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扬州雕版印刷专题博物馆空间设计

2015-03-21霄,肖

关键词:展厅扬州印刷

肖 霄,肖 玮

(阜阳师范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江苏扬州雕版印刷专题博物馆空间设计

肖 霄,肖 玮

(阜阳师范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中较多的运用了雕塑、微雕等塑造场景的手法,配合多媒体技术手段现代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在同一空间内把古老的文明和现代的科学智慧融汇一体,用建筑的承载形式、展示设计空间的架构手法,博物馆学的信息分类分组方式,构建一个和谐生动的艺术空间。博物馆的职能作用得到更加全面系统发挥,传播信息实现教育的功能。现代博物馆应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

1 雕版印刷的历史

雕版印刷有着悠久的历史,从隋唐时代开始,到宋元雕版技术基本成熟,明清达到顶峰。雕版印刷技艺涵盖了雕、拓、造纸、制墨多项传统工艺。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雕版印刷以自己独特的魅力闪耀着光芒。它的发明使古代经典著作得到了传播,促进文化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扬州古称广陵,被誉为“雕版印刷之乡”。“江苏一宝”的美誉就是称赞雕版印刷技艺的,它也被形象的形容为世界印刷史上的“活化石”[1]。

2 雕版印刷博物馆建筑形态与空间序列

2.1 建筑形态

扬州博物馆新馆和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简称“双博馆”。它位于扬州新城,风光旖旎秀丽的明月湖以西,博物馆的建筑本体如荷叶般的形态、曲线造型,使得建筑形象如水一样温婉柔和,突出了扬州的人文特点。由于博物馆地处滨湖自然生态区域,“荷叶”的外观设计也符合建筑与自然的融合,达到人、建筑、环境和谐统一的设计构想。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于2003年8月由国务院批准建设10月开工,历时2年,2005年10月正式面向参观群众开放。共有8个展厅,除去一个临时展厅外,设有三个雕版主题的展厅。

2.2 空间序列

2.2.1 入口与中庭

双博馆建筑内部空间分为三层,入口是一个开阔的公共共享空间,功能上既满足了进出博物馆的人流交通需求,在公共设施上一楼设有服务台咨询处,多媒体的互动查询系统让参观者方便快捷的得到所需资讯。二楼三楼分别提供了休息等待坐席,方便观众约会、聚集、沟通交流。三层楼高度的中庭也颇有气魄,具有历史积淀的文化氛围在整个大厅和中庭之中都能感受得到。空间界面设计上具有大气沉稳的特征,不过度装饰不做繁琐的造型,色彩柔和宁静,营造出博物馆独有的文化气质[2]。

2.2.2 中国雕版印刷馆的设计陈列

雕版印刷主题展馆在东侧的二、三楼。展厅中的平面布置巧妙利用这些弧线塑造了不同凡响的个性展示空间,其中穿插直线隔断墙划分出相对静谧的展览空间。中庭一侧自然开敞,植物做出通透的围合,空间虚实相生、开合有序。雕版印刷展厅的主题明确,展厅空间依照功能分区,动线设计合理,跟随着历史的脚步,仿佛回到雕版印刷繁荣的时代。经过过渡作用的门厅,让参观者有一个心理上的准备,从展厅平面图可以概括了解展厅内的展览情况。

序厅是一个相对开放共享空间,主背景墙面以浅灰色调为主,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的logo和馆名赫然其上,深灰色巨大的反刻“雕”字具有标志性的象征意义,立体的造型如斧砍刀刻的视觉效果,无不体现雕版之中雕的功力,旁边是序列感极强整整齐齐的平面金色“印”字,正方体的木块装置置于主题背景前使主题更加突出。地面上是投影移动的中国文字,给展厅带来活泼的时代特色。是新时期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大条件下新的展览形式,给严肃的博物馆增加了趣味性。

主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雕版印刷的起源,从中国文字的起源到油烟制墨法、造纸术。利用展板道具文字形式展现,把起源的时代和技术背景充分说明。

2.2.3 扬州雕版印刷专题馆的设计陈列

双博馆的三楼是扬州雕版印刷专题馆。弧线的竖向界面是建筑结构形成的空间形态,依据功能划分空间,前面是陈设展示雕版,后面则是仓储式展示雕版的空间。在展示空间中最突出的是,康熙年间江宁织造兼巡视两淮盐务监察御史曹寅主持刊刻的《全唐诗》的场景和云蓝阁雕版制作的场面生动再现,如展开历史的长卷,我们看到技艺精湛的同时,体会一种古老的文化传达出来的精神内涵[3]。版库中展示道具以展墙展柜形式为主,集中大量的陈列了历代雕版珍品,一页页的整版雕版就呈现在参观者眼前,触手可及一层层一件件的古老雕版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空间序列严整有序。

3 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

雕版印刷技术的活态化保护是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手段,在博物馆共享空间中,是互动演示区,广陵印社的艺术家和工匠师傅在茅草仿生态的回廊下进行雕版的工艺流程的演示性制作。雕版是技术和艺术完美的结合,工匠同时具备艺术家的属性,想真正掌握这样一门手艺,勤劳踏实和悟性都要具备。

演示区域的展示让观者更容易理解扬州雕版印刷“活化石”这个美誉。活态化的生动展示,匠人手把手相传的古老技艺。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以毛笔在宣纸上模仿原书法风格摹写,再将写样反拓在处理好的梨木刻板之上,涂油、磨纸、现字,方可开始进行“雕”的环节。在演示区域可以让参观者体验各个环节,用毛笔在宣纸上写样或以朱墨在雕版上拓印。观众由此加深了之前参观印象。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雕版印刷博物馆的符号是鲜明的,以汉字雕刻为主题形式的雕版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大量的有据可考的文物和代代相传的雕版手工艺被一起请进了博物馆。建筑形式整体布局到展示设计空间划分,雅致的装饰风格营造出文化氛围。

从环境艺术角度来讲,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是一个专业化的展示空间;是一个聚集人群的公共空间;是延续了历史文脉的文化空间;其中也同时包括了管理和工作人员的办公空间;在经济发展形势下开辟出博物馆内部为商业化服务的商业空间。多元化的空间形式围绕着雕版印刷这一共同的主题,专题展厅内沿着时间的线索穿起历史的珍珠,人们徜徉其中获得雕版技艺信息和传统文化的熏陶。扬州雕版博物馆收集昨天雕版印刷的历史,活态化的展示当今雕版技艺传承与发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化博物馆的奋斗目标,保护人类文明中遗失的美好。

[1]王澄.扬州刻书考[M],扬州:广陵书社,2006.

[2]钱存训著,郑如斯编订.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美)马斯汀编,钱春霞译.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 [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Jiangsu Yangzhou Woodblock Printing Museum Space Design

XIAO Xiao,XIAO Wei
(Fuyang Normal College,Fuyang Anhui 236041)

There are many museums in Yangzhou woodblock printing using miniature sculpture,shape the scene with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technique,multimedia technology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rt.In the same space in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 and modern scientific wisdom integrated with the architecture,architecture form,bearing exhibition design space,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Museology group,to build a harmonious and vivid art space.The function of the museum has been more comprehensive system,and the func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is realized.Modern museums should be better for social services,to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

Yangzhou woodblock printing;Museum exhibition;space design

TU242.5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5.04.025

1672-7304(2015)04-0050-02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淮河流域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13BG074);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媒体与设计研究中心课题“工艺美术专题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研究”(2014MTYSJ05);阜阳师范学院校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会展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2014JYXM28)。

(责任编辑:张时玮)

肖霄(1982-),女,吉林辽源人,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展厅扬州印刷
不断改变,不断进步 参观KEF展厅后随笔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BESPOKE ROMANCE展厅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GAB展厅
NORHOR成都展厅
出版物印刷将是喷墨印刷应用新的爆发领域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