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齐寿山 黄帝故里

2015-03-22周小虎设计张籍匀

中国西部 2015年8期
关键词:寿山

文/周小虎 设计/张籍匀

甘肃齐寿山 黄帝故里

文/周小虎 设计/张籍匀

摄影/渭水

齐寿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齐寿乡境内,古名嶓冢山,意为“山岭如冢”,是秦岭的迭山延脉,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是中华母亲河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因为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自古以来皆为名山胜地。初中时,历史老师告诉我们黄帝就诞生在离故乡不远的齐寿山,山上的一峰一崖,一草一木都有着美丽的传说。可是,初中毕业多年,我却一直无缘拜望。

四月的一天,我们穿过色彩斑驳的田野、村庄、森林,在一派生机盎然的初春时节中,我怀着朝圣的心情,去拜望黄帝故里——齐寿山。

车窗外,满山满谷乳白色的雾气,那样深,那样浓,汹涌着,翻滚着,好像要吞没了山间的一切似的。没过多久,万道金光垂落到空中,给大地染上了一层胭脂色,驱赶走所有雾气,湛蓝的天空露出来了。天上的云朵和山坡上白云般的羊群,自由自在地停停走走;公路边,一棵棵哨兵般的柳树,出现又消失在原野深处。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行进了一阵子,齐寿山的影子终于缓缓地向我们踱来了。

经过一个叫稍子坡的小山村,再拐过一道山梁,就看到一个牌坊式的山门,四柱相连稳稳矗立在山间道路上,牌坊上覆琉璃碧瓦,上面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书写的“轩辕故里齐寿山”几个鎏金大字。

在牌坊下,我屏住急促的呼吸,稳住激动的心情。旅途一路经过的四散而去的风景,与远古的历史渐渐向我靠拢,像我度过的岁月一样,没有流散,而是汇聚——向着一个神圣的高点汇聚;在那个高点之上,有着华夏文明的起源,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史赋予了它神圣的光芒。

高处,再往高处就是文明发源地

这就是镶嵌在秦岭山麓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叫齐寿山,也叫嶓冢山,屈原在《离骚》中“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中的崦嵫亦指此山。

齐寿山——我不由得向天际发出响亮的呼唤。

齐寿山就在那里。是的,齐寿山不仅仅在那里,更在我脚下。我的心情再度澎湃起来,顾不得同行朋友的劝阻,下了车,徒步在空旷山野之中,向它走去。

温暖的阳光在树间穿梭,盈满天地间的空虚。阳光下,一道纤细的水泥路,呢喃着季节变幻的倒影。水泥路的那头,植被越来越繁茂,显露出孤清而飘逸的影。灌木丛里,星星点点的绿意在视线里跳跃,而被松柏包裹的山顶,一座形如大冢的山突兀而出。

清风吹拂着我的面颊,弥漫在和风里的松油香味,仿佛是从大冢散发而出,这是齐寿山的味道;泥土的味道,田野的味道,松树的味道,更是鸟语花香的味道,也是游客、香客带来的袅袅佛香味道……

少顷,我走到了齐寿山山顶,我们来时乘坐的汽车此时已停在山顶寺院前,白色的汽车停在绿草地上分外耀眼,且与它身后宏伟壮观的红色寺院的色彩反差也很大,可是丝毫没显出不协调。我们这群不速之客的呼喊声打破了齐寿山的宁静,使久无人迹的齐寿山多了几分灵动的气息。

太阳加快了升起的速度,五彩斑斓的光芒悬在古寺上空,照亮了寺院前的碑文。碑文不远处,是国家测绘总局竖立的齐寿山方位点标志,标志上的齐寿山山顶海拔高度为1951米。

1951米,齐寿山上的一个制高点,极目远眺,视野十分开阔,我的心情肃然庄严,阵阵山岚吹走了一路的疲惫和生活压力,在连天松涛中,我们静静品味着这洁净世界的旖旎风光。

在这个高度,我仿佛看到,五千年前,出生于齐寿山东麓花羊峪的始祖轩辕黄帝带领着他的部落,来到离天最近的齐寿山山顶,蹈着远古的舞蹈,敲打着笨重的羊皮鼓,隆隆的鼓声,厚重而节奏分明;他们在这里祈求上天保佑部落风调雨顺,向上天询问是不是该离开部落的发源地往另一个地方迁徙。常人不能听懂的上天语言被轩辕黄帝领会了去,他领会着历史,带领部落一路向东壮大。

传说,从这里能看到与“麦积烟雨”齐名的古秦州八景之一——“嶓冢岛浪”的雄厚景色。须臾间,眼前的天际仿佛幻变成烟云世界,一望无际的茫茫雾海,千峰交错的峰顶像是雾海中的茫茫岛屿。

慧福寺不仅仅是寺

撩人心绪的阵阵清风与放肆怒号的阵阵松涛交融着吹拂在我耳际,白云一朵朵地飘浮到我眼前,我蓦然明白,眼前景象与脑海中的思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从遐想中出来,心灵在山的世界里得到了安宁,脚步向山上一座叫“慧福寺”的寺院走去。

此时,一只只麻雀衔着山的影子,在洁净无尘的天空中盘旋,在蓝天下穿梭,在苍翠树木掩映着的慧福寺前栖息。

听说齐寿山有“一寺一观一庙”。这里一度是佛教、道教兴盛之地,曾建有轩辕庙,至于何年何月建废,难究其详。眼前的慧福寺重修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经历了风雨侵蚀之后,昔日华丽的色彩已然褪去,冷冷清清地矗在那里。门楼高约10米,左右钟鼓相对,两边八卦悬顶,四角翘起,两根描龙绣凤的彩绘门柱横跨在山门中间。

走上高高的台阶,跨进寺院院门的那一刻,我回头望了望来时的路,那落定尘埃、扭曲着躯体的曲径,在初夏的清风中,张扬着它独有的蜿蜒姿态。而寺院内,一幢幢殿堂,在聚散游离的香火里,参差错落地呈现在眼前。

一座门的内外,就是几十世纪的跨越。步入慧福寺,就是步入佛国的殿堂。脚下布满苍苔的小径被蔓草和野花掩映。行走于此,职场的迷离突然没了踪影,红尘的喧嚣也瞬间杳然,我像游走在梦与醒的边缘, 没有杂念与欲望,专注地欣赏着高山,倾听着流水,身心放松得犹如闲云野鹤。

我原本是无神论者,但是,当面对着昔日祈天祭祖的齐寿山,面对着正在给你道破生死真谛、端坐莲台的佛像,以及眉宇祥和、竭力抑制香客们的浮躁与不安的韦陀,忽然,我有了灵魂被净化的期许。

望着那些面目表情各各不一、造型生动的罗汉,我肃然起敬,无怨无悔地点燃了香烛……

僧人们敲响的磬声穿越殿堂,烛影忽明忽暗,佛香缭缭上升,被佛光禅韵冲洗过的慧福寺,让我内心的欲念和积怨一扫而光,宁静驻于心间。

光阴倏忽而过,漫长的五千年文明史犹如发生在昨天。我问自己,我是在向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祭拜吗?

①齐寿山上的双乳峰 摄影/王仲满

本想着慧福寺里最重要的祭拜对象是轩辕黄帝,可是走遍雄伟庄严的大雄宝殿,见到了面目亲和的十八罗汉、庄重威严的关帝爷……唯独没见到人文始祖的像,后来打听得知,三皇庙和祭祀广场是当地政府的待建项目,正在筹备之中。

走出慧福寺,我并未因为没见到轩辕皇帝的神像而遗憾,毕竟,轩辕黄帝的身影已经进入到我们心中了。我始终不明白的是正殿大门上悬挂的大木匾,“三江镇岳”这四个古雅质朴、笔意奔放热烈的大字的涵义。

②齐寿山上“一寺一观一庙”之慧福寺 摄影/华源

③山门 摄影/王仲满

镇岳三江齐寿山

正午的太阳,红红火火地照在齐寿山上,七彩光华普照下的齐寿山,凉爽的山风一阵阵吹过,让人有飘飘欲仙之感。在肃穆的心情中,我们走向慧福寺附近的松林。万籁俱寂、天地一色的松树,给我们带来凉意,也使我们的心越发平静。

忽然,众人的声声惊叹把我的目光吸引了过去,丰沛的草丛中,正有一滩清清泉水,似动非动地流着,山巅之上,何来的泉水?正迷惑着,同行的当地朋友告诉我,齐寿山不仅仅是轩辕黄帝的故里,更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山北之水注入藉河,汇入渭河属黄河流域;山西之水为西汉水源头;山南之水注入白龙江,入嘉陵江汇入长江属于长江流域。在当地,有“齐寿山不大不小,压着三江河垴”之美誉。我们正处在山的西面,无疑这水淌下山后,会进入西汉水。朋友的解释,使我恍然明白刚才那个让我苦思冥想的“三江镇岳”的本来意思。

依依不舍地,我们就要告别齐寿山了,汽车行驶在林荫道中,一路向西。我打开车窗,贪恋着山岚的绿意,欣赏着山脊上平出的一块块田地。田地里,一个正在劳作的农民被我们疾驰而过的汽车惊动,他停下手上的活计,扭头看定我们,而我迎着他的目光看向他。我看到了一张沧桑岁月被刻在了脸上的脸,一张让我联想到齐寿山老而弥坚的脸。

脚下的山路与流淌在山涧中的小河,时而相伴而行,时而各奔前程。这条《山海经》中有过记载的河流,正是齐寿山西麓众多泉水汇聚而成的西汉水,它宣示着齐寿山的高度,承载着齐寿山的厚重历史,一路向西流去。

齐寿山,一座被风雨雕刻亿万年的山;一个华夏民族文明发源的圣地;一个华夏子孙的心灵家园,我爱着它,像爱着我们的文明根脉。

猜你喜欢

寿山
福海寿山
不灭的初心(节选)
刘爱珠 情注寿山石雕
长城砖
夜聚寿山
新媒体环境下寿山石雕的发展和创新
梦想的力量
赵寿山三次进谏杨虎城
张作霖『御医』徐寿山
赵寿山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