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域文化对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
2015-03-22张晓晶
张晓晶,张 舸
(吉林大学 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东北地域文化对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
张晓晶,张舸
(吉林大学 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东北地区的艺术设计是地域文明的形象外化,是勤劳勇敢的东北人民有效地运用“天时、地气、材美”施之以“工巧”,来不断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的结果,是思想意识与物质材料以及技术工艺相结合的创造结晶。它不仅是以一种美的形式展示其灿烂与辉煌,而且形象地物化了东北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都在不同程度地叙述着北方民族的沧桑历史,叙述着历代王族的兴衰更迭,叙述着东北人民对美的渴求和热望,叙述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
东北;艺术设计;地理环境; 文化特色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1]。陈炎先生在《中国审美文化史》一书中将审美文化视为“形而上”的审美思想与“形而下”的审美物态之间的“中间性质”[2]3,是用来弥补二者之间裂痕的“非物质形态的社会存在”[2]3。对审美形态的研究是在道、器研究基础上的升华。追寻东北地区设计的成器之道、造物之理是本文的成文目的。
设计是通过意识创造存在,通过存在而节约意识,因此意识是设计的根本。设计不同于纯艺术,它既是个性化的独立意识所创造的,又是社会化的群体意识的整体反映,不同时代的群体意识乃至无意识都会隐现于设计造物之中。群体意识的扩大形成集团意识、民族意识,民族意识由民族性格、时代精神、社会心理所决定,而这些非物质的社会存在都是受到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气候环境所影响,所以不同的地域会产生不同特色的造物设计。
“天有时,地有气,才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3]8。“地气”是特定的地理环境使然,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东部,这里山脉纵横、草原辽阔,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的聚居地,草原地貌成就了游牧文化经济类型和带有奔波迁徙特点的造物设计。山区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森林文化,孕育了极具地域特色的自然资源和粗犷实用的设计风格。
一、东北地区特殊的传统生产方式对造物设计的影响
生产方式是设计文化形成过程中最为基本的条件因素,它决定了东北各民族审美和艺术活动在整个文化结构中的存在形式、地位和作用。草原游牧业的生产方式影响了造物设计的材料和形制,出现了许多皮制品和以简洁便携为特点的器具设计。地处山区的居民主要以渔猎为生存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产方式的多样性。汉唐以后逐渐形成了渔猎、农业并重的生产模式,农业、手工业慢慢发展起来,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在造物的制作工艺、管理、材料技术和生产经营等方面有了独自的特点,逐渐形成了自身的设计特征。
(一)生产力水平对造物设计的影响
东北地区的经济类型较为复杂,红山文化时期以农耕为主,后来由于气候的变化,草原地区以游牧经济为主,森林地区以渔猎经济为主,平原地区以农耕经济为主。因此,在整个历史发展时期,政权的不断变化使得农耕、游牧、渔猎互相渗透、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经济形式。受气候与自然环境的影响,当地先民生活在劲风严寒、霜雪苦多的恶劣气候下,其游牧生产随季节迁徙,居无定所。稳定、圆润、温暖成为他们的向往。
早期的东北地区受气候环境的影响生产力低下,“乌桓者……俗善骑射,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4]2015这一时期以渔猎、游牧为主人们生活较为清苦。《辽史》中记载“契丹之初,草居野次,靡有定所。”又有“番居内地者,岁时田牧平莽间。边防纠户,生生之资,仰给畜牧,绩毛饮,以为衣食。”[5]377说明契丹族由游牧、渔猎发展为渔猎、游牧、农耕并重的经济类型,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提高。从汉唐到辽代,契丹所处地域的设计也是逐渐变化的,例如:同样的陶器,汉代到晋代在形制上与中原基本一致,只是加工工艺和烧制水平有了大幅提高。辽代虽然与中原文化产生了更多的融合,但是生产力的发展为本民族的设计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征略的不断胜利使原本弱小的民族变得更加自信,民族自身的审美情趣得以伸展,从而促生了极具民族特点的造物风格。
清代入主中原的满族在文化上基本汉化,但作为精神物化形式的设计却得到了更具民族化的发展,满清的服饰就是非常典型的实例。在满清前身的金代“妇人服襜裙,多以黑紫,上编绣全枝花,周身六襞积。”[5]985裙服无论是款式还是图案都流露出中原文化的影子,然而到了清代,同一民族的服饰却有了更浓郁的民族特色,马蹄袖、对襟马褂、坎肩、花盆底绣花鞋、锥形官帽已经迥异于汉民族服饰。
(二)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特有的生产方式对技术与工艺的影响
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和此四者方为良器,引申其意可以理解为时代、地域影响、材料选择和工艺的完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地域亦会产生迥异的造物材料,针对不同的材料也就会出现不同的加工工艺。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限定了其生产方式的构成形式,这种构成形式对技术与工艺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进步和工艺的完善程度,二是技术与工艺的个性发展。
1.特有的生产方式对技术进步和工艺完善程度的影响
“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5]373东北地区与中原地区在气候和地理环境上的差异造成了生产方式的不同,农耕文化的稳定生产先进于四处漂流的游牧民族。这种依靠天然物生存的游荡生产方式使得技术进步与工艺发展呈现迟缓的态势,远远落后于农耕文化。由于森林民族和游牧民族生存环境的恶劣使得他们具有雄强的体魄和勇猛、剽悍、坚韧的性格特征,在严酷的环境中,部族成员间的团结尤为重要,高度的群体意识是落后生产方式下种群延续的关键条件。在征略农耕民族劳动成果时北方民族依靠这些优势屡屡成功,例如:拓跋鲜卑的北魏时期、契丹建立的辽代、女真建立的金朝都运用了大量的中原工匠和原有的窑址生产了众多具有民族风格的陶器,从而促进了其生产方式的改变,加快了技术与工艺的前进步伐。
2.特有的生产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与工艺
寒冷的气候和生产的主要产品决定了毛皮制品的地位,乌桓“俗善骑射,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以毛毳为衣。”[4]2015显然,毛皮制品是渔猎民族和游牧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皮帽、皮袄、皮靴、皮乌拉是当地人民冬季生产生活的御寒装备,毛皮缝制和皮料加工都是东北少数民族所擅长的,“鲜卑者……又有貂、豽、鼲子,皮毛柔蠕,故天下以为名裘。”[4]2985既为“名裘”,其制作工艺理应非常先进。
渔猎民族最常用的生产工具就是弓箭,在古代东北地区弓箭的生产工艺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氏来朝贡,贡品为弓矢”[6]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北方的弓箭就已经作为贡品进献到中原,“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7]肃慎献上的楛矢是当地引以为傲的弓箭,商周时期肃慎族的弓箭已名扬中原。弓箭生产工艺的领先源于生产方式的特殊性,只有渔猎活动弓箭才会成为每个劳动者必备的生产工具,在不断追求生产效率的过程中生产工具被不断改进,于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延续也使得弓箭这一生产工具保持了技术领先的地位。到了魏晋时期依然如此,“句骊一名貊,有别种,依小水为居,因名曰小水貊。出好弓,所谓‘貊弓’是也。”[8]吉林省集安市出土魏晋时期的古箭镞形制非常复杂,共有二十余种,至今有很多还无法分辨其功用。另外,集安市出土同时期的鱼钩也非常独特,钩锋尖利有倒刺,倒刺即有向内的也有向外的。倒刺外偏的鱼钩直到技术发达的今天还不多见,在1988年才有专利号为CN88209585.4的新型倒刺偏在外侧的鱼钩专利,说明当时东北渔猎民族对生产工具的设计已经非常先进。
二、独特的生活方式决定了造物的特殊性
生活方式是特定地域群体情感的运化母体,它时刻影响着族群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不同的生活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造物原则,不同的造物原则遵循着不同的审美标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9]只有满足一定的生活需求才会产生审美的需求,所以造物之初应该是以实用功能为目的,而后才产生审美功能的。因此生活活动是造物萌发的基础,亦是审美产生的原动力。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审美追求才能不断丰富,北方少数民族“生生之资,仰给畜牧,绩毛饮湩,以为衣食。”[5]377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紧密相连,这种独特的生产方式不仅是衣食住行的物质来源,同时也决定了生活器具的功用和形制,决定了游牧、渔猎民族独特的审美方式。
受北方寒冷气候的影响,东北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迥异于中原,其造物设计也有很多的独特种类,“地多积雪,惧陷坑阱,骑木而行”[10]1883“木”应该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爬犁,爬犁的设计就是应雪地之运而生。再如集安出土的铁钉履,是将铁质空心马蹄形的前后两个部分以绳索系于鞋上,利于冬季在冰面行走的防滑用具。这种钉履同爬犁一样,也是环境和生活的产物。类似的独特设计还有很多下面分类介绍:
(一)生活方式对服饰设计的影响
与中原的褒衣博带不同,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装更加注重实效性。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云:“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鞢躞带,皆胡服也。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靿皆便于涉草。胡人乐茂草,常寝处其间,予使北时皆见之。虽王庭亦在深荐中。予至胡庭日,新雨过,涉草,衣裤皆濡,唯胡人都无所沾。”[11]说明北方民族服装设计与生活方式的关联非常紧密,而农耕民族吸收胡服是因为其更加便于生产和生活活动。
靺鞨(勿吉)“其畜多猎,无羊。嚼米为酒,饮之亦醉。婚嫁,妇人服布裙,男子衣猪皮裘,头插武豹尾。”[10]3124靺鞨族的生活习俗是以猪为主要食物来源之一,不养羊所以猪皮自然成为服装的面料。室韦国“夏则城居,冬逐水草,多略貂皮。丈夫索发,用角弓,其箭尤长。女妇束发作叉手髻……男女悉衣白鹿皮襦袴”[10]3129,北室韦“射猎为务,食肉衣皮……皆捕貂为业,冠以狐貂,衣以鱼皮。”[10]1883室韦族的服装面料更加丰富,只要是猎获的动物皆能衣其皮,甚至鱼皮也可做衣(至今赫哲族依然沿承了鱼皮衣的制作工艺)。这种生活方式一方面说明设计与生产生活的紧密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渔猎民族生产技术的落后。
在服装的纹饰上除受中原文化影响之外,民族自身特色的图案大多与其生活方式紧密相连,“或饰以金绣,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鹘捕鹅,杂花卉之饰,其从秋山之服则以熊鹿山林为文,其长中骭,取便于骑也。”[12]984女真人的服饰习惯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契丹的风俗,春水、杂花、熊鹿、山林无不与渔猎生活相关。
除了服装设计,饰品设计也有很多独特之处,在饰品设计上可以领略到东北少数民族在文化上的容纳和创新精神。例如: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陈国公主墓出土的龙首形手镯,其设计便是受到了西亚波斯王朝流行的兽首装饰的影响,但兽首换之以龙首则显示了契丹民族的文化特色。在与中原文化的不断交往过程中,北方少数民族的造物设计融入了很多汉文化的特色,例如:凤凰的雏形在红山文化中曾有发现,但是成熟的风纹却是中原文化的产物,黑龙江省博物馆展出的辽代凤形金耳饰、辽宁省博物馆藏辽代鎏金银冠、凌源小喇嘛沟出土的辽代鎏金银双凤饰等饰品都以完美的凤形作为主体图案,说明辽代中原文化已经深入到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之中。室韦族妇女对饰品也是非常钟爱,“俗爱赤珠,为妇人饰,穿挂于颈,以多为贵。女不得此,乃至不嫁。”[10]3129不得到红色珠子串成的项链可以导致不嫁,可见饰品设计对北方民族生活的重要性。
(二)生活方式对器物设计的影响
东北地区已出土具有民族特色的代表器物主要有鸡腿瓶、鸡冠壶、穿带瓶、凤首瓶、面具以及红山文化筒形陶器等。除筒形陶器外均为契丹文化遗物,契丹器物设计之所以保留了浓厚的民族特色主要原因是游牧生活习惯始终没有被丢弃。契丹族建立辽后,虽然广泛学习汉文化,但统治者认为游牧民族之所以战胜农耕民族是因为狩猎放牧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各个善于骑射、人人皆为兵源,“其富以马,其强以兵。纵马於野,弛兵於民。有事而战,骑介夫,卯命辰集。”[13]为了保持这种全民的战斗力实行了捺钵制度,帝王作为表率在四季进行渔猎活动,以带动全族保持备战状态。
鸡冠壶是辽代特有的陶瓷器型。因形似马镫也称“马镫壶”。是模仿契丹皮囊壶形,顶部似鸡冠,装水或盛酒的器皿。种类有皮、木、陶、瓷、金属等,其中陶瓷器最多。鸡冠壶设计形制的变化印证了契丹民族生活习惯变迁的过程,最初的皮囊壶便于骑马携带、不易破碎,是居无定所的最优选择,随着夏牧冬蓄生活的出现,契丹逐步走向定居生活,陶瓷取代了皮革,鸡冠瓷壶的形态由无足壶底变为有足,并且随时间推移圈足不断加大,稳定性越来越强;顶部的穿绳孔也变化为提梁;模拟的皮条针脚也逐渐化为简单的装饰线条;扁平的壶腹也渐渐变得圆滚;立体的捏塑纹饰也使壶体设计越发的安逸华美。生活的稳定使得鸡冠壶从悬挂器转变为摆放器,由马背移步到桌几,是生活方式改变了型制设计。
鸡腿瓶又是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质的器物设计,此种瓶兼有摆放和背在背上运输的作用,辽代古墓壁画中就有契丹人背负鸡腿瓶的形象。众多鸡腿壶的出土说明这一时期的东北文化受游牧文化的影响非常广泛,这种文化的交汇同时也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东北地区整体的审美意识和设计观念。
凤首瓶也是契丹民族特点突出的器物,瓶身如同直立、伸颈的凤凰。顶部有花式杯口,凤首张目、曲嘴、长颈、宽肩,栩栩如生。此种瓶形的设计既有波斯风格又有汉民族的设计风格。另外,金面具也具有中亚青铜时代文明之物的设计风格。
(三)生活方式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逐水草而居的草原民族设置了浑圆的毡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江南民族建筑了清丽的阁楼,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居住形式,靺鞨族“地卑湿,筑土如堤,凿穴以居,开口向上,以梯出入。”[10]3124地下的穴居建筑是东北原始居民的居住方式,室韦族“夏则城居,冬逐水草”[10]3129,北室韦“气候最寒,雪深没马。冬则入山居土穴”[10]3130寒冷的气候影响了当地民族的建筑设计,地下温度较为恒定可以避开严寒的袭击,现代东北的农村依然有挖菜窖的习惯,“开口向上,以梯出入”很像今天的菜窖。
“契丹故俗,便于鞍马。随水草迁徙,则有毡车,任载有大车,妇人乘马,亦有小车,贵富者加之华饰。”[14]“毡车”或许应该是最原始的房车了,契丹的游牧生活注定了其居所的移动性和可拆解重组性,帐篷是游牧民族的建筑也是渔猎民族常用的住宅,满清的早期皇宫(沈阳故宫)中的大政殿和十王亭就是由帐篷的形制演化而来的亭式建筑,亭在中原文化中体量较小不为宫殿所用,而住惯了帐篷的民族,尤其是帐殿在其生活中已经成为建筑的权威符号,所以结合了亭的设计手法建成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宫殿建筑。
在东北,白山黑水之间、茫茫草原之上的先民们过着农耕、渔猎、游牧混合的经济生活,其生活用品的设计既有中原文化影响的痕迹又有民族自身的鲜明特征。自古以来,在东北这片土地上渔猎与游牧的互掠、农耕与游牧的碰撞从来没有止歇,在这种碰撞融合过程中,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其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惯亦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造物设计也是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变化发展着。
三、精神活动对设计思维的指向性作用
精神活动是在民族习惯、社会心理、民族性格等因素影响下形成的,精神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设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设计审美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向性作用。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身的审美表现,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这种审美表现与民俗习惯、地域文化的特性是分不开的。
东北地区民族众多,其宗教信仰也因民族、地域的不同而各异,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东北地区的宗教信仰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从对自然的崇拜发展到祖先崇拜、阴阳五行天命观直至真正的宗教信仰。期间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准则、风俗习惯都有着不断的变化。反映在物化层面的造物设计也有着诸多的差异。
红山文化中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成就了大量精美的玉器和庄严的神像设计:玉猪龙、玉凤、玉鸮等玉器的设计源于自然崇拜;玉巫人、陶制女神像出于祖先崇拜。
萨满教在北方盛极一时,出于对自然的神秘崇拜,人们自觉地将建筑的方位设计朝向太阳升起的东方,将动物、山水、花鸟纹饰于器物之上,自然纹饰不仅仅是美观的体现,更深的寓意是对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
在不断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儒教纷至沓来,宗教是人们与自然抗争过程中的心灵寄托,无论何种宗教都会将教义外化于形象之中,人们相信这些带有神力的物象会护佑自己,因此带有指向性的纹饰便有了激发人类潜能和保佑平安的心理暗示作用。例如:源于印度神话中的摩羯形象为契丹人所喜爱,在历史遗存中不仅有很多的造物以其为纹饰,还有直接以摩羯为造型的器物设计。
“知者创物,巧者述之”[3]8,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深刻地理解了创造与传承之间的关系,虽然东北地区的艺术设计更多用心于“述之”,但是其中也不乏”知者”的创造,没有智慧的灵光就绝不会为我们留下如此灿烂的设计文化。
东北地区的西部草原幅员辽阔、牧草肥美,牧民们主要以流动放牧为生存手段,造物材料最有特色的要属牛羊的皮毛,地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面积被森林和草原所覆盖,地下有种类繁多、储量巨大的矿产资源,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的淡水鱼和山林之中的山珍野兽也很丰富。但是,可供耕作的土地非常有限,限制了农业的发展,粮食不能自给,采集、渔猎、放牧所得也成为这一地区人们的重要食品,可补充农业生产供应的不足,游牧、渔猎是东北地区主要的经济来源。东北地区西部的茫茫草原成就了豪放洒脱、激昂慷慨的民族气质。一个民族的性格影响着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决定了该民族物质产品和精神成果的创造过程。设计思维是在整体思维方式作用下形成的,设计文化是在设计思维的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因此,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性格决定了其设计思维的定式,同时也决定了其设计文化的整体走向。
[1] 周易·系辞[Z].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65.
[2] 陈炎、廖群.中国审美文化史(先秦卷)[M]. 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3.
[3] 闻人军,译注.考工记译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4] 范晔.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Z].北京:中华书局,1997.
[5] 脱脱,等.辽史·营卫志[Z]. 北京:中华书局,1974.
[6] 中国古代文化丛书——竹书纪年[M]. 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47.
[7] 左丘明.国语·鲁语[Z]. 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77:44.
[8] 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五 东夷列传第七十五 [Z].北京:中华书局,1997:1901.
[9] 李山,译注.管子·牧民[Z].北京:中华书局,2009:2.
[10] 李延寿.北史·列传第八十二[Z].北京:中华书局,1974.
[11] 沈括.梦溪笔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25.
[12] 脱脱,等.金史·志第二十四[Z]. 北京:中华书局,1974.
[13] 脱脱,等.辽史·食货志[Z].北京:中华书局,1974:923.
[14] 脱脱,等.辽史·仪卫志[Z]. 北京:中华书局,1974:900.
Influence of Northeast Regional Culture on Traditional Art Design
ZHANG Xiao-jing,ZHANG Ge
(School of Art,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Art design in northeast region signifies the externalized image of regional civilization. It is the harvest of northeast people who performed skillful work with good timing,climates in different districts and fine material to satisfy their material and spiritual needs. It is also the quintessence derived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material,mentality,technology and crafts. Not only does it present the glory by beauty,but it visually materialize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ortheast national spirit. Every piece of the exquisite crafts shows the history of ancient northeast nationalities,the boom-bust cycles of dynasties,northeast people’s desire for beauty,and wisdom and craftsmanship of laboring people.
Northeast;Art Design;Geographical Environment;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5.06.035
2015-05-2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14BF057);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2011QY069)。
张晓晶(1972-),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张舸(1967-),男,吉林通化人,吉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J06
A
1001-6201(2015)06-0184-05
[责任编辑:张树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