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

2015-03-22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延安716000

陕西医学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角型植入术晶状体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延安 716000)

冯延琴

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延安 716000)

冯延琴

目的:探析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2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内压、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没有发现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眼内压显著降低,而且对照组患者明显于观察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上,对照组术后较术前,并且相比观察组术后均明显增大,观察组术后较术前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疾病,具有疗效佳、安全性、可以有效降低眼内压,改善患者的视力。

闭角型青光眼(Angle-closure glaucoma,ACG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多发于中老年身上。晶状体和年龄的关系有关,人的年龄逐渐增大,晶状体就会慢慢膨胀和增厚,虹膜晶状体隔发生迁移,出现前房变浅、瞳孔阻滞,进而导致前房角的急性关闭,眼内压快速增大,从而形成闭角型青光眼。传统治疗ACG的方法是虹膜周边切除、滤过手术,术后有白内障加速形成、眼内压控制不良、滤过泡瘢痕化等并发症产生。我们采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98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8例,其中男71例,女27例,年龄50~76岁,平均(65.4±4.6)岁;经检查均为单眼发病。其中慢性期70例,急性发作期28例;98例患者术前均发现晶状体浑浊,程度不一;其晶状体核硬度根据Locs分级法划分为Ⅰ-Ⅳ级。了解全部患者的手术史,均无抗青光眼以及其他疾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比其年龄、疾病状态等,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手术采用角膜缘作为基底做结膜瓣,按照患者的个体差异看是否需要贴敷丝裂霉素C,以100ml平衡盐水冲洗,切除小梁、角巩膜组织约1.5 mm×3 mm,采用10/0 尼龙线,缝合巩膜瓣,与此同时,在其两侧经上方角膜缘行可拆除缝线,继续缝合球结膜。

2.2 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首先采用常规方法,消毒处理铺巾,以前房穿刺刀于透明角膜缘行辅助切口,前房内注入粘弹剂,加深前房深度。行前房角分离,以撕囊镊或撕囊针做一个连续环形撕囊5.5mm左右,撕囊水分要足够,可以保证晶状体在袋内随意翻转。超声乳化仪采用拦截劈核法吸除囊袋内晶状体核,实施晶状体超声乳化,并清除残留的晶状体皮质,抛光,注入粘弹剂,并且联合植入人工晶体到囊袋内,将粘弹剂吸除。再次分离前房角。

3 疗效判定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2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内压、并发症发生状况。

结 果

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出现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术后均未出现视网膜脱离、角膜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对比眼内压,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矫正视力对比,对照组术后较术前,并且相比观察组术后均明显增大(P<0.05);观察组术后较术前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内压对比

注:和自身术前对比,*P<0.05;和观察组对比, △P<0.05

讨 论

原发性的闭角型青光眼(ACG)多发于亚洲人群中,属于青光眼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ACG具有容积小、前房浅、角膜直径小、曲率小、晶状体厚、位置相对靠前等特征,其中晶状体可以影响ACG 的发病和进程[1]。原发性的ACG发病机制和自身的短眼轴、浅前房、晶体厚等生理构造有关[2]。随着年龄增加,晶状体逐渐膨胀、增厚,促进晶状体虹膜隔前移,瞳孔阻滞等造成房角关闭。

治疗原发性ACG患者采用手术的方式,利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由于术后可能发生低眼压、滤过包裹眼压升高、白内障进展加快等并发症,效果不是很理想。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会加快白内障的发展 , 造成视力进一步下降 , 且术后浅前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造成角膜内皮损伤、虹膜周边前粘连等 ; 在滤过手术后再施行白内障手术可引起以前有功能的滤过泡功能丧失[3]。 联合手术可避免本次研究中采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可以有效防止上述并发症发生,帮助患者提升视力,必须认真掌握适应症,这是手术的核心。

通过吸除晶状体,可以有效避免ACG的产生。目前,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已经被很多的临床实践证明是可行的。需要注意的是超声乳化术后,短期角膜水肿占比高,表明原发性ACG在高眼压状态下,将角膜内皮功能损害,必须控制好眼压、缓解炎症反应之后,再采用超声乳化术[3]。

此次研究中,将两组患者对比其手术方法,采用超声乳化联合植入术的方法的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采用小梁切除术的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属于闭合式手术,高压灌注粘弹剂可以分离粘连房角,有效控制眼内压,增强患者视力,防止多种并发症,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经济负担。

[1] 陈莲英,蔡召统,王 喜,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5):91-94.

[2] 王永斌,李春艳,常珺鞠.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71 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7):851-852.

[3] 赵 军,陈 尧,秦建民.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的临床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2013,45(4):250-253.

(收稿:2015-01-26)

@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术 青光眼,闭角型/外科学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方法

R775.2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5.07.041

猜你喜欢

角型植入术晶状体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的CT 表现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研究
有晶状体眼IC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