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科学精神与技术责任理念的培育——雅斯贝尔斯科学技术教育思想研究

2015-03-22常艳芳

关键词:雅斯贝尔斯讲座

常艳芳,常 诚

(1.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2.吉林省敦化市第一中学,吉林 敦化133700)

雅斯贝尔斯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其学术背景却充满科学底蕴:最初学习法学,后改学心理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并以精神病医生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世界观的心理学》是其名著;雅斯贝尔斯通晓科学和教育,曾生活于德国20世纪上半期的黑暗时代,但他能够在生命中保持独立而未被孤独所占据,以选择“让灵魂保持沉默的方式没有被时代的黑暗所毁灭”。雅斯贝尔斯以学术思考和学术研究作为其心灵之家,其学术思想永远保持对世界与居于其中的世人开放,始终坚守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职责,并对二战后德国大学的重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其高等教育著作《大学之理念》、《什么是教育》中探讨的科学、技术以及科学责任问题均是在历史时代影响下,受到科学方面令人惊异的进展的启迪,关注交往和行动的公共领域,使人类事务在责任之光的照耀下避免被遮蔽的危险。在中国学界,诸多学者和学人都曾研究过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其交往理论、学生观、自由观、教师观、大学观等,而鲜有专门谈及雅氏的科学技术教育思想,本文着力通过对雅氏科学技术教育思想的整理和分析,培育大学生树立科技责任理念,以澄明认识当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成就,从而激励青年研究者的成长与发展。

一、塑造大学生的科技责任理念:大学教育目的的题中应有之义

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和解放人,如果教育窒息了人,那注定是失败的教育。对于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技术责任的培育应是大学的不懈追求。科技讲究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打造强大的武器设备,变人为工具,最终走向毁灭;精神关注人性和人的成长,使人改变,发展成现实的、真正的人。注重人性的精神的转变,人类不仅不会被自身创造出来的技术打败,而为了拯救人类更好地生存而创新和运用技术,从而改变我们的生存发展境遇[1]69。因此,人要有精神,科技要担负责任。雅斯贝尔斯在二战后对德国大学的重建充满热情,他以病弱之躯对高等教育发展投注以热情活力,通过谈话、联系和参加会议,制定章程、为报纸撰稿等方式来表达他的大学教育思想,用他的思想水准和人格力量赢得了军管政府对大学的尊敬,他的办学思想虽然主张以古典大学模式为榜样,但是也考虑到时局的需要。雅斯贝尔斯对大学本质的思考和追问,就是对真理的一种信仰和执著。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师生生活于真理之中,封闭生存的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大学师生具有真实可信的生活良知,并要承担起其社会责任——准备牺牲,因此学者不仅要关注学术生活,同时也要关注学术与社会和政治境遇的关系,目的是捍卫大学的尊严和价值追求。

与海德格尔将技术如同恶魔般抛弃不同,雅斯贝尔斯认为对技术的否定是对“人类境遇”的重大错误判断。雅斯贝尔斯认为,技术与其他学科一样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如果技术忽略了自身立论的前提,就会犯下严重的错误。技术应为人类的福祉服务,学者和科学家在密切而持久的技术合作中意识到: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技术的作用下成为可能。“大学和技术研究机构都将会从统一之中获益。大学将会变得更丰富,更具包容性,也更现代。”[2]139-140因为技术本身并无危害,技术虽有危险,但是技术带来了人类使命的机遇,技术之所以威胁人类,原因在于人自身。只有由人引导的技术,人才会成为技术的主人。技术既有可能给人类的幸福以助力,也有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甚至毁灭[3]。大学的危险在于:只有技术没有理论,只有事实而没有理念的指引。大学的精神理念是大学创造性研究的动力源泉,创造性想象是科学研究的有益资源。大学生对于真理的追寻与思考是在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合作和交流中展开的。雅斯贝尔斯认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们(科学研究)只有保持与大学的联系才能蒸蒸日上。它们要依靠大学向它们输送新人才。”[2]72更重要的是,大学里各学科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是建立在知识的整体之上。因此,科研机构最好选择在大学里安家。

大学里的学者应该是有组织的学术共同体,彼此理解,不受制于教学课程,秉承独立精神,而不屈从于空洞的说教,一切事情都有所遵循,有稳定而保持连续性的制度规范,并给予青年学生以真挚、伟大和高尚的教育,并以这些教育来塑造和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4]122-123。雅斯贝尔斯主张,大学要重视大学生创造力和创造精神的养成,注重天才教育,从大学开始养成读书的习惯、观察实验中学习并把旅游和搜集作为学问的来源之一。教学标准按照优秀生的标准制度,多数普通的学生根据能力差异在优秀生的引领下跟随,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不能仅仅满足于课业的要求。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雅斯贝尔斯认为,学生在大学里表现出的“一种对工作的执著,一种精神上的高贵品格,一种真诚和一种对于学习的热忱。”[2]151-152这是创造的源泉和可能。学生的创造力,有的人是天生的,更多的人则可以通过刻苦努力而成就,雅斯贝尔斯认为,勤勉、坚持的意志、执著的精神和纯熟的技巧才能让天才有所建树。只要天才的火花得到保护,就会创造出基本的洞见、理念和形式。天才创造力的火花一定程度上在所有人的身上燃烧着。

二、科学的功用和技术的价值: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澄明认识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剧变时代,由于科学技术,人们变得无所不能:居住在这个星球上的任何尝试都不再是梦想,人类对时间、空间和物质控制的技术通过有组织的合作,不断地向着预想的目标前进[4]17。同时,“技术成了一个独立的巨人。它成长、壮大。它带来了一场全球范围的、统一而有计划的大开发,这场开发产生了经济上的利润。因为折服于技术的魔力,人类似乎再也不能控制那起初源自他们自身工作的东西了。”[2]136技术正在担负塑造人类自然环境事业的责任,从最初的改变自然,继而改造技术世界,直到今天在改变人类的生活。雅斯贝尔斯主张科学和技术对世界的责任关注和担当。因为技术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日益复杂,一定意义上说,技术世界是对自然世界的一种破坏,技术改变了人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伴随着人类对自然密码的发现和解读,一方面,人对自然的享用愈益可能;另一方面,人类在科技带来的恶果和自然的不可抗拒的灾难面前却无能为力:环境的恶化、空气的污染、过度的消费等等。从而导致人与自然、人与物的疏离和异化,人面对着更多的可能性、可选择和可转换的功能,而且“技术已使人不能直接‘在场’”,于是人们开始抱怨:生活失去了自然的气息,人为的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不得不容忍的各种丑陋,人逐渐与自然分离。然而,我们又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人类发展的道路就是沿着技术化的方向前进。任何的方向背离都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艰涩与难以为继[4]218。可以说,对技术化所进行的任何抨击的言论和行为都属无益。人们只有从新的超越的角度来看待我们已经取得的技术成就,才能避免技术世界的绝对化对个体自我所能带来的毁灭可能。

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虽然能够为我们提供有效地通往大自然的各种途径,但是,作为现代学人,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通过人来完成的,大学在培养学生时就要使学生能够肩负科学技术发展和所产生代价的责任。因为国家和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而人参与到自己的历史传统的力量是通过教育而获得的。然而,作为公民的个体能否以通常的人性而承担起他的一份责任,并和所有的社会成员一起各尽其责,并将其作为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时代的精神状况向每一个个体提出了要求,人的可能的作为是什么?“只有当个体自我掌握生活、以自己的活动抓住生活、实现自身、具备勇气的时候,命运方才存在。”[4]114

大学生是未来的研究者和学者,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大学之门应该为有能力的人特别是有创造精神的人敞开。大学应该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教育:承认并尊重大学生是独立自主的并能把握自己命运的人,让他们自由地、有选择地去听课,聆听和吸纳各种不同看法与见解、建议和事实,以便将来有机会去检验和判断。真正的大学生是在学习方面有目标规划;在交往中既有个性又敢于冒险;并且具有成为最伟大的人的一种使命感[1]147。大学生不仅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主动性,大学还应该尽可能地发现和开发学生的潜在的各种可能,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独立的思想。

科学与学术的本性也表现在科学研究方法论的自觉创新。科学精神保证了一种在学术上的真诚态度。在大学的势力范围里,真理是唯一的权威,但是,任何人都不能说自己所掌握的真理是完美无缺的[2]85。科学需要哲学的指引而获得内在的方向感,“捍卫思维的科学模式对于捍卫人类的尊严不可或缺。”[2]51雅斯贝尔斯认为,在大学里,教学和科研需要彼此之间建立起一种合作的联系,交往在这种联系中展开,其中涉及如何平衡交往中的“毫无保留的开放性”和“保持孤寂”与保持彼此间的思想独立的博弈。因此,大学教师在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的过程中,除却勤奋和动机之外,还要有“知识的良心”。大学要避免成为贫瘠的大学,就要以在精神活动和文化创造中培养人才为其最大的目标与使命。“假如大学里缺少这种人际间精神活动的背景,只讲书本,不谈哲学;只做实验,不研究理论;只叙述事实,而没有理论概括;只有学术的方法训练,而精神贫困。”[1]145这就注定了这是一所缺乏精神资源的“贫困”的大学。

三、大学生科学精神和技术责任理念的培育与坚守:相信并追寻科学和重视讲座

全世界的科学研究正在取得丰硕的成果,为了使科学成果能够迅速被世人所理解与运用,全世界的科学研究人员已经建立起合作和理解的关系,以便让科学研究工作得以在各地相衔接地展开。科学著作和文献空前增多了,但是,缺乏人文教化的思想理念,这些著作和文献试图以一种完美方式表达可能性,可是却由于缺少人文的因素,而无法进一步引申其深刻意义[4]156-157。因此,科学和技术也要承担起人文教化的责任。如何承担起这种人文教化的责任?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生是未来的科学技术人员的主干,在大学里,教师和学生是自我选择和自我证明的精神贵族,这种精神贵族并不意味着高于他人,而是意味着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同时承受不知自己能否成功的压力,并不过分期待外界的认可与承认。当然,这种理想的自由生活也存在一种“危险”的后果:在自由中堕落。因此,学生对大学生活需要自己负责,要靠自己的努力。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不论面对着何等伟人,独立和自由仍然是真理。”[1]167-168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技术责任理念?雅斯贝尔斯认为讲座占有优先地位。教授“在讲座上,将要学习的材料被展示出来,通过这个方法,听众可以亲眼目睹这些材料是怎样被收集起来的,是出于什么样的理由被收集起来的。纯粹的材料可以从书本里面找到。在讲座进行的过程中,听众可以做笔记,并且还得思考讲座的内容。为了领会讲座的内容,他得自己做实验,阅读书籍,扩展知识面。”[2]88在 大学里,能够概括整个学科体系的、能够反映当代学术价值的讲座具有最特别的价值,具有不可模仿的独特品质,频繁的、各学科资深的、能够高屋建瓴概括一生工作业绩的学者的讲座,是学生获得超越课堂学习的开阔视野和思维碰撞,这也是大学讲座最独特的魅力。

讲座对于学者来讲,会在不经意间将其所研究课题的“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表露出来,在讲座的具体情境中会唤起学者的思想、严肃、问难和困惑,在讲座中自然地发现,从而引领听者步入到理性思维的最深处,会让学生终身铭刻于心,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拓展对这些问题的理解,甚至在这些学生开始自己的学术生涯之后,仍然能够记忆犹新并对自己的学术探索产生深远影响。雅斯贝尔斯认为,研究与教学相统一赋予讲座以意义和价值:讲座与其研究密切相关,并将丰富的思想自由轻松地表达出来,从而可以推动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在讲座中,“允许大学生们发挥精神的自主性,使他们参与思维的运动,参与研究的过程。”使学生生动地直观到“科学原初的生存状态。”雅斯贝尔斯称其为生动的研究。对待讲座,他认为“唯一标准就是要认真地对待它……此外便是要放弃一切艺术。”但是他从未放弃讲座的艺术,他对讲座的要求是“简明、扼要而又准确无误的艺术”,“使听众们自动地追随着思维的运动而运动。”[5]现代人为求知的热情所鼓舞,思考世界的真谛和永恒的智慧,探求真理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意义,人类更高的本质就是将人类自身建立在思索的基础之上。只有通过科学的桥梁才能达到这些结论。大学里的教师和学生是为知识和真理而存在的,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激情,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

四、科学技术发展的终极追求:青年研究者的成长和使命

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延伸了人的能力,也为人类带来生活的便捷与高质,但同时,我们的生活也危机四伏:人们的生活疆域虽然持续拓展,但是却在不断地丧失着自我,因为生活的丰富并没有相应地提供使人具有的价值和尊严的可能。文明的危机来自我们的精神生活的解体,这种危机已经危及到了人类的整个存在。雅斯贝尔斯认为,“危机体现为信心的缺乏。如果说人们现在仍然依靠着法律的强制,仍然服从着权力,仍然恪守着严格的常规,那只是出于物质利益的考虑,而非源于任何真正的信心。当所有一切都归结为生活利益的目的性时,关于整体之实质内容的意识便消失了。”[4]90人不能成为单向度的人,人拥有尊严,人才称其为人。学术人的冒险精神意义非凡,在学者身上体现出的提出创建的勇气、客观的判断力和追求真理的坚韧精神对青年学生都是最好的榜样。因为“勇气是希望的源泉。没有希望就没有生活。……但是,希望只有凭借勇气才是真实的。”[6]42-43

大学生科学精神和技术责任理念的培育中存在哪些问题?大学对人才培养和人格塑造的缺失。现实的教育境况是,大学的教学是为学生对大量材料事实的记忆,而不是着力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在发展个性和人格塑造方面仍然没能达到所需要的目标要求,是让学生凭借所学而满怀信心地走向真实的现实生活。大学超功利的理想使命在全球高校普遍扩招的情况下,无法告知校园里日益增多的大学生;而让教师日益不满的是,现代的大学为创新性的学术研究的重要前提——沉思——没能留下多少的空间。因此,现代的大学和学人也逐渐丧失了追求卓越的信心和豪情。

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不仅依靠勤奋和刻苦地执著追求,还有一个因素很重要:“梦想”,否则无法获得成功。雅斯贝尔斯认为,梦想是引领学者和学人生活和工作的指路明星。教师在教学风格方面的个性化特征,使得大学的教学每一次都是不同的。真正的大学生会在不可避免的发展困难和尝试错误过程之中,“从大学广阔的学术天地里,靠着他的选择和严格的学习找到发展的路。”[1]156-158因此,大学里的学者和学人的尊严和价值表征在,首要的角色是研究者,面对的对象是正在走向成熟的、有追求的、有独立见解的青年学生,教师以其献身学术研究的精神以身作则,激励和引导大学生成长和发展。教师应更青睐于怎样的学生:有潜力超越自己的学生,并努力去帮助他们[1]145。只有这种师生之间的爱和欣赏,才能“支撑我们的存在。”[6]114大学师生的这种精神激励和学术交往就犹如灵感和智慧的火花那样,“闪耀出更明亮的光,直至引入不可见,它们在不断的活动中变化着。这些火花互相看着彼此,每一个都更明亮地闪烁,”[7]72而且师生之间都能看到这种被激发生出的火花。因此,人性、爱、欣赏和人们之间对话的可能,能够增强确信和体现完整的真理。正是爱、欣赏和责任让我们对模糊的未来世界变得清晰。

五、结 语

二百多年前,康德曾预言,“在一个非常遥远的未来”会出现人类的联合,而这种联合寄希望于西方世界技术的发展。今天沟通技术手段的发明使全球成为一个整体,然而,相伴随的是全球性破坏手段的产生也会非常轻易地摧毁这个世界。而雅斯贝尔斯照比同时代的哲学家更清楚地意识到:人类因科学技术发展而获得的团结和联合只有与政治责任密切相连:为世界负责,才能获得一种积极的意义和价值[7]74-75。

大学如何将这种精神生活和技术发展的利益最大化?如何消解技术统治一切与人类精神家园关照的矛盾?雅斯贝尔斯在德国的海德堡大学,以其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想象给当时并没有受到主流学界重视的自然科学特别是有关人类心灵生活的科学给予优先的和深入的思考[8]。我们是伟大时代和伟大事件的见证人。人是这个沉默无言世界中独一无二的存在。人只有在为人类共同体的存在而存在,人才成为真正的人:拯救和解放自身[6]37。雅斯贝尔斯预见人类文明的走向:“全球范围的人类文明是否也面临着崩溃?……有一种明显的危险:如果本身已属世界范围的文明行将崩溃的话,那么,文明的任何这样的存留部分都不会经受住灾难性的世界战争。……人将被他为了迎合自己的需要而制作的工具所摧毁,这一点无疑是可能的。”[4]240如何消解这种可能发生的崩溃和危险?大学生活为大学人提供了一种内部特有的交流方式。可是这其中,许多学者和学生忘记了自己的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如何解决这个难题[9]?路径选择之一是培养未来科学研究者主体——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技术责任感:遵从理性与忠诚可靠的精神,以智慧来激励和鼓舞学生振翅飞向自己所应承担责任的目标。

[1]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3] [德]维尔纳·叔斯勒.雅斯贝尔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 [德]卡尔·亚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5] [德]萨尼尔·雅斯贝尔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202-203.

[6] [德]雅斯贝尔斯.哲学思维学堂[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7] [美]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M].王凌云,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8]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哲学生涯——我的回顾[M].陈春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89.

[9] 常艳芳.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创建与创新的路径选择[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94.

猜你喜欢

雅斯贝尔斯讲座
暮年左宗棠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智珠二则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荷兰74岁前首相仰面摔在红毯上
克拉斯诺雅斯克地区开始建设新的铁路枢纽
“因为孤独几乎是完美的”
美媒狂揭“屠村”士兵老底
教授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