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增长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非一致性分析——基于需求视角

2015-03-22赵俊英

湖北社会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就业率第三产业劳动力

赵俊英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经贸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5)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总体而言,在经济持续增长背景下,就业市场岗位需求也会不断增长,如果青年劳动力供给下降,劳动力市场则会出现招工难现象,这种现象在我国已经出现,如“民工荒”问题,这说明整体的就业市场更加有利于供给方。然而,大学生就业市场却表现迥异,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出现双重下降,有业不就,起薪标准减低,身价不如农民工等现象充斥就业市场,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未带来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相应提升。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其中,就业质量比就业率更为重要。就业质量下降,部分学生将选择有业不就,导致就业率下降;而在劳动力买方市场条件下,大学生的主动失业并不能带来就业质量的上升。就业质量得不到提高,将影响到劳动者的生活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企业也可能因为长期享受廉价劳动力而忽视对技术研发的投入,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长此以往,社会发展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状态。反之,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率的提升,对于全面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能起到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等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因此,推动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是深入落实十八大报告精神、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已有研究,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大学生就业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试从需求角度探究经济增长与大学生就业质量不一致的原因,为制定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政策、改善就业环境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二、经济高增长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

借鉴课题组已有研究成果,在此仍确定薪酬福利、劳动关系和个人发展三个一级指标和15 个二级指标作为衡量就业质量的一级指标体系,[1](p177)并采用二级指标中的主要指标对大学生就业质量进行说明。就业质量相关数据是以2001—2011 届河南省高校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所得。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000 份(每届1000 份),收回9352 份,其中有效问卷8727 份,回收率85.02%,有效率93.32%,在有效样本中,人文类、经管类、理工类和医学类毕业生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0.5%,29.2%,32.7%,17.6%,样本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一)薪酬福利。

在此重点考察大学生初次就业的工资薪酬,社会保险等指标。

1.大学生平均起薪。表1 数据显示,2005 年之前,大学生起薪高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2006 之后发生逆转,除2008 年外,前者均低于后者,说明大学生工资处于工资层较低水平,大学生就业工资满意度较低。

2.大学生社会保险。根据调研数据整理得出河南某二本院校2001—2011 年大学生初次就业后社会福利和保险拥有比例,据此作出高校毕业生福利和社会保险拥有比例趋势图(见图1)。可以看出,毕业生福利和社会保险拥有比例在2008 年及之前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自2009 年后拥有比例整体有所增加。其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曲线基本重合,除社会福利外,其比例在各年均较高,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曲线在2008 年之前几乎重合,但在2009年之后二者的差距增大,失业保险比例明显低于工伤保险比例。

图1 高校毕业生福利和社会保险拥有比例情况

(二)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主要看劳动者就业权益是否得到充分保障,在此考察劳动合同签订比例,以及参与工会组织比例、劳动时间等指标。

1.劳动合同和参与工会组织状况。企业成立工会组织是就业学生参与的前提与基础,是否参与工会组织,是否签订劳动合同能反映出就业是否正规以及工作是否稳定。一般而言,非正规就业的劳动合同签订比例较低。表2 反映了就业学生中参与工会组织和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可以看出,2001 年以来,就业毕业生中参与工会组织的人数比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07 年下降至最低,为51.64%,此后该比例有所增加,但截至2011 年也仅为66.59%。劳动合同的签订比例同样呈现下降趋势,2008 年为最低点,当年比例为69.12%。劳动合同签订比例的降低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出非正规就业的增加,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毕业生对就业的不满意或者不愿签订就业合同,劳动关系并不和谐。

2.工作时间。从表3 可看出,2001—2011 年间,周工作时间在40 小时以上的样本比例较高,且在2009 年之前呈上升趋势,2010 年后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周工作时间40 小时以下的比例,2011 年该指标为57.94%。周工作时间40 小时以下的人数占比呈现先下降至后上升趋势,2006 年和2009 年该比例最低均为25%,2009 年呈现上升趋势,2011 年该比例为42.06%。可以看出,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时间有逐渐加长趋势,说明加班现象普遍,而这往往影响就业者的身体健康,并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或者增强工作厌烦情绪。

表1 大学生平均起薪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对比

表2 参与工会组织和签订劳动合同比例

(三)个人发展。

个人发展体现在岗前培训、就业者的兴趣、专业等能否适应岗位要求。在此考察学习培训比例、兴趣与岗位匹配、专业对口比例等指标。

从表4 可以看出,2001—2006 年间,毕业生就业学习培训的比例在80%以上,最高年份为2002年,达到90.18%,此后呈现下降趋势,至2008 年下降至最低位61.04%,2009 年起呈现缓慢上升趋势,2011 年该比例为70.05%。这说明大学生未接受单位培训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一方面,用人单位可能考虑到毕业生就业的不稳定性,故不对大学生进行培训;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就业的非正规性,正规用人单位在很大程度上考虑就业人员的工作能力,故较多会对初次就业者进行培训,而非正规就业单位则往往省去这笔成本,或者更倾向于选择有工作经验的、有过实习经历的学生,这也是应届毕业生应聘时往往遭遇“有经验”门槛的原因所在。

兴趣与岗位匹配比例在2008 之前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最低年份为2004 年69.78%,最高年份为2002 年83.10%;2008 年至今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在75%水平上下波动,2011 年该指标为76.8%。这说明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明显,有近25%的学生就业选择并非自己所喜欢的,从而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效率,对于初次就业人员来说,离职率升高。

图2 2001-2011年大学生就业质量与经济增长率曲线

专业对口比例2001 年为60.83%,此后至2004年间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最高年份为2002 年的86.01%,2005 年至今呈下降趋势,2011 年该指标为67.30%。专业对口比例的下降反映了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部分大学生选择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当然还存在一部分属于主动选择,一些学生在大学时对本专业不感兴趣,就业时主动选择感兴趣的工作。

三、大学生就业质量、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分析

(一)就业质量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分析。

借鉴课题组研究成果,本文从薪酬福利、劳动关系、个人发展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建立就业质量评价模型,利用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等确定指标权重。[2](p48)根据调研的数据,计算出历年河南省总体就业质量,并作出其与GDP 增长率对比的曲线图(如图2)。为便于数据曲线的对比分析,笔者对数据进行处理,GDP 增长率数据等于GDP 增长率×100。

从图2 可以看出,2002—2007 年,GDP 增长率呈现上升态势,而同期大学生就业质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2002—2003 年下降程度较大,2003—2005 年间呈缓慢上升状态,2005—2008 年间呈现快速下降趋势。2008 年大学生就业质量受经济危机影响程度较大,当年就业质量为历年最低点。2008—2011 年间,GDP 增长率呈现震荡波动态势,2009 年延续下降趋势,2010 年GDP 增长率上升为10.3%,2011 年又下降为9.3%;同期大学生就业质量却呈现缓慢上升态势,2011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综合得分为71.88,但仍低于2001 年的就业质量水平。GDP 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偏离度逐步增加。总体来看,经济增长率与大学生就业质量呈现出反向变动趋势。

表3 大学毕业生周劳动时间占比

表4 个人发展相关指标

(二)就业率与GDP 增长率的关系分析。

图3 2001-2012年大学生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对比图

根据2001—2012 年大学生就业率与GDP 增长率相关数据,作出二者的对比曲线(见图3)。同样对数据处理,GDP 增长率数据等于GDP 增长率×100,就业率数据等于就业率×10。可以看出,2001年至2007 年我国GDP 保持快速平稳增长,而大学生就业率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07 年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仅为70.09%。2008 年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GDP 增长率下降,2009 年以来增长较为平稳,大学生就业率也在2009 年降至历年来的最低点68%,之后有所上升,至2012 年,大学生就业率为86.09%。整体来看,大学生就业率变动趋势在2008年之前与GDP 增长率呈现反向变动趋势,2011—2012 年,GDP 增长率下调,大学生就业率出现小幅下降。

总体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均与经济增长呈现非一致波动趋势,就业质量的下降并未带来就业率的上升,相反,大学生更加重视就业质量,宁可不就业,也不愿选择就业满意度低的工作。

四、需求视角下经济增长与大学生就业质量不一致的原因分析

(一)与经济发展阶段、增长模式及其政策取向有关。

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模式及现阶段的政策取向有密切关系。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较粗放,主要依赖高投资拉动和低端加工出口。高投资的背后是对能源、资源、土地等的盲目开发;加工出口贸易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工厂,但中国处于制造业产业链的最低端,利润薄。这种模式直接增加了低层次劳动力的需求而对大学生的需求较少,在大学生就业难背景下,部分大学生不得不选择成为工厂工人。另一方面,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伴随的是低经济效益,在唯GDP 时代,政府官员热衷于数字政绩、形象工程,投入大量资金,但产生的经济效益很少;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当一部分资金流向房地产,产生的经济效益同样有限。在资源配置和政策制定上,同样以GDP 为出发点和衡量标准,从而使得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出现政策目标的偏离,宏观层面降低了就业质量。此外,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重投资、轻消费,重工作、轻工作质量的观念和做法也使得人们对就业质量不甚重视,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就业观念的转变,对就业质量越来越重视,要求也随之提高。

(二)产业结构变迁对大学生的就业需求有限。

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是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成长模式,[3](p50)经济增长对大学生的吸纳有限,根本原因在于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

表5 是2007—2011 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弹性数据,可以看出,2007—2011 年间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均为负值,并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均为正值,说明第一产业目前的劳动力需求趋于饱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产业。其中,2007—2009 年第二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整体大于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但呈波动态势,此后第三产业弹性系数略大于第二产业弹性系数;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于促进整体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我国第三产业近年来的比重不断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发达国家第一产业比重均降至5%以下,如美国第一产业比重仅占GDP 的1%左右,第三产业比重在80%左右。相比之下,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2011 年第三产业比重为43.4%,大量劳动力仍然滞留在第一、第二产业。

表5 三次产业就业弹性一览表

(三)产业结构内部发展不合理。

1.第二产业侧重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层面。

2001—2011 年间,我国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例在45%水平上下波动,并呈现小幅上升趋势,2011 年该比例为46.6%,但生产结构不够合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对大学生就业需求有限,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侧重发展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低教育程度劳动力需求较多。上世纪90 年代中后期迅速发展的乡镇企业和私营经济,其发展主要是利用廉价劳动力进行低技术水平的投资,大量增加了对低教育程度的劳动力的需求。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我国承接的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中国成为著名的世界工厂。但实际上中国制造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属于利润最薄弱的一环,产品的设计与研发、采购、仓储、订单处理、批发、零售这些环节都掌握在外商手里,此部分产值占到整个产业链的90%。而劳动密集型的、最不赚钱的部分则外包给了中国工厂。[4](p32)在此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缓慢。侧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对低教育程度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企业自身也忽略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从而对具有专业素质的大学生需求较少。即使招聘大学生,其薪酬待遇和个人发展空间也较为有限。此外,在此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非正规就业比例大,薪酬待遇和劳动关系方面无法与其他同类型的国企相比,因而不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高。

二是产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差。目前,我国制造业总量规模占全球的6%,而研发投入仅占0.3%,研发人员严重萎缩,[5]陷入大学生需求少—技术落后—研发投入少的恶性循环状态。产业创新能力存在进一步削弱的危险,产业升级面临很大困难,企业无法在品质、创新等差异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只能靠低成本维持收益,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整体就业环境的改善。

2.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现代服务业包括现代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信息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对高素质劳动力需求较多,可以为大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大学生就业。表6显示了2005 年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内部各服务业所占比重。可以看出,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业、地产业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金融业2011 年所占比重为12.2%,房地产业为13.1%;传统的服务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呈现下降趋势,批发和零售业比重逐年增加,住宿和餐饮业比重呈减少趋势,总体上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但传统服务业仍占有较大比例,这说明在服务业中,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特征显著,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还有待发展。[6](p39)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对普通低端劳动力需求较多,但对技术、管理和营销等大学生的需求则较为有限,而且传统的仓储、餐饮和商贸等企业规模小,用人机制不完善,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不高,就业质量较低。金融、信息科技等是大学生青睐的行业,但受规模等因素的制约,我国金融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增长缓慢,而房地产业也主要体现在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因此,第三产业发展的结构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

表6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构成变动趋势

(四)产业地区结构不平衡。

我国产业地区布局的不平衡限制了大学生就业的范围。一线发达城市和地区的工资收入和生活水平高,配套设施齐全,产业发达,往往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选择区域,但这些地方普遍存在人口压力大,资源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大学生在此就业往往面临户籍等条件限制。中西部地区、农村等对大学生有需求的地方,由于产业不发达,收入和生活水平低,教育等配套设施不齐全等,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足。产业地区结构不平衡,导致部分地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欠发达地区又招收不到所需大学生。可喜的是,随着国家的政策干预,产业地区结构不断调整,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在不断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选择在二线、三线城市就业,有的甚至到偏远的乡村就业创业,实现自己的梦想。

(五)非正规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分割。

这里的非正规就业指在非正规部门或非正规组织形式就业。目前的非正规就业形式包括在小型私营企业、个体户等。与正规就业相比,这类就业工资福利低、工作条件差、就业变迁性大,培训和晋升机会少,大学生就业满意度较低。非正规就业曾经作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主要途径,现实中却成为导致大学生有业不就,就业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非正规就业的大量存在究其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一般包括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等,次要劳动力市场则为小型私营企业、个体户等,主要劳动力市场单位有限,所需大学生有限,而薪酬福利等条件较好,所以竞争激烈,且存在户籍等条件限制。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单位为中小企业、偏远乡镇单位等,其薪酬福利、劳动关系、个人满意度等方面与正规就业存在较大差距,次要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保护程度的下降,导致就业质量和稳定性下降。

五、对策建议

(一)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大学生创造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既定事实,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与中心。经济增长从简单依赖要素投入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转变,改变以高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首先要依赖于政策、制度环境与文化传统的改善等。抛弃唯GDP 论和GDP 政绩观,实现官员考核去GDP 化,从源头上遏制政府对资源配置的过渡干预,变政府对市场的行政干预为宏观调控,创建以市场为主导的法制环境。[7]其次,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推动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增强和形成我国产业的国际核心竞争力,增加企业效益,逐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时不断推动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高质量的就业机会;而一个高素质的人才群体也将不断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1.调整第二产业在世界产业链上的布局,发展先进制造业。停留在低端加工和制造层面的第二产业必然对大学生的需求较少,而且利润、附加值也较低,如果第二产业处于产业链的前端,更多的融入技术创新、设计创新,掌握住核心技术,才能给经济带来更大的贡献,因此无论从就业还是从经济健康发展层面都要求第二产业实现技术创新,避免停留在投资驱动层面,拉动更多的大学生就业,实现大学生就业和第二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为经济增长带来持续动力。

2.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第三产业如仓储、物流、餐饮对大学生需求有限,而现代服务业如金融、高新技术等等才是大学生需求的主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适当增加对新兴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职位。

(三)减少劳动力市场分割,减少非正规就业。

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涉及到相关主体的利益,是一个系统的长期工程。在现阶段,尝试逐步减少劳动力市场分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提高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政府部门可通过相关财政支持政策,缓解区域资源分配的差距,解决城乡间、地区间的收入差异和公共资源配置差异。二是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优惠支持,要求中小企业为就业者提供合理的社会保障,或者对在中小企业就业未得到相应社会保障人员提供相应的补偿机制。三是减少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加快户籍制度,人事代理制度改革,减少户籍制度,编制制度与企事业福利挂钩关系,以及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促进大学生理性就业。[8](p121)

(四)缩小地区、城乡差距,扩大就业空间。

一个城市、地区的吸引力不仅体现在公共设施方面,还应有发达的产业经济,这是缩小地区差距,吸引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实际上,在农民工就业方面,地区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典型案例是广东深圳富士康和河南郑州富士康,同样的岗位,收入差别不大,可实现不出家门享受与深圳厂区同样的待遇,甚至还要好,如在住宿条件方面更为宽松人性化等。中西部地区需要大学生的地方,可借鉴成功案例,大力发展相关产业经济,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1]史淑桃.大学生就业质量性别差异渐显的原因与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0,(12).

[2]卫铁林.基于AHP 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构建[J].教育与经济,2013,(2).

[3]曹新.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学家,1996,(6).

[4]巩博文.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

[5]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EB/OL].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txt/2008 -11/18/content_16786516.htmchina.com.cn 2008-11-18.

[6]李彬.中国产业结构转换和大学生就业关联性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9,(2).

[7]苟锦玲.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时不我待[EB/OL].证券时报2010-08-20http://jjckb.xinhuanet.com/opinion/2010-08/20/content_251277.htm

[8]聂颖.劳动力市场分割中的大学生就业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0,(1).

猜你喜欢

就业率第三产业劳动力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数据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