消费活动确实使得生态系统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下降,物质产品的生产消费活动总量可以用收入来衡量,所以区域收入的不断扩大,存在一种使得生态产品供给下降的客观力量。同时生态产品的供给量也与生态产品的边际效用(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大小有关,当相比收入带来的边际效用,生态产品的边际效用很小时,生态产品的居民和政府均没有从事如图1箭头P所指的主动从事增加生态资源修复扩大生态系统的意愿,或此类活动很少。但是当生态产品逐渐短缺,消费者消费生态产品的边际效用大于收入的边际效用值时,就会宁愿放弃一部分收入换取生态产品消费量的增加。根据公共物品理论,放弃一部分收入形式的实质就是区域居民所纳的税金。
横坐标为生态产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纵坐标为生态产品的价格。当公众收入很低(工农业产值不高)时,生态产品的需求曲线很低,为D0曲线。因为工农业产值不高,图1所示的两个负向冲击(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排放)均低于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值。这时,生态产品基本以“自在和天然”的形式供给,为S0曲线。这时的状态为生态产品充裕,但是民众贫困,所能消费的工农业品很少。生态产品的边际效用很低。我国很多封闭的山区呈现出这种状态。
伴随经济增长、工农业品产值逐渐提高,即收入增加,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同时对生态环境的负向冲击增加,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只要收入的边际效用大于生态产品的边际效用,这种趋势就不会逆转,“求富”优先于“求绿”就是民众一种理性的选择。这里生态产品有两个关键的需求量E1和E2,E1为使得人类感觉舒适的生态产品保有数量临界值,E2为人类维护健康所需生态产品临界值。当逆向冲击造成生态产品供给量小于E1时,人们生活舒适性开始受到影响,当供给量小于E2时,生命健康受到威胁。
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和生态产品的日益稀缺,最终会出现生态产品的边际效用大于收入的边际效用的时刻,该时刻何时出现,取决于该区域消费者的偏好,在一个极度追求物质利益的社会,供给曲线有可能移动到图2中S2以左。这个时刻,消费者愿意放弃一部分收入(通过纳税等形式)换取更多生态产品的消费。该区域开始将生态产品的生产视为增进民众福祉的一项活动,逐渐重视像图1所示的正向冲击。T的不断增加,使得政府能够动员社会资源的一部分转移到生态产品的生产领域,通过政府购买或转移支付的形式对从事生态产品生产的企业和民众进行补偿。同时企业也面临更多的舆论压力,迫使其采取更清洁、更节约的生产方式,生产和排放不断减量化。这些努力使得生态产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产品供给曲线最终会落在E1和E0区间内的某一位置,如供给曲线S*所示。
该模型展示了生态产品的生产与收入之间存在一种
以Y为横坐标,E为纵坐标的
“微笑”的U型曲线关系。曲线底部生态产品的边际效用等于收入的边际效用。在收入很低时,“毁绿”“求富”成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一种选择,围湖造田、砍伐森林、污染河流等现象屡禁不止。当通过曲线底部后,该社会开始实现“绿富”同步发展。该模型告诉我们一个基本事实,要想扭转一个区域生态恶化现象,提高当地的收入是根本的途径之一。收入达到一定程度后,居民追求较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必然产生对青山绿水的需求。
4封闭与开放区域的生态产品供需均衡模型
封闭区域的生态产品供需均衡模型表明一个不与外界交往的封闭区域,随着收入的提高,必然经历一个环境恶化,生态产品短缺的发展阶段。但是,一个开放的生态资源富集区,有可能避免这一演化过程。本文以两区域生态产品供需均衡模型加以说明。
假设两个区域,甲区域和乙区域,甲区域生态资源丰富,但经济不发达,收入水平低;乙区域属于工业化地区,经济发达,收入水平高但生态资源匮乏。两区域可以进行贸易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两区域居民的效用函数相同。
如果两区域各自封闭发展,按(4)式,均衡结果满足如下两式:
P甲=αY甲βE甲,P乙=αY乙βE乙
根据假设,Y甲 现在假设两区域均为开放系统,实行自由贸易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政策。那么两区域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物质产品与生态产品的区域均衡。 途径1:劳动力自由流动。目前中国主要流向为,受到乙区域高收入吸引,甲区域的劳动力转移到乙区域。 途径2:产业的转移。受到甲区域相对较低的生产要素价格的吸引,乙区域某些产业(尤其是高消耗高排放的产业)向甲区域转移。 途径3:区域专业化生产。甲区域专业化生产生态产品,吸引乙区域人员到甲区域进行生态产品及相关附加产品的消费。 在中国,以途径2比较常见,我国很多生态富集地区企图通过承接其他区域的产业转移获得发展,但承接的多数是资源密集型产业,不仅丧失了“青山绿水”,甚至有些地区还转变成“穷山恶水”,遭遇“资源诅咒”。中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以后,多数生态富集地区均划归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区,途径2的发展模式在宏观尺度上受到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限制。同时由于受到产业集聚效应、规模经济和交通物流等方面的影响,适宜转移到生态资源富集地区的产业并不多,途径2所描绘的区域均衡机制的应用空间越来越窄。
我国处于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流动迁移的各种壁垒逐渐打破,但是仍存在需多固有的因素,比如受生活习俗、就业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劳动力无法实现均衡层面的自由流动,所以通过途径1可以使得甲乙两区域在福利水平上向均衡方向靠拢,但仍不能达到均衡状态。
途径3有可能使得甲区域形成一种以提供生态产品服务作为基础,以生态产品的相关附加产品作为重要依托的发展模式。如甲区域通过建设旅游休闲娱乐场所,发展高附加值的有机农业和畜牧业,既能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和就业,又不会对生态资源造成负面冲击。当然不是说没有任何负面冲击,比如旅游业也对生态环境存在破坏效应,但是只要在有效管理下,基本上这些行业属于非消耗或低消耗行业,对生态资源的冲击较低。初始资本可以来自乙区域,乙区域的资本在寻利的动机下,挖掘甲区域与乙区域对生态产品的估值差价,投资于生态产业,具有较大获利空间。当甲区域的居民意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他们收入增长的源泉,他们会自发的从事维护、改善和扩大生态资源工作。生态涵养区通过专业化提供生态产品,发展相关生态产业,提高居民收入的同时,维持甚至扩大了生态环境功能,可以有效解决“要富”与“要绿”的矛盾。城镇化地区也能够获得更多生态产品的消费,为自身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可持续性的外部环境[12-13]。
以上3种途径的选择在不考虑政策限制条件下,可能与甲乙两区域之间的通勤成本和两区域间的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有关。距离越远、交通基础设施越差,选择途径1的概率越大;距离越近,交通基础设施越好,途径3的概率越大;途径2居于以上两种选择之间。途径3能够实现区域间均衡发展的程度与距离和通勤成本、基础设施等因素之间所以呈现这种关系,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许多生态产品的消费是非消耗性的,比如欣赏优美的风景,但是区域外的居民要实现对本区域生态产品的消费,往往需要必要的物质基础条件,比如汽车等交通工具作为支撑。所以作为区域管理者的中央政府,如果期望途径3能够实现,必要和关键的举措之一就是大力发展生态富集区域与经济发达区的交通设施。
5启示及建议
目前我国的生态涵养区和生态富集地区多数为低收入地区,靠政府有限的生态补偿很难达到城镇化工业化地区的收入水平,在经济本位的现实社会中,这些地区始终存在以生态损耗为代价发展工农业,提高收入的内在激励。中央政府要 “要绿”,而区域居民“要富”,这个矛盾目前在我国中西部许多生态涵养区和生态富集区普遍存在。作者在对我国西部地区湿地保护的调研中发现,有些湿地保护区,尤其是民族地区,周围村民以各种方式蚕食湿地,在枯水季节,纵火烧荒开垦耕地、湿地保护区放牧、修鱼塘等等;与湿地管护人员搞“持久战”与“游击战”,甚至出现“法不责众”的局面。主要的原因就是周边城市吸纳就业的能力有限,与城镇化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又不便利,无法靠提供生态产品增加收入。尤其是少数民族居多的乡村,固守乡土的观念较重,人口增长较快,在乡村的耕地总量已经确定并且较长时期内不再重新分配的情况下,蚕食生态用地成为村民维持生计的出路之一。
生态涵养区如何摆脱这种“要富”与“要绿”不可兼得的困境,本文生态产品供求均衡模型给予许多重要启示。
第一,生态产品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其最优提供量取决于收入与生态产品的相对效用。收入越高,生态产品的边际效用越大,生态产品的意愿提供量就越大。所以,提高生态涵养区居民收入是增加生态产品供给的关键。在当前情况下,中国政府不仅要提高生态涵养区的生态补偿标准,并且要改变一刀切的补偿政策,将区域生态补偿金额与区域生态产品的供给量相联系。
第二,增强城镇化地区的就业能力,增加生态涵养区居民自主移民的意愿。有些生态富集区或生态涵养区采取了生态移民的政策,但是经常出现生态移民返乡的情况。主要是移民的就业能力与城镇化地区的就业需求不匹配,移民目的地的就业机会较少,无法实现就业。如果生态涵养区周围城镇化地区存在适宜就业岗位,并具有优惠落户政策,生态涵养区居民才具有自主离开生态涵养区的意愿, 实现长期移民。
第三,与将生态涵养区成为“孤岛”能更好的保持生态原貌的直观认识不同,两区域均衡模型强调生态涵养区越开放,与城镇化地区的交通联系越便捷,基础设施越完善,越能够有效降低两区域工业品和生态产品的交易成本,促使两区域生产的专业化,促使涵养区居民具有自发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及附加产品的内在经济激励。
第四,增强城镇化地区对生态涵养区的反哺与支持力度。生态涵养区专业化提供生态产品的行为具有较强的区域溢出效应,城镇化地区往往是生态涵养区提供生态产品的重要受益者。所以城镇化地区对生态涵养区提供反哺,不仅能够增强涵养区居民提供生态产品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自身发展的可持续。反哺可以采取区域间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也包括为生态移民提供适当的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等政策。
(编辑:李琪)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尹伟伦. 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J]. 瞭望新闻周刊,2007, (11): 104. [Yin Weilun. Improve the Supply Ability of Ecological Products[J].Outlook Weekly, 2007 ,(11): 104.]
[2]Maxwell D,Van der Vorst R. Developing Sustainab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3,(11):883-895.
[3]Tambouratzis T, Karalekas D, Moustakas N. A Methodological Study for Optimizing Material Selection in Sustainable Product Design[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2014,18(4):508-516.
[4]武卫政.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N].人民日报,2012-11-22(20).[WU Weizheng. Strengthen Production Capacity of Ecological Products [N].Peoples Deily,2012-11-22(20).]
[5]马涛.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N/OL].人民日报,2013-03-18 [2014-03-06]. http://www.cntheory.com/2013ZJLD/2013/318/13318944177ACE6H9IE8IC2H7E5ACD.html[MA Tao. Strengthen Production Capacity of Ecological Products [N/OL].Peoples Daily, 2013-03-18 [2014-03-06]. http://www.cntheory.com/2013ZJLD/2013/318/13318944177ACE6H9IE8IC2H7E5ACD.html]
[6]夏光. 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意义何在?[N].中国环境报,2012-11-30(2).[Xia Guang. Whats the Meaning of Enhancing Production Capacity of Ecological Products? [N].China Environment News, 2012-11-30(2).]
[7]王爱民. 生态环境产品的政府双重垄断分析[J].社会科学,2005,(8):5-9. [Wang Aaim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alysis Based on Double Monopoly of Government[J]. Social Sciences,2005,(8):5-9.]
[8]马椿荣, 江林.基于消费者价值的生态产品购买驱动方式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3):84-89.[ Ma Chunrong, Jiang Lin. Research on the Motivating Modes of Ecological Products Purchase Based on Consumer Value[J]. 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 2011,(3):84-89.]
[9]曾贤刚,虞慧怡,谢芳.生态产品的概念,分类及市场化运行机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7):12-17.[Zeng Xiangang, Yu Huiyi, Xie Fang. Concept,Classification and Market Supply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Products[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4,24(7):12-17.]
[10]Michael C, Sigrid S.生态经济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70-86. [Michael C, Sigrid S. An Introduction of Ecological Economics [M].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12:70-86.]
[11]周海林.言说“自然”的话语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11):45-52. [Zhou Hailin. The Discourse Analysis on Terminology ‘Nature[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3,23(11):45-52.]
[12]韩顺法,李向民.基于产业融合的产业类型演变及划分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12):66-75. [Han Shunfa, Li Xiangmin. Rsearch of Industrial Evolution and Division Based on Industrial Convergence[J].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2009,(12):66-75.]
[13]葛剑平,孙晓鹏. 生态服务型经济的理论与实践[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4):7-15.
Abstract
This paper generaliz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product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authors should grasp its era characteristics and clear its meaning in academic research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products correctl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ecological products itself should be a product of nature rather than one of human beings. But these products are indispensable in the view of human needs. Ecological products, together with the material products, cultural products, constitute 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human society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Human beings gain utility from the life support service and comfortable service. Human economic system produces negative impact on the supply ability of ecological products through the consumption of ecological resources and emissions of waste. Human beings increase the ability of nature to provide ecological products through increasing ecological resources. The supply and demand equilibrium model of ecological product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nclosed area shows that ecological products utility related to other products required by area residents is the microfoundation of decisionmaking. The model provides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that closed areas usually successively experience destroying ecology for the pursuit of being richer and more green hand in hand. The model also argue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pply of ecological products and income show a ‘smile Ushaped curve. Different from the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that the ecoconserving areas isolated into ‘islands are better in maintaining the original ecology, the supply and demand equilibrium model of ecological products between two opening regions suggests that a closer link between the ecoconserving areas and the urbanized areas is easier to form internal incentives mechanism since the ecoconserving areas can provide specialized ecological products in order to avoid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path of ‘pollution first, treatment later and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current conflict of ‘seeking the rich and ‘seeking the green.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the paper argues that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not only improve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tandards while regional compensation is linked with the amount of ecological products supply, it should also improve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s between the two regions and strengthen the urbanized areas support to the ecoconserving areas, includ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horizontal transfer payment system to the ecoconserving areas and the providing of mor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residents in the ecoconserving areas,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he ‘rich green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Key wordsecological products; equilibrium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ecoconserving areas; ecosystem services; marginal utility; public go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