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子笔下的儒者形象

2015-03-23周翔

文教资料 2015年35期
关键词:儒者颜回学说

周翔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庄子笔下的儒者形象

周翔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210097)

庄子是先秦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庄子》一书深入阐释了关于“道”的思想学说,尤其是天下篇,借以对各个学术流派的批评,更加生动的揭示了自家思想内涵,其中对儒家的批评,让我们在其批评的理念和思路上能够找到庄子学说与儒家的对立与融通,《庄子》视角下的儒家形象,也就具体为庄子对儒家批评发展的形象再现。

庄子儒家儒者形象对立通融

先秦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战火纷争的时代,也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其中儒家、道家两大思想流派可谓是各专所长,争奇斗艳。就道家与儒家而言,学界不仅有对其各自学说的研究,也对儒道关系下人物进行辩证的讨论,如殷南根的《对〈庄子〉书中的孔子形象的分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三期),张二平的《〈庄子〉与〈论语〉中的颜回和子贡》(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五期)等。然而,就儒道关系的共性与个性之间的研究,我们迄今没有看到这么具体之题目,或者在某些文章著作中谈及了了,因此我们就儒道中其存在的共性与个性之联系需要进行一番研究探讨。

一、道家之“道”与儒家之“道”

要想先了解道家代表人物笔下的儒家形象,还是要剖析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先分论之,就道家而言,老子在其《道德经》中便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这其中的“道”在老子看来是属于万物生存之根本,万事万物由“道”衍生。至于“闻其风而悦之”的庄子,我们其在《庄子》中便能看到其详细阐述自己的学说,他认为“道”即宇宙之天地万物,所谓是无极之外复无极。所形所依皆非人为,而“天道”使然。其在《逍遥游》篇末所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庄子笔下的“圣人”便是不在乎功名,忘乎所以,与天地为一体的至高之人。在庄子“万物齐、等生死”的价值观念里,顺其自然的天性和无为之道是非常重要的。就儒家而言,从《论语》中我们能管窥孔子的“道”,即所谓的“君子坦荡荡”(《论语·述而》),“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兴于 《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等等,其于伦理、教化、修身等各个方面阐述自己的学说,并且要求达到“成仁”之目的。至于孟子,其主要思想便是“仁义”,君子“舍生而取义者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游走诸侯国之间推行“王道”,来宣传自己“民本”思想。

通过对儒、道之思想的简单梳理,我们从表面上看来,或许双方是背道而驰的,老庄主张“无为”,孔孟主张“垂拱而治”,这在价值观念上就存在偏差和分歧。我们想在对立中找到共鸣,似乎在自讨没趣。可是当我们在深入去阅读了解儒道思想的话,就能找到蛛丝马迹。首先,不管是道家还是儒家都强调了人的重要性,只不过道家强调人的自然属性,而儒家却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因此道家就会要求人们顺应天时,顺其自然;儒家就会要求人们通过修身养性以达济天下,要求君王施行王道而天下治。其次,在“道”的视野下,各家各派的学说是“相互依仗,相互辩驳”①的。美国学者艾恺在《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先生晚年口述》序中曾说过:

先秦诸子虽然路线不同,但他们都共享一个宇宙观,认为宇宙是一体而有机的,天地间的每个成分跟其它的成分相互关连,所以在这样的宇宙观里,没有绝对的矛盾,只有相对的矛盾。这种宇宙观,经历数千年,仍深植在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的底层,是以各种不同的思想成分,可以共存在一个人的思想里,运行不悖。②

艾恺先生深受梁漱溟先生影响。从其序中,我们可以看出艾恺对先秦各学家学派相互关联也是持肯定意见的,但就道家与儒家的关系而言,我们能从其批评中找到其通融之处。这就需要我们再回到两家学术的本体上来。

众所周知,儒家学说的最经典的部分莫过于《诗》《书》《礼》《乐》,这是儒家教育弟子的精华,在《论语》中我们能找到很多相关的表述,比如 “不学 《诗》,无以言”(《论语·季氏》),“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等等,这些话都显示了学习“诗、书、礼、乐”的重要性。而在《庄子》中,也曾提过这些,比如“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庄子·天下》)。并且在天运篇中,庄子设计了孔子与老子的对话,引出《诗》《书》《礼》《乐》,并将这四部儒家经典在老子的口中变为“先王之陈迹”。儒家以此四经为圭臬,而庄子恰恰以此四经来批驳儒道。钱穆先生也在著作中提过:“骤视之,若庄周把儒墨两家所悬人生标准推翻蔑弃,而变成无标准。深求之,实是庄周把儒墨两家所悬人生标准推广扩大,而使其遍及于宇宙之一切物。”③钱穆先生的看法即是庄子思想是对儒墨思想的推进,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庄子对儒家学说是有批判的继承,因此两家学说有共性存在。

二、庄子对儒者形象的塑造

庄子对儒者之批判是间有美誉的。纵观《庄子》全书,孔子一直活跃在庄子的笔下,全书33篇目中,提及孔子的就有21篇约50个章节。其中,内、外、杂三篇分别占4篇、9篇、8篇。以“仁义”著称的儒家代表孔子,在《庄子》中被以生动讽刺的笔触刻画出来。庄子认为,孔子的学说最重要的便是“仁义”,施行仁义,才可以天下大治,家邦安宁。可是庄子却借老子之口说到:

夫兼爱,不亦迂乎!无私焉,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则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失子亦放德而行,遁道而趋,已至矣;又何揭揭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乱人之性也!④

庄子认为孔子讲求“仁义”是在违背宇宙自然的规律,不能顺应其发展,因此才会扰乱了人之天性,是可耻的,因此才会有“莫得安其性命之情者,而犹自以为圣人,不可耻乎”(《庄子·天运》)。经此一观,我们发现庄子似乎在纯批判孔子及其儒道。可是,我们也能在庄子笔下找到对孔子的赞美之词,这是因为在批判儒道的过程中,孔子已经俨然成为一位问“道”、学“道”之人。

首先,庄子笔下的孔子虚心向“道”。“孔子本是一个能够‘就有道而正焉’的好学者,只要能给他讲清道理,他就会‘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以……他所求者为仁义之道,但一经《庄子》改造,却成了道家之‘道’。”⑤我们从《庄子》一书,可以看到很多孔子问道老子的对话。庄子笔下的孔子曾八次问道于老子,其内容总也难脱离儒道之 “仁义”和“至道”之核心内容,其结局也总是孔子折服于老子,“放弃自己的信仰和追求”⑥。这种结局,应多为庄子的虚构,以谋求自身学说的胜利。

再如,庄子笔下的孔子不耻下问。孔子多次问“道”于普通得道之人,比如在天地篇中,孔子对得道的“汉阴丈人”虚心求教;在向“游泳丈夫”求教“故”、“性”、“命”之道;在渔父篇中,孔子说到:“曩者先生有绪言而去,丘不肖,未知所谓,窃待于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庄子·渔父》),“丘少而脩学,以至于今,六十九岁矣,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庄子·渔父》)并且其赞渔父:“今渔父之于道,可谓有矣,吾敢不敬乎。”(《庄子·渔父》)通过对孔子虚心问道的情节对话,来阐释了庄子所谓“至道”之说。

庄子笔下的孔子还懂得自省。在《庄子·秋水》篇中,孔子游历于匡,被卫国人围困之时,子路对孔子的“自娱”不解,孔子便有这样一段话:

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由,处矣!吾命有所制矣!⑦

再如,孔子穷困于陈蔡之间之时,颜回问孔子“何谓人与天邪”,孔子又有这样一番言辞:“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圣人晏然体逝而终矣。”(《庄子·山木》)这些都是讲述孔子在面临危难之时,不是季毓求成,想到破解办法,而是在讲求顺应天命,合乎天时。

另外一位还被多次提及的儒家形象就是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颜回显然页属于自省的代表。在《大宗师》篇中,我们可以看到颜回与孔子的对话,孔子问“坐忘”于颜回,颜回说道:“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孔子便盛赞颜回道:“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在《人世间》篇中,庄子更是皆颜回与孔子的对话来揭示了本为儒家的忧国忧民的主张以及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孔子本因“轻用其国”,“轻用民死”来责问颜回去卫国之举,而颜回说:“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庄子·人世间》)通过以上两个事例来看,颜回是一位安贫乐道之人,既有一个积极入世之心,还有道家“坐忘”来澄澈内心世界的境界,“《庄子》对颜回持极力肯定和推崇的态度是明显的”⑧。

综上所述,作为大儒形象的孔子等儒家代表人物在庄子的笔下已经成为被庄子所“利用”来讲述自己所谓“道”之学说的形象代言人,这也是庄子利用当时社会中一群以孔子,以儒家学说为经典的风气,来阐释自己学说的大好机会。因此,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样一种虚心求道、不耻下问、自省明身的儒者形象已经被庄子用来搞自我宣传。这样一种不同于儒家经典的儒者形象,已经能够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在批评中树立起来的儒家形象已经成为庄子的靶子,被庄子所灵活运用,来展示其学习于儒家却不同于儒家学说的庄子之“道”。

三、庄子笔下儒者形象内涵

庄子笔下的儒者形象的理论根源仍是儒家经典。我们前文提到过,儒家的经典有 《诗》《书》《礼》《乐》,此外还有《易》和《春秋》,此六部著作合称“六经”,当孔子把这些著作当作经典教育子弟,传播礼义之后,“六经”便逐渐成为显学,作为晚孔子几百年的庄子,即使是不学习这一套理论,那对“六经”也应该是熟谙的,从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到我们能在《庄子》中看到庄子这样的描述:“《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庄子·天下》)《齐物论》中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辩。”(《庄子·齐物论》)这又与孔子的“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等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是不谈论“六合之外”的事情的。诸如此类,种种迹象能够表明庄子的学说对儒家的部分观念是同意的,其对儒家经典是有精准把握的。

庄子笔下的儒者形象体现出与儒家的对立融通。关于对立,我们可以看到庄子在书中对孔子的批判。其中最极端的批评当属《盗跖》一篇,庄子笔下借用盗跖之口来揭示孔子是欺世盗名之徒,其说道:“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辩,以教后世,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贵焉,盗莫大于子。天下何故不谓子为盗丘,而乃谓我为盗跖?”⑨在《胠箧》篇中:“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⑩这些内容都是典型的批判儒家的章节,看似是与儒家对立的,然若庄子不深通儒家要旨,又怎么才能批评儒家呢。

再来看其通融之处。在修身方面,孔子将“君子”是为儒家人物典范,庄子将“至人”视为道家典范。“君子”在孔子的勾勒下是有仁爱之心,知书达理,能匡正治国的贤人。“至人”在庄子笔下是无所求的,不在乎名利得失的,与天地为一的得道之人,这一点便颇似颜回,颜回居陋室,一箪食、一壶浆便宜足矣,并且庄子对儒家的“君子”提了更高的一层要求,即是“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将‘君子’这一概念从道德境界上升到理想追求”⑪。在治世方面,孔子认为应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应有一个积极入世之心。而道家的庄子却又出世的追求,认为理应“无为”,这便是“仕”与“隐”的矛盾。在这一矛盾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隐”于儒家而言是“道不行的退路和避难所在”⑫,在道家看来,“退隐则是道行的出发点”⑬。可是,儒家对此也是有矛盾的。孔子曾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也提出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也提过:“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也。”(《论语·里仁》)由此看来,儒家也是讲求行为上的变通的,正如《庄子》中孔子劝说颜回不要去卫国,俨然成为了道家的学者姿态一样,庄子是赞同孔子有道则仕无道则隐的,并且还是“取其淡泊修身这一面”⑭的。这种情形便是庄子对儒家精神的发展延续。

综上,我们能够看出庄子对儒家学说的部分延续和肯定,庄子的道学和儒家的观念是存在合理共存之处的,这种合理共存不仅是对儒家的学说进行了部分肯定,也为自己所谓“至人之道”的树立提供了靶子。而这种对儒家观念的合理运用体现为笔下的儒家形象之时,庄子便勾勒出合乎道家学说的虚心问道、不耻下问、自省修身的儒者形象。

注释:

①童谨.《探析〈庄子〉对儒家的批评》.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4页.

②艾恺著.梁漱溟口述.《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9页.

③钱穆.《庄老通辨》.三联书店,第119页.

④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第404页.

⑤⑥殷南根.《对〈庄子〉书中的孔子形象的分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三期,第109-110页.

⑦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第501页.

⑧崔卫真.《〈庄子〉思想的儒学渊源》.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01页.

⑨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第894页.

⑩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第302页.

⑪⑫⑭于真.《庄子对儒家价值观的接受》.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第21-22页.

⑬韩林.《合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第55页.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02,404,501,894.

[2]钱穆.庄老通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119.

[3]刘士林.论庄子的“儒家心路”历程[J].史学月刊,1993(3):4-9.

[4]于真.庄子对儒家价值观的接受[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9):21-24、81.

[5]艾恺.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9.

[6]韩林合.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5.

[7]李琴,朱倩.《庄子》中的孔子形象及其意义[J].安康学院学报,2010(5):54-56.

[8]崔卫真.《庄子》思想的儒学渊源[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99-101.

[9]杨波.《庄子》对儒家理念的解构方式及其文学表现[J].北方论从,2007(3):11-14.

[10]殷南根.对《庄子》书中的孔子形象的分[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109-112.

[11]童谨.探析《庄子》对儒家的批评[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32-34.

猜你喜欢

儒者颜回学说
关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新思考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一 “色眼”与“五轮学说”
颜回之乐
《论语》:儒者的诤言
马克思无产阶级解放学说的当代释读
颜回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