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襄汾方言成语的构成形式和语法功能

2015-03-23柴丹丹

文教资料 2015年35期
关键词:指人形容状语

柴丹丹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襄汾方言成语的构成形式和语法功能

柴丹丹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210097)

襄汾县位于山西省的中南部,这一区的方言属于山西方言汾河片。襄汾方言成语在构成形式方面,根据语素间的组合关系可以分为复合式、重叠式、附加式三种。在语法功能方面,襄汾方言成语可作复句的分句,但最常见的语法功能是充当句子的某一成分,即在句中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成分。本文着重讨论襄汾方言成语的构成形式和语法功能,并列举了大量例证进行说明。

襄汾方言成语构成形式语法功能

1.导言

襄汾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东临浮山、曲沃、翼城,西傍乡宁,南毗曲沃、侯马、新绛,北连临汾。地理坐标为东经111° 06′38〞至111°40′55〞,北纬35°40′05〞至36°03′20〞。南北39.3千米,东西26.5千米,总面积1304平方千米,总人口49万人(2004年)。襄汾县辖7个镇、6个乡,即新城镇、赵康镇、汾城镇、南贾镇、古城镇、襄陵镇、邓庄镇、陶寺乡、永固乡、景毛乡、西贾乡、南辛店乡、大邓乡。居民以汉族为主,他们世居襄汾,都讲襄汾话。襄汾方言属于山西方言中南区、晋语的汾河片。襄汾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有它的特点。本文着重讨论襄汾方言成语的构成形式和语法功能。

2.襄汾方言成语的构成形式

2.1方言成语的结构形式的界定

关于成语的界定,学界有不同的主张。高校现代汉语教材的作者大多数以习用性、定型性、简洁性把成语定义成固定短语或者固定词组,以四字格为主,没有严格的字数上的限制,比如“邵敬敏本”、“黄廖本”、“胡裕树本”、“张静本”等。习惯上人们认为短语和词组是一回事,从而把成语和短语、词组混同起来。

温端政先生在他主编的《汉语语汇学教程》中对成语结构形式进行了科学概括,认为“所谓成语,实际是四字结构的描述语加上四字结构的表述语”,成语就是“二二相承的描述语和表述语”。从叙述方式和语义表达上看,成语包含表述性的和描述性的;从结构上看,成语以“二二相承”为标识。“二二相承”指语法、语音、语义结构中全部或部分采用二二相承袭的结构形式。这是对成语结构的科学总结。“二二相承”的结构形式对于普通话成语和方言成语同样适用,襄汾方言成语也不例外。因此,本文所讨论的襄汾方言成语都是四字式的,且都承袭“二二相承”的格式。襄汾方言成语中含有一些颇具特色的方言语音现象、丰富的方言词汇和特殊的方言语法现象,除此之外还含有深层次的古语词、地方民俗文化以及人民群众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的知识和经验,这对研究汉语方言、汉语词汇、地方民俗、社会史等都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2.2构成形式

在“二二相承”的结构内部,又可根据语素间的组合关系将成语划分成复合式、重叠式、附加式三类。

2.2.1复合式

复合式是襄汾方言成语中最常见的构成方式。根据内部结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2.1.1主谓式

例如:

瓷壶带盖(指人不精明,办事木讷,处事不灵活)

黄瓢少灶(指人肤色发黄,身体不好)

在上面举的例子中,充当主语的分别是“瓷壶”、“黄瓢”,它们在构词上属于名词性成分,因而做成语里的主语;充当谓语的分别是“带盖”、“少灶”这两个是动词。

2.2.1.2动宾式

例如:

不识眼色(指说话做事不看场合)

踢断门面(形容来往过于频繁)

在以上两例中,充当谓语的分别是动词“不识”、“踢断”。“不识”在构词上属于状中结构,“踢断”属于中补结构;宾语分别为“眼色”、“门面”,它们在构词上都属于名词性成分,整个成语都是动宾结构。

2.2.1.3偏正式

偏正式成语的中心词有的是名词,有的是动词。

中心词是名词的,和修饰语构成定中结构。整个成语的词性和中心语词性相同。例如:

老实疙瘩(指过分老实的人)

门限大王(指在家里厉害,而在外软弱的人)

“老实”指本分、实诚,“疙瘩”指球状实心物体,“老实”修饰“疙瘩”,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形象地代指过分老实的人;“门限”是门槛,这里代指家里,“大王”指统治某一地域的人,“门限”限制“大王”,这两个词组合起来是指在家里耍威风、厉害,而在外面懦弱的人。这两个成语最终的性质与中心词一致,具有名词性。

中心词是动词的,和修饰语构成状中结构例如:

背地捏捉(指暗地里做事)

眨眼不见(指很快消失)

以上第一例中,中心语是动词“捏捉”,修饰语是“背地”,作“捏捉”的状语,描述“捏捉”的状态是偷偷摸摸的;在第二例中“眨眼”做“不见”的状语,形容消失的速度很快。两个成语内部都是状中结构,其性质和中心语一致,属动词性。

2.2.1.4并列式

并列式成语最多,情况也最复杂,结构多是两并式,比如:“龙眉凤眼”、“描眉画眼”等。

两并式成语其两个组成部分有的是名词,有的是动词或形容词。

比如,是名词的:

肿眉肿眼(形容人特别胖)窟窿眼眼(指衣服上的破洞)

再如,是动词或形容词的:

跑茅拉肚(指泻肚子)日脏邋遢(形容肮脏不整齐)

两并式的成语,两个组成部分往往不是同一个词,按它们的结构关系,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主谓+主谓

例如:

冬冷时寒(形容天气寒冷)猫捣狗戏(指嬉戏耍笑,挑逗打闹)

(2)动宾+动宾

例如:

撩猫打狗(指人不干正事,无所事事)瞪眉搭眼(指人痴呆的样子)

这种类型的成语,有“少B没D”和“没B倒D”两种固定形式,表达不同内容的否定。

“少B没D“的,例如:

少脸没皮(指为人处世缺少尊严,脸皮厚)

少眼没目(指双目失明)

“没B倒D”的,例如:

没精倒神(形容无精打采的样子)没钱倒火(形容生活贫苦)

没意倒思(形容没有兴趣)没秧倒水(形容景色没看头,不吸引人)

这里的“B”和“D”,有的是固定的词组,如“脸皮”、“眼目”、“精神”、“意思”;有的不是词,如“秧水”。

(3)偏正+偏正

例如:

清汤寡水(形容饭食稀而无味)憨眉憨眼(形容人憨厚老实)

灰眉楚眼(一指人满脸灰尘,二指衣服布料颜色灰暗)

上面这些“偏正+偏正”的四字成语中,“偏正”里的中心语素是名词,但也有的是形容词或动词,例如:

憨吃贼拿(指人贪吃,爱占小便宜)憨吃愣睡(指人贪吃贪睡)

上述各种类型的复合式成语,构成的规律比较清晰,但也有的成语构成情况错综复杂,有的很难硬性归类,这样的例子在方言成语里数见不鲜。例如:

日求阳怪(指人或事物很奇怪,不同寻常)

四脚样手(指人坐或站不懂礼貌)

2.2.2重叠式

重叠式是襄汾方言成语另一种常见的构成形式,其重叠情况,可分为完全重叠式和部分重叠式。

完全重叠按“AABB”式重叠,以词性分为三类:

(1)名词性的

例如:

丝丝蔓蔓(形容错综复杂)头头点点(指零头)时时节节(指年节)

名词性的四字成语,往往具有描写性,起形容词作用。例如:

①奶奶过寿那天,家里碗碗筷筷的摆了一桌。

②感冒好几天了,老好不了,蔓蔓缠缠的。

③棒子玉米地里长了好多杂草,丝丝瓤瓤的不好收拾。

“碗碗筷筷”形容菜肴丰盛;“蔓蔓缠缠”指事情进程慢或疾病不容易痊愈;“丝丝瓤瓤”形容缠绕错杂的样子。

(2)动词性的

例如:

扇扇达达(形容玩弄手段,哄骗别人):他这个人处事就喜欢~。

叨叨咕咕(形容窃窃私语):他经常和别人~,不知道说我什么坏话呢。

这种动词性的成语,也可以起到形容词的作用。例如:

喜喜欢欢(形容东西充足,不缺乏):出门在路上,要把东西准备得~的。

活活泛泛(形容为人处事灵活):他可会做人了,办事~,招人喜欢。

(3)形容词性的

例如:

软软善善(形容性格温和,容易相处):这个人~的,人们都喜欢他。

展展堂堂(形容身材长得正直):这个后生长得~,招人待见。

部分重叠式一般有以下两种格式:

1)“ABAD”式

这种格式的成语有名词性的、动词性的、形容词性的三种。

名词性的,例如:

一时一霎(指短暂的时间):不要着急,这个东西~就做好了。

挨边挨沿(指事物的边缘):你看杯子跌掉地上了吧,~贵贱千万不能搁东西。

动词性,例如:

在心在意(指用心,放在心上):他帮人办事热情,~的。

凉说凉道(指人说话没分寸,说大话):他说话总是~,不能信。

形容词性的,例如:

瞎打瞎撞(形容随意估计,缺乏实际考虑):~地扯了块布,回来一等达比划尺码不够,还得再买。

失信失誉(失去信誉):他这个人~的,贵贱千万不敢找他办事。

2)“ABCC”式的,例如:

这种格式的四字方言成语大都是形容词性的,往往第一个语素是形容词,第二个语素用表音的“不”或“忽”。

用“不”的:

湿不唧唧(形容东西表面水分很多):这个西瓜刚从水里捞出来,~的。

光不溜溜(形容物体表面很光滑):这个桌子做得好,摸起来~的。

用“忽”的:

薄忽奈奈(形容很薄,含贬义):这信纸~的,一点也不结实。

嫩忽星星(形容植物的果实还未成熟,味道生涩):这果子还没熟,~的。

2.2.3附加式

附加式成语,根据词缀的位置,可以分为前加式、中嵌式、后附式三种。

(1)前加式,常见的是加表音字“忽”。如:

忽悠倒腾(指摇晃,松动):这个凳子~,不能坐了。

忽松咬沓(不牢固,不严和):这个门~,要修修啦。

(2)中嵌式,常见的是加表音字“不”、“里”。如:

黑不隆冬(形容光线很暗):~的,不要看了,小心眼睛坏了。

赖里赖亥(指人衣冠不整,不爱干净):看你~的,赶紧收拾收拾。

(3)后附式,一般是附加两个音节,常见的是“马爬”(去声)和“打蛋”。

“马爬”一般是补充说明动作延续的时间长,叫人难以忍受。例如:

着急马爬(指心里着急):寻不着你,我们都是~的。

“打蛋”主要补充说明性质、状态的程度。如:

就抓打蛋(指衣服或包裹之类的不平展):看那衣服穿的~,赶紧再整整吧。

3.襄汾方言成语的语法功能

成语在结构上,有的相当于句子,有的相当于词组。在句中可以充当复句的分句,但多数情况下是作句子的某一成分。

3.1充当复句的分句

如:

①我和他家对人对事知根知底,十分了解,虽不经常串门儿,也知根打趣。

②他说话不靠谱,不但夸张,还生编乱捏。

例①中的“知根打趣”指对人对事知根知底,十分了解,做转折复句里的分句;例②里的“生编乱捏”指凭空捏造,在句中做递进复句里的分句。

3.2充当句子成分

成语作为一个语汇单位,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多种成分。

3.2.1作主语

如:

①那姑娘可勤快哩,疙里疙拉都收拾得干干净净。

②赶快穿上衣裳吧,赤个膀子叫人笑话。

例①中的“疙里疙拉”指各个角落,相当于名词性质,在句中作主语;例②中的“赤个膀子”指光着脊背,词语本身是个动宾短语,在句中作主语。

3.2.2作谓语

如:

①他明明做错了,还跟人讲经说道呢。

②一到干活儿的时候儿,他就懒得筋缩。

③给他的东西都是最好的,他还嫌好道赖呢。

④这娃儿上高爬低不兴停,和猴儿一样。

例①中的“讲经说道”指明知道做错了还狡辩,这个成语由两个并列的词组“讲经”和“说道”组合而成,他们分别又是两个动宾词组,因此组成的联合短语也是动词性的,作了谓语。例②的“懒得筋缩”指人非常懒,不勤快。“筋缩”是“懒”的程度补语,属于谓词性质,在句中作谓语。例③“嫌好道赖”指对人对事不满意,爱挑毛病。例④“上高爬低”指人(尤其是小孩子)淘气,疯玩疯闹,这个成语由“”上高,“爬低”两个动宾词组组合而成,因此整个联合成语也是谓词性质,在句中作谓语。

3.2.3作宾语

如:

①这个人办事不实诚,总泥点喜欢偷尖打滑。

②这家人家在村里算个单门小户。

③他做事总是冒里冒失,不是丢这就是忘那。

④那孩子坐在那儿也不挺挺儿安稳的,老是搬手弄脚。

例①中的“偷尖打滑”指偷懒,在句中作“泥点”的宾语;例②中的“单门小户”指异性小户,属名词性质,在句中作宾语;例③“冒里冒失”指做事不稳重,在句中作宾语;例④中的“搬手弄脚”指不安生,在句中作“是”的宾语。

3.2.4作定语

如:

①这个憨不楞瞪的后生年轻小伙,啥也不思谋、考虑机明清楚、明白。

②这碗温尔不东的米汤正好能喝。

③他做的白不及及的饭,让人看了就不想吃。

例①中的“憨不楞瞪”指人憨厚,不精明,是一个表性质的形容词,作“后生”的定语;例②中的“温尔不东”指(饭、菜、水)不很热,但还有点温和气,句中作“米汤”的定语;例③“白不及及”形容饭菜色泽浅,寡淡无味,作了“饭”的定语。

3.2.5作状语

如:

①他一天净干坏事,臭名远扬,窝里窝囊地咋做人么。

②这个凳子得赶紧修修啦,坐上去圪扭疙扭地一鼓劲儿响。

③我不喜欢那人在背地里说坏话,有啥就单打照面地说出来。

④这个人说话一点都不利撒利索,呜里哇啦地说话,让人听不懂。

例①中的“窝里窝囊”指做人没成就,没前途,被人看不起,在句中修饰“做人”,作状语;例②中的“疙扭疙扭”是象声词,指物体摇晃时发出的声音,在句中修饰“响”,作状语;例③中的“单打照面”指面对面地,在句中作状语;例④中的“呜里哇啦”在襄汾方言中专指人说话不清楚,在句中作状语。

3.2.6作补语

如:

①这家人改嫁女儿哩,乐队唱歌的声音把我震得头晕脑胀的。

②今天他打扮得艮艮气气的,说是要去见面相亲。

③他办事就不经过大脑,看这件事弄得现眉现眼的。

④这家人泥点爱干净,什么都弄得齐个噔噔的。

例①中的“头晕脑胀”指人头晕,不舒服,在句中作“震”的结果补语;例②中的“艮艮气气”指人(尤其是男性)穿戴整齐,器宇不凡,在句中作补语;例③中“现眉现眼”形容事情办砸后丢人现眼,作了“弄”的补语;例④中的“齐个噔噔”指东西摆放整齐,在句中作状语。

说明:

①文中举例如有不大好懂的方言词,在其右下角用小字注解。

②文中用“~”号代表成语条目。

③用例中如找不到本字的,就用同音字替代,并在其下加黑点标示。

[1]侯精一,温端政.山西方言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2]李小平.论汉语方言成语的性质[J].语文研究,2009.

[3]温端政.俗语研究与探索[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4]温端政.汉语语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温端政.汉语语汇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6.

[6]吴建生.山西方言语汇的特点[J].山西师大学报,2009.

[7]张光明.忻州方言“A眉B眼”式俗语例解[J].语文研究,1987.

[8]张光明.方言语汇中的特殊语法现象[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5).

猜你喜欢

指人形容状语
状语从句热点透视
你会形容吗
报复性熬夜
一干二净
在状语从句中探“虚实”
用一句话形容你有多热
螳螂捕蝉
状语从句
岳西话指人“底”字短语的情感表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